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方劑學 81 講

一 方劑學的性質與任務

1. 方劑學屬於基礎課還是臨床課?

1 從方書之祖看方劑學的性質

現在我們一般把《方劑學》和《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中醫診斷學》一起,放在基礎課程的範圍內。但方劑學在中醫傳統的理論體系中,它實際上是一個橋樑,因為中醫學,就古代的古典醫籍當中來說,量含有最大的是方書。我們下面就從「方書之祖」,看方劑學的性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它上面的方劑,我們歷來稱為經方。我們前面整個討論的方劑學的內容里,《傷寒雜病論》都是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書。這裡面的方,佔了很大的比重。《傷寒雜病論》這部書,它這個「方書之祖」,你說它是基礎書,還是臨床書?它既從六經辨證出發,建立了六經辨證的體系,我們說它的意義,他是奠定了臨床辨證論治的基礎。它有基礎的特點,譬如六經辨證,同時,它又是臨床的一個方書。從基礎到臨床,一個橋樑。橋樑課程。

2 從定義看方劑學的性質

我們對方劑學的定義是以學習、研究方劑的理論及其臨床的應用的一門學科。所以它直接涉及到臨床運用。所以它既有用中醫基礎理論的知識,診斷學的知識,來討論它的病因、病機,它的證候分析。又有中藥學的知識,討論它的方義分析。同時它又涉及到內、外、婦、兒科各類病證,它是個橋樑,不是純基礎。

3 從古今方劑學的地位看方劑學的性質

古人學習中醫,多是背《本草》,背《湯頭》,就上臨床,特別是背《湯頭》,都是在直接接觸臨床當中來學習。所以方劑學應該看作是一種橋樑課程。因此在學習當中,應當有一定的時間結合見習,結合臨床見習,看老師運用方劑,配伍技巧等等的一種實施的方法。不能單純從理論到理論。這樣來學習方劑學,才能對今後的運用,直接地發生作用。所以從方劑學性質、任務看,它應該有它自己密切聯繫實踐,臨床實踐這樣一個要求。

2. 方劑學的任務是什麼?

有人說學方劑就是要背多少方,我們說它不僅僅是個記住多少方的問題。

1.研究治法和方劑的理論及臨床應用。

從方劑學學習的任務來看,我們從定義說,方劑學是研究治法和方劑的理論,及其臨床應用的一門學科。那就是說,要學習理論,要掌握,同時要有一定的臨床應用的知識。

2.掌握一定數量常用方劑的組方結構及其臨床應用。

掌握一定數量常用方劑,及其組方結構,臨床應用的知識,這是我們學方劑學的都知道,很重要的任務。因為掌握一定數量的方劑,將來在臨床上,才能夠從這一定數量方劑當中,體會一些共同規律,來解決具體問題。

3.掌握潛葯組方的方法,技巧及其運用的一般規律。

這個問題很重要。歷來的教材雖然強調了方劑的配伍,方劑組成,但是主要側重在組成的君、臣、佐、使這種配伍基本結構。至於配伍當中,以葯成方,配伍當中,它有什麼一些特殊技巧?這些配伍技巧在運用中,有哪些規律?這是學習方劑要掌握的重點問題。只要這一點把握好了,我們臨床上才能避免死板的運用成方。你在組織新方的時候,有不是簡單的藥物的堆積,你僅僅從君、臣、佐、使這種組成方劑的主次,搞清楚了,主次分明,全面兼顧。能達到揚長避短,提高療效。有就是說這個君、臣、佐、使,組成方劑藥物的主次非清楚了,但是你通過配伍技巧,控制藥物功效發揮這個技巧,如果說是掌握不好,仍然達不到目的,所以方劑學學習任務當中第三個,掌握潛葯組方的方法,技巧,這個技巧非常重要。這是我們這次教材里,要想改變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

具體來說,在我們各論各個方裡面,儘可能地指出一些基本的配伍組合,後面當然我們還要談到這個技巧包括哪些方面?

二 方劑與中藥的關係

1. 何為中藥

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的天然藥物及其製劑稱為「中藥」。

2. 中藥和天然藥物的關係?

