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漢》,多數人的民主還是多數人的專制?
編者按:最近,由《喜劇的憂傷》導演徐昂執導,何冰、韓童生領銜主演的影片《十二公民》上映,首次嘗試將西方陪審團制度搬上國內大銀幕。片中,12名來自不同行業和階層的陪審員圍繞「富二代弒父」的案子展開激烈辯論,他們的討論將決定被告的「生死」…… 不少資深影迷或許已經知道,這部電影正是改編自經典影片《十二怒漢》(12 Angry Men)。儘管案件不同,但《十二公民》和《十二怒漢》的核心思想,無疑都是在探討以陪審團投票製為代表的民主法制問題。
▲電影《十二公民》劇照
文 | 阿莫
一名紐約青年被控殺父,將被判處死刑。已經有十一名陪審員毫不猶豫地裁定疑犯有罪,只有一位覺得事態可疑,堅持已見提出異議,並且憑耐心與毅力逐一說服其他陪審員推翻原意,終於為這一宗幾乎已成冤案的判決平反……
▲電影《十二怒漢》劇照
這部在1957年用時19天,在一間狹窄的審訊室拍就的,僅耗資349000美元的黑白影片,不僅獲得了眾多觀眾的交口稱讚,還贏得了不少大獎和各色改編,其中就包括1997年翻拍的彩色版和最近國內上映的《十二公民》。
無論是影片中扣人心弦的情節設計,演員們精湛的情緒表現,還是讓人難以忘懷的精彩對白,都註定了這是一部值得載入史冊的好電影。而且,《十二怒漢》不僅僅是在拍攝技巧和戲劇性的劇本上獲得了讚譽,其宣揚的西方陪審團制度更是被熱烈討論,成為經久不衰的話題。然而這部被認為是「民主和理性簡明教程」,讓無數追求正義的觀眾熱淚盈眶的電影,卻折射著投票制中沉珂舊疾和信息教化的遺毒。
怒漢之「怒」:民主的非理性因素
《十二怒漢》的片名中,一個「怒」字恰如其分地凸顯了陪審團的情緒張力。事實上,影片中的十一個陪審團成員確實處於焦躁和憤怒的狀態下,他們由於已經認定了這名被告的罪行,不耐煩也不高興聽剩下的那個異見者喋喋不休。不過,在看上去很民主的制度下,他們的憤怒被克制了,他們的行為有時會有些混亂,但是總體是有序的,基本維持了程序上正義。我們可以看到,儘管這些魚龍混雜的陪審員彼此爭論不休,甚至幾乎拳腳相向,卻總會有人維持,讓整個過程順利進行。同時,大家都原則上保持著「理性」,導致出現了一個人說服大家的結果。最終,被告獲得了「正義」,因為陪審員們都認識到他們之間的爭執並不是為了一個輸贏,而是事關一個人的生命,事關法律的尊嚴。
可以說,《十二怒漢》是一個理想的民主範本,也是一個理想的正義範本。看上去,正是影片中不設身份階層暢所欲言的程序正義讓異見者的英雄形象得以呈現——他微小的聲音得以發出,讓一個無辜的生命逃過一劫。
▲電影《十二怒漢》劇照
然而事實的真相,卻始終未可知。影片從頭到尾都發生在那間簡陋會議室里,觀眾和陪審團們與其說在尋找真相,不如說在依靠現有的證據和疑點尋找一個更加合理的解釋。就算《十二怒漢》滿足了獲得「正義」的諸多條件:8號陪審員(異見者)擁有著勇敢挑戰集體意見的精神和能夠說服他人的良好口才,其他陪審員對自己的義務有一定了解並且認真負責,陪審員在投票的過程中儘可能保持理性思考…… 最終獲得的也並不一定就是正義本身。而看似弱小的異見者之所以能夠為被告「洗刷冤屈」,也是因為最終獲得了多數人的贊同。
▲電影《十二怒漢》劇照
在殘酷的現實社會中,這種「多數人的民主」稍有不慎,便會變為「多數人的專制」:假如其他陪審員並不願意認真聽取和接納異見者的意見;假如陪審員對被告抱有偏見,不能理性思考;假如有一個強勢者引導著大家用另一種角度看待案件…… 任何的大眾抉擇,實質上都或多或少地帶有情緒化的因素,任何的民主,都或多或少摻雜著非理性的,情緒化的因素,懦弱的異見者很可能默不作聲,遵從眾議,而那個可憐又無辜的被告被判決坐上電椅或者在監獄中度過餘生。
信息呈現和羅生門
