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是被劉邦部隊斬殺而亡?

楚漢逐鹿中原

大勢已去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漢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劉邦與項羽結束了長達兩年零四個月的拉鋸戰,達成和平協議:項羽撤出剛剛奪取不久的滎陽,楚漢以最初的對峙分界線鴻溝為界(戰國時魏國所修的一條運河),平分天下,鴻溝以西歸漢,以東屬楚。結果劉邦「背信棄義」,乘項羽東歸時,突然發兵從背後攻擊,這才有了垓下被圍、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等一系列故事。

  不過,如果重新審視當時的天下格局,就會發現項羽簽下的這份盟約有多麼自欺欺人:韓信、曹參所率偏師在北線一路橫掃,先後滅了魏、代、趙、燕等諸侯國,進而南渡黃河,滅了齊國,佔領了戰國時齊地全部國土,其中,位於齊國西部的城陽距西楚國都彭城不過200公里。

  作為漢國盟軍的彭越,已經從最初「打了就跑」的「游擊戰」變成了攻城略地,此時他已佔據西楚西部的外黃、睢陽、谷城、巨野、定陶、虞縣、下邑等十七城,所部距彭城最近的不過百餘公里。

  更要命的是,彭越所部還徹底截斷了彭城與前線楚軍之間的聯繫,後勤輜重根本運不過去。相對於平分天下,下頓吃什麼恐怕才是楚軍當時更需要考慮的問題。在西楚南部,此前被項羽殺了全家的英布,在得到劉邦支持後,隨同漢軍劉賈所部一起殺回了自己原來的封國,攻下了戰國時楚國的國都壽春,於是有了如今的九江。

  在這一過程中,南下漢軍還策反了項羽的大司馬周殷。

  不難得出結論,此時西楚已陷入四面被圍的態勢。

  與此同時,在與韓信合兵擊殺龍且之後,灌嬰所部隨即南下,連續擊敗幾路楚軍,先後攻佔傅陽、僮城、取慮、徐城、下邳……經一系列戰鬥,灌嬰所部已完成對彭城的包圍。

  而當時駐軍成皋的漢軍,則要輕鬆得多,他們的背後是秦國故地,坐擁八百里秦川沃土,後方安定,最起碼後勤保障無須任何擔憂,即便繼續耗下去,劉邦也完全耗得起。

  不過,項羽手中還握有一張牌——此前被俘的劉太公和王后呂雉。事實上,在戰亂時期,親情往往抵不過現實利益。項羽就曾大大方方地與自己的殺叔(父)仇人章邯結盟立誓,劉邦最終選擇罷兵換人,相對於當時的環境,其實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舉動。

  如上所述,從當時的格局看,事實上,「鴻溝之盟」根本沒有任何可操作性。不要說半壁江山,當時項羽連西楚這個基本盤都快要丟掉了。

  協議惟一的價值,不過是用兩個頗有價值的人質,換取戰場撤退的機會。

  從楚軍的行軍路線看,楚軍撤出滎陽後,並未取道陳留向東前往彭城,而是走陽夏-固陵-垓下這條路線一路向南,根據常理推測,項羽之所以選擇這條路線,顯然是要放棄彭城,向南退回項氏的老封地會稽。

理所應當的勝利

  在楚軍南撤(逃)後不久,漢軍主力的追擊也開始了,從陽夏一路追擊到固陵。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初)十月下旬,灌嬰攻破楚都彭城,九江王英布也已率軍北上,攻佔城父(今安徽渦陽以東),對楚軍來說,此時已無後方可言。需要注意的是,在漢武帝之前,西漢一直沿用秦的曆法,官方紀年以農曆十月為正月,十月即為一年的開始,因此,此時距「鴻溝之盟」的簽訂並沒過多久。

  至十一月,在固陵撐了20多天後,項羽率楚軍余部突圍,之後繼續向東南撤退。與很多人想像的不同,軍事行動中,敵前後撤的複雜和危險程度遠高於進攻,如果想儘可能完整保存部隊更是如此。因此,每隔一段距離就必須駐紮休整,否則連續狂奔,光是士兵掉隊、開小差,就足以摧毀整個部隊。正是利用項羽所部在垓下休整的空當,漢軍再次完成了對楚軍的合圍。此時,對項羽而言,惟一的本錢只剩下其手中掌握的十萬楚軍。

  漢五年十二月,韓信、彭越、英布等部先後與漢王會合。漢軍以韓信所部三十萬人為主力,劉邦所屬的孔將軍部為左翼,費將軍部為右翼(這兩人都沒在歷史上留下全名),周勃、柴武等為預備隊。韓信所部率先發起攻擊,但初戰受挫退卻。楚軍發現佔到了便宜,便準備追擊韓信,所幸孔、費兩部漢軍及時從左右兩翼迂迴夾擊楚軍,兩軍短兵相接陷入膠著。此時,韓信迅速率部回軍再戰,項羽在三面夾擊下遭遇慘敗,被迫再次退回垓下。