大家想,方劑與中藥的關係,那就以葯成方,用中藥組織成方劑。涉及到一個中藥一個概念。什麼叫「中藥」?這個問題聽起來很奇怪,過去好像不成問題,中醫運用這個葯,就是中藥了。現代呢,這個概念有點模糊。有些人認為,天然藥物就是中藥。甚至於還有人,還有西醫,學術界很有影響的人士,他正式提出來,是不是把天然藥物就叫中藥?中藥名稱改為天然藥物。當時在中醫界引起了較大的反響。我們說天然藥物,中醫學和現代醫學都在使用,所謂中藥,應該說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的天然藥物及其製劑稱為「中藥」。這應該有個限定。而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從這點出發,可以說,有些人你就是拿中藥,你開個處方,拿天然藥物開個處方,不一定這個方裡面的葯,是按中藥來用的。你不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來運用的,因為天然藥物,中醫用,西醫也用。麻黃,中醫用,西醫也用麻黃。麻黃素呀!黃連,中醫用,西醫也有黃連素小蘗鹼。那是不是就是現代醫學用的這個麻黃素,黃連素是中藥?不是。它在現代醫學的理論,汗方法指導下運用的,取材於天然藥物。所以首先要說明這個問題。中藥和天然藥物不能劃等號的。

對「方」來講,這一點我們在前面總論曾經談過,方劑的定義。方劑和處方是不同的。不等於寫在處方紙上的藥物的群體,中藥的群體就是方劑。方劑這兩個字本身,就有很強烈的規定性,規律性。所以我們前面總論提出方劑的定義,是在辨證審因,確定治法之後,選擇適當的藥物,酌定用量,按照組成原則,妥善配伍而成。這個定義,按照組成原則,按照組成的基本結構,配伍而成的。

方:以矩成方劑:通「齊」

排比而整齊謂之劑。參差而無雜謂之劑。

關於「方」和「劑」兩個字的含義,方,以矩成方,劑,通後來這個「齊」。排比而整齊謂之劑,參差而無雜謂之劑。這是工具書里解釋「劑」。說明它有一定規律性。這個在總論我們講過了。這裡不詳細溫習了。對方劑的概念,應該說要符合一定的規定性,有一定的規矩。不等於寫出一個處方,就是方劑。只能說處方。你要符合中醫對方劑的要求。

3 中西醫對方、葯認識的差別

西醫:重葯輕方。 中醫:重方輕葯。

現代醫學和中醫學運用中,它的重視程度是不相同的。這點是客觀存在的。現代容易這個方葯關係,用現代醫學概念來置換、代替。中醫的概念。中醫學具有中醫學的特色。具有整體、動態的特色。方呢,是由葯根據整體動態的需要,來組成,並且調整使用。所以現代醫學重葯輕方重葯輕方,既使是有配方,往往把方還原為葯;中醫學用藥組織成方,使用時候儘可能是運用方的形式。你在理解的時候,組織的時候,不是簡單的用藥物功效,簡單一種堆積來說明方,來運用方,而是方有它自身整體動態的一個規律,這是中西醫兩者不同的地方。這一點,學習方劑學,對此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4. 中西醫對藥理認識之差別

西醫:建立在動物實驗基礎上的實驗室研究所獲得的藥理成果,是直接觀察分析的結果。

中醫:建立在臨床實踐基礎上通過復方配伍規律的反覆總結所獲得的藥理成果,是間接綜合推導的結果。

現代藥理學對中藥方劑的研究,進行得很多,國家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來進行藥物方劑的藥理研究。用現代的藥理學方法、手段,來進行研究。當然這對印證、探索中醫藥的這個實質,和提高臨床中醫藥療效是有利的。但這是研究中醫藥眾多手段中的一種,而不是唯一。中醫藥研究當中非常重要的是臨床,這是由於中醫、西醫對藥理認識的途徑不同所決定的。我們說現代醫學它對要理的認識,是建立在動物實驗基礎上,以動物實驗為基礎的。這個實驗室里研究所獲得的藥理學成果,它是用直接觀察分析的方法得到的一個結果。建立在動物實驗基礎上,實驗室研究所獲得的藥理成果,它是在直接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得到的結果。這是現代醫學對於藥理學研究方法和特點。

