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葉丙成:我就是要翻轉課堂
11月18日下午,由本科生院和校工會聯合主辦,復旦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和復旦大學MOOC學社承辦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題講座在復旦大學第五教學樓102報告室舉行。
來自台灣大學電機系的葉丙成副教授給我們分享了他在Coursera上開設的第一門華語MOOC《機率》的前後經歷,並給在場聽眾分享了MOOCs及翻轉課程浪潮下如何重建教師新價值的主題。以下為講座內容整理:
首先,葉教授給我們分享了他在Coursera開課之前所做的教改創新。葉教授在台大開設有一門極有意思的必修課,它的目的只有一個——教會學生如何做簡報(presentation)。
在這一為期十八周的課程中,課程講授的主題當然是如何做一場清晰、動人、有趣的簡報會,然而當修課學生得知他們的期末考核後都頗為吃驚,因為他們任務是以每兩人為一組到給一所小學的學生講解一個來自其專業背景的知識概念,陳述完畢後,由在場的小學生投票打分,累計的票數最後換算為修課學生的成績。
對此,葉教授向在場聽眾拋出了一連串顛覆性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課程一定要進行卷面考試?為什麼考核學生的人一定要是老師?為什麼學生走進社會之後明明做事後果只有好壞之分,而我們的大學教育卻一定要會有一大串諸如70、80分的中間分數來評判學生?」他甚至笑稱道,對於大學生來說,最難做的簡報並不是要向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學生介評學術概念,而是如何向那些掌握權力卻實質無能的官僚陳述你的觀點。
接著,葉教授以他的學思歷程給我們分享了他對當下華人世界教育現狀的憂思與變機。他認為,那種好好讀大學就能找到好公司、好工作的傳統觀念已經過時,習慣了「搜尋式思維」的中國學生極難在未來瞬息萬變的職場當中將極難立足。因為職場不是大學,一切都是新的,都是未知的,從來都不會有思考「這個題目有沒有人做過」、「這道題目我有沒有做過」的可能性,而習慣了「搜索式思維」的學生只能苦苦無解。他指出,當下的大學教育與評價價值不能孕育出學生面對失敗的韌性。只要影響GPA的就不敢去做,只要是新的都不敢去做,如此下來,學生就自然會成為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缺乏聯通能力的人。他表示,在台灣,三成有餘的初中生認為上課浪費時間、不懂教課內容,而這個比例在大學只會更高。所以,只懂搜尋大腦引擎的小孩如何面對未來,如何才能走出他們的舒適圈(comfort zone),關鍵在於教師培養起「能力更重於知識」的教學觀,教學生一輩子有用的能力而不是滿堂灌的知識。
現在,MOOC的出現,為進一步培養會表達、會思考、會自主學習新知、會面對未知變局的學生提供可能。在從前,一個三小時的傳統課堂,錄製成為MOOC後只需70多分鐘。由於減少了對知識的重複強調和繁複引導,課程的講授得以用一種更順暢的節奏展開,而播放條的自由拖動與播放速度隨意變更則可以全方位地照顧到接受程度不同的學生,由此,教師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果將得到最大程度的照顧。
(上圖為葉教授以往講座現場)
接下來,葉教授開始談論關於這場講座的重點——BTS教學法。所謂的「BTS教學法」是基於「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理念所提出的「By the students, for the students, of the students」的教學理念,其目的是要「把學習主動交還給學生」。這是一種廣義概念上的「翻轉」,是要使學生養成「學生自己學、學生自己出、學生自己評」的學習習慣。這與「狹義」的「翻轉課堂」理念」(即單純的影片家裡看,題目課室做)是有所區別的。那麼怎樣才能激發到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自己學」?葉教授表示,必須讓學生看到「理論的演化」,甚至「讓他們自行參與演化」。他以信息工程課為例,舉了一個信息壓縮比賽的例子。在為期四周的學習單元,學生將被隨機分配到三人一組或四人一組的學習小組當中。在課程的第一周,學生們將會被分配到一篇英文文章,不藉助書本和網路的力量,通過與小組成員討論自行設計演算法的方式,找到壓縮該篇文章信息的最佳方案。在第二周,學生們將會對這一原初方案進行陳述並初步的PK,在課後,他們將會得到另外三篇新的文章以改進他們的演算法。在第三周,授課者依然不講授知識,而是對各個小組的演算法進行最終的評比。在這一周的課後,學生才會被布置到閱讀相關教材章節,並進行自評(self-evaluation)。到了第四周,老師將會對相關章節進行一個概要式的點評,同時基於同學們的自評內容發現有關問題補充說明。這樣做的效果究竟如何?對於在過程中表現優異的學生,他們將會有更多的學習動機來學習教材中的標準演算法。在經過自主思考和比較學習後,他們中有些人甚至會扼腕道:「如果自己早生幾十年,可能這個定律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而對於表現相對沒有那麼好的那部分同學而言,他們亦更有動力去研習教材中的標準定律,並找出差距在哪裡。
