見識專家學者談論小說《金瓶梅》的目的、意義、特色

見識專家學者談論小說《金瓶梅》的目的、意義、特色

擬列入《商江讚美〈金瓶梅〉》寫作目錄 (尚未出版,待充實修改)

提要:目的,通常是指行為主體根據自身的需要,藉助意識,觀念的中介作用,預先設想的行為目標和結果。作為觀念形態,目的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實踐關係。意義,語言文字或其他信號所表示的內容。謂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特色,事物所表現的獨特的色彩、風格等。

關鍵詞:專家學者;談論《金瓶梅》;目的、意義、特色;

2002年第12期《讀書》發表田曉菲的文章【世間兩部《金瓶梅》】:《金瓶梅》的兩大主要版本,一個被通稱為詞話本,另一個被稱為繡像本(因為有二百幅繡像插圖)或崇禎本。後者不僅是明末一位無名評論者據以評點的底本,也是清初文人張竹坡(1670~1698)據以評點的底本。而自從張評本出現以來,一直是最為流行的《金瓶梅》版本,以至於詞話本《金瓶梅》竟至逐漸湮沒無聞了。直到一九三二年,《金瓶梅詞話》在山西發現,鄭振鐸以郭源新的筆名在一九三三年七月的《文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談〈金瓶梅詞話〉》,以為詞話本是原本,而繡像本不僅不是原本,且「不是一個好的可據的版本」,從此開始了《金瓶梅》研究的一個嶄新階段。

2004年第02期《古典文學知識》發表羅德榮的文章【《金瓶梅》是我國第一部文人獨創小說】》:中國通俗小說的發展,可大致分為三個時期:即民間藝術、世代累積型集體創作、文人獨立創作三個階段。一般認為,宋元說話屬於民間藝術;以三國、水滸、西遊等為代表的章回小說以及以「三言」為代表的話本小說,為世代累積型集體創作;而《金瓶梅》則是我國第一部文人獨創的小說。 關於《金瓶梅》屬於文人獨創小說的問題,早在其流傳初期就已經形成共識。

2001年第28卷第1期《求是學刊》發表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張錦池的文章【論《金瓶梅》的結構方式與思想層面】:摘要:本文認為,《金瓶梅》寫故事的由來和結局,是以「悌」起、以「孝」結,反映了作者用以「諷世」的主要思想武器是「仁」和「天理」,屬小說的哲理層面;其寫西門氏的興衰過程,是以「金:興、以」瓶「盛、以「梅」衰,從而「著此一家,即罵盡諸色」,屬小說的社會層面;其用以結構情節的主要線索,是以西門氏的盛衰為明線、以權奸們的榮辱為暗線,旨在說明「富貴必因奸巧得,功名全仗鄧通成」的結果,是於國則破,於家則亡,於個人則難以逃脫自我毀滅的命運,屬小說的政治層面。因此,《金瓶梅》是以寫財色交易之罪惡為表、錢權交易之罪惡為里的社會文學,乃舉世鮮匹的「人間喜劇」。西門慶和蔡京實乃作者筆端一對為非作歹的孽生子,一明一暗的兩個中心主人公,一個是錢的符號,一個是權的符號,他們之間的錢權交易構成了罪惡的符號,是以「宇給事劾倒楊提督」一案實乃一部大書深層意蘊的總綱。

2008年第3期《中國新聞周刊》發表清華大學BVBA特聘教授梁小民的文章【別把《金瓶梅》當黃書】:摘要:任何一本宏篇巨制的小說都反映了一個時代複雜的社會生活,不同的人會從不同的角度去閱讀和體會,並獲得完全不同的結論。毛澤東從《紅樓夢》中看到了階級鬥爭,胡適看到了曹雪芹的身世,何其芳看到了封建社會的崩潰,當然還有更多人看到了愛情。連《紅樓夢》都如此,何況歷史上一直有爭議的《金瓶梅》呢?

讀小說《金瓶梅》,似乎應當知道作者為什麼寫這本書,寫這本書有什麼用處,如何寫這本書?

我們見識專家學者談論《金瓶梅》目的、意義、特色。

一、專家學者談論《金瓶梅》的目的

1985年04期《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表文章【長篇暴露小說《金瓶梅》】:【摘要】:《金瓶梅》一百回,是我國第一部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長篇暴露小說,成書於明代隆慶至萬曆年間。這部書由《水滸傳》「武松殺嫂」一段演化而來。全書以西門慶的暴發暴亡為中心,描繪了上自封建最高統治機構,下至市井無賴所構成的一個鬼蜮世界,全面地暴露了我國封建社會後期政治的黑暗、經濟的腐朽、道德風尚的墮落、倫理關係的嚴酷,具有相當深刻的認識價值。

1990年05期 《江淮論壇》發表四川大學中文系李建中的文章【《金瓶梅》「性目的論」初探】:【摘要】:《金瓶梅》歷來被視為「淫書」,即便是那些為它唱頌歌的論者,也一定在「但是」之後譴責一下它的性描寫,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亦即不從道德批判的角度,而從性學研究的角度重新審視《金瓶梅》,情形興許會不大一樣。