中醫學它對中藥,或者方劑,這個藥理的認識,是建立在臨床實踐基礎上,而且是通過復方配伍規律的反覆總結,所獲得的藥理成果,是間接綜合推導的結果。而且臨床實踐基礎這個大實驗室,是通過一、兩千年的時間發展的。它不是說從實驗室來的。而且這裡還要強調的,哪怕對藥物的功效認識,也是在方、葯共榮的前提下,逐漸發展的。並不是單純的對藥物認識透了,然後才來總結方。譬如我舉個黃耆,黃耆在仲景的《傷含雜病論》裡邊,用黃耆除了補氣,這是一個他當時認識到的功效,同時像黃耆桂枝五物湯,還認識到有益氣可以活血,那是一直到後來的清代補陽還五湯,這些都是在前面開始出現,益氣可以活血實踐認識到這個,是早期認識。這方面運用那個時候還不多的。黃耆可以用於行水,這個在防己黃耆湯這些反映出來了,而在同時代的《神農本草經》中,中藥書里對黃耆功效的認識,它大量談到的治療外科,治療相當於中醫外科瘡癰腫毒。而在晉、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劉涓子鬼遺方》這個外科專著,裡面用黃耆非常多,140個方當中,將近40個方里有黃耆。用在瘡癰腫毒的中期、晚期都在使用。特別後期用得多。這個說明,臨床用了,有的是本草書里還沒開始總結到的。到唐代《千金方》,200多個方里用黃耆,這個時候開始出現用黃耆治療消渴。這是一個在實踐當中探索的一個,方裡面反映出來的,實踐當中探索出來的一種進步。黃耆用來治消渴。乃至於唐以後,到了宋代,《和劑局方》里開始出現,當歸黃耆湯治療氣虛發熱。那這個時候它三味葯,黃耆、當歸、白芍。治療血虛陽浮、發熱、出汗。這個時候,還是開始在一個方里出現,但形成一個運用比較普遍的,一種認識的話,到了李東垣,金元時代,李東垣當時當歸補血湯為代表的,反映出黃耆有固攝扶陽,固攝方面比較突出。唐代到宋代用黃耆治療自汗的方,也開始多起來。這是在補氣基礎上,強調它固攝,但《本草》裡面提到黃耆治療發熱這一類。那是到後來,到明代,在《本草》里總結,因為在方劑書里反映出,大量臨床運用基礎上,逐漸歸納出這單位葯的一個功效。有補充、完善它功效的一些方面。譬如黃耆到了金元時代,李東垣開始用補中益氣湯這類,強調它的固攝和升舉,升舉清陽,昇陽舉陷。這也是首先從臨床實踐當中,觀察出來的。在臨床實踐當中應用,在此之前,本草書里沒有提到過,以後到明代張景岳的舉元煎,再到張錫純的升陷湯等等。像這個過程,實踐當中不斷豐富完善,不斷確定的。所以從金元時代認識到它的升舉以後,到明代本草書裡頭開始出現黃耆這方面的,比較普遍的它的這方面的功效總結。

這類例子很多,像黃柏,仲景就用了黃柏,但仲景沒有把它滋陰降火清虛熱,作用總結出來。應該講,黃柏一味葯是不能清虛熱的。也就是復方運用當中,在宋這個時候開始出現了。黃柏和知母的相配。到元,朱丹溪知母、黃柏相配,他的大補陰丸,他的虎潛丸等等。這個結構才比較固定下來。而且都是用來滋陰降火。用於虛火上炎,那這個時候你不能說,黃柏一個葯退虛熱,在這之前,本草書里談黃柏,沒有這個功效。到了明代、元以後就是明,明代《本草綱目》里,開始提出黃柏的這個清虛熱問題。而且還形像地來說明,它清虛熱和知母同用。在這個配伍作為前提下,認為黃柏、知母相配清虛熱,就像大海里的水母旁邊游的一群蝦,蝦之於水母,形影不離,這是從這個運用方劑過程當中,來不斷完成、認識、發展,單味中藥的功效。

