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起:為什麼說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就是假拳?
07-17
韓起:為什麼說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就是假拳?(一) (2009-09-13 18:40:07)轉載▼標籤: 健身 運動技能 對抗練習 拳術 韓起 體育 分類: 為什麼沒有對抗的拳術是假拳我因為提出「拳術不經過對抗訓練就打不了人」,在武林引起很大的騷動,欲練出技擊功夫的人贊同,對技擊有追求但不很熱切的人沉思靜觀,兜售玄虛功法迷惑大眾的人深感恐慌、極力反對,還有人迷惑不解,希望我做出更深入的闡釋。「為什麼練武術必須經過對抗訓練?為什麼空練就不管用?」經常有小夥子來電向我詢問這個問題。這些小夥子在迷惘中苦悶已久,真心想弄明白:為什麼自己練不出功夫的癥結在於「缺乏對抗訓練」?其實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有此疑問皆在情理之中。事情是明擺著的,你韓某人講出那麼多「聳人聽聞」的話,把對抗訓練抬高到無以復加的程度,還說什麼「缺少對抗訓練的拳術就是假拳」,你當然要拿出依據來,否則你不是信口開河、嘩眾取寵嗎?即便換了我本人,聽到如此爆炸性的說法,也要質問一句:你有什麼依據?我寫這篇文章,就是向大家提供依據的,雖然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已經隨提出觀點隨擺出依據了,但這一次,我打算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集中拿出一個依據——對,是一個依據,不是所有的依據,雖然我關於對抗訓練的觀點,是由許多依據支撐起來的,但一篇小文章顯然不可能全部談到。如果大家有耐心,請允許我陸續向大家提供。在該文中,我要使用運動生理學關於「運動技能分類」的理論。拳術動作屬於哪一種運動技能?人類的運動五花八門,足球、體操、摔跤、武術------廣義的運動甚至包括使用筷子、開車、打字、烹飪、修理電器------就是說,運動的種類是無窮盡的。在無窮多的運動中,每一項運動都要使用獨特的運動技能才能完成,體操有體操的運動技能,開車有開車的運動技能,武術有武術的運動技能------所以說,運動技能也是無窮多的。面對浩瀚無窮的運動技能,有著求知慾的人們肯定要問:在某些運動技能之間,是否會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徵,以使我們把無窮多的運動技能進行分類,方便我們的研究?是的,有這種共同性,運動生理學(包括運動心理學)就發現,在很多不同的運動技能之間,譬如足球與摔跤、籃球、拳擊、武術散打------之間,體操與跳水、鉛球、武術表演-------之間,就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這就是關於「開式運動技能」與「閉式運動技能」的分類(依據不同的視角,尚有不同的分類法)。下面,我把這兩種運動技能所具有的一些特徵列出來,大家先看一下,然後我再做些解釋。「開式運動技能」(又叫開放技能)所具有的特徵:(1):你做技術動作時,要隨著環境(譬如對手)的改變而改變。(2):你使用什麼動作,不可預知,不具有周期重複性。(3):完成動作時,要以視覺分析器為主,並調動多種分析器參與工作。「閉式運動技能」(又叫閉鎖技能),又具有些什麼樣的特徵呢?(1):你做動作時,不必隨環境(譬如對手)的改變而改變。(2):你使用什麼動作,事先知道,屬於周期性重複動作。(3):完成動作時,以本體感受為主。肯定會有讀者搶先說道:「韓先生,不用講了,籃球、拳擊、擊劍、摔跤------要用開式運動技能,體操、跳水、舉重、鉛球------用的是閉式運動技能。」大家說的很對。因為像籃球、足球、拳擊、擊劍、網球、摔跤------這些運動:第一:你的技術動作,必須隨時根據對手的變化而改變,想不考慮對手的變化是行不通的,舉足球的例子,比賽中你想傳球給隊友,你剛要起腳,對方的球員從背後衝過來逼槍,在這種情況下你只能終止傳球動作,而改為控制球,如果對方逼得凶,你還要用盤帶動作繞過或擺脫他,假如擺脫不成功球被對方搶下來,你還要實施反搶。拳擊也是如此,你本想直拳進攻,但你的拳頭才刺出,對方打過來了,於是你不得不改進攻為側身閃躲(也可能是仰頭、下潛、抱拳護臉等等)。你的閃躲動作才一做出來,卻發現對方那一擊是虛的,離你的臉尚遠,於是你又終止閃躲轉為進攻。其它,乒乓球、散打、跆拳道、柔道、手球、泰拳等等,在實施技能時,也符合「隨對手的變化而變化」的特徵。第二:拳擊、足球、擊劍、籃球等,在場上做什麼動作你事先無法預知,譬如剛才舉的拳擊的例子,你發起進攻時會預想到繼之要做的閃躲嗎?能預想到你該做側身閃躲還是下潛、仰頭閃躲嗎?而閃躲時你又如何能預料對方的拳只是虛晃一槍?等等等等,一切都是事先無法預知的。第三:拳擊、足球、散打、籃球等等,在做技術動作時、主要靠視覺,用眼睛觀察對手的情形(足球、籃球還有注意自己的隊友),拳擊、足球運動員在做動作時,不會把注意力放在本體感受(即俗稱的『身體感覺』)上。至於,體操、跳水、舉重、鉛球、武術表演等等,何以歸為閉式運動技能,原因也有三點:第一:比賽中沒有對手干擾你,你的技術動作不必由於對方的干擾而改變。第二:你在比賽中做什麼動作,都是事先編排好的,心裡有數。第三:做動作時,你的注意主要集中在身體感覺(本體感覺)。拳術動作屬於「開式運動技能」該輪到給武術歸類了。不過,大家在看了前面的分析之後,恐怕會異口同聲道:「行啦,我們自己就能給武術歸類,武術用的是開式運動技能」。沒錯,武術屬於開式運動技能,這是因為武術在技擊中:(一):你什麼時候使用什麼動作,要隨對手的改變而改變,不改變就要挨揍。(二):你什麼時候進攻(或防守)、採用什麼技術進攻(或防守),什麼時候拳腿組合、什麼時候腿拳銜接,事先完全無法預知。(三):技擊中,你的注意力是放在對手身上的,而且是用眼睛觀察對方一舉一動的,你不會去關注自己的身體感覺(本體感覺)。在明確了武術屬於開式運動技能之後,我們來探討「武術這種開式運動技能」必須使用什麼訓練方式才能掌握的問題。對此,我們同樣先從開式運動技能入手,看掌握開式運動技能要採用什麼訓練方式,然後來談掌握武術技能的訓練方式。開式運動技能「要在對抗練習中掌握」任何一種運動技能都要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用運動生理學的話說,要通過訓練在大腦皮層形成該運動技能的「動力定型」(也叫動作的自動化)。問題是,要使用什麼方式來練習,才能在大腦皮層形成運動技能的動力定型?這個問題無法迴避,因為練習方式不對——譬如學踢球卻用體操的方式來教,人是永遠掌握不了踢球技巧的。這是個再淺顯不過的道理。掌握足球技能,要採用適合足球運動技能的訓練方式;掌握體操技能,該用與體操運動技能相對應的訓練方式。如同我們能把紛繁複雜的各種運動分出開式與閉式兩種,我們同樣也能夠由這兩種技能的不同特徵,分出兩種不同的練習方式,即:對抗的練習方式和非對抗的練習方式。那麼,哪些運動技能必須在對抗的練習方式中才能掌握?而哪些運動技能無須通過對抗練習即能掌握呢?這個問題,同樣不用我多說大家就能猜出來,大家會七嘴八舌道:像拳擊、散打、跆拳道、網球、籃球、手球、乒乓球、橄欖球、足球、擊劍、泰拳、摔跤、柔道、格雷西柔術------凡需要使用開式運動技能的運動,其技能的掌握都必須要在對抗訓練中進行,只有屬於閉式運動技能的體操、跳水、舉重等等,其技能的掌握,才無須對抗這種練習方式。沒錯。任何一項運動,只要是具有開式運動技能的特徵,其技能,就要在對抗練習中掌握。