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整體動作中的要求
《太極拳整體動作中的要求》摘抄於唐豪、顧留馨所著的《太極拳研究》。此文系統地,綜合地闡述了太極拳的理論以及對太極拳整體動作的要求。對剛學太極拳以及退休後練了幾年拳的老同志,在形體和理論上會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推薦此文,供大家學習參考,共同提高太極拳的水平,讓太極拳這一寶貴遺產得到廣泛的發揚和推廣。
以下是原文
太極拳整體動作的要求,也叫鍛煉要領,各派太極拳雖各有具體特徵,但其鍛煉要領,基本上是一致的,有些要領這裡只概括地再說明一下其內容,以便對太極拳能具有一個全面的概念。
練太極拳時,始終要保持心平氣和,始終要「松靜」,身體要端正自然,頭頂(百會穴)同會陰(兩便之間)要始終保持垂直,避免挺胸、凸肚、低頭、彎腰、弓背、露臂等現象;呼吸要自然,逐漸運用腹式呼吸,始終保持腹實胸寬狀態,轉動時也不要破壞身正體松,腹實胸寬的狀態,使身體下穩重,上靈活。
練拳時始終要精神集中,用意指導動作,動作要輕鬆柔和,不可用拙力;動作要旋轉作弧形或作環形,逐漸做到各個關節和肌肉群都能一動無有不動,動作協調;動作要均勻連貫,綿綿不斷;姿勢和動作,處處要求圓滿,不使有凹凸缺陷之處。
要以腰部的軸心運動為綱,腰部要松沉直豎,不軟塌,不搖晃,微微旋轉,帶動四肢運動。
頭要正直,虛靈上頂;目光要隨著主要的手轉動而前視;頸項要隨目光轉動,松豎而不僵硬;口唇要自然合閉,下頜微向里收,舌尖上卷輕抵上顎,使唾液的分泌加強;養成呼吸以鼻的衛生習慣,這樣能使練拳時候喉頭不致感到乾燥。肩要松沉,肘節微屈;碗要靈活有力,指要舒展;要含胸拔背;亦既胸肌要放鬆,胸腔微向內含,不凸不凹,術語稱作「含胸「;背肌也要放鬆,脊柱要節節松沉直豎,背脊兩肩中間骨節(大椎)微有鼓起上提之意,使這部分皮膚有繃緊的感覺,術語稱作「拔背」。「含胸拔背」有助於「氣沉丹田」,能使腹部在放鬆狀態下極為充實。
兩腿要分虛實,胯根要鬆開,膝關節始終要保持微屈。動步出腳,須將重心先坐穩於一腿,胯根微向內收,身體中正地微向下蹲,然後另一腿緩緩伸出;過半路才身體略為站高(但不可顯示忽高忽低的現象)。隨著重心的緩緩轉移,兩足交替支持重心,以保持全身的平衡。
做到每勢定式以似停非停的時候,腰要在松沉直豎中略有下塌之意,脊柱節節往下松沉,大椎微有鼓起上提之意,使有上下對拉拔長之勢。胯根要撐開撐圓,意思要上貫指尖,下貫足尖,胸部松靜而又充實。要松肩墜肘,手臂要有往外延展膨脹而又微往下塌的意思,使內勁逐漸增加,輕靈沉著而不犯飄浮或僵滯的毛病。
目光經由主要之手的中指(或食指)前視,眼神要照顧上下兩旁;耳要靜聽身後,內勁只能貫到九分,神氣要貫到十分,。肩與胯要保持垂直,肘與膝上下相應;手指尖與足趾尖上下相應;前手指尖與後手指尖遙相呼應,前足尖與後足尖遙相呼應;上下、左右、前後相互呼應合住。外形上要求自然合住,神氣尤須先行合住,合則俱合。姿勢要圓滿,舒展,嚴正,不散漫,不萎縮。架勢開展的要做到在開展中不顯得散漫,架式緊湊的要做到小中見大,不顯得萎縮。立身要中正,精神要蘊蓄。
凡逢前手指尖上對鼻尖,下對足尖的姿勢,術語稱作「三尖相對」。任何姿勢,必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術語稱作「外三合」。
每一姿勢的起承轉合,著著貫串,處處合住,其中主次先後,要細心體會,辨別清楚,尤其在動作中間不可有停頓之處。內外、上下、左右和前後要協調一致,不先不後,要做到「上下相隨」「一氣貫串」,「一氣呵成」。
練拳時一個姿勢要接著一個姿勢,要滔滔不絕,連貫圓活,越練越松越慢(慢以氣勢連貫,呼吸自然,動作不停斷為度,過慢則神氣散漫,周身有呆像)使呼吸逐漸加細,加深、加長、加勻,內臟逐漸充實,腿力逐漸穩固,體力逐漸增強。
練太極拳的「心法」,可以抽象地概括為」靜松正圓舒勻輕穩「八個字。
靜是屏除雜念,精神集中;松是內外放鬆,暢通氣血;正是端正不偏,不俯不仰,圓的旋轉柔順,內外協調;舒是大不散漫,小不萎縮;勻是快慢均勻,緩急從心(初練時動作不論快慢,不失其「等速性「,謂之勻);輕是舉動輕靈,不僵不滯;穩是虛實變換,處處穩重。
架子分高、中、低三種。架子高低要根據練習者的體力條件和熟練程度來決定。太極拳運動量的大小,決定於架子的高低和快慢,高而快的練法運動小,低而慢的練法運動量大。運動量的增加要循序漸進,並根據進展情況及時加以調整。 練整套拳時,在開頭確定了高、中、低的架子以後,就要始終保持一個水平,不要忽高忽低。
要求提高技術水平,而體力條件許可的人,應逐步提高運動量,不應滿足於輕鬆舒服的練法。輕鬆的練法是療病保健的練法,對提高技術水平幫助不大。提高運動量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胯根高度放低(胯與膝平的練法,膝關節負擔量極大),運動保持一個水平,不忽高忽低,不偷巧借力,速度要均勻,虛實變換要分清、落實,特別在每逢動作轉換時要把胯根內收放低,身微微下蹲而姿勢保持中正,這樣腿力能特別增強;另一種方法是把拳一次接連練習兩、三遍以至十遍(以陳式為例,傳統下的苦練法是一次連續練十遍,其時間約為一小時至一小時二十分鐘)並練法的正確性。這兩種方法可以並用,也可以單用,因人而異。過去有些老拳師,日練三次,每次十遍,堅持了二十年之久,故其功夫深厚,精微巧妙,獨步一時。凡是經過傳統的勤學苦練方法,技術上都有出類拔萃的成就。
推薦閱讀:
※楊式太極拳常用的步法步型
※陳氏太極拳 (四十六) 蹬 腳 圖解
※楊氏簡易24式太極拳口訣
※當今太極武技論
※六首太極拳古歌訣探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