1995年03期《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發表黃強的文章【論《金瓶梅》對明武宗的影射】:【摘要】:本文以明代史實與《金瓶梅》作比較,認為西門慶人物的塑造是對明武宗朱厚照的影射。文章以荒唐、荒淫、好樂、喜商、崇佛以及太監得勢、賄賂盛行,對比西門慶與明武宗的相似之處。通過考證、比較研究,認為《金瓶梅》寫出了亡國之鑒,以西門家庭的沒落,武宗王朝的衰亡,表現出世紀末最荒唐的一個墮落的社會景象。

2001年第03期《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發表種衍璋的文章【「存天理、滅人慾」的反叛者與衛道士——談蘭陵笑笑生的創作主體意識】:《金瓶梅》問世四百多年來,雖屢遭禁錮,卻始終得到人們的喜愛。《金瓶梅》告訴我們,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思想傾向充滿了矛盾,複雜難解。蘭陵笑笑生的創作初衷和主體意識是什麼?至今尚無定論。蘭陵笑笑生直率逼真的描繪了明季世的社會生活景象,自覺不自覺地遵循客觀事物規律和情理,塑造了眾多血肉飽滿的藝術形象。為小說反映當代社會、描寫市井生活開了先河。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金瓶梅》是我國當代紀實小說之濫筋。它意識萬千、內涵豐富,充滿了難解之謎。古今中外的讀者對許多問題是見仁見智,難定一尊。創作動機與效果一般是統一的,但在特殊情況下,創作主體意識與作品的實際社會效果也會有悖反的現象。筆者認為,蘭陵笑笑生創作《金瓶梅》的主體意識和社會效果既是悖反的,又是統一的。悖反是表象,統一是實質。

【注釋:2001年第22期《語文天地》發表吳峰、杜春香的文章《「濫觴」與「始作俑者」》:在讀書看報寫文章時,「濫筋」、始作俑者」、「始作俑」、「始俑」、「作俑」等詞語經常遇到。因為它們都含有「起源、開始」之意,所以,人們常常將它們混同一詞,誤解、誤用現象屢見不鮮。從感情色彩上講,「濫筋」為中性詞,而「始作俑者」為貶義詞。】

2010年05期 《學術交流》 發表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孫志剛的文章【論《金瓶梅》「鹽引」的意義和作用】:【摘要】:《金瓶梅》是一本政治傾向非常濃厚的小說,書中用大量的筆墨寫了以蔡京為首的官員的貪賄、吏治的腐敗,甚至直接把矛頭了指向皇帝——謾罵皇帝,這一切與晚明萬曆時期的「非君」思想有關。《金瓶梅》對的政治的書寫主要集中在吏治的腐敗上,在其中我們看到了官商勾結、買官賣官這類的內容。但是,這類的吏治腐敗並不是此書寫政治最為主要的內容,還有更為深刻的內容在此書中隱藏而未被揭示,這就是官商勾結在經濟上倒買倒賣,而此類勾結對國家的經濟基礎危害極大,動搖了國之根本。這件事主要表現在《金瓶梅》第48回蔡京所提出的「鹽引」之事上,而在54回到57回,理應寫的就是西門慶和蔡京的門徒蔡蘊勾結販賣「私鹽」,但是這幾回卻不翼而飛。因這幾回的丟失,《金瓶梅》對晚明政治批判的力度沒有徹底地顯示出來。由此,我們對這部小說的政治目的也感到朦朧。

2011年02期《勵耘學刊(文學卷)》發表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東亞語言文學系黃衛總的文章【英語世界中《金瓶梅》的研究與翻譯】:文章指出,英美學人對《金瓶梅》研究的深入與英語世界學術潮流的發展與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現在更多研究者將小說作為一個文化的產物而不是一個孤立的文學文本來闡釋。

二、專家學者談論《金瓶梅》的意義

1980年第03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表孫遜的文章【論《金瓶梅》的思想意義】:人們常說,《紅樓夢》是我國人民引為驕傲的一部世界性文學巨著。它產生於十八世紀中葉,卻已具備了近代現實主義的規模與性質。其實,同樣值得我國人民引以自豪的,還在《紅樓夢》誕生之前一個半世紀,我國即已出現了《金瓶梅》這樣一部現實主義的文學巨著。這部巨著不僅給予了《紅樓夢》以直接的深刻的影響,並且同樣已具備了近代現實主義的特點。而它的出現,卻要比近代現實主義大師巴爾扎克的作品早兩個多世紀,比另一個現實主義大師托爾斯泰的作品更要早近三個世紀!在我國以至世界小說發展史上,《金瓶梅》的出現稱得上是一個奇蹟,而小說本身堪稱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奇書」。 當這部「奇書」剛一問世,便立即震動了當時的文壇和社會。人們爭競閱讀它、談論它,愛之者「極口贊之」,奉為「外典」;恨之者低毀咒罵,斥為「誨淫」;『閱過者稱「奇」稱「快」,既「驚」且「喜」;未閱者「恨未得見」,以為憾事。同時,由於它的內容的豐富,作者的不明,更引起人們探索其奧秘的興趣-----猜測它的作者、探求它的「寓意」、索隱它的本事。但是,正確看待《金瓶梅》的思想價值和社會意義的卻為數不多,所以《金瓶梅》的問題還需要重新評說。