我們甚至無法想像,世間會有哪一種開式運動技能,哪怕是「中間橫著一道網,雙方身體都不接觸」的網球,可以讓人在「獨自練習各種揮拍動作」之後,即可掌握其技能,然後到場上熟練地應付比賽。「獨自練習揮拍動作」的網球訓練法,是難以想像的。因為連身體不接觸的網球技能都必須在對抗訓練中掌握,所以,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像足球、籃球、橄欖球這些身體不但接觸而且會發生激烈碰撞的「具有開式運動技能特徵的運動技能」,就更要在對抗練習中掌握了。對於大家來說,很難理解足球、籃球的技能可以拋開對抗訓練而學會。大家也從不懷疑拳擊、散打、跆拳道、柔道、泰拳等等的技能,必須在對抗練習中掌握,大家清楚,拳擊、散打等屬於更激烈的運動,人在運用技能的過程中,身體已不僅僅是接觸和碰撞,而是向對手施加(和承受)踢打、摔擲。即便在開式運動技能的範圍內,它們都是比足球、籃球更激烈、更複雜,因而也更難以掌握的運動技能。所以,倘若有人說:拳擊、散打、柔道、泰拳、跆拳道等等運動技能,可以脫離對抗練習而掌握。大家會順口說:啊,愚人節的故事。該說到武術了,武術既然屬於開式運動技能,武術技擊既然在激烈程度上堪比散打、泰拳,甚至更兇險(譬如搏殺歹徒),武術既然在技能的複雜程度上超過拳擊、跆拳道(拳擊無踢法和摔法,跆拳道無拳法和摔法),那麼,武術技能的掌握,又怎麼可能脫離對抗這種練習方式?就是說,連拳擊、跆拳道、摔跤這些相對簡單的運動技能都必須通過對抗練習才能掌握,那麼,比拳擊、跆拳道、摔跤更複雜的武術技能,何以能夠在對抗練習之外掌握?除非你認為武術不屬於「開式運動技能」,除非你認為武術的拳法腿法、攻防技能在技擊中不必隨對手的變化而改變,可以預知,而且可以拋開視覺觀察(即只注意自己的身體感覺就行)。武術能做到這些嗎?武術既然無法跳出「開式運動技能」這個圈,它就只能依順開式運動技能的練習規律。想不依順,你就掌握不了任何一項武術技能。就因為武術屬於「開式運動技能」,武術技能必須通過對抗訓練才能掌握,所以我才提出: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是假拳。也是基於同樣的道理,趙道新先生才在《道新拳論·談訓練方法》一文中告戒我們:「在執行了短期的基礎訓練後,就要以爆發力訓練與實戰訓練為主-----把實戰視為艱苦和危險,並作為最後才能進行的高級訓練是不對的。我們在進行了短期的基礎訓練後,應把實戰作為家常便飯。」同樣的道理使李小龍才在《李小龍技擊法》一書中說:「一個未經對抗訓練的技擊者,就好象一個沒有下過水的游泳者。」所以我才在2009年1月15日的天津《城市快報》上告戒新一茬的武術愛好者:「忘記了對抗,意味著對武術的背叛。」拳術演練和體操一樣屬於「閉式運動技能」是的,「忘記了對抗,意味著對武術的背叛」。因為同樣的八極摜耳(類似拳擊擺拳),同樣的散打側踹,有的人練了能打人,有的人練了不能打人,其原因,不在摜耳、側踹的技術本身(錯誤的技術除外),在於練習摜耳、側踹的方法上,如果你是按照掌握開式運動技能的方法練,你的摜耳、側踹就能打人。如果你違背了這一原則,採用了掌握閉式運動技能的訓練方法,你的摜耳、側踹就打不了人。不僅八極拳、散打,絕大多數被歪曲的傳統武術,甚至很多跆拳道館,都是將拳腳技術視為閉式運動技能對待了,其練習方式,從始至終採用的是閉式運動技能的方式,即:(一):練習中缺少對手的刺激,做什麼動作,在練習過程中一成不變,有違開式運動技能「隨對手的變化而變化」的特徵。(二):在練習過程中,做什麼動作都是事先編排好的,即具有周期性。與開式運動技能「不可預知,不具有周期性」的特徵南轅北轍。(三):在練習過程中,不是「以視覺為主」,而是日復一日的體認「本體感覺」(如身體感覺)。有關這一點的錯誤,日後,我將從運動心理學的角度另做剖析。如此這般練出來的拳術,譬如八極摜耳、散打側踹,你即使練得再精熟,哪怕堪比李書文、柳海龍,你在大腦皮層「刻下」的也仍然是「閉式摜耳、閉式側踹」的動力定型。就是說,同樣的一個摜耳、側踹,如果你老師是使用閉式運動技能的方法指導你,這時,雖然摜耳、側踹的技術動作沒變,但整個訓練方法,卻在悄然無形中轉移到與體操、舞蹈一個路數上去了。這樣練出來的摜耳、側踹,怎麼可能用來打人?能夠打人才叫奇怪呢。所以說,不管是什麼拳術,只要是在訓練中不安排對抗訓練,即不按照「開式運動技能」的特徵進行訓練,就是假拳。下一次,我將引入運動心理學的有關理論,來為「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就是假拳」提供另一證據。韓 起:為什麼說「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就是假拳」?(二)——載2009年10期《搏擊》拳術訓練需要運動心理學在武林,借用運動心理學來研究武術的人尚不多見。這很奇怪。因為武術中許多困擾大家的疑難問題,都能在運動心理學裡找到答案。譬如:拳術技擊為何只能使用簡單的技術動作?拆招說手的技法何以不能用來實戰?實戰技擊中應該把注意投向在哪裡?技擊熟手與技擊生手有什麼差別?拳術技能為什麼不經過對抗訓練就無法掌握------等等,運動心理學對此都有解釋。此刻,我將向大家展示的第二個依據——關於「注意方式」的理論,即來自運動心理學。我相信,在大家弄懂了注意方式理論之後,就會從一個新的角度(從運動技能分類之外的角度),明白了:為什麼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就是假拳。注意方式的理論,是著名心理學家奈德弗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注意方式理論認為,「注意」(在結構上)包括注意範圍和注意方向兩個方面。什麼是注意範圍?它是指在瞬息間能清楚把握的對象的數量。如果有人覺得這句話繞嘴,我們舉散打的例子來說明一下,散打的注意範圍指的是:拳手在相互搏擊的瞬間,能清楚注意到的對方四肢動作的數量(如有人能在瞬間把握對方的左上肢和右下肢動作,有人能在瞬間把握對方的左、右上肢和左下肢的動作)。這裡的關鍵詞是對方肢體的數量,而且是在瞬間能清楚把握的對方肢體的數量。注意方向呢?我舉武術愛好者做對抗練習的例子,你在對抗中是關注對手的動作(外部的環境信息)還是關注自己的動作(內部的身心情況)。這講的就是注意方向。拳術技擊也需要注意範圍的,需要拳手在技擊的每一個瞬間,都能清楚地把握對方肢體的動作(能把握對方肢體動作的數量越多越好)。同時,拳術技擊也離不開注意方向——你在技擊中是把注意力投向對手還是轉向自身,這個問題能不考慮嗎?尤其是,拳術技擊中的注意範圍和注意方向這兩個問題,直接牽扯到拳術要不要進行對抗訓練。我們先來談拳術技擊的注意範圍。拳術技擊的「注意範圍」為了能請晰地確定拳術技擊的注意範圍,我們以拳擊、跆拳道、散打為參照進行分析。大家知道,在拳擊比賽中,處於拳手注意範圍內的對象,共計有:對方的左上肢、右上肢及軀幹、頭部。在跆拳道比賽中,在注意範圍的對象則為對方的左、右下肢及軀幹、頭部。拳擊所以不必注意對方的下肢,是因為,從防守的角度講,拳手不會遭到來自對方下肢的踢擊。從進攻的角度講,拳手不能去擊打對方的下肢(不允許攻擊的部位,在進攻中便不必予以注意)。就是說,對於拳擊手來說,不論防守與進攻,對方的下肢都不在需要注意的範圍內(雖然步法移動是靠下肢來完成的,但步法的任何移動都會通過軀幹顯露出來)。跆拳道的情況要稍微複雜一些,這表現在當選擇進攻時,跆拳道只允許踢擊對方的軀幹和頭部,有人因此認為:既然只能踢擊軀幹和頭,那麼進攻時只需注意對方的軀幹和頭部即可。這樣的想法,很明顯是把對方的反擊忽略了。你攻擊對方,對方可能並不躲閃,而是起腳反擊踢你。所以,當選擇進攻時,對方的下肢也要處在你的注意範圍內。跆拳道防守時的注意範圍相對簡單,因為所有的攻擊都來自對方的下肢,只需注意對方的下肢即可,不必關注他的上肢。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注意與視線的方向不完全是一回事。