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在屈原之前就有「端午節」
端午節(資料圖 圖源網路)提起端午節,人們最易想起的就是賽龍舟、吃粽子,懷念屈原。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研究認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節」概念。中國早在屈原之前就有「端午節」袁學駿說,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中歷來就有數字重疊的概念,如正月正(陰曆一月初一)春節,二月二日龍頭節,三月三日相傳是王母娘娘的蟠桃會,此外還有七月七日七夕節、九月九日重陽節等,這些節日都有其自身內涵,它們都和中國幾千年來的農業文明緊密相連。五月五日被當作節日來過和上述這些節日形成早晚相當,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形成。「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按照《易經》等典籍記載,陰惡從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陽氣運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這種日子惡癘病疫多泛濫,因此,這一天人們便插艾葉、掛菖蒲、喝雄黃酒、配香囊等,以驅邪辟邪、保健健身。」袁學駿說,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盡,可能有意在端午節,表達對國家民族的忠心。袁學駿認為,現在流傳下來的端午節時吃粽子、賽龍舟,是兩千多年前屈原跳江之後,後人在打撈屈原遺體時逐漸演變的紀念方式。人們在江中撒米是為了讓魚吃飽後避免吃屈原遺體,打撈屈原要用船,船多了自然形成競爭,於是比賽逐漸展開,至於龍舟,則更晚一些。不是所有的龍舟都為屈原而劃
各地划龍舟我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期間,各地都有划龍舟的習俗。民間傳說這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屈原是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而身亡的。其實,我國一些地方的龍舟競賽跟屈原無關。首先,競渡的時間不一樣。據宋代文天祥的《文丞相全集》記載,在南方,有的地方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划龍舟;雲南西雙版納地區傣族的龍舟競渡,是在每年的清明節後十日舉行。福建仙游縣划龍舟是在農曆三月三十日,它是紀念誓死不投降元兵,背著宋代最後一個小皇帝投海殉國的宰相陸秀夫。因為當年宋帝曾在楓亭駐蹕過,所以仙遊人唱的龍舟歌中有這麼幾句:「擊龍鼓,唱留春;唱留春,吊忠魂。春光雖去還復來,忠魂不眠千古存。」貴州省水江一帶苗族的龍舟節,則在農曆五月十四日至二十六日。當地人說這是紀念苗族古代一位潛入水中與毒龍搏鬥而犧牲的老人。而雲南傣族人民則認為端午節划龍舟,是紀念他們前代英雄嚴紅窩。同樣是五月初五,在六朝之前,山西人則紀念介之推,浙江紹興人則紀念曹娥。有的地方還把划龍舟與紀念伍子胥和越王勾踐聯繫起來。在閩西的連城縣,就有這樣的習俗,他們既紀念屈原,也紀念伍子胥。因為伍子胥是春秋時代人,他被吳王迫害而自殺,浮屍江中,所以連城人認為屈原與伍子胥都是為自己祖國而死於江中的,故以划龍舟表示共悼之意。這樣看來,我國歷代以來各地由於民情風俗不同,對於端午節划龍舟所紀念的人物也各不同。屈原姓什麼
屈原其實姓羋(發米音),司馬遷曾在屈原列傳中說:「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楚國國君姓羋,至少在春申君黃歇代楚自立之前,楚的國姓就是羋。屈是屈原的氏,當時姓與氏分開。如《始皇本紀》:「(嬴政)姓趙氏。」《孝武帝本紀》中就沒有出現姓王氏的說法。
推薦閱讀:
※送給朋友們的端午節祝福語
※【詩香雅韻】 端午節詩詞配畫欣賞
※端午節,送你55個粽子(6組)
※端午節專刊||又是一年端午節(古韻)
※馬克西姆 最好聽的三首鋼琴曲端午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