1990年第01期《文史哲》發表李永昶、李作運的文章【蘭陵笑笑生建構《金瓶梅》的藝術視角】:明朝中葉以後,封建社會的母體內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同時思想意識領域裡也出現了反對理學禁錮、張揚個性解放的新思潮。社會矛盾的加深和各種價值判斷的泛起、交錯及衝突,使《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得以改變以往作家的審美定勢和觀察社會人生的方式,而採取一種新的藝術視角去建構藝術大廈。這種變化,促使了小說創作內在機制的調整,使小說的潛能進一步開掘出來。因此,《金瓶梅》的面世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1990年第02期《齊魯學刊》 發表王啟忠的文章【古代小說「寫實」藝術的升華——《金瓶梅》對古典小說題材的新開拓】:崇尚寫實是我國古代小說創作的藝術傳統,又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歷史過程。小說的「寫實」藝術從史家的「實錄」中脫胎出來而成為一種藝術創作方法,需要小說家創作實踐的不斷超越和理論上的探索。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說「寫實」的程度與水平,是衡量藝術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小說藝術本體而言,《金瓶梅》在「寫實」上有著題材拓新、藝術升華和歷史超越性的意義。

1990年第Z1期《明清小說研究》發表陳東有的文章【《金瓶梅》文化意義芻論】:一部《金瓶梅》多少年來如同一頭被宰割的牲口,哪塊肉可以吃,哪塊肉不可以吃,哪塊肉見得人,哪塊肉顯不得眼,被分割得七零八碎。說這好,說那壞,殊不知所謂「好」與「壞」皆是一個文化中產生出來的,以「好」「壞」和「善」「惡」論之,果能公允正確?果能識廬山真面目?還是跳出廬山雲霧,看看廬山全景吧!把《金瓶梅》作為一個完整的作品,把其中的人物作為完整的人來研究。且莫只有道德至上,該從大文化角度來掂量這部「奇」書的文化意義。

1994年第02期《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侯寶源的文章【《金瓶梅》性描寫的歷史意義】:《金瓶梅》從問世的時候起,大約就被當朝的統治者、御用文人,以及社會輿論等,打入禁書之列。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書中那些露骨的性問題的描寫。因此,崇禎年間,一位江南人士將一部《金瓶梅》手抄本帶到杭州,大加刪除,並重新修訂,想以一個性描寫收斂一些的新版本公諸於世,但同原本一樣,仍未免被禁之厄運。然而,文學藝術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具有永恆的價值,像《金瓶梅》這樣能流傳世間,並為人研讀幾百年的文學精品。人為地禁是禁不住的。如今,金瓶梅》研究已形成具有世界範圍性質的「金學」體系,並造就出一大批很有造詣的「金學」家,《金瓶梅》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遠遠地超出了人們預想的程度。《金瓶梅》全書中確實存在著大量的男女偷情、性愛、性交等性問題的描寫。因此,被稱為「誨淫」之作,不能不說具有一定道理。

1997年第03期《江海學刊》發表高小康的文章【試析《金瓶梅》中的世界圖景】:對於古典長篇小說《金瓶梅》,現代的學者大多注意到其揭露社會黑暗的批判現實意義,同時也有不少人認為這部作品過多地暴露、渲染了社會的黑暗面而缺乏理想、光明的亮色,因而是一部「自然主義」作品。不管是褒是貶,今人對這部書中的世界圖景是陰暗甚至黑暗、絕望的認識是頗為一致的、然而,這畢竟是現代人的看法,古人並不一定都這樣看。如明人袁中道在《游居柿錄沖曾記董其昌的話說此書「極佳」,沈德符《野獲編》中則引袁宏道的話說此書「甚奇快」,而袁宏道給董其昌的信中更贊此書「雲霞滿紙,勝於枚生《七發》多矣」。顯然這樣的評語不會是加給灰暗的、批判性的作品的。人們的視野不同,對作品的解釋就會不同。要想更切近、深入地理解和闡釋小說的社會意義,就需要透過小說所描繪的生活表面去了解使故事得以產生的文化背景——作者以及同時代人視野中的世界圖景。本文試圖從《金瓶梅》中世界的內部秩序以及形成這種秩序觀念的社會背景入手,揭示小說中世界圖景的特徵及其意義。

2000年04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西安教育學院范天成的文章【《金瓶梅》的獨特視角與哲理意蘊】:【摘要】:面向普通人,把情慾作為切入點,以一個世俗家庭為審視中心,廣角度攝取當代社會的全息景觀,構成了《金瓶梅》與此前古典名著迥異的藝術視角。特定藝術視角使小說作者與人性弱點及社會人生悲劇這一永久性話題正面遭遇,獨特的審美觀照與文化價值選擇的困惑,使作者的思考進入哲學層面,從而對社會人生悲劇的宿命性及永恆意義,有了一份真切獨到的感悟。

2000年05期《學術研究》發表中山大學中文系王坤的文章【古典美學的拓展與突破──《金瓶梅》美學風貌論要】:【摘要】:從審美活動的領域、審美觀照的對象、審美信息的載體和審美交流的受體這四個方面來看,《金瓶梅》顯示出與古典美學完全對立的美學風貌。這一裂變,在中華民族審美實踐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2001年04期《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表南開大學文學院寧宗一的文章 [「性」與「丑」:閱讀行為與《金瓶梅》的意義] :【摘要】:《金瓶梅》的藝術世界,我們既看到了裙袂飄飄,也看到了佩劍閃亮。這場關於情慾的奇異之旅在語言的糾纏里達到了最充分的展現。對於性,如果我們把它置於人性和人文情懷中去,對它的解讀會不會是另一種面貌?是否可以將性的價值盡量中立化?《金瓶梅》的藝術空間也正因丑的發現而被大大拓寬。丑的主體意識越來越強,它清楚地表明,自己並非只是美的一種陪襯,因而同樣可以獨立地吸引藝術的注意力。