譬如「指上打下」,視線落在對方的頭部,心裡想的是打對方的軀幹。這時侯,你的「注意」落在對方的軀幹上,而非對方的頭部。這時注意與視線不在同一個部位。至於散打的注意範圍,不言而喻,它比拳擊和跆拳道需要注意的對象數量來得多,因為散打與拳擊比多了腳踢,與跆拳道比多了拳打(散打雖還有摔,仍主要由上下肢來實施)。散打的這一特徵,決定了散打的注意範圍——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要把對方的上肢、下肢和軀幹、頭部,囊括在需注意的範圍內。由拳擊、跆拳道、散打的例子,我們可歸納出這麼一個規律:凡是對方可參與進攻的肢體,都在防守的注意範圍之內。凡是允許擊打的部位,都在進攻的注意範圍之內(當然,發動進攻時要警惕對方的反擊,防守時也要有反擊意識)。現在我們該來談拳術技擊的注意範圍了。我想,在看了拳擊跆拳道散打的注意範圍特徵之後,不會有讀者說:拳術技擊不需要注意範圍,不需要在打鬥的瞬間去注意對方的四肢動作。道理太明顯了,在激烈的打鬥中,只看拳不看腿、只看左不看右,不把對方更多的肢體動作把握在自己的注意範圍內,只會暈頭轉向。拳術技擊分有限制和無限制的兩種,擂台比賽是有限制的拳術技擊,生死搏殺屬於無限制的技擊。無限制的拳術技擊具有全方位立體攻防的特性,這就告訴我們,拳術在技擊的瞬間,需要把握的對方肢體的數量,只會比散打多,而絕不會比散打少。譬如,散打不能用腿踢擊對方的膝蓋以下部位,而散打的這一禁踢部位,恰恰為許多傳統門派所「鍾愛」,所謂「低腿踢脛」是也。脛骨既然可以踢,那麼,不管是防守還是攻擊,脛骨就都要納入該注意的範圍——雖然脛骨也在下肢,但與踢擊的注意範圍里只有大腿的散打相比,大腿小腿都要關注的拳術技擊,其對下肢的注意範圍,顯然比散打要大得多再有,拳術技擊雖然也主要是由上、下肢來完成的,但流傳於民間的拳術有很多非常規的技法,這樣的攻擊對於防守方來說,雖然在注意範圍上與散打大體相近,也是把注意投放在對方的四肢上,但是,對方四肢的動作變化卻比散打來得複雜,含有更多莫測的因素(所謂『拳打不知』),從而導致防守的難度增加(當然,低水平的民間愛好者,使用的技法再不常見,其攻擊的猛烈程度,也比不上使用常規技法的專業散打拳手)。還有,拳術技擊有一種身體突然逼近實施抱摔或撞擊(如頂肘)的打法,這提示我們,在拳術技擊中,不論是攻擊還是防守,都要把對方的軀幹納入注意的範圍。其它等等不一而足。由此我們可以說,拳術在技擊的瞬間,雖然也是注意對方的四肢、軀幹、頭部,但對某些部位的關注程度。要高於散打。對抗訓練 —— 提高技擊「注意能力」的必由之路看到這裡,或許有讀者問:你這篇文章是談拳術對抗訓練的,你在講了這麼多的「注意」之後,該轉入正題了吧?是的,我即將轉入正題。不過,在看了前面從拳擊跆拳道散打到拳術技擊的注意範圍之後,很多讀者大約已心領神會,明白我早已在悄然間把話題引到了正題的窗戶下,與正題只隔了層窗戶紙,一捅就破。難道不是一捅就破嗎?拳術技擊既然需要注意對方的四肢、軀幹、頭部,而且關注的程度要高於散打,那麼,倘若你在訓練中不設對手,你如何來提高這種對四肢、軀幹、頭部的注意能力?注意能力!老少爺們兒,那是各種能力的一種,是從籃球、拳擊到體操、射箭等所有運動都需要的一種能力(參見運動心理學),雖然不同的運動需要不同的注意能力,但要說它們無須通過某種方式的訓練就能適應比賽,則是瞎掰。運動心理學有一個「雙重任務」練習,是用來提高「同時對多個對象」的注意能力的——不論什麼運動,只要是需要「同時對多個對象的注意」,雙重任務練習就是不可忽略的。對於拳擊來說,當對手打左拳時,你不但要注意左拳,還要在注意左拳的同時注意對方的右拳,即把對方的右上肢也納入該瞬間的注意範圍。這樣的練習就是雙重任務練習。當然是最簡單的一種。可以說,沒有各種雙重任務練習的拳擊,就是假拳擊。對於散打來說,雙重任務練習就是,比如對方發出左邊腿,你在防守左邊腿的同時,還要注意對手的右下肢和左上肢、右上肢,注意對這「三肢」的防守。凡是缺乏類似練習的散打,同理,它也是假散打。拳擊散打「需要在瞬間清楚把握的對象數量」不如拳術技擊多。既然注意範圍小於拳術技擊的拳擊散打,其注意能力都必須通過雙重任務練習來提高,那麼,在注意能力上比拳擊散打要求更高的拳術技擊,其注意能力的提高,當然就更離不開雙重任務練習了。分析至此,我想這個道理已是不言而喻的了吧。如果還需要舉例說明的話,我們舉一個簡單的小例子,譬如在拳來腳往的技擊中,對方雙臂上舉封堵來拳,下面起低腿踢你脛骨,這時,你的注意力不用說肯定會被吸引到這一踢上,但技擊要求的注意能力卻是,你在注意這一踢的同時還要注意對方上面的兩隻手和另一條腿。練過技擊的讀者都有體會,這是非常難做到的。因為在混戰中防住這一踢的同時還能兼顧對方另外的兩隻手和一條腿,實乃高手才具有的注意能力——因為強烈的拳腳刺激(運動心理學叫『應激刺激』),會降低人的注意範圍(參見運動心理學),使人在瞬間能清楚把握的對象數量減少。在強烈的應激刺激下,注意範圍的下降是絕對的,是無法完全克服的。人所能夠做的,是避免使自己的注意範圍下降到最低點,譬如對低腿踢脛,你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使自己的注意能力提高到:在注意低腿踢脛的同時能兼顧另外「兩肢」,哪怕能兼顧另外「一肢」也好。這「大量的練習」,就是雙重任務練習,也即各種對抗訓練。技擊的情境越複雜,對人的注意能力要求越高,我們上面舉的低腿踢脛的例子還是簡單的,要知道,現實的技擊情境——單說四肢對人的攻擊,就可以組合出無數種變化:拳拳拳拳、拳拳拳腿、拳拳腿拳、拳拳腿腿、拳腿拳拳------何況這變幻莫測的攻擊變化不是緩慢進行的,而是變化非常快,疾如閃電令人眼花手亂。如果再加上雙方攻與防的彼此轉換,如:他進攻你防守隨之你反擊他防守然後他再轉而反擊------,如此反反覆復的攻防轉換糾纏在一起,且又混雜著拳腿摔的技法變化,大家想一想,對人的注意能力該有多麼高的要求?所以說,中外優秀的拳手,優秀的足球、籃球、排球運動員,僅在「注意能力」這一項能力上,都無一例外要練就超強的本領。我們的武林,絕大多數是不安排對抗練習的,也即不進行「雙重任務」練習,因此絕大多數愛好者的注意能力便被忽略了,得不到提高。其結果就是,小夥子們一旦遭遇實戰,便只能注意到對方打來的「一肢」,再無力兼顧其它「三肢」。限於篇幅,今天我就談到這裡,不過,該篇只是集中於「注意範圍」問題,「注意方向」涉及了一些但未正面展開。此外還有一個「注意分配特徵」的問題完全不及談到,要留待下篇。我想,僅是這「以注意範圍為主」的依據,差不多也向讀者交代清楚了:為什麼「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就是假拳」。韓 起:為什麼說「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就是假拳」(三)?——載2010年3期《搏擊》「注意分配」能力弱,應付不了打鬥人在騎自行車的時候,都是同時做著好幾件事的:手握車把掌握方向、眼睛注意行人車輛、兩腳交替蹬車------如果身邊有同伴,還會邊騎車邊和同伴說話,有的人甚至嘴上叼著棵煙抽著。騎自行車的這種「在同一時間內將注意指向不同對象」的情形,運動心理學稱之為「注意分配」(見運動心理學)。能夠很好地做到「在同一時間將注意指向不同的對象」,叫注意分配能力強。但我們剛學騎車那會兒,卻做不到「在同一時間內將注意指向不同對象」,剛學騎車時,我們別說跟同伴說話、注意行人什麼的,僅控制車子的平衡就是一大難題,我們經常連車帶人一起摔倒。那時我們的注意力是全部集中在手腳動作上了。沒有能力「在同一時間內將注意指向不同的對象」,叫注意分配能力弱。在拳術技擊中,也存在著注意分配問題,譬如看技擊老手打鬥,我們會發現老手是「進攻、防守、戰術、拳腳技能」同時兼顧的。當進攻時,技擊老手決不會只攻不守,不會的,技擊老手是進攻不忘防守,進攻中有戰術謀略(譬如指上打下等等),而且動作運用十分熟練。