  關於垓下之戰,歷來有四個著名典故: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烏江自刎。問題是這四個典故的真實性都太值得懷疑了。

  先說「四面楚歌」。按照《史記》中的說法,當時漢軍半夜在楚營外高唱楚歌,楚軍自項羽以下莫不以為漢已盡得楚地,於是士氣崩潰,才有了後面項羽率八百騎南逃烏江。不過,問題來了,在沒有音響設備的秦末漢初,靠嗓子在曠野中使勁喊,一個人的聲音能傳出多遠?為了安全考慮,漢軍士兵唱歌時肯定不能離楚軍營地太近。即使是冷兵器時代,十萬大軍駐紮的地域面積也非常可觀,要讓大部分楚軍都聽到,談何容易?主官的營帳肯定是在營區最內層的核心位置,周圍必定守備森嚴,如果項羽本人都可以聽見歌聲,那這些人是在什麼地方唱的?大軍駐紮,無論晝夜,外圍必然會保持多支小股部隊來回巡邏,如果唱歌的漢軍和巡邏部隊遭遇了怎麼辦?顯然,要是真能解決上述問題,完成這個部署,那還不如直接攻進楚軍大營了。事實上,當時不是「以為」楚地盡失,而是楚地已失,最起碼西楚都城彭城已被灌嬰所佔。

  至於「十面埋伏」,這個提法其實並未見於正史,即便是在《史記》中也沒有提到。從地形來看,垓下古戰場處於江淮平原,這樣的地理環境下,數十萬兵力很難設伏。看看兩千多年後解放戰爭中的淮海戰役就該知道,大規模運動戰,是這種環境下最合適的戰法,誰的指揮協調能力更好,誰的軍制更科學,治軍更嚴格,士兵自主作戰意識更強,誰就是這種環境下的王者,從古到今,概莫如是。漢承秦制,楚襲楚制,孰優孰劣,不言自明。

  而「霸王別姬」和之前提到的「鴻門宴」的問題一樣——太細緻、太生動、太有臨場感了,以至於很難讓人不去懷疑它的可靠性。歷代史書中,對項羽的王后都沒有記述,對於他身邊的女人,《史記》只有「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這一句話,漢書里則只多了一個字「有美人姓虞氏,常幸從」。既不稱王后,也不籠統地稱夫人,而稱「美人」,一則,說明虞美人的地位因此不會太高——按照秦漢時稱謂,除王后外,後宮其他女眷由高到低分別是:少使、長使、七子、八子、良人、美人,也就是虞美人的級別比宣太后(羋八子)剛進宮那時還要低兩級;二則,也說明項羽身邊肯定不止她一個女人。如此看來,這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很可能是後人杜撰的。

  至於「烏江自刎」的典故,如果仔細分析起來,恐怕算得上項羽人生中的一個污點。垓下被圍時楚軍尚有十萬人,雖然在上一次突圍戰中被韓信等人擊敗,但那也只是一次擊潰戰。因此,楚軍此時剩餘的兵馬肯定不會少,否則漢軍也不會選擇繼續圍困,直接消滅他們即可。然而,項羽沒有像長平之戰中的趙括那樣,選擇親率全軍突圍,而是趁著天黑帶領八百親兵秘密逃離(突圍)。從目前的史料看,對垓下的數萬楚軍官兵,項羽沒有給他們任何交代,既沒有布置他們突圍,也沒有授權其他軍事主官帶著他們向漢軍投降。楚軍營地一切如常,成了項羽最好的掩護。可這卻是楚軍官兵的災難,他們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失去了指揮。最終,一戰下來,漢軍的戰果統計是,斬首楚軍八萬。對此,《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打敗」。

格局決定結局

  此外,《史記》中關於項羽之死的記述,本身就有自相矛盾之處。我們現在熟悉的那個版本來自《史記·項羽本紀》,而在《史記·高祖本紀》和《史記·樊酈滕灌列傳》中,記述雖然簡單,但說得非常明確,項羽是被灌嬰所率的騎兵斬殺於東城,而此處距烏江尚有100多公里。即使不考慮「烏江自刎」這一典故中楚軍28騎消滅漢軍幾千人的誇張情節,按照史料記載中二比一的比例看,顯然還是後兩者中的記載更「靠譜」。

  其實,那些赫赫有名的戰將,極少會脫離指揮位置親臨戰陣,他們如果死在戰場上,最普遍的死法就是「死於亂軍之中」。在沒有電視報紙的時代,僅憑語言文字描述,任誰也不可能第一時間判斷出眼前這人是不是敵方的大BOSS,當然,如果通過衣著(如果沒有故意換上士兵的衣服的話)、護衛部隊的戰鬥力,也可大致猜出對方的真實身份。