2002年03期《明清小說研究》 發表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馮文樓的文章【由色生情 自色悟空《金瓶梅》書名試釋】:【摘要】:《金瓶梅》的書名不僅是三個人名的組合,作為「意象」或「中介」,它是對當時世情的一種直觀性顯現——對「財」與「色」的貪戀與追求,因為「金瓶」加「梅花」,恰是財與色的象徵;作為「意義的關聯物」或「聯想場」,又是對內含於文本結構深層的「文化語法」的一種象徵性揭示——自色悟空。因此,它既是「客觀的」、「實在的」,所以才能誘啟人們的貪戀之念而追求它;又是「短暫的」、「虛幻的」,如張竹坡所評:「瓶中梅花,春光無幾。」它既是「在」,又在「非在」。只有破除這種看似「實在」的「幻象」,並進而取消「在」之斷語,才能達到內心的「明悟」。

2003年第1期《明清小說研究》第106-117頁發表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劉孝嚴的文章【社會、家庭和人生的全景觀照——也談《金瓶梅》的思想意義】:摘要:《金瓶梅》對明代中後期的社會現實作了全面反映,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世態人情等諸多方面,反映出王朝末世的時代特點。書中對當時世俗市井家庭作了集中描繪,真實地再現了世俗市井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欲求,反映了明代中後期新舊交雜的社會現實。《金瓶梅》以其反映現實的廣泛性、深刻性而使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創作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004年第04期《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發表曾軍的文章【妻妾成群中的人性抉擇——試論《金瓶梅》對男性精神世界變異的反思及其意義】:雖是從《水滸傳》中敷衍出的一段故事,《金瓶梅》卻以截然不同的筆法繪寫了一個別樣的世界。《金瓶梅》比明清其他艷情小說高明之處,就在於它從人性與家庭打開缺口,展示了封建時代男性內心的不同層面,揭示了情感的複雜性和多面性。我們可以通過小說描寫的這樣一個家庭,來探究人的精神世界在不同歷史語境中所作出的不同抉擇,及其背後的文化意義。

2008年第2期《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發表廊坊師範學院文學院許振東的文章【論《金瓶梅》的深層意義世界及對錶層的超越】:摘要:《金瓶梅》包含深層和表層兩個意義世界層面。表層意義世界,幾乎涵蓋了作品所有的現實空間和人物,並為俗濁的原始欲求所籠罩,它以西門府為中心,體現著「濁」、「淫」、「假」等特色;處於深層的意義世界,有與大觀園相近的「清」、「情」、「真」等共性,但未形成類似於大觀園的鮮明自立的獨特空間或區域。這個深層的意義世界不斷對處於表層的意義世界產生超越,此種超越主要體現在作者的價值取向和使表層意義世界的故事、場面、人物發生意義的異質變化等方面。

2008年07期《大理學院學報》 發表柳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肖揚碚的文章【《金瓶梅》家庭關係的解釋學意義】:【摘要】:《金瓶梅》描寫的主體是家庭。它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傳統家庭制度的矛盾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社會變化給家庭帶來的變化。本文從婚姻目的性、家庭多中心現象、血緣關係等方面分析了《金瓶梅》的家庭婚姻關係,並從解釋學意義上對《金瓶梅》婚姻關係的敘述進行了解讀。

2008年第07期《大理學院學報》發表肖揚碚的文章【《金瓶梅》家庭關係的解釋學意義】:《金瓶梅》是一部家庭小說,然而作為家庭小說,學界卻沒有在這方面進行更深入、更廣泛的討論。因此,把《金瓶梅》作為一部家庭小說來解讀是很有意義的。但是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金瓶梅》中的這個家庭不是現代意義的家庭,而是中國傳統的一夫多妻的家庭。另一方面它又不完全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一夫多妻的家庭,它具有一些新的因素。它既是小說創造出來的一個獨特的家庭,又與現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家庭發展的某些特殊性和新的社會現象。

2010年04期《長城》發表井岡山大學人文學院李小蘭、肖燦先的文章【《金瓶梅》中的救贖意識與困頓靈魂】:《金瓶梅》是中國小說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奇書,它的出現在當時產生了石破天驚的轟動效應,時至今日仍然讓人感覺不可思議。《金瓶梅》有別於其他三大奇書的前所未有的開拓主要在於它的世俗性,它的題材內容、人物形象、敘述風格都具有一種鮮明的世俗性質。

2011年06期《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發表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王平的文章【《金瓶梅》飲食文化描寫的當代解讀】:【摘要】:飲食是人類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作為折射與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作品,自然也會有許多關於飲食的描寫。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所有的古代文學作品中,都沒有像《金瓶梅》那樣,如實地描繪出了毫無節制的食慾狂求,廣泛地揭示出了飲食與權力、財色的密切關係,真實地反映出了飲食禮儀規範的牢固約束力。如此頻繁、如此細緻、如此廣泛地來描寫種種飲食活動,這絕非是一種偶然現象,而是獨特的時代氛圍使然。歷史與現實往往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從中不難發現這種描寫對於當代社會的警示意義。

