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率315之投資者要拒絕無知 拒絕貪婪

在銀率調查中一方面反映了目前銀行存在的消費者誤導亂收費霸王條款這些不合理現象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存在不理性的行為  投資者是否應該對自己的投資負責  市場上的金融產品琳琅滿目在投資之前投資者應該了解所要投資產品的基本知識大致的風險情況如預期收益率的含義年化收益率的含義理財產品與 儲蓄的區別在此基礎上進行初步篩選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要了解產品的基本要素如產品的投資期限投資方向預期收益情況產品的風險在最差情況下產品到期收益情況在最好情況下產品的到期收益情況以及發生的條件在簽署理財產品認購書以及風險揭示書之前應該問自己幾個問題是不是已經清楚了解了產品是不是了解了產品的風險是不是可以承受產品發生最差表現時的損失  從目前來看風險測試是投資者最有力的保護屏障作為投資者是否在無任何干擾條件下完全憑藉自己的判斷來填寫是否認真核對了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產品說明書中註明的產品風險等級  在簽署產品風險揭示書說明書投資者是否本人抄錄了確認欄中的文字本人已經閱讀上述風險揭示充分了解並清楚知曉本產品的風險願意承擔相關風險如果投資者抄錄了這段文字那必須承擔相應的風險如果產品到期表現不好要責任自負  投資者是否應該理性看待產品的預期收益率  最求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是每位投資者的夢想而現實截然相反作為個人投資者在貨幣市場以及資本市場中無風險套利的機會幾乎等於零高風險伴隨高收益是一句真理當看到保本保收益並且預期收益率很高的理財產品時就要小心了在產品宣傳中出現了過度美化的問題或者保本保收益一定存在特殊條件檢驗謊言的最好試金石就是合同中是否註明了保本保息如果合同中沒有註明證明這個預期收益率只是預期不是實際  分清銀行扮演的角色 了解客戶經理扮演的角色  投資者要分清銀行扮演的平台角色提供其自主研發以及代銷的產品銀行沒有義務去為其自主研發或代銷的產品做擔保所以在銀行購買的產品不一定都是保本保息的產品不可因為信任銀行而購買產品客戶經理理財經理為投資者提供優質的服務為投資者講解解釋銀行平台提供的金融產品他們更多的是扮演講解者及建議者的角色他們並非金融產品的擔保人投資者聽取客戶經理理財經理建議時需理性分析投資者不可因為信任客戶經理理財經理而購買產品
推薦閱讀:

你真懂複利嗎?資產翻倍需要多久?只需要4.8年!
暗戰:今天是中美貿易摩擦後,第一個交易日。
你圖人家的高利息,人家圖的是你的本金!
債市黑幕又起!1億債返200萬費,偷了誰的利益?
揭開利率的真相!楊白勞借錢為何那麼貴?

TAG:投資 | 投資者 | 無知 | 拒絕 | 貪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