技擊新手是另一般情景,新手不具有老手那種「進攻、防守、戰術、拳腳動作」同時兼顧的風範。新手技擊如同人剛學騎自行車,他的注意力都放在正在做的動作上。譬如面臨攻擊時,新手或者反應不過來,或者反應後防守動作跟不上,或者有反應有防守動作但顧此失彼,兼顧不到防守後的反擊及戰術運用,這裡既有注意分配能力弱的原因,也有防守技術不過關的原因——首先是防守技術不過關。因為生疏的防守技術把他的注意力全部引到如何做好防守動作上了(心理因素不計),從而導致反應遲緩,完全顧不上反擊及戰術運用。拳術技能過關是提高注意分配能力的前提,沒有熟練的技能談不上有高強的注意分配能力。就像騎自行車,你連自行車的平衡尚不能把握,哪裡談得上與同伴聊天、關注周圍行人?新手還有一種表現,一見對方的拳腳,立馬本能後退或胡亂躲閃,什麼防守動作,早跑爪窪國去了。這種情況是「本能的防守」吸引住了他整個的注意。當一個人連防守技術都已扔掉,再讓他兼顧反擊和戰術謀略什麼的,就是奢談了。其它運動項目的新手與老手也有這樣的區別,譬如籃球新手在運球時,由於運球技術的生疏(這會吸引他大部分注意),他能分配給防守、進攻、戰術的注意少得可憐。就是說,騎車老手(新手)、技擊老手(新手),籃球老手(新手)------所有運動的老手(新手),都具有很強(比較弱)的注意分配能力。在拳術技擊中,注意分配能力弱,不能在同一時間內兼顧進攻、防守、戰術、拳腳動作,就會狼狽不堪,應付不來技擊。用什麼方法提高打鬥中的「注意分配」能力?既然注意分配能力如此重要,肯定有讀者會問:用什麼方法來提高注意分配能力呢?使用「雙重任務」訓練——運動心理學如是說(見運動心理學)。看過我上一篇文章的讀者或許還記得,我在談如何提高「注意範圍」能力時,曾提到這個「雙重任務」練習。只不過這個「雙重任務」在提高注意範圍能力的訓練中,要求兼顧的是「對方的四肢、頭部和軀幹」。而此刻,在用來提高「注意分配」能力的訓練中,則是對「進攻、防守、戰術、技能」的同時兼顧。那麼,用來提高注意分配能力的「雙重任務」訓練怎麼進行呢?說來不是很複雜,概括地講:就是在完成一項主要任務的同時,完成一項(或幾項)次要任務(見運動心理學)。對於拳術技擊來說,當你進攻時,進攻就是你的主要任務,防守、戰術、拳腳技能為次要任務。具體到指導學生的訓練中,就是:當學生欲發動進攻——即以進攻為主要任務時,老師要告訴學生:雖然這種練習注意力多在進攻上,但與此同時,千萬不能忘掉防守、戰術、拳腳技能這些次要任務。忘掉了次要任務,該項訓練便不再是雙重任務訓練。以防守為主要任務的訓練也是如此,以防守為主,以攻擊、戰術、拳腳技能為次。一旦學生在練習中只顧防守,把防守當成唯一的任務,老師就要及時提醒他。初接觸這種練習的人往往會「不自覺地把主要任務轉化為唯一任務」,而忘掉攻擊、戰術和技能(防守中的攻擊體現為迎擊、截擊、反擊等不同形式,其戰術和技能也體現在迎擊、截擊、反擊中)。防守中忘掉攻擊,或進攻中遺漏了防守,都會使訓練走味兒,使訓練由「雙重」下降為「單一」,從而達不到提高注意分配能力的目的。雙重任務訓練要在拳腳對抗中進行不說大家也明白,我上面講的為提高技擊「注意分配」能力的雙重任務訓練,需要在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之間的拳腳攻防中進行我前面說,雙重任務訓練忌諱把主要任務當成唯一任務,這是因為雙重任務不是訓練你完成主要任務的能力,而是訓練你在完成主要任務的同時兼顧次要任務的能力。當以防守為主要任務時,你僅完成防守任務是不行的(完成得再出色也不行),因為我們訓練的不是防守,而是防守與攻擊、戰術、技能的同時兼顧。儘管防守為主要任務。雙重任務訓練的關鍵詞是「同時兼顧」。 但是,不同的運動,「同時兼顧」的難度卻有不同,應激刺激弱的運動,如騎自行車、走路、打字、烹飪等,「同時兼顧」的難度就低一些,應激刺激強烈的運動,如拳術技擊、拳擊、足球等,「同時兼顧」的難度就大很多。應激刺激越是強烈,要做到「同時兼顧」就越困難。拳術技擊要做到「同時兼顧」,比拳擊、足球還要困難。因為拳術技擊是全方位的立體打擊,這種打擊還別說是無限制的,即便是有限制,在應激刺激強度上也超過拳擊、摔跤、足球。單獨一個人練習「同時兼顧」,只在腦子裡想要「進攻、防守、戰術、技能」同時兼顧。別的不說,單在刺激強度上,就跟實戰差著十萬八千里呢。所以,練習拳術技擊的「同時兼顧」能力,首先頭一條,訓練要保證足夠的刺激強度。雖然這種刺激可以由弱到強逐漸過渡,但最終要達到或接近實戰的刺激強度。而達到或接近實戰之刺激強度的訓練,請問,除了使用對抗的方式,還有其它的路可走嗎?在技擊的「注意分配」中,要盡量減少對拳術技能的兼顧無論是拳術還是足球、擊劍什麼的,注意分配能力當然是越強越好,無奈,運動心理學發現,人的注意分配能力是有限的(見運動心理學),人處理某一個信號或對象用掉的注意越多,能分配給其它對象的注意就越少,即「同時兼顧」的可能性就越低。對於拳術技擊來說,就是:當對方打來,你在防守上用的注意越多,你越兼顧不到反擊、戰術、技能。我們可以通過訓練去提高自己的注意分配能力,但這種提高卻不是無限的。另外,注意分配能力會受到對手水平高低的影響,對手的進攻軟弱無力,拳腳離你八丈遠,你不難從容地防守,並有餘暇兼顧反擊。換個強勁的對手,你就可能僅僅做到不挨打這一步(甚至躲不開),至於反擊,根本無暇兼顧。這樣的場面,在拳擊、散打比賽中經常出現,原因就在雙方的實力接近,當攻擊異常突然迅猛時,其超強的的刺激,往往會逼得人把注意全部集中在防守這一件事上。既然人的注意分配能力是有限的,既然對某一方面的注意越多,可分配給其它方面的注意就越少,那麼,大家難免要問:在「進攻、防守、戰術、技能」這幾項裡面,是否有這麼一項,我們可以不去注意它?的確,如果有某一項可以不去注意——哪怕是可以減少對它的注意,我們不是就能把注意多分配給其它幾項上嗎?要知道,我們的注意分配能力是多麼地有限啊!運動心理學的回答是:有這麼一項可以忽略。這一項就是:技能。拳術動作的「自動化」,可提高技擊中的注意分配能力運動心理學發現,不論是何種運動,凡注意分配能力強的人,其專項運動技能水平都很高;凡專項運動技能水平低的人,注意分配能力都很差。對於中國拳術來說,專項運動技能就是各種拳術動作。拳術動作熟練——進攻動作熟練,防守動作熟練------意味著你可以不必格外留意正在做的動作,舉防守的例子,如果你防守動作非常熟練,那麼,在遭遇進攻時,你就可以「應感而發」不用大腦刻意去想就施展出防守動作(這個防守動作既可以是躲閃,也可以是化解,也可以是攻防兼具的截擊、迎擊)。不用刻意去想,就是運動生理學說的動作達到了「自動化」的程度。對於防守來說,做防守動作不用去想(無須注意),你當然就有很多的餘暇留給進攻(表現為反擊或截擊、迎擊),即兼顧到進攻、把注意分配給進攻。至於防守動作生疏的人,如文章開頭所言,他只要使用防守動作,必然無力兼顧反擊截擊迎擊。為什麼會這麼狼狽?用運動心理學的話解釋:新手做防守動作時,「花去了所有有效的信息加工時間」(見運動心理學)。他把注意全部集中在不熟練的防守動作上了。老手所以在防守時能兼顧到反擊(或截擊、迎擊),是因為防守動作「只花去了他一部分信息加工時間」,他還留有很多剩餘時間兼顧其它。所以,在技擊中「注意分配能力弱」的人,先要檢查一下自己的拳術技能,看它們是否過關。當然,這個過關或者說熟練,不是指空練的水平,是指在對抗中運用的水平。「注意分配」的話題就談到這裡,在下一篇,我將從運動心理學的「應激」概念來入手,來分析:為何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就是假拳。謝謝大家。韓起:為什麼說「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就是假拳」?(四)——載2010年4期《搏擊》拳術技擊是一種「應激」看報紙或雜誌,我們有時會碰到「應激」這個詞兒。