所以中醫學對於中醫藥藥理,方劑藥理的認識是從臨床實踐來的。我們從一般意義上講,先有葯後有方,但對葯的認識是不斷從用方的過程當中,來豐富完善的。因此方、葯應該說是共榮的。你看大量的方書裡邊,特別在明以後,方書很多的這個本草書籍,本草專著里寫了大量的方。像《本草綱目》,它裡邊要寫到的,復方和單方加起來上萬個。說明這些本草書籍,對於這些中藥藥理認識,是大量從配方當中,從臨床當中認識到的。

中藥有沒有藥理?也有藥理,藥理這兩個字,藥物,或者用藥組成的方,它的機理,藥理兩個字本身也是中醫自身就有的。最早這兩個字出在宋代《聖濟經》,《聖濟經》的序,是宋徽宗親自搞的,宋代,公元一千年左右,這個時候中醫以經有藥理這兩個字。你現在好像一提藥理就是西醫了。中藥有自己這個藥理。所以這個方面要有一定認識。你學好方劑,正確理解方劑中藥關係,中藥、西藥藥理之間認識途徑的不同。這些概念,我們學習方劑學應該作為高層次人才,應該把握這一點。

三 從辨證論治的過程和影響中醫臨床療效的關鍵因素

辨證↓分析問題↓捕捉病機

論治↓解決問題↓確定治法↓潛葯(配伍)組方

用方劑是治病的,是辨證論治過程當中很重要的一個使用的工具。用方劑的目的是治療疾病。在臨床療效當中,看哪些因素是關鍵?那就用方當中,用方在其中地位是怎麼樣?我們的辨證論治可以把它看作是兩個階段。辨證是個分析問題的過程。論治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分析問題的目的在哪裡?最終在捕捉病機。解決問題途徑,首先要確定治法。因為確定治法以後,針對治法,你才能夠潛葯組方,潛葯過程,通過配伍,運用配伍技巧。在君、臣、佐、使基本結構指導下來組方。這是臨床上兩個辨證、論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兩個階段。而這兩個階段裡頭,非常重要的一個是捕捉病機。病機把握正確了,針對病機才可以確定治法。解決問題才有原則性的遵循。針對病機,確定治法。那才能正確的潛葯組方。

所以我們一個方劑,在臨床要運用得好,必須要把握好辨證論治過程當中,兩個環節,(1)正確的捕捉病機。確定病機是什麼?相應的才能(2)正確地確定治法。治法正確了,大的原則前提確定了,才談得上具體的配伍技巧。才談得上藥物的一個主次。配伍的基本結構。所以運用方劑當中,非常重要的是,正確運用前提是捕捉病機,確定治法這兩個重要環節。

實際上捕捉病機,確定治法是一回事。因為治法針對病機產生的。你正確認識到這是外感風寒,那你可以辛溫解表,你確定了這是脾虛食滯,可以來健脾消食。也就是說,把握病機,確定治法。這是一個事物下來,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素。一張方再好,病機,治法針對性不強,那這個方也不起作用。有時候還也害處。所以前面我們講的是方劑的運用當中,對方劑的一些基本概念。運用好方劑一些關健的方面,針對病機,辨證準確,根據病機,確定治法。

四 方劑與配伍

我們這個教材非常強調配伍,關於方劑和配伍方面,第一部份談到配伍目的。這個部分我們不重複了。這部份在教材上有一節,叫方劑的配伍目的。前面講相應章節時,這個內容進我們經過討論了。方劑的配伍目的有增強藥力,擴大治療範圍,監製藥物的烈性毒性。