2012年01期《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發表河南大學文學院牛亞偉的文章【解讀《金瓶梅》中的「哭」】:【摘要】:分析指出,在文學作品中,「哭」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段,具有極其重要的審美意義和研究價值。本文立足於《金瓶梅》文本實際,對「哭」態進行系統的分析、探討、研究。分析書中人物百般哭態的描寫,以及由這種種哭態所刻畫出的鮮明的人物性格,凸顯出的人物之間複雜微妙的關係。

2012年第3期《中州學刊》發表趙樹勤、龍其林的文章【《金瓶梅》:20世紀中國家族小說的一種文化資源】:摘要:《金瓶梅》與20世紀中國家族小說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作為中國古代一部大百科全書式的長篇巨著,《金瓶梅》問世以來受到歷代讀者的重視,同時也遭受了非常多的爭議。從家族小說的角度來看,《金瓶梅》是中國古代一部優秀的章回體長篇家族小說。《金瓶梅》不僅是死角藝術,也是變態藝術,它是一個變態、病態世界的真實反映。通過對《金瓶梅》與20世紀家族小說中的身體敘事、倫理敘事以及官商家族小說內在關係的揭示,可以勾勒出《金瓶梅》作為一種文化資源對於20世紀中國家族小說的深遠影響,以及它與中國家族小說的文化契合形態。它以西門慶及其家族成員為中心,通過亦官亦商的西門慶的活動線索,巧妙地將時代思潮的變遷、道德觀念與禮教文化的嬗變等多重生活場景融為一體,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意義,對此後中國家族小說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專家學者談論《金瓶梅》的特色

1989年01期《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表周中明的文章 【論《金瓶梅》的近代現實主義特色】:【摘要】:在中國小說史上,近代現實主義的曙光是由誰升起的?在跨向近代現實主義方面,究竟是哪一部分小說取得了「歷史性進展」,成為有劃時代意義的代表作?這個問題,不僅關係到對某個作家作品的歷史評價,而且涉及到對中國小說發展的整個歷史的正確認識。我認為,在中國小說史上,近代現實主義的曙光,是由明代中葉後的笑笑生升起的,他的《金瓶梅》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代表作。

1989年第01期《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表董芳、顧棟的文章【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金瓶梅》描寫的商品經濟生活摭談】:經濟生活制約著人們的社會生活,社會生活是文學藝術的唯一源泉。膾炙人口的古典小說《金瓶梅》就是這樣一部里程碑式的不朽巨著。它以經濟生活的軸線貫穿始終,寫的雖然是十二世紀的事,卻反映了十六世紀的社會現實。書中主要角色敢於一再踐踏封建經濟秩序和道德秩序,絕不意味著對私有制度的絲毫否定,而是淋漓盡致地反映出虛偽的宗法秩序和思想規範日趨瓦解。商品貨幣已經滲透到明代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不但「出現了土地私有制和抵押制;出現了作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形式的奴隸勞動」,而且「出現了金屬貨幣,從而出現了貨幣資本、利息和高利貸;出現了作為生產者之間的中介階級的商人。」在經濟思想領域則有「百姓日用之學」,提出了「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的反傳統觀念,衝破了「諱言財利」的教條。小說以西門慶一家日常生活描寫為中心,獨樹一幟地從世俗人生角度向封建專制秩序和道德秩序發起挑戰, 「一切東西都可以買賣」,形象地反映了資本原始積累時代的災難,藝術地表現出資本主義萌芽是孕育於封建社會母體的,社會的經濟生活正醞釀著翻天覆地的深刻變動。

1989年第02期《明清小說研究》發表趙慶元的文章【《金瓶梅》寫性的特點與價值】:《金瓶梅》這部慘淡經營的百回大書,因為寫性而惹起難平的是是非非。今天,要實現《金瓶梅》欣賞科學化的目標,仍需對其寫性的內容進行分析,力求予以科學的評說。《金瓶梅》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是性生活的極端混亂,艷遇、私合、誘姦、騙娶、殺夫再婚、縱妻養漢、主僕通姦、母婿亂倫等,都被著意摹畫出來。笑笑生並不贊成這樣混亂的性生活;但他又確實以認真的態度寫出了這樣混亂的性生活。面對既成的事實,我們思考的主要問題是它到底有無意義和價值?