應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某一個刺激事件(譬如狼狗朝人撲過來),它干擾了人的身心平衡,使人產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反應,這就叫應激(見運動心理學)。由應激的概念看世界,我們會發現生活中無處不應激,因為像失業、醉酒、失戀、搬家、喪偶、換領導、對象跟你鬧彆扭、與同事或鄰居吵架、受上司訓斥、炒股賠錢、兄弟不和、未婚妻非五萬塊錢彩禮不嫁、遭遇狼狗撲擊、在馬路上與人撞車發生激烈爭執------等等,都會使人焦慮不適,出現種種反應,當然極端的應激有可能使人崩潰,如失戀、炒股賠錢能把一些人逼瘋,而戀人之間鬧彆扭往往沒幾天便煙消雲散。另外,由於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對於相同的刺激事件,其反應也常常是千差萬別的。既然連搞對象鬧彆扭、喝醉酒都會形成應激,不用說,拳腳見肉的打鬥,刀劈棍砸的生死血戰,就更是一種應激了。運動心理學認為,要產生應激,首先要有一個刺激事件,就像人遭遇狼狗撲會感到巨大的壓力。這「狼狗猛撲」就是刺激事件,是對人形成壓力的前提,倘若不存在這個前提,沒有狼狗猛撲,該壓力就無從產生。而一旦刺激事件出現,有「狼狗朝你躥過來」, 你的身心平衡就被打破,你(有機體)產生不適,出現種種反應。運動心理學把對人(有機體)形成威脅的因素叫應激刺激。人受到應激刺激就會有反應,就像狼狗朝你撲過來,你能沒有反應嗎?不管你是大腦發矇任狗撕咬還是驚慌失措掉頭狂奔抑或眼睛緊盯著狼狗的動作在它作勢躥躍的一瞬起腳猛踢------反正你會有反應——會產生從生理、心理到行為的一系列反應。運動心理學管這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行為的反應,叫應激反應。對於拳術訓練來說,應激刺激和應激反應這兩個概念十分重要,搞清楚它們會有很多好處。其中的一個好處,就是讓人明白:為什麼在拳術訓練中,離開對抗訓練就不行。拳術技擊屬於強烈的「應激刺激」刺激事件——應激刺激,是有強有弱的。譬如說同樣是狗朝人撲過來,但袖珍小狗「吉娃娃」的撲擊,能與狼狗的撲擊同日而語嗎?很顯然,在對人的刺激強度上,吉娃娃的撲擊遠遜於狼狗撲擊。拳術訓練也是如此,不同的訓練方式,對人的應激刺激也存在強弱之分。比如說對抗、喂手、空練這三種方式,其中對抗訓練由於有兇狠且變化莫測的拳腳打擊,對人的應激刺激非常強烈,會使人感受到極大的壓力;而喂手呢?由於是事先指定出某拳某腿,給人的刺激遠弱於對抗,壓力感雖然有一點,但無法與對抗相提並論;至於一個人獨自進行的拳法空練,應激刺激最小,甚至是沒有,好多練習者往往是在無任何壓力感的情境下練拳的。很明顯,在這三種訓練方式中,對抗訓練給人的應激刺激,在刺激強度上最接近技擊。而喂手和單人獨練的那點應激刺激,與技擊的應激刺激相比,強度差距就太大了。打一個比方,如果把對抗訓練和技擊的應激刺激比做狼狗撲擊,那麼喂手和單人空練的那點應激刺激,只能算是吉娃娃的吠叫。武林中常說一句話「練打分家」,說起來,練打分家有許多表現形式:在拳法動作上練法與打法不一致是一種練打分家;在應激刺激的強度上,訓練時刺激弱、技擊時刺激強,同樣是一種練打分家,是應激刺激強度上的練打分家。在訓練中長期接受微弱的應激刺激,是難以承受技擊那種強烈的應激刺激的。拳術技擊所要求的「應激反應」人在遭遇狼狗和吉娃娃這兩種強弱差異十分明顯的應激刺激時,所產生(和做出)的應激反應也有明顯區別。面對狼狗的撲擊,人們在行為上一般有如下一些反應:有的人掉頭就跑;有的人驚慌失措,直到狼狗撲上身才本能地推拒躲閃;也有的人知道跑是不行的,但他缺乏足夠的搏擊能力,一味拳腳亂揮,跟狼狗扭打在一起;還有的人眼睛緊盯著狼狗的動作,在狼狗作勢躥躍的一瞬起腳猛踢------面對吉娃娃的撲擊,我們的行為反應則是另一番景象,多數人會付之一笑,理都不理它,也有人抬腳嚇唬它一下,或給它一聲呵斥,即便有的人膽子極小,連連後退,但也決不會像躲避狼狗那樣動作失常。這是說行為反應,在生理反應上,狼狗和吉娃娃給人帶來的反應同樣反差巨大;如果說,在遭遇狼狗撲擊時,我們會有「非常明顯」的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速、血管收縮、血壓生高等等,那麼,換到吉娃娃朝我們撲過來,雖然個別人也難免有呼吸、心跳、血管、血壓上的變化,但變化卻是微弱的,當事人甚至覺察不到自己的生理變化。還有心理反應,絕大多數人在狼狗的撲擊下會極度緊張、驚恐不安,甚至情緒失控(只有高手的緊張程度才會弱一些)。但面對吉娃娃的撲擊,人們不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心理反應,只有極少數人才會緊張不安,不過與驚懼萬分、情緒失控相差十萬八千里(個別極端怕狗的女性,不在我們探討的範圍)。由狼狗與吉娃娃的例子——應激刺激與應激反應之間的關係,我們來看拳術訓練,在對抗、喂手、單人獨練這三種強弱不同的應激刺激下,會產生(和做出)什麼樣的應激反應:(一):對抗訓練中的應激反應——人在對抗中的應激反應有些類似面對狼狗的撲擊,譬如有的人見拳腳就跑;有的人在拳腳打擊下抱頭不知所措;有的人肢體僵硬,反應遲鈍;有的人迎著對方的拳腳胡踢亂打;有技擊真功的人沉著應戰。這說的是行為反應。生理上的反應呢?一律是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速、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等,當然,誰在對抗中感受到的壓力越大,他的生理反應越明顯。技擊能力強的人則由於實力遠勝對方,壓力感就來得小,生理反應也來得弱。對抗訓練中的心理反應是緊張恐懼,一般來說,膽小和技擊能力差的人,緊張恐懼的程度高,而膽大的人、技擊能力強的人,緊張恐懼的程度弱,但緊張是絕對的。(二):喂手中的應激反應——雖然有些讀者不熟悉人在對抗中的各種表現,但對喂手的情況大都了解,一般來說,在喂手訓練中,練習者不會出現見拳腳就跑、抱頭挨打、肢體僵硬、胡踢亂打這些反應。在喂手那種緩慢的拳腳刺激下,練習者一般只有動作熟練與不熟練之分。動作熟練的人動作嫻熟漂亮;動作生疏的人動作不順暢,比較難看。即使把喂手的拳腳加快,增加了給練習者的威脅,卻也由於出某拳踢某腿是指定好的,練習者感受到的壓力仍然很有限,大多數人在經過不長時間的熟悉後,壓力感隨之大幅下降,近而能做出嫻熟的動作。至於喂手練習中的生理反應,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呼吸、心跳、血壓上的變化,跟對抗訓練的生理反應有天壤之別,和面對吉娃娃的生理反應差不到哪裡去。還有心理反應,喂手練習中的心理反應,也是與面對吉娃娃是同一量級的,練習者有稍許的緊張,但很有限,與真實踢打下的緊張完全是兩回事,這一點大家可從練習者的表情變化、肢體動作上明顯地區分出來。(三):空練的應激反應——跟對抗和喂手比,獨自打拳全無來自他人的應激刺激,沒有人打你,不存在拳腳威脅。要想給自己找點威脅只能靠想像了,所謂「練時無人似有人」,想像有狼狗沖自己撲來,無奈,想像有拳腳打來跟真實的拳腳相加有相當大的距離,我們說技擊屬於強烈的應激刺激,其實踢打的快速猛烈不是主要的,技擊真正的可怕之處在於踢打的變幻莫測,用句準確的話說,只有「變幻莫測的迅猛踢打」才會形成強烈的應激刺激,假如在技擊或對抗訓練中只有「迅猛」沒有「變幻莫測」,那麼技擊和對抗訓練也就降格為喂手練習了(一種打得很快很猛的喂手)。「無人似有人」的想像難度就在這裡,你可以想像有人打你,但你想像不出那種變幻莫測來。那種拳腳變幻的繁複性複雜性,人無法做細緻逼真的想像。另外,即便是踢打的速度力度,在強度上,也不是可以通過想像來感同身受的。