1. 方劑的配伍目的

1.增強藥力

o 增強單味藥物的藥力

o 產生協同作用

2.擴大治療範圍

3.監製藥物的劇烈毒性

2. 方劑配伍的內涵

1.配伍的基本形式─君、臣、佐、使。

2.配伍的技巧─七情。

配伍的一個內涵,這是很重要的。過去談到配伍,就主要是在君、臣、佐、使,從歷史上來講,配伍是以七情來反映的。藥物之間的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加上單行。七情,七情實際上是談了藥物之間的一種配搭,從籠統的角度談到配搭的共性機理,但比叫籠統的,雖然談到了七情,但是後世的具體分析方劑,往往容易被忽視。從成無己的用君臣佐使,來解釋方劑。《傷寒明理論》之後,人們往往對方義分析,單單側重於君臣佐使分析。還把君、臣、佐、使,看作是配伍的基本原則。那原則就是不可變更的。君臣佐使實際上是可以靈活運用的。君臣佐使是一種配伍的基本形式,或者叫基本結構。哪個葯主要?哪個藥物次要一點?哪個葯更次一點?分別起到哪一類作用?這個它是基本的結構形式。一張完整方應當有哪些基本結構。是這個含義。如果病機比較簡單的,就不必要君、臣、佐、使俱全。所以它是靈活的。

但配伍技巧,應該說就比較複雜了。但是在現代中藥學和方劑學裡邊,都沒有展開討論。這種配伍技巧都沒有展開討論。要了解配伍技巧,究竟含哪些內容?當然這是我們需要中醫界、中藥界、方劑界,花功夫很好從小生產方式積累的,古代中藥內容當中,不斷把它總結一個較長的過程。兩千多年發展起來,中醫學豐富的經驗,豐富的配伍技巧。不是我們一下子就能夠把它歸納、整理得非常完善的。有一個過程。但是我們要從大的方面,使得小生產積累的很多內容,逐漸規範化。從現像找出它的本質,這其中要認識到中藥都是多功效的。我們教材強調,多功效的單味中藥,在復方中功效發揮方向的因素是什麼?

3. 多功效的單味中藥在復方中功效發揮方向的決定性因素探討配伍技巧與方劑功效的綜合控制方法研究。

任何一個中藥,多功效,你放在這個復方裡邊,它起的功效,和它放在另一個復方裡邊,它起的功效,側重可能是不同的。那怎麼樣指揮它發揮功效方向不同呢?通過什麼控制它呢?這種控制因素,控制方法,要經歸納整理,所以我們這個教材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個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們教材里提到的方面,比如說配伍環境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包括配伍環境,配伍環境不同,它功效發揮方向不同,用量特點不同,功效發揮方向不同,你使用的劑型不同,炮製方法不同,煎服藥的方法不同,它功效發揮方向是不同的。在這個教材總論裡面,比較簡要的提到了一些。這裡我們準備比較系統的談一下。當然不可能所有葯的配伍規律,在這裡反映。都分別舉些例子,使得學員能夠很好理解。這種控制方葯發揮方向的因素。控制功效發揮方向的因素。避免運用中藥組合成方的過程當中,避免隨意性。現在年輕的學員在學習當中,或者初上臨床,我覺得這種隨意性比較普遍,也就是說,這個藥物,比如說組方和加減都要使用藥物,你寫了桂枝,他心裡想著我要用桂枝來溫陽化氣,或我要用桂枝來辛溫發表解寒。或我要用桂枝來平沖降逆。他似乎桂枝就可以去做這個。你叫它平沖降逆,它就不會去溫經活血?所以這就是一種隨意性。那你說,過去的這個學習中醫,他有沒有專門學這種配伍?過去傳統中醫跟師學徒,他是長期實踐當中,熏陶的方法。逐漸體會出來的。所以為什麼很多在臨床上,醫生很多妙手,都到一定年齡逐漸形成。內涵里實際都有它的藥理,都有他的道理。