儘管這一部分的表現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理想,但是他們事後都會這樣說道:「我開始認為沒有是我真的做不出來的,只要給我時間,一定能做出一點東西。」而這正是學習動機被激發後的自主式學習才能達到的難得效果。
(上圖為葉教授於TEDxTaipei 發表《超越教育!線上學習新革命》演講現場)除此之外,BTS教學法還要做到「學生自己出」與「學生自己評」。學生在初高中的時候都必定經歷過老師布置讓學生自己出題交換做的任務,但是為什麼這樣的方法得不到長久的貫徹?關鍵在於學生得不到成就感。葉教授表示,在他的機率課上,他對學生出題的要求是,不能有x、y此類直觀條件的存在,而需要以說故事的方式出題,且這個故事必須有完整的起因、經過、結果。因為只有這種情景式問題才能與現實中「人講的話」所對接。同時,學生出題後,他們的題目並不會直接被採納,而是要經過三個其他小組的同伴互評(peer-assessment),對該題目的趣味性、嚴謹性和準確性都完成把關後,這一題目才會獲得通過。這些題目不僅會在這一次的課堂中被使用,甚至會被以後的學生參閱後發布到Facebook等社交網路中,使得全台大的學生都知道有這麼一位同學出過這樣有意思的題目。正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居然有學生花費十四小時寫出了一道基於完整的偵探故事背景下的計算題,並自創了一首參照十四行詩格式所寫成的古英語情詩安插在故事當中。
為什麼一個學生本可以簡單地花五到十分鐘去完成一條習題,或選擇以抄答案來對待,在葉丙成的課上,他們卻願意花費十幾個小時來創作這麼一道精妙的題目?無它,正是成就感的驅動。
因此,在這麼一種新型學習關係的框架下,大學教育的價值意義出現了真正的變革。在「學生自己學」中,我們看到了過往的「答案過程」轉變為了現在的「學習過程」;從「學生自己出」中,我們看到了過往的「定於一尊」轉變為了現在的「同儕肯定」;從「學生自己評」中,我們看到了過往的「被改對錯」轉變為了現在的「建構意義」。BTS教學法實現了真正地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增長知識,也正是在這潛移默化中,教師亦培養了他們建構體系、面對未知變局的能力。
(上圖為葉教授於復旦大學演講現場)
「翻轉課堂」這一概念對於很多老師而言並不陌生,但是如何才能真正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這一過程中,一直是許多老師頗為頭痛的問題。對此,葉教授給出了三個關鍵詞「班級經營、分組計分、同儕壓力」。
倘若老師希望實踐「翻轉課堂」,做到「Lecture in home,homework in class」的話,就要充分利用如微信群這樣的社交工具製作「同儕壓力」(peer pressure)。學生課後不看影片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別人有在努力,而通過類似打卡制的方式在微信群中讓完成影片收看的同學報到,是一種可以很好地製造「同儕壓力」的方法。假如這一環節失效,我們在課程中仍會有許多環節可以狙擊學生的惰性。首先,在上課前,學生會被分組,然後通過組長一人使用電子設備填妥課前問卷彙報預習情況(尤其是彙報是否有看影片)。此時,如果有組員因隱瞞預習狀況,在稍後環節將會受到雙倍懲罰。在此之後,老師會布置習題,學生在台下作答,作答期間,老師採取走堂的形式解答學生的疑問。在此當中,如果老師發現對於同一個問題,有一定數量的學生都無法解答,即可以馬上作補充說明。在將近下課時,老師則會布置與之相關的隨堂測試,學生通過馬上作答,然後小組間交換改錯的方式評出學生在這門課中的平時分。
有意思的是,在此環節中,各小組組員的得分都是一致的,均為該小組的加權平均分。通過這種計分方式,老師即可以盡量避免小組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搭便車」現象,同時也可以強化優生與差生之間的互助關係鏈,從而使得個人必須考慮全組利益而主動學習。
而針對部分文科老師擔心「翻轉課堂」難以與其講授內容結合的疑問,葉教授給出的意見是,利用課前影片做補充閱讀書目精讀章節的導讀和提點,然後再在課上結合相關材料進行延伸討論。在同儕壓力與分組評價體系的結合下,這種做法可以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進行必讀書目閱讀,而不像是從前僅能依靠考試分數作為導向來約束學生。
講稿整理 馮允鵬美編排版 馬超然
推薦閱讀:
※《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精華(一)【整理者:楊志君】
※微課與翻轉課堂
※專題 | 翻轉課堂別成「翻船」課堂
※《營銷奇葩說》大咖們邀你一起來聊十塊錢兒的
※也談翻轉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