  有意思的是,根據《漢書》中《功臣年表》記載,直接參与追殺項羽而受賞的五位騎兵將領——呂馬童、王翳、楊武、呂勝、楊喜這五人,都是前秦軍騎兵的軍官,由此也可以看出,漢軍中前秦軍官兵所佔的比例有多大。據《史記》記載,呂馬童和項羽是舊友,結合當時發生的歷次歷史事件判斷,這倆人最可能出現交集的時間應該是在殷墟會盟前後,既然呂馬童歸屬灌嬰率領的郎中騎兵,那他原先很可能屬於王離帶到巨鹿的九原邊軍。如果沿著這個思路推測,既然呂馬童能與項羽做朋友,說明雙方並沒有發生大規模交戰,再考慮楚漢戰爭時期楚軍編製中突然出現一支之前從沒被記述過的騎兵,那麼,可以合理推測一下:王離所率的秦軍,最後很可能也是以結盟的方式,成建制地投靠了楚軍。

  總之,項羽最終死在長江以北,時年剛剛31歲,這使得漢帝國統一天下的後續步驟可以大大簡化。縱觀其一生,項羽走的其實是一條他難以駕馭的道路——最初的項羽,只是以一個將領的身份登上了歷史舞台,從彭城之戰中高超的遠程奔襲戰術看,他絕對稱得上是一名優秀的將領。然而,定陶之戰中項梁兵敗身死,由此開始,我們必須以一個國君的標準,來看待當時只有20多歲的項羽。以這個標準衡量,項羽顯然是不合格的。當時,他連軍事素養都尚在歷練之中,至於繼承他叔父的衣缽,對於一個20來歲的年輕人來說,沒有任何準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當初秦孝公嬴渠梁繼位時年僅21歲,與項羽擔綱大任時差不多大,然而,憑藉少年老成的個性、博大的政治抱負和胸懷以及佛心鬼手般的政治手段,這位年輕的君主起用了商鞅,推動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徹的變法,為一百多年後秦統一天下打下了最為牢固的基礎。對身處權力鏈條頂層的人來說,任何障礙都不能成為其失誤的理由。

  秦滅亡後,諸侯聯軍入關中,項羽作為「縱長」,稀里糊塗地為諸侯軍在關中的全部惡行買了單,從而失去了在關中立足的可能性,最終只能回返西楚。略誇張地說,到這一刻起,歷史對項羽的「考試」就已提前結束了,成績是不及格,代價就是後來死於非命,而且再無「補考」的機會。這就是所謂格局決定結局:過早登上權力頂峰——缺乏政治上的眼界——導致政治上缺乏應有的警惕性和認識——導致無端為他人買單——導致坐失關隴形勝之地——導致西楚國在地緣上先天處於劣勢——導致軍事上處處被動。此外,缺乏如秦孝公那樣的大格局、大胸懷,內政上抱殘守缺,沿襲楚國舊制,導致西楚缺乏社會動員力,非項氏官員離心離德。如此就形成了兩個鏈條,而它們的最終指向都只有兩個字:敗,亡。

  無論是哪個版本的項羽結局,最終都是沒有過江,只不過一說是「不為」,另一說是「不能」。那麼,假如項羽過了江,歷史就可以改寫嗎?答案是否定的,上述兩個「死亡鏈條」,哪一個都不會因此而發生改變。從地緣上看,從古至今,長江從未阻擋住過任何一個自北方而來的征服者,中國古代歷史上,除明朝一個特例外,歷朝歷代都是北方統一南方,而且歷朝歷代,從沒有一朝在北方盡失之後能夠不亡國的;從政治上看,當時江南地區的楚國故地,貴族封建制只可能更加頑固,其弊端只會更多。此外,漢軍也不會給項羽重整旗鼓的機會。即便項羽僥倖過江,追到江邊的漢軍也必然會緊隨其後。惟一可能改變的,恐怕是原來樹大根深的老世族,會被戰火波及而元氣大傷。而這對西漢帝國來說將是一件好事,假如果真如此的話,漢景帝時期,吳王劉濞沒準兒就沒能力發動「七王之亂」了……

摘自《世界軍事》 文/王偉


推薦閱讀:

楚漢相爭之看項羽和劉邦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劉邦、韓信的複雜心結(八)——江南水
患難好兄弟 燕王盧綰為什麼會背叛劉邦
登上皇位後,劉邦殺絕了異姓諸侯王,卻為何唯獨不動他?
劉邦為何製造西漢史上第一大冤案

TAG:項羽 | 劉邦 | 部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