2014年11月,HBO,SONY和SKY公司紛紛推出了一部名為《被迷住了:帕梅拉·斯馬特的審判》(Captivated: The Trial of Pamela Smart)的電影,講述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媒體大規模關注,報道,甚至直播庭審的青少年殺人案背後的隱情。
▲《被迷住了:帕梅拉·斯馬特的審判》海報
案件當事人,喪夫者帕梅拉是一位年輕漂亮,打扮時髦的中學老師。殺死她丈夫的三名青少年(15到16歲之間)其中一個和她有染。案件曝光後,一時間輿論嘩然,媒體鋪天蓋地地批評她引誘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和教唆犯罪。當時甚至還有以Pamela事件為原型改變的電影,由著名影星妮可·基德曼主演。片中她是一個冷血放蕩的漂亮女人。這樣煽情性的報道最終導致了Pamela被判以嚴刑,其服刑期遠遠多於親手殺害她丈夫的三個青少年。
《被迷住了》這部影片正是在普羅大眾已經接受了「帕梅拉是個冷酷的教唆犯」這一輿論環境下出現的,它擔當了《十二怒漢》中的8號陪審員角色,從案件的蛛絲馬跡入手,抓住那些容易被人忽視的疑點,試圖證明帕梅拉的清白。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和《十二怒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電影,卻和《十二怒漢》站在了對立面上。影片毫不留情地批評了美國司法審判制度,認為除了法庭呈交證據有缺陷以外,陪審員們的偏見還有對假裝柔弱的證人的輕信也造成了司法不公的事實。當年唯一一個覺得帕梅拉無罪的陪審員用懦弱而又無力的聲音在影片中說:「我一直覺得她(帕梅拉)是無辜的,那些青少年的眼淚太虛假了……」
帕梅拉的故事顯然是對看上去民主和自由,被理性和責任心控制的陪審團制度的一大質疑:一個美麗漂亮的姑娘,因為法庭與大眾的愚昧和媒體集團的迫害無端入獄,她的存在時刻提醒著美國人他們的媒體和司法存在多麼大的問題。
▲《被迷住了:帕梅拉·斯馬特的審判》劇照
當然,除了對制度的質疑,更值得讓我們反思的是,為什麼完全相同的案子,會得出天差地別的評價?為什麼最開始大部分陪審員都認為青年殺了他的父親,最後卻認為他不是兇手?為什麼最開始美國群眾都認為帕梅拉是惡毒的弒夫者,20年後的今天,卻有不少人覺得她是飽受冤屈的可憐人?因為在一場羅生門的博弈中,獲得勝利的往往是信息呈現得更合理或者更煽情、宣傳與語言更強勢的一方。
《十二怒漢》中的陪審團在看到極具引導性的證據之後,懷揣著「仇殺親人罪大惡極」的「人之常情」,想當然地在心中為被告判下了死刑。但在被另一個看上去更加合理的解釋引導之後,他們又紛紛倒戈向了另一方。這其實還是一個羅生門的故事,如果「疑罪從無」的黃金法則不存在或者前後結論調換位置的話,這部影片中的「正義判決」似乎就變得似是而非,值得商榷了。
▲《被迷住了:帕梅拉·斯馬特的審判》劇照
於是這部精彩的《十二怒漢》和《被迷住了》一樣,或多或少地歌頌著另一種形式的民主狂歡。但或許通過看似完美的審判程序最終獲得的,也許並不是事情的真相,而對於多數人在面對不同信息時做出民主投票和正義之間是否有著必然的關係,依舊值得我們繼續思考。
推薦閱讀:
※六,梁啟超的「開明專制」為何失敗?
※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方宇軍:怎一個「專制」了得
※張星久:中國君主專制政體的起始時間——兼論中國君主專制政體形成的社會條件
TAG:專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