桂枝

關於這方面的例子很多的。我們這裡舉一些例子。桂枝,桂枝通常說它六大功效。(1)發表散寒 (2)溫經止痛 (3) 溫經活血 (4) 調和營衛 (5) 溫陽化氣 (6) 平沖降逆。但是桂枝自身,你給它放在任何一個環境當中,它自己不知道向哪裡去?你要有配伍環境來控制。比如說你和麻黃相配,中醫叫麻桂相須,開腠發汗,解肌發汗相結合。汗是心之液,陽氣蒸發陰液出汗。陽氣蒸發陰液出汗的渠道當中,那他要通過陽氣蒸發陰液通過肌肉,通過皮毛腠理、腠孔出來。麻黃強行打開腠理,桂枝呢,可以解肌。解,鬆動;肌,肌肉。鬆動分肉、肌肉,分肉的特點。如果麻黃、桂枝同用的時候,那解肌、開腠同時進行,當然出汗力量就強。所以為什麼仲景方很多單用麻黃,單用桂枝的發汗力量不大,麻桂同用的方,包括麻黃湯,大小青龍湯,這些發汗力量都很強。就是這個道理,兩葯相須。

桂枝 + 麻黃

開腠發汗

麻黃 + 細辛

溫通血行止痛

桂枝 + 芍藥

調和營衛,調和陰陽

桂枝 + 白朮

溫陽健脾

麻黃 + 茯苓

平沖降逆

所以你用桂枝想叫它辛溫發汗力大,要和麻黃相配,這個配伍環境下,這個配伍環境它對止痛,有特點沒有?它止痛發揮就不佳。所以你就寫個桂枝,有些年輕人臨床上,感冒了,他開了個方,病人說我這個頭痛很厲害,他就寫個桂枝。問他,你寫桂枝幹什麼?他說溫經止痛。從藥性角度講,溫經止痛不錯。我就問,你寫個桂枝,它就知道去溫經止痛嗎?它不去溫陽化氣嗎?不去平沖降逆嗎?那學生一聽,覺得這個問題很奇怪。他為什麼奇怪?因為你《中藥學》、《方劑學》都沒教給他這方面的知識。這方面知識存不存在呀?客觀上存在的。過去長期一、兩千年,歷代醫家臨床實踐的經驗中,我們沒有把它規範,沒有把它總結出來。或者是總結的不夠。

麻黃、細辛相配,從現代實現也證明,是止痛力量很強,桂枝本身有活血作用,但是它要和桃仁、丹皮、赤芍這類,活血化瘀葯相配,它才體現出溫通血行。增加活血的力量。

桂枝、芍藥相配,桂枝湯里我們詳細講到,對外可以調和營衛,對內可以調和陰陽。那你說桂枝調和營衛,它一個葯不行,它得和芍藥相配,才能完成調和營衛,調和陰陽。

像白朮,我們前面講到苓桂朮甘湯、五苓散。不是提到嗎?桂枝、白朮相配是溫陽健脾的基本結構,或者說常用組合。從仲景善於這樣用以後,後世經常這樣用,給後世很大的啟發。這就是配伍的一種環境。這兩個葯同時出現是這個藥方的方向往往向溫陽化氣,這時候有沒有解表散寒作用?桂枝可以發散、益氣、解表、散寒。解表不大,而溫陽化氣比較突出。所以五苓散這裡說到桂枝,可以有解表作用,但五苓散裡邊除了利水滲濕以外,它溫陽化氣是突出的,因為有桂枝、芍藥同用。解表,有表證無表證都能用,因為解表力量不是很大。

麻黃、茯苓相配,是平沖降逆的。特別是平水氣的沖逆常用的一種結構。這在前面講祛濕劑,強調了這個問題。單用桂枝能不能平沖降逆?有能。寒氣上逆,它和茯苓相配呢,它是平沖降逆、側重在水氣的上逆。這是一個例子。這種例子是很多的。

柴胡

下面我們看柴胡的配伍環境。

柴胡 +

白芍

調肝

升麻

升舉清陽

川芎

調氣活血

枳殼

調和肝脾氣機

葛根

透邪發表

柴胡的功用,籠統概括來看,有三大功用。(1)發表透邪 (2) 疏肝理氣 (3) 升舉清陽。

柴胡在不同的配伍環境下,它的功效發揮方向不同。我們正是用它不同的配伍環境,控制它的功效發揮方向,比如柴胡和芍藥相配,是一種調肝的基本結構。因為肝為剛臟,體陰用陽,體陰體現了它的藏血,用陽體現了他的疏肝。所以柴胡才疏肝,和芍藥益陰養血相配,是調肝的一種基本結構。