當然有一種情形除外,就是有人在你身後突然傳達給你一個「有人襲擊你」的信息,雖然襲擊並不存在,但你感受到的應激刺激強度,你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反應(即應激反應),堪與真實的襲擊相同(類似於那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蒙上實驗者的眼睛,在他手腕上劃一下,告知他割破動脈,同時打開水龍頭製造出流血的聲音,最後這個人被嚇死了)。獨自練拳時,如果提高拳腳的速度、力量,當然可以產生強烈的生理變化。但是這種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速等等,是人為的,是你用意識指使運動器官製造出來的。而且因為你練習中的強度完全由意識操控,想強就強,想弱就弱,所以當練習的強度增大時,生理變化就強烈,把練習的強度減下來,生理變化則隨之減弱。但是,技擊和對抗訓練中的生理反應則不然,它不受意識控制,只要應激刺激在,你生理是否有反應,其反應是強是弱,完全由不得你,生理反應不受意識支配(見運動心理學)。有人說,在技擊中,高手的生理反應就不象生手那般劇烈,怎麼回事?我跟大家說,原因不在於高手可以控制自己的生理反應(生理反應誰都控制不了),而是由於在相同的拳腳刺激下,高手由於能力高強,他感受到的壓力遠小於生手——用運動心理學的話說,在「應激的認知評價」上(對技擊威脅的評價)與生手不同。當然,如果給高手換一個對手,換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他的生理反應強度會立刻改觀,同樣有劇烈的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速等等。我們再談獨自練拳時的心理反應。運動心理學認為,人的緊張焦慮來自身心受到的威脅(見運動心理學),對於拳術來說,人在技擊或對抗訓練所以會產生緊張焦慮,是因為人體驗到來自拳腳踢打的危險性,踢打的強烈刺激會打破人的身心平衡。而獨自練拳,卻無從體驗這種拳腳踢打的危險性,無從體驗身心遭受的威脅。在看了對抗訓練、喂手、獨自空練這三種形式下的應激反應之後,大家當可發現,喂手和獨自空練這兩種練習方式,練習者的應激反應,不論是生理的、心理的還是行為的反應,都與拳術技擊南轅北轍,如果說,拳術技擊中的生理、心理、行為反應與遭遇狼狗撲擊的反應相對應,那麼喂手和獨自空練中生理心理行為反應,就類似於面對吉娃娃了,輕飄飄,竄皮不入內。用逗弄吉娃娃的拳術練習方式,能練出對付「狼狗」的技擊能力嗎?從應激反應上講,這又是一種練打分家。是練與打在「生理、心理、行為反應」上的分家。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僅從「應激刺激和應激反應」上已看出,拳術是不能脫離對抗訓練的。不過,有關「應激」方面的依據,我這一篇文章仍沒有談完,下一篇我們接著談。為什麼說「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就是假拳」(五)?韓 起在技擊中,為什麼只能使用簡單的動作?「好看的拳不能打,能打的拳不好看。」很多武術愛好者有這樣的共識。至於好看的拳為什麼就不能打,能打的拳又為什麼不好看,小夥子們往往困惑不已,搞不清到底是自己功夫沒練到,還是老師教錯了。我明確地告訴你,你沒有錯,問題出在你所學的拳術動作上,是那些拳術動作過於規整優美而不切實際了,因為運動心理學發現:激烈的應激刺激會影響人對內部信息與外部信息的提取和分析,降低思維的變通性,從而使人以刻板和僵直的方式解決問題(見運動心理學)。拳腳相搏屬於強烈的應激刺激,而空練還有說手、喂手給人的應激刺激則微弱得多。這些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經講過。什麼是「內部信息」?放到拳術技擊里來說,它主要指你平日訓練的拳法動作、技擊戰術、老師的教導叮囑等等。拳術技擊中的「外部信息」呢?簡單地說,指對手的一系列動作,及動作的變化等等。「影響對內外信息的提取和分析」這句話,在拳術技擊中的意思就是:影響你對自身拳法、戰術的使用(影響對內部信息的提取與分析),擾亂你對對方拳腳動作及動作變化的注意(影響對外部信息的提取與分析)。「降低思維的變通性」這句話差不多不用解釋,大家都明白,人動起手來是沒有時間去想的,來不及想,思維的變通性當然會降低。「以刻板和僵直的方式解決問題」,對於拳術技擊來說,就是以簡單的拳術動作去搏鬥。在解釋了這段「運動心理學的解釋」之後,我已無須再嘮叨,大家即可明了:為什麼那些姿勢優美的拳法(包括規整的拳架和發力),一到拳腳相搏就使不出來,而能夠使出來的,都是非常簡單的動作。一切都是應激刺激惹的禍。需要強調的是,拳術動作的簡單,不僅指姿勢上的簡單,因為有很多拳術動作,譬如撐錘、崩拳、摜耳、炮拳、鑽拳、通天炮等等,看動作姿勢,都堪稱樸實無華,但是它們在動作幅度、動作時間、動作節奏------等因素上,卻不夠簡單,不適應技擊那麼強烈的應激刺激。就是說,一個能應對技擊的拳術動作,它是不是足夠簡單,是否符合實戰要求,要綜合「動作姿勢、動作幅度、動作時間、動作力量、動作速度、動作速率、動作節奏」七個要素(見運動訓練學),而不僅僅是看姿勢,一個合理有效的簡單拳法,來自於這七個要素的相互配合。不能適應技擊的強烈應激刺激,不是真正的傳統拳法我們拿上述的應激理論來談一下辨別真假傳統拳法的問題。幾年以前我曾在《搏擊》上說:拳術動作是否合理有效,投入拳腳對抗即可得到檢驗。從應激理論來說,合理有效的拳法動作,是指能適應技擊這種強烈應激刺激的動作,不能適應技擊刺激的動作,難以說是合理有效的。把應激理論用到辨別真假傳統拳法上,就是:凡真正的傳統拳法,必是合理有效的,是能夠適應技擊這種強烈的應激刺激的;凡是不能適應技擊的強烈應激刺激的拳法,必然是有失合理不夠有效,難以稱為真正的傳統拳法——我們不是一直堅信傳統拳法是非常厲害的嗎?假如不能適應技擊的強烈應激刺激,怎麼能叫厲害呢?)。當然,即便是真正的傳統拳法,在有效性上,也有「非常有效」與「效果一般」之分。但不管是非常有效還是效果一般,它們都在有效的範疇內,與無效、挨打絕然不同,所以,如果大家還承認傳統拳法是能打的,那麼這個能打,必然是指能有效地適應技擊的強烈的應激刺激(哪怕其效果一般),否則即是被篡改的傳統拳。應激刺激強烈的「武林大會」「武林大會」舉辦三年以來,不斷有人指責拳手技術單調,打的不好看,不是原汁原味的傳統武術。說這話的如果只是愛好者也就罷了,愛好者普遍沒看過傳統武術是怎麼打的,對傳統武術技擊的認識只停留在「拳論掌故演練說手」上,有問題的是,一些武術家也對拳手橫挑鼻子豎挑眼,批評拳手只會使用簡單動作,沒打出本門的特色。這我就要問了,難道這些武術家就能打出「不簡單的好看動作」?就能打出「拳論掌故演練說手」里的本門特色?如果誰說他能把演練說手那樣的本門特色打出來,就請他打一回,我們也不逼他打「武林大會」,硬逼五六十歲的人上擂台顯得我們不近人情,他只需放棄說手拆招,改成真實的拳腳對抗就行,也不用多打,打十幾秒鐘即可,看他還能把他忽悠的本門特色用到拳腳對抗里嗎?我明告訴大家,他們打不出來,他們要真有那本事,他們早打了,絕不會玩說手拆招。他們心裡很清楚,只有拳腳對抗才有說服力,才能避免大家對他們撇嘴說:「你上去也一樣,照樣打不出你說的那特色。」武術家也是人,一旦投入應激刺激強烈的拳腳對抗,他們照樣會像「武林大會」上的拳手一樣,打不出本門特色,因為對抗的強烈應激刺激照樣會影響他們「對內外信息的提取和分析」,他們「思維的變通性」照樣會降低,他們的技術動作照樣會像實戰中的拳手那樣單調,喪失他們所謂的傳統味道(那個所謂的味道只存在於虛幻的『拳論掌故演練說手』中)。不信就讓他們打一回。看他們是否有本事推翻運動心理學。用對抗這種強烈的應激刺激糾正被篡改的傳統拳激烈的拳腳對抗不但是鑒別真假傳統的試金石,還能夠矯正那些被篡改的傳統拳法,比如八極「頂肘」這個動作,大多數的八極拳愛好者都從自己的老師嘴裡聽說:這個頂肘是傳統的,用時要把肘往對方的胸口頂。