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把 防 控 金 融 風 險 放 到 更 加 重 要 位 置

作者:王一鳴 學習時報20170821第一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指出,「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把「強化監管,提高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作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的重要原則之一,強調「要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學防範,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著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著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提高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對做好新形勢下金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業快速發展,金融產品日益豐富,金融體系不斷完善,金融改革有序推進,金融監管得到改進,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增強。但也要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放緩,主要經濟變數關係深刻調整,經濟結構性失衡矛盾趨於突出,加之金融監管體系不完善,監管的穿透性不足,金融市場波動性增強。金融領域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  對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我們必須堅定信心,充分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各種有利條件。我國具有集中力量防風險的制度優勢,有利於在短時間內集中資源處置局部風險,避免局部風險轉化為全局風險。我國儲蓄率較高,為應對風險提供了較大緩衝空間。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高,可動用的工具手段多。我國外匯儲備充足,在應對外部衝擊中有更強的緩釋能力。我國作為一個大規模經濟體,風險在各部門間傳遞後延的迴旋餘地較大,可以通過空間換時間,增加風險騰挪餘地。更重要的是,我國在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中積累了經驗,增強了應對風險的能力和底氣。  我國經濟金融風險總體可控,但應對風險仍面臨挑戰。我國尚處在「三期疊加」期,經濟風險釋放與增速下降、經濟再平衡和高槓桿等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和「碰頭」,加之監管體系不完善,增大了防範化解風險的壓力。過去一個時期,政府在有效應對風險上發揮了較大作用,避免了系統性風險,但也使得市場主體「風險免疫系統」沒有經受洗禮,防範風險的主體意識不強。  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我國的優勢和有利條件,既不盲目樂觀,又不迴避問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促進發展與管理風險的關係、重點防範與體系建設的關係,堅持主動防範、系統應對、標本兼治、守住底線,有效防範和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確保不發生重大系統性風險。  主動防範。風險都有一個從萌芽、積累到最終釋放的過程,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就能明顯降低風險造成的負面衝擊。「灰犀牛」是指概率極大、衝擊力極強的潛在風險。「灰犀牛」理論認為,風險的爆發並非發生之前的徵兆過於隱蔽,而是因為人們的疏忽大意和應對不力,甚至不願主動採取行動加以防範。「灰犀牛」比「黑天鵝」更可怕,人們往往在習以為常和麻木中錯失了處置風險的最佳時機。  主動防範,就是要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加強對各類風險的評估,制定系統的防範和化解風險的實施方案,加強風險防範的頂層設計、系統規劃、穩步推進,明確每個階段風險管理的重點。比如,在處置高槓桿率問題上,從控制槓桿增速、穩定槓桿率、調整槓桿結構到最後降低槓桿水平,都需要有戰略規劃。  系統應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在不同領域之間傳導和擴散明顯加快,風險傳導機制更加複雜多樣,特別是在全球化和開放型經濟的環境下,加之互聯網時代信息快速傳播,市場預期迅速變化,這些都可能使不同風險之間的外溢效應更加明顯,相互交叉傳染和反饋放大效應更加強化。必須認識到,各領域風險不是孤立的,不能僅僅依靠碎片化的局部性措施,而必須用系統性思維和網路化視角來防範和應對風險。  系統應對,就是要將防範和應對風險作為一個系統性工程,進行系統性謀劃,從事前、事中、事後的整體視角進行設計,事前加強風險的預判和防範,事中加強風險的應對和處置,事後加強風險免疫和管理能力建設。與此同時,要從矯正經濟結構性失衡,完善金融監管框架,修復資產負債表,建立新型風險管理體系,加強風險管理能力建設等系統性視角來有效防範和應對風險。  標本兼治。防範風險主要是針對迫在眉睫的當前問題,大都屬於治標性質,而要從治本上化解風險,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風險集聚往往是經濟失衡和資源錯配的外在反映,根本原因是改革沒有到位,必須從深化改革中找出路。從國際經驗看,1998年和2008年兩次危機都肇始於金融領域,但從本質上看,很大程度上是實體經濟結構性失衡導致金融領域的資源錯配和風險的集中釋放。金融危機後,西方主要經濟體實施量寬政策,在短期內對實體經濟起到了刺激作用,但結構性失衡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經濟復甦仍表現出脆弱性和不確定性。  標本兼治,就是要緊緊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深化國有企業、財稅、金融等基礎性領域和關鍵性環節改革。要把國有企業降槓桿作為重中之重,加快處置「殭屍企業」。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建設,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補齊監管短板。完善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市場規則,嚴格規範金融市場交易行為,強化金融機構防範風險主體責任。  守住底線。我國尚處在風險易發高發期,如果對風險集聚缺乏警覺,積累到一定水平,就會集中釋放並可能釀成系統性風險。從國際經驗看,東亞國家、前蘇東國家和拉美國家在經濟轉型過程中都曾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  守住底線,就是要堅持底線思維,既要敢於面對風險,勇於應對風險,又要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客觀地分析和評估風險,對各種情景做到心中有數。採取措施處置風險點,著力控制增量,積極處置存量,通過科學的風險處置,不斷提高金融業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推薦閱讀:

券商主動控風險自查兩融(15.2.3)
車鑰匙丟了有風險 不是隨便配個就完事了的!
微觀點丨高房價存巨大風險,中國要小心!
夫妻一方以共同財產設立信託的法律風險|高杉LEGAL
【健康】如何降低低血糖風險?

TAG:金融 | 風險 | 金融風險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