柴胡和升麻同用,是升舉清陽的基本結構,人體陽氣的升發主要有兩股氣,一個肝氣的升發,一個脾氣的升清。所以柴胡善於升發肝氣,升麻長於助脾,脾的清陽的升發。這兩味同用,產生協同。升舉清陽力量就很強。所以為什麼像補中益氣湯這些,升陷湯,舉元煎,這類升發的很多,都是柴胡和升麻相配。

柴胡、川芎相配,是調氣活血,常用這個組合。用柴胡來疏肝理氣,川芎調肝活血,氣血兼顧。

柴胡、枳殼相配,可以調和肝脾氣機,因為柴胡疏泄肝氣,疏肝理氣,枳殼降脾氣,是個行氣葯,可以降氣。主要作用在脾。柴胡枳殼相配,一升一降,肝脾同治,調和肝脾氣機。

柴胡、葛根相配,柴胡透解少陽之邪,葛根入陽明,透解陽明之邪,外邪入里,由太陽、少陽、陽明,所以邪深入之後向外透,柴胡、葛根相配,透邪發表力量較強,而且是擅長於透。經過了體表皮毛腠理較深層次的,向外透邪發表。

所以柴胡的不同功效,發揮是由它的配伍環境所控制的。

生薑

生薑作用可以(1) 溫胃散水 (2) 協助散表,它有透表、散表作用 (3) 和胃降逆。那配伍環境對它影響是怎樣呢?

生薑 +

半夏

和胃降逆

大棗

調和營衛、氣血、脾胃

白朮、茯苓

健脾除濕

生薑和半夏相配,張仲景《金匱要略》有個小半夏湯,那是一個既能燥濕化痰,又能和胃降逆的一種基本結構。到後來這個連半夏的炮製,都姜半夏,用生薑炮製。它當然既有相虛協同作用,又有相制。為什麼呢?生薑還能制約它的烈性毒性。在這裡我們主要講的是它這種配伍以後、控制功效方向。所以和半夏相配呢,它這個結構出現,一般都是用來除濕化痰,和胃降逆的結構。

生薑大棗相配,能夠在表調和營衛,在內調和氣血,調和脾胃。這也是常用的一個組合。

生薑和白朮、茯苓相配,是健脾除濕的一個基本結構,我們前面講到真武湯裡邊,生薑散水,作用於上焦,白朮燥濕,作用於中焦,茯苓滲濕,作用於下焦。有體現出一種三焦分消,所以這種結構出現的話,那是一種可以除濕,健脾除濕。

乾薑

乾薑 +

甘草

溫補脾肺

細辛、五味

溫化寒飲

附子

回陽救逆

人蔘

溫補中陽

乾薑能夠溫陽,溫陽氣,還能溫化津液,和甘草相配,它溫補脾肺,作用的部分,溫補脾肺的陽氣,甘草乾薑湯,治療脾肺虛寒。

乾薑、細辛、五味子相配,我們在苓甘五味姜辛湯,小青龍湯里講到了。它一協作對寒飲非常適合,溫化,溫散,收斂相結合,是溫化寒飲的常用基本結構,所以單純一味乾薑,你說它溫化寒飲,它沒有配伍環境,怎麼能保證它呢?

乾薑、附子相配,我們說「附子無姜不熱」,那就乾薑、附子相配,走而不守,守而不走,相結合呢,脾腎陽氣同溫,大大增強了這種溫陽作用。所以是回陽救逆的一個基本結構,回陽救逆,溫陽力量很強。

乾薑、人蔘相配,這是在理中丸里的基本結構,體現了內生之寒,溫必兼補,是溫補中陽,溫補脾胃陽氣的一種基本結構。

所以同樣乾薑可以溫陽,可以溫陽化飲,這些作用都是它可能發生的作用,但是它有它的配伍環境,協同下才能控制它的功效發揮方向。才能控制它具體向什麼功效發揮。

芍藥

這裡我們只能舉一部分藥物。這涉及到配伍學。

芍藥 +

柴胡

調肝解郁

枳實

調和肝脾,肝脾同治

桂枝

調和營衛,調和陰陽

當歸

養血止痛

甘草

緩急止痛

芍藥和柴胡相配,前面講到了是調肝解郁,調肝的基本結構。芍藥和枳實相配,芍藥長於止痛,又能柔肝,益陰養血,柔肝,緩急止痛,枳實呢,行氣導滯,也有止腹痛作用。但是枳實和芍藥同配之後體現出來的,柔肝緩急止痛和行氣止痛結合,同時又有調和肝脾,肝脾同治的作用。因此用於肝脾不和腹痛,是個很好的結構。