1991年第06期《社會科學輯刊》發表周鈞韜的文章【《金瓶梅》:我國第一部擬話本長篇小說】:《金瓶梅》既是一部劃時代的文人創作的開山之作,同時還不是一部完全獨立的無所依傍的文人創作,它依然移植借用了許多文字。它還沒有能夠徹底擺脫傳統的小說創作觀念和創作方法的束縛和影響。在一個剛剛誕生的新生事物中,往往包含有某些舊的痕迹,這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客觀現象。《金瓶梅》的創作就是如此。只有隨著小說創作觀念和創作方法的進一步發展,小說創作的進一步成熟,才有可能出現象《紅樓夢》、《儒林外史》那樣的,完全獨立的無所依傍的文人創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金瓶梅》還帶有過渡性,它是一部從藝人集體創作向完全獨立的文人創作發展的過渡型作品,它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作的擬話本長篇小說。

1993年第02期《絲路學刊》發表郭世延的文章【《金瓶梅詞話》在塑造人物上的獨創性】:《金瓶梅詞話》是我國小說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寫實主義的長篇小說,「因人設事」,把描寫人物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情節放在第一位,在塑造人物上作出了前所未有貢獻。書中描寫了一百個人物,官場上的貪官污吏,社會卜的三教九流,家庭中的主子奴僕,而其中西門慶、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宋蕙蓮、應伯爵等是後世共認的典型形象。作者笑笑生摒棄了以往志怪小說、傳奇小說刻畫人物的傳統方法,為其後文人創作長篇小說,塑造內涵更豐富的藝術形象開闢了新途徑。

1994年第02期《固原師專學報》發表張立德的文章【《金瓶梅》的多元世界】:在明代長篇小說四大名著中,《金瓶梅》不同於《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書,這除了作品主題、題材、人物以及其他一些不同之處外,《金瓶梅》大量的性描寫是它與其他三部作品特別顯著的不同點。《金瓶梅》中的性描寫,不是個別的故事情節點染,而是小說故事情節總體結構的需要,是小說主人公形象塑造必不可缺的環節和因素。如若抽去性描寫,《金瓶梅》就會變成另外一副面目。性描寫是《金瓶梅》的重要標誌之一,是《金瓶梅》重要的一元。

1994年03期《電影文學》發表【《金瓶梅》在美登台】:【摘要】: 近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阿布朗斯藝術中心舉行的紐約民族藝術節上,根據中國古典名著《金瓶梅》改編的同名音樂舞蹈劇《金瓶梅》,英文譯名為《The Pink》(直譯:粉紅色)引起人們注意。

1995年第06期《社會科學輯刊》發表楊愛群的文章【《金瓶梅》——由神到人的回歸】:縱觀人類文化史。小說及其他文學樣式。都經歷了由寫神到寫人、再由寫超人到寫凡人的漫長過程。中國的小說經歷了同樣的演化過程,從神話傳說始,自漢魏六朝的志怪、唐傳奇、宋話本以降,至《三國》、《水滸》、《西遊》,所寫多為非凡的人。《三國)、《水滸》雖與《西遊》不同,但其人物仍未脫神化的色彩,他們的所作,不是常人皆所能為,仍然是非常的超人。《金瓶梅》不同於《三國》的歷史演義,不同於《西遊》的神怪仙魔,不同於《水滸》的英雄豪俠,它上承《水滸》下啟《紅樓》,是「世情小說」之肇始。《金瓶梅》一反前此的小說。從超現實世界回到現實世界,從神(半神)回到人,從超人回歸到凡人。歷史演義、神魔鬼怪、英雄豪俠漸次式微,世態人情小說從茲崛起。自《金瓶梅》始,社會現實、家庭瑣事進入了小說。《金瓶梅》是我國第一部以家庭細事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使小說跨入一個新領域,進入了一新階段。

1996年第03期《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表潘承玉的文章【梅香縷縷出金瓶──《金瓶梅》審丑─審美特色管窺】:摘要本文認為,蘭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中以審丑──審美的創造方式,將晚明社會的全部污穢和濁臭切割開來,剝露開來,藉以引發人們對丑的極度憎惡和唾棄,喚起人們對美的嚮往與追求。本文還分別從「逆向反觀:以美襯丑」、「正向點化:以玉喻丑」、「整體拓展:眾丑現美」、「內觀拓深:丑中寓美」」等不同層面入手,對《金瓶梅》的審丑──審美特色的微觀特徵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並指出這是我們全面把握和借鑒這部巨著的藝術經驗的一條必由之路。

1998年第01期《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表武漢教育學院中文系周建民的文章【《金瓶梅》語言的諷刺效果與諧趣特色】:提要與其揭露明代社會黑暗的主要內容相應,《金瓶梅》的語言頗具諷刺效果與諧趣特色。這種效果與特色的取得,有時靠運用積極修辭方式,有時則只用白描手法。同時,《金瓶梅》還充分利用小說語體的開放性與包容性,穿插引用笑話、詩詞曲語以及其他體裁文字,巧用人名、稱謂等營造諷刺效果,體現諧趣特色。

1998年第05期《人文雜誌》發表萬春、楊敏的文章【從《金瓶梅》的敘事時間看作者的生命意識】:《金瓶梅》的敘事時間呈現著這樣的特徵:總體時間輪廓的清晰性與時代背景的亂離性、男女主人公生命時間的短暫住、敘述時間運行流轉的易逝性,它體現了《金瓶梅》作者生命的悲劇意識,對人生的哀怨情緒。

2003年03期《古典文學知識》發表安徽大學中文系周中明的文章【藝術創新,成就卓著——談《金瓶梅》的藝術特色與藝術成就】:【摘要】:《金瓶梅》以其全面的藝術創新——鮮明的藝術特色和卓越的藝術成就,標誌著我國長篇小說由古典化向近代化的根本轉折。