「頂肘」真的是往對方的胸口頂嗎?往對方胸口頂的頂肘真的是傳統的頂肘嗎?在此我們不進行理論分析,那樣會把大家的頭腦搞亂,我們請應激刺激來幫我們判斷,有事實擺在眼前,大家心明眼亮、一目了然,豈不勝過理論無數?教師爺說手是不算的,說手,他永遠能把肘頂到你胸口上。我們現在談的是技擊,是真傳統問題。技擊和真傳統是要放在強烈的應激刺激中談的。好了,你就來看一看吧,首先看你老師,看他是否能像他忽悠的那樣,能在激烈的技擊中把肘頂到對方胸口上。其次看你的師兄弟們,看有哪位能在拳腳相搏中把肘頂中對方的胸口。再次看你認識的八極拳愛好者,大家湊一堆,拳腳對抗它幾十場,看有誰能玩出頂到對方胸口的「傳統頂肘」。最後,你再問問普天下所有的八極門人,看有誰能用拳腳對抗來證明他自己,證明他能把肘頂到對方胸口。這普天下的八極門人,既包括普通的愛好者,也包括那些八極拳家、八極大師。如果普天下的八極門人沒有一個人能在技擊中把肘頂到對方胸口,那麼,我們就可以據此說:把肘頂到對方胸口的頂肘是被神話了的傳統,是虛妄無效的傳統,即假傳統。縱使十萬人中有三兩個人能在對抗中把肘頂中對方的胸口,也就是說,成功率為十萬分之二、三,我們同樣不能說這個頂肘是真傳統。把成功率只有十萬分之二三的拳法奉為真傳統,定為拳法樣本讓大家練,是對大眾的蔑視和不負責任。八極拳從二三百年前到如今一直面向大眾,將來它也仍將以普通大眾為服務對象,難道我們讓大眾去練一種幾乎註定會失敗的「傳統」嗎?什麼是真正的傳統頂肘,應該由大眾的對抗實踐來回答。有愛好者說:「我的頂肘只能起做被動的防禦,封頂來拳,其它什麼也做不出。」請不要氣餒,你這就是頂肘,是傳統的真頂肘,能成功封頂來拳,總比那連來拳都封不住,而只會讓來拳在他臉上開花的頂肘強吧?也有愛好者說:「跟人打對抗,我能經常迎著對方的拳頭使頂肘,但頂不著對方身體,只能接近他,算不算把頂肘使出來了呢?」算,太算了,你能在拳與腿的紛亂打擊中,對來拳做出反應——而且是準確迅速的反應(若非準確迅速的反應,是無法經常使出頂肘且在頂肘後接近對方的),你做得非常好,頂肘往往就是起盾牌的作用,如果你能在頂肘接近對方之後,再接續一側踹或一穿樁腿或一拳,就更好了。還有愛好者說:「我的頂肘有時已經穿過對方胳膊的防守,向對方的胸口逼近了,但無論如何頂不著對方的胸口,更不要說把對方一頂而垮。」在拳腳對抗中,主動用頂肘而接近對方的胸口,有時不是很難(要視對手的一些習慣而定),如果是對方進攻,而你能用頂肘穿過對方兩臂的防禦逼近他的胸口,這表明你的綜合實力,如技術水平、心理能力、對時機、距離等等的判斷,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足以令很多八極拳家慚愧。我恭喜你。更多的例子不舉了。上述在應激刺激強烈的對抗中使用的頂肘,均為傳統的真頂肘。如果大家想把自己的頂肘回歸傳統,去掉虛幻,就放到拳腳對抗里去糾正吧。韓起:為什麼說「沒有對抗訓練的拳術就是假拳」(六)? (2011-05-03 15:21:50)轉載▼標籤: 雜談 不管是武術技擊還是在街上跟人打架,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急風暴雨的攻擊最難防守。有人憧憬神妙的化解功夫,希望自己能悠然地躲閃瘋狂的拳腳,在閑庭信步間將之化解。無奈在現實的技擊中,面對密集的拳腳攻擊,人們別說悠然的化解,連差強人意的格擋都難以實施,我就經常聽到愛技擊的小夥子跟我傾訴這方面的苦悶,其中有一個小夥子的話非常典型,他對我說:他在跟人切磋時,「如果對方只打一拳(或一腿),我還能躲開或者防住,要是對方一拳(或腿)接一拳(或腿)連起來打,我就眼花,反應不過來------」我對小夥子講:「你用不著氣餒,你的情況很正常,動手時,如果放任對方把拳(或腿)飛快地連起來打,別說是你,換了武術大師,哪怕是擅長技擊的武術大師,他也照樣反應遲緩。」小夥子感到欣慰,不過他仍有些困惑,舉出許多民國時期的著名大師問我:「您說的大師,也包括這些人嗎?」我笑答:「是的,也包括他們。」我告訴小夥子,功夫再高的大師也是人,只要是人,在快速的連續打擊下,就會反應延遲(凡擅長技擊的大師都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不會放任對手把攻擊密集地連接起來)。我所以能這麼肯定,是因為人的反應有一個「心理不應期」,運動心理學發現:「在相繼給予兩個刺激並對兩個刺激分別產生反應時,如果兩個刺激間隔時間短,第二個反應的時間就延長,這種推遲的時間叫做心理不應期」(見《運動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我來解釋一下這幾句話,舉拳術技擊的例子,假設對方沖你先打一拳緊接著又踢一腿,那麼,這連續的一拳一腿即是「相繼給予你的兩個刺激」。 對於你來說,既然對方的攻擊是連續的,你的反應當然要相應地做出兩次甚至更多次,其中對第一下(拳)的反應叫第一反應,對第二下(腿)的反應叫第二反應。對方的拳腿如果連接的非常快,即「兩個刺激間隔的時間短」,你的第二反應——對於腿的反應,就慢,即「第二個反應的時間就延長」,做出反應的時間長,反應當然會慢下來。也許有人要問:人的心理不應期,是否可以通過訓練消除掉?我是練武術的,從心裡說,我很願意武術中有個什麼功法能把心理不應期訓練掉,無奈,心理不應期很固執,不肯受我們擺布,哪怕經過長期的訓練,使第二反應比未經訓練者要快一些——譬如訓練有素的拳擊手,藍、排、足球運動員------還有武術技擊家即如此,但要把心理不應期徹底消除掉,卻不可能。就是這個讓人無可奈何的心理不應期,它給武林下了一道宣判:任何一個人,不管是武術愛好者還是技擊大師,都無法悠然地化解急風暴雨的連續攻擊。第二反應與對方拳腳連接快慢的關係大家肯定已經注意到了,我前面一提到「連續攻擊」,就說是「快速的」、「急風暴雨的」,我為什麼要特意強調連續攻擊的快速密集呢?是因為:第二反應時間是長是短,取決於兩個刺激之間的間隔時間,「如果兩個刺激的間隔時間較短,則第二反應的時間就長。反之,在兩個刺激之間的間隔時間較長時,第二反應的時間就較短。」(見《運動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就是說,對方的拳腿連接如果非常快,你的第二反應就慢(反應時間長)。但如果他在打出一拳之後,不是快速踢腿,而是停了較長的時間才把腿踢出,即「兩個刺激之間的間隔時間較長」,則你的第二反應就快(反應時間短)。這就告訴我們,雖然技擊中的心理不應期無法避免,但面對水平不同的對手(或對手的體力狀態不同),心理不應期的長短卻是不一樣的。對手水平高,能發出「快速的連續打擊」,你的心理不應期就長(第二反應慢),對手水平低或身體疲勞時,「拳與腿或拳與拳之間連接的慢」,你的心理不迎期就會縮短(第二反應快)。利用心理不應期,向對方施以暴風驟雨的打擊任何一場格鬥,無論場上如何風雲變化,總是一方在攻擊,另一方在防守,哪怕雙方的攻防角色不斷地轉換,總有攻擊方與防守方的區分。主動進攻可以摧垮對手,防守反擊同樣能給對方以沉重的打擊。我們先說攻擊方。攻擊方的勝利,大多數來自於疾風驟雨的組合動作。這一點,不論是高水平的拳手對抗,抑或普通愛好者之間的切磋,都是如此。那種在對峙中單出一拳或一腿即重擊對方的情況極為少見——不是沒有,是為數不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其中的一大原因是因為心理不應期。我們前面說過,要想使對方產生心理不應期,前提是給對方相繼施加兩個刺激,只有滿足了這個條件,心理不應期才會出現。你單出一拳或一腿,只給了對方一個刺激,他產生不了心理不迎期,也就是沒有反應延遲的問題,對你的刺激,他只需做出一次反應,而一次反應總是很快的。而急風暴雨的、連續三四下的快速組合攻擊,已不是僅僅兩個刺激了,而是三次四次的密集刺激,這樣的連續刺激一旦形成,對方必然出現心理不應期,反應遲緩,難以招架你的拳腳。