芍藥和桂枝相配,前面講過,調和營衛,調和陰陽。當歸、芍藥相配,是一種養血、活血、止痛結合的。這兩味葯都能止痛,當歸養血活血,能止痛。芍藥柔肝緩急止痛,能止痛,芍藥能益陰養血,當歸能養血,又能夠相須,增加養血力量。所以這個作為養血止痛上兩個協同。

芍藥的緩急止痛和甘草相配,發揮作用最好。所以張仲景有個芍藥甘草湯,可以緩急,緩解經脈居孿,也能起到止痛作用。這是芍藥的配伍的一般規律。

黃柏

黃柏 +

黃連

清熱燥濕,清熱解毒

知母

滋陰降火

蒼朮

清熱燥濕

黃柏和黃芩、黃連這類相配,是清熱燥濕,清熱解毒常用的結構。所以我們說黃柏一味葯,它多功效,又能清熱燥濕,又能清熱解毒,有能清虛火,降虛火。那它和配伍環境決定,譬如在黃連解毒湯中,黃柏和黃連相配,還有黃芩支持,它是清熱解毒的一張基礎方。黃柏如果和蒼朮相配,前面我們講的二妙散,和蒼朮相配,在宋以後,就成為清熱燥濕常用的一種組合。所以說黃柏清熱燥濕,和蒼朮相配,作用更好。尤其是濕熱下注。

黃柏和知母相配,長於滋陰降火,我們在前面已經舉例子提到了。

白朮

白朮 +

人蔘

益氣健脾

茯苓

健脾除濕

桂枝

溫陽化氣

枳實

健脾消痞

神曲

健脾消食

白芍

健脾柔肝

再看常用藥白朮,白朮也是多功效的。白朮能夠補脾,健脾,益氣。能夠除濕,還可以健脾、消食。它的不同配伍,可以起到不同的協同作用。人蔘、白朮相配,是益氣健脾的一種基本結構,人蔘益氣,白朮健脾,配伍既能糾正脾氣不足,又能幫助脾胃運化。

白朮、茯苓相配,我們在前面講到,講祛濕劑的時候,分析苓桂朮甘湯的配伍時提到過,白朮、茯苓相配,也是歷來仲景以後,大量使用的配伍組合。它是健脾除濕,燥濕、滲濕相結合。健脾除濕力量較強。

白朮、桂枝相配,是溫陽化氣的常用組合。

白朮、枳實相配,我們把它叫做枳朮丸,白朮健脾,既能消食,又能祛濕,枳實行氣降氣,能夠導滯,所以兩個聯合起來,健脾消痞。也能夠健脾消食積。張仲景有個枳朮湯,這兩個聯用,健脾可以消水飲,後世的枳朮丸,變成丸藥了,這兩味葯組成,用荷葉燒飯為丸,枳朮丸,消補兼施,這兩個就治療健脾消食了。

白朮和神曲相配,也是健脾消食常用的。

白朮和芍藥相配,健脾柔肝相結合,因為肝旺容易克伐脾土。這也是肝旺脾虛常配的結構,像痛瀉要方。

所以白朮在不同配伍環境下,功效發揮方向不同。

前面我們舉了一堆,都是屬於一部分藥物,是一種配伍環境,通過配伍環境,來控制藥物功效發揮方向,所以在臨床運用配伍技巧的時候,要避免用藥的隨意性。這節課我們先討論到這裡。


推薦閱讀:

方劑學 67 講 治燥劑
方劑學 05講
方劑學 43講方劑
中醫師承_確有專長-方劑學習題1
方劑學

TAG: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