2004年第01期《青海師範大學民族師範學院學報》發表周晏的文章【從《金瓶梅》看晚明女性世界】:明末是垂死的封建專制政治與新生的經濟基礎發生猛烈碰撞的時代。商品經濟的發達,使得市民意識全面成熟。那些在商品經濟中「先富起來」的大商巨賈,以不可阻擋的氣勢,衝破了封建等級制度的侄桔,在金錢這一強大的後盾支持下,毫不顧忌地宣洩他們對物質、對肉慾的追求。封建禮教建立起來的道德大堤在澎拜而來的驕奢淫靡的浪潮衝擊下迅速發生坍塌。社會上所有的群體,包括遠離社會生活,被圈定在主流之外的女性,在心理觀念和行為習慣上也一反常態,打上了這一時代所特有的鮮明印記。晚明市民文學的傑出代表《金瓶梅》,就為我們提供了生活在這一時期的女性豐富的個性和鮮活的生活場景。

2005年第04期《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發表王祥雲的文章【從《金瓶梅詞話》包蘊的文化理念審視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金瓶梅詞話》作為我國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世情小說,以細膩的筆觸,真實地再現了16 世紀末期中國社會的風貌。作品以西門慶欺男霸女、巧取豪奪、貪贓枉法,以至脫陽暴死的生命歷程為軸線,展示了封建家庭內部的各種矛盾糾葛,描繪了上自朝廷、下至奴婢、雅及士林、俗逮市井由各色人物構成的社會歷史圖景,包蘊了豐富的社會內容和思想內涵。作品透視出來的天命觀、人倫觀、價值觀均富有獨特的文化意蘊。

2005年第9期《學術交流》發表黑龍江省教育學院才嘉紅的文章【沉暮·新生·個性·情——略識《金瓶梅:摘要:明朝弘治、正德時期,垂死的封建專制政治與新生的經濟基礎造成了明代中後期文化的兩大特色:沉暮與新生。到了明末,市民文化的代表作《金瓶梅》的問世將傳統小說由「超凡入聖」的人物塑造向活生生的市井人物刻畫發展,突出其個性化,反映出轉型期社會對人性的拷問。而《金瓶梅》的藝術成就,在於它真實地反映出禁慾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情」。

2006年05期《長春大學學報》發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苗綠的文章【審美人生的尷尬——析《金瓶梅》中的情慾人生】:【摘要】:《金瓶梅》因晚明特定的時代、思想背景,從審美人生的角度書寫情慾,釋放人性,而過度的情慾將滑向毀滅的深淵,造成審美人生的尷尬。《金瓶梅》正是試圖用高懸的天命來化解這尷尬。

2008年07期 《文藝研究》發表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葛永海的文章【營建「金學」巴比塔——域外《金瓶梅》研究的學術理路與發展走向】:【摘要】:《金瓶梅》研究是國際漢學關注的熱點領域之一。早在18世紀,《金瓶梅》即在域外廣泛傳播。經過幾個世紀的研究,已取得了豐碩成果。域外《金瓶梅》研究大致可分草創、發展、繁榮、持續四個時期,在文獻、文本和文化三大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已形成自身的學術理路與研究特色,同時,由於文化隔閡與交流阻礙也造成一些疏漏與缺失。本文對域外《金瓶梅》研究史加以系統檢視,論其成敗得失,同時展望其發展走向。

2008年第24期《電影文學》發表房瑩的文章【《金瓶梅》中的原始思維】:[摘要]有不少論者認為《金瓶梅》有著粗糙不夠嚴謹之病,而不少都會以《金瓶梅》中關於西門慶結局的矛盾之處來作例證。其實這之中蘊涵了大量的原始思維,不少細節上都是原邏輯的、神秘的。中國曾經是一個原始思維發達的國家,現在在一些地方以及人們對某些問題的思維方式中仍有保留。

2009年01期《明清小說研究》發表淮陰師範學院中文系張強的文章 【打破文學傳統的佳構——論世情小說《金瓶梅》】:【摘要】:《金瓶梅》是一幅描繪明中葉社會、政治、經濟的生活畫卷。蘭陵笑笑生直面現實和人生,緊扣商品經濟這一線索敘述了西門慶發跡變泰的歷史,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城市市民騷動不安的心態。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是作者精心描寫的女性,通過描寫她們被戕害和走向毀滅的過程,在一定的程度上動搖了封建倫理道德的基石。在中國古典長篇小說發展史上,《金瓶梅》佔有突出的地位。它打破了歷史演義、英雄傳奇塑造英雄人物的傳統,將人物塑造引向市井。此外,在語言上以及捕捉現實生活的內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點。

2009年12月09日,人民網(記者鄒德浩)《國際金瓶梅研究會在美國紐約成立》:為弘揚高尚的中華民族文化,挖掘中國古典文學之精華,促進海內外對中國文學經典巨著《金瓶梅》的研究和交流,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最近在美國正式成立國際金瓶梅研究會,中國學者徐仁達、旅美作家冰凌擔任研究會共同會長,《金瓶梅》研究專家陳明達擔任研究會執行會長,下設學術部和秘書處。研究會還聘請了一批國際著名學者、作家擔任顧問。國際金瓶梅研究會會長徐仁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金瓶梅》是世界文學領域一部傑出的文學巨著,是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里程碑,也是中國第一部由文人獨創的率先以市井人物與世俗風情為描寫中心的長篇小說。他說,《金瓶梅》的誕生,標誌著諸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小說取材於歷史故事與神話傳說而集體整理加工式小說創作模式的終結,開啟了文人直接取材於現實社會生活而進行獨立創作長篇小說的先河,為中國古代小說的演進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也為其後《紅樓夢》的出現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準備。從此,文人創作成為小說創作的主流。毛澤東主席曾經高度評價《金瓶梅》描寫了真正的明朝歷史。