所以在散打賽場或武術愛好者的切磋中,我們常見到主動攻擊的一方先用拳或腿試探對方,一旦對方出現漏洞,便驟然逼近施以急風暴雨的打擊。在這樣的打擊下,防守方除了後退、近前摟抱、與對方互拼拳腳,就只能抱頭護肋任對方踢打。這就是攻擊方對心理不應期的利用。既然防守方在密集的組合攻擊下受制於心理不應期,無法避免心理不應期的出現,那麼,作為防守的一方,就要想辦法克服由此帶來的防守困難?不言而喻,不解決這個難題,防守方永無獲勝的可能。阻止對方形成密集攻擊傳統武術有一句老話「你打我也打」,意思是說:你打我,我也打你,我決不後退,我用凌厲的拳腳回敬你。「你打我也打」就是迎擊,用這種打法能有效地解決因心理不應期帶來的防守困難。我們舉八極拳技擊的例子,比如攻擊方欲發出「前後手撐錘加掃踢」的組合(類似於散打的前後直拳加邊腿組合),那麼,防守方在對方甫一發動攻擊,即前手撐錘才剛發出時,就「他打你也打」,用拳或者腿迎擊他。實施迎擊有一要點:搶在對方啟動組合攻擊的一瞬,而不能在對方的組合攻擊已經發動起來後,換句話說,你的迎擊,是迎擊對方組合攻擊的第一下(前手撐錘),而不是迎擊對方的整個組合動作(前後手撐錘加掃踢)。迎擊所以要搶在對手出手的一瞬,是因為對方在啟動攻擊的瞬間遭到痛擊,他的後續拳腳無從發出,即便你的迎擊被他躲過,他在躲避後繼續原先的組合,銜接速度也會大大降下來,不再是組合攻擊了,從而無法形成兩個相繼的刺激,兩個刺激不存在,則你不會產生心理不應期。有人問:如果對方的拳腳連接得非常快怎麼辦?我跟你說,再快的組合攻擊,在第二下與第一下之間也有間隔,只要你的迎擊能把握在他啟動攻擊的一瞬,你就能搶在他的第二下之前,當然,對迎擊時機的把握,需要大量的訓練。此外,利用躲閃,也是避免產生心理不應期的有效方法,躲閃在時機上也迎擊一樣,要把握在對方啟動攻擊的一瞬,一旦你的身體或腦袋在對方第一下攻擊之後已經移位,他第二下若想打著你,就必須重新調整距離和方位,調整距離和方位是需要時間的,就是說會有停頓,有停頓,組合攻擊就變成了單擊,單擊,一個刺激,則你不會產生心理不應期。當然,拳術水平高的人,他調整距離和方位的速度會比一般人快,但即使再快,他也需要一個調整的時間,會延長第二下與第一下之間的時間間隔,兩個刺激的時間間隔長,則你第二反應的速度就快——在這種情況下,你雖然也產生了心理不應期,但由於並不嚴重,只要你具備足夠的防守功夫,你仍可以組織有效的防守。當然,要克服「由心理不應期而帶來的防守困難」,還可以用其它的方法,這裡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下面我們來談防守及攻擊的訓練問題。拳術的攻擊和防守能力都要通過對抗訓練來掌握現在我們知道,攻擊就是用快速的連續動作給對方製造心理不應期,迫使他的第二反應慢下來。而防守呢,就是不讓對方得逞,用迎擊或躲閃等方法,避免心理不應期的產生。這樣的兩種能力,是無法在單人獨練中練就的。像我們在前面說的,進攻方在試探中尋找對方的防守漏洞,以期發動密集的組合攻擊。要提高這種能力,離開了防守方是無法訓練的。沒有防守方就談不上有防守漏洞,沒有防守漏洞,則抓漏洞的訓練無從談起,提高不了把握時機的能力。還有,你尋找對方的防守漏洞伺機施以密集攻擊時,對方不僅會躲閃封堵,他還可能像前面說的,以迎擊直接回敬你,或者在躲閃封堵之後向你發動猛烈的反擊。這種「冒著迎擊或反擊威脅的進攻能力」,大家說,離開了拳腳對抗,怎麼能提高?防守能力就更不用說了,因為防守是針對進攻而言的,沒有進攻也就談不上防守,所有的防守手段,不論是迎擊還是躲閃還是躲閃之後反擊,都是想辦法阻止、阻撓對方的連續攻擊,在激烈的對搏中把自己產生心理不應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點(與水平相當的對手進行持續的搏鬥,心理不應期很難絕對避免、一次都不產生)。單人獨練,缺少激烈的對抗,訓練中根本不存在「相繼的連續刺激」,那麼,這種「避免心理不應期產生的能力」,大家說,怎麼能夠提高呢?有一些教拳者愛向大家忽悠發力,把發力的作用吹得神乎其神,說什麼練好了發力就能應付任何兇險的搏鬥。搏鬥,技擊、格鬥,拼殺--------不管我們用什麼詞兒來定義拳腳相搏,雙方進行的不外是攻擊與防守。當將發力用於攻擊時,你不是在打沙袋,而是與人搏鬥,這時有兩個問題你是迴避不了的,一你打人家,人家不會原地不動任你打,人家要躲閃。第二,你打人家,人家也會打你。就是說,不管你是練什麼拳的,也不管你要用什麼技法什麼發力去打對方,反正你要解決兩個問題:一你的拳腳得習慣打移動的人;二你施展拳腳打別人時,要習慣對方用拳腳回敬你。不進行這兩方面訓練的拳術,大家說,能打人嗎?而不能打人的拳術,我們又怎麼能說它是真正的傳統拳術?
韓起:「忘記了對抗,意味著對武術的背叛」(載2009年1月15日《城市快報》) (2011-04-10標籤: 雜談 與多數的武術家不同,李小龍喜歡把他對武術的思索隨時記錄在紙上,這個好習慣無意中保留下他的武術,使他的很多訓練方法和武術思想,不至於封存在他突然停轉的大腦內——李小龍七部著作中的六部,即是其遺孀蓮達和他的弟子、朋友根據這些筆記整理而成。有興趣讀李小龍著作的人,不用說,主要來自武術愛好者和迷戀李小龍的武迷,大家想按圖索驥,遵循李小龍的方法和教誨練出一身好功夫。結果天不從人願,打從截拳道流入國內至如今,二十多年來練出實戰功夫的人少而又少。眾人困惑,有人說:木人樁、沙袋我打了,黏手、步法我練了,側踢、直拳這兩招李小龍的招牌動作我模仿得幾可亂真,還有速度、力量、靈敏------凡李小龍強調的功夫我都不曾一日放鬆,可是為什麼,我一投入實戰仍然手忙腳亂,跟沒練過的人一樣?我想問一句:「你練習過拳腳對抗嗎?」我曾把這句問話拋向不僅限於截拳道迷的各門武術愛好者,我得到的回答是近乎百分之百的一致:「沒有,我沒打過對抗。」啊,你還是有一項訓練漏掉了,偏偏還是最重要的一項。我決非危言聳聽,倘若不信,你去翻翻那本你恐怕很熟悉的《李小龍技擊法》(該書為四部著作的合集),在該書的第十一章你會找到這麼一句話——「一個未經對抗訓練的技擊者,就好象一個沒有下過水的游泳者。」你沒有下過水,你的所謂練習,只是在陸地上一招一式地比劃游泳動作,如此你怎麼可能學會游泳呢?在陸地上學游泳,哪怕你的動作標準到堪比菲爾普斯,一旦下到水裡,你仍然只有一個結果。該結果我不說你也清楚。《截拳道》一書講:「戴著護身設備進行自由搏擊,是李小龍練功表最重要的一項,李小龍說:"自由搏擊是練習任何搏擊術的最佳方法------』。」(文中的"自由搏擊』即對抗訓練)。看了嗎?打木人樁重要,掌握拳法腿法重要,練速度、力量、靈敏重要,但它們都不如對抗訓練來得重要。練武術,最重要、最佳的練習是「戴著護身設備進行自由搏擊。」遍觀千年武林,我們找不出一個未經對抗而練出實戰真功的人。難道你可以例外?挑明了說吧,練習截拳道(包括任何一門武功),你可以把李小龍七部書所有的文字都忘掉,只要記住他強調對抗訓練的幾句話。有這幾句話你就受益,照方抓藥你就有希望練出實戰真功。反過來說,李小龍的七部書你哪怕字字銘記,倒背如流,惟獨遺漏了這幾句,不搞拳腳對抗,你練一輩子也是白搭。這一法則,不論截拳道、詠春拳抑或少林拳、形意拳、八極拳、跆拳道、拳擊------統統適用。其實早在李小龍很久以前,武林即有「久練不如慣打」一說,這是一句連老百姓都耳熟能詳的武術諺語,也正因為大家對它太熟悉,反而熟視無睹了,意識不到它武術第一要訣的價值。沒錯,練武術是「久練不如慣打」,縱使你天賦超常,你也翻不過來這一鐵律。人可以在對抗中學會格鬥,卻無法從拳法演練中學會武術(除非你只欲健身)。忘記了對抗,意味著對武術的背叛。
|
推薦閱讀:
※老劉tdrhg的文件夾【四十九、拳術/氣功】
※太極拳術十項要領淺釋
※拳術一招一式見精神
※形意拳術抖絕之技
※[轉載]拳術 拳學 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