2010年第3期《古典文學知識》發表傅承洲的文章【西門慶的三種生活與《金瓶梅》的批判傾向】:《金瓶梅》全面展示了西門慶短暫而罪惡的一生。西門慶出場時「年紀二十六七歲」(第一回),縱慾身亡時三十三歲(第七十九回),小說其實就寫了他六七年的人生,重點描寫了他的三種生活。一是他的家庭生活,更準確地說,是他的私生活。二是他的結義生活。三是他的官場生活。西門慶原本是清河縣開生藥鋪的商人,因家中殷實,常與官吏往來。《金瓶梅》在寫完蔡京給西門慶等人封官之後,發了一段議論,作者的這段議論,看似針對蔡京賣官而發,實際上道出了作者生活的那個年代官場普遍存在的賣官鬻爵,賄賂公行,贓官污吏遍滿天下的黑暗現實,是對晚明社會的無情揭露與憤怒批判。

2011年02期《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發表天津理工大學法政學院付善明的文章【《金瓶梅》作者笑笑生的創作智慧】:【摘要】:蘭陵笑笑生髮現了家庭、家族,並以之為題材,創作了異於傳統的第一部多聲部宏大敘事的世情小說。他突破了小說顯現單一的光明色調的傳統,暴露黑暗、揭示醜惡,創作了眾多和現實生活中同樣複雜的人物。凡此諸多方面,都顯示了笑笑生的創作智慧。

2011年第17期《語文學刊》發表趙安香的文章【《金瓶梅》熟語所反映的時代特色】:語言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是社會文明的反映。熟語是漢語辭彙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古白話辭彙和熟語,有助於揭示漢語辭彙由古代漢語向現代漢語的演變規律,反映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的演變過程及一定時期的社會生活。《金瓶梅》並以家庭生活為題材,描寫了明代市井風俗人情。其語言半文半白,通俗易懂,而其中大量豐富熟語的運用,使語言更加高度口語化,膾炙人口,生動形象。分析和研究《金瓶梅》書中的熟語,對於揭示明代語言特色及社會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2012年第01期《河西學院學報》發表賀根民的文章【《金瓶梅》人物描寫技法評點摭談】:世情奇書《金瓶梅》摹畫人情、借事含諷,立足於世俗生活,開啟了一張洞悉晚明社會生活的窗口,其間奔波著各具風姿的市井人物身影,貪婪與色慾共存、狠毒和冷酷並生,他們傳達了物慾橫流的炎涼世態,昭示著光怪陸離的社會生活幻影。《金瓶梅》評點者尋繹作者塑造人物的技法,發掘小說文本刻畫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性格相對自足的演變規律,從而在小說觀念的近代趨向上展現了富有灼見的藝術追求。

2012年02期《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發表北方民族大學文史學院趙曉艷 、王引萍 的文章【從《金瓶梅》中士人形象看晚明士風】:【摘要】:「第一奇書」《金瓶梅》中塑造了不少典型的士人形象,諸如濫竽充數的水秀才,貪財好色的溫必古,貪贓枉法的蔡蘊與鑽營墮落的安忱。這些形象所引發的不僅僅是對人物形象本身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藝術典型背後發人深省的社會內涵,尤其是他們身上所反映出來的晚明社會士人風氣,因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審美意義。

2012年第53期《考試周刊》發表霍小星的文章【淺析《金瓶梅》的世俗化傾向】:《金瓶梅》是一部奇書,但它同時也是一部「俗」書。寫的人物最平凡,寫的家庭最普通,寫的生活最瑣碎,涉及社會的千姿百態。在審美上,小說在以娛樂之筆寫市民感興趣的題材,因果報應的觀念最為突出,以傳統佛教的因果報應來懲戒這些充滿末日情緒的無所顧忌縱慾求歡的飲食男女;在情感上,不同於傳統格調高雅的愛情,它寫感情以縱慾為主,寫的是人的慾望的滿足,這種感情低俗淫穢;在題材上,選用了世俗的題材,非世俗的題材也經過了世俗化的處理。

讀完以上專家學者談論《金瓶梅》目的、意義、特色的文字,讀者再讀小說《金瓶梅》。或許有所不同。

收集整理:黑龍江省大慶市退休老漢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沒有全日制大學文憑,沒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不是著名專家學者。學識水平和藝術造詣有限,不當之處望業內專家教授海涵。

西祠衚衕顯示:15524字

能發表此文章好的論壇都是目前全國一流的論壇

推薦閱讀:

斯諾登昨日「逃離」香港 目的地:經俄羅斯到委內瑞拉
男人女人的生活目的 (原創)
「賞園博,游湖北」 十大目的地 長江日報報業集團
人老了,活著就是勝利,健康才是目的!
兒童性健康教育的目的

TAG:小說 | 意義 | 金瓶梅 | 專家 | 學者 | 見識 | 特色 | 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