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群體為什麼懷念毛澤東時代?
一個幽靈,一個毛澤東幽靈,在中國當今大地上徘徊。而且徘徊的有上升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一個形成的弱勢群體的呼喚聲音上。 這說明什麼? 毛澤東逝世將近30年了,今年12月26日又是他誕辰112周年。近30年來無論從政治角度還是經濟角度,還是社會角度環境角度中國都發生巨大變化;各個領域的改革也27年了。按道理和歷史趨勢看,一個曾經影響中國一段歷史進程的重要領袖,隨著時間的磨礪和新時期的變化應該逐漸淡化才是正理。那為什麼現在民間呼喚毛澤東時代回歸的呼聲就怎麼那麼大呢? 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和玩味的問題! 這應從中國民間思潮的波動和現實的利益軌跡上查找原因。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歷史範疇。從1935年遵義會議確定毛澤東在紅軍和黨的領導地位開始,經過1945年黨的「七大」真正確立毛澤東在黨內的領導地位,一直到1976年毛澤東的逝世,都應該稱為毛澤東時代。這是泛義。但我們通常狹義稱的毛澤東時代,是講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到1976年毛澤東逝世27年這一段。因此,毛澤東時代,就是講這一段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階段。 現在有一種「精英」思潮。一提到毛澤東時代,就是1957年的「反右」、1960年代初期的「天災人禍」和1966年到1976年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似乎這27年中國人民生活在人間地獄裡水深火熱般煎熬。27年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概被視而不見。尤其是對「文革」10年內取得的偉大建設成就隻字不提,看到聽到的全是「獨裁」「專制」「政治迫害」和「國窮民貧」「國民經濟崩潰到邊緣」等等的陰暗評價。甚至搞民族虛無主義,極力否定這段時期甚至建國27年來各個領域取得的矚目成就。進而否定一切乃至執政黨曾經為民殫精竭慮建立的功績和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創造的成果。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輿論煽動情緒,這種論調以及那種「抽象肯定具體否定」的策略無益客觀評價這段時期毛澤東和執政黨的歷史地位現實功績,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所堅決反對的。 建國後到1976年毛澤東逝世,27年中國取得的驕人成就國內外有目共睹,誰也否定不了。但是,「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基本路線,傷害了大多數中國人民乃至造成思想上的極端,確實應該否定併當作教訓汲取的。這是一種含義。還有另一種含義:中國建設的含義。也就是說;毛澤東時代中國建設成就和極「左」的「革命」運動,應該加以區分才是。 因此,在談到「毛澤東時代」這個範疇時,應該把毛澤東時代的建設和「革命」嚴格區分開來。不能一談到「毛澤東時代」就把「嬰兒和污水」一塊潑掉。這不好!這樣容易產生歧義:27年來國家一團糟,甚至連執政黨自己都把自己的地位和領袖也否定了。 老百姓特別當今形成的弱勢群體階層懷念毛澤東時代,顯然與「精英」們的理解不同。他們低「素質」的理解很樸實很現實,他們很會「兩害相權取其輕」。在比較「階級鬥爭」和獲得實惠兩者間很容易辨別哪樣東西應該在前。那就是:毛澤東時代相對今天,沒有特權,沒有貪污,沒有歧視,理想堅定,官場清廉,社會公平,人人平等,風氣純正,環境和諧,兩極差小……因此,他們眼中的毛澤東時代,已經不是「整人」的人人自危的恐懼(這一點與「精英」共識無須多言),而是對那個年代呈現的美好東西的追憶了。 毛澤東時代的毛澤東和執政黨的威信在人民心中極高。這與當時共產黨奪取政權順應民意和歷史潮流、國內外的嚴峻形勢、短短時間取得的成就以及單一的意識形態宣傳教育有關。當時的人民無需強迫,自發的「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建設社會主義。這種自豪感和凝聚力形成是當時全國各種運動(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的強大思想基礎和社會基礎。因此,全國上下的政治熱情幾乎達到狂熱程度。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發生就是順理成章的必然趨向。 十年的「政治」浩劫,最終打破國人烏托邦的夢想。尤其是「以階級鬥爭為綱」黨的基本路線為名、而行整人或消除異己之實的卑劣行為,以及「內亂」破壞穩定建設的現實,國人已經厭倦上層的權力之爭和下層的派性之斗。這種民間意願趨向,又為急切結束「文革」的派別爭鬥(以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打頭的政治運動),強調「現代化」建設轉型提供了必然條件。 因此,1970年代末期的改革,順應了民心和歷史趨勢,尤其是「四人幫」被清除和黨的基本路線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使國人嚮往打開國門搞「四化」,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奠定了思想和社會基礎。 我們必須承認這個現實:我們的改革,是在毛澤東時代奠定的工農業、國防科技等基礎上開始的改革;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總結經驗接受教訓後進行的改革。也就是說:沒有毛澤東時代打下的思想(特別是教訓方面的)和物質基礎,我國今天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是不可能的。因此,對毛澤東時代的成就必須給予客觀公正的理解和肯定,而不是睜著眼睛採取「鴕鳥政策」一昧罵娘。 然而「播出的是龍種收穫的卻是跳蚤」。27年後的今天——被稱為所謂的「攻堅」階段里,許多老百姓發現的是什麼? 從連續兩年中央的「一號」文件到農民的聯產承包制的形成,廣大農民首先是改革的最初收益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地域、經濟勢力等等的差異,聯產承包制很快「風光不在」。二十幾年過去了,除了農村少數「勤勞致富」和「爆發戶」外,更多的是農田被強征,剩餘勞力流向城鎮,各類苛捐雜稅盛行,各種假冒偽劣產品坑害農民……難免李昌平哀嘆「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了。 1980年代初期中央開始國有企業改革。二十幾年過去了,除了國家壟斷的一些行業和大的國有集團尚有效益外,大部分中小企業(包括集體性質企業)被重組、被「賣」掉了。大量的國有資產流入少數既得利益人員或集團手中;下崗失業職工日趨嚴重;就是在職的職工收入也微乎其微;大量畢業大中學生為找工作絞腦汁四處奔波…… 官場潛規則盛行,貪污腐敗成風,官商、黑白道勾結,社會風氣江河日下,道德信仰理念失准,假大空秀漫天飛舞,假冒偽劣泛濫成災,公職人員公信力下降,突發事件此起彼伏,老百姓怨聲載道……這些社會醜惡現象遠比1980年代中後期嚴重的多。 教育、衛生、房改成了新時期壓在老百姓頭上的「新三座大山」;社保成為人們將來談虎色變的顧慮;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拉大日趨嚴重;政府機構改革精簡膨脹的輪迴;公務員「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工資待遇的自我加碼;損害生態環境和公共資源的「『功』在當今,罪在千秋」的急功近利「政績」;……這些名為「改革」實為破壞「改革」的現象,無疑不能不使人們懷疑:這究竟是在前進還是倒退! …… …… 27年的改革時間,相當建國後毛澤東時代的總和。27年在一個人的壽命小河中已經很長了,哪有27年的「陣痛」?——真正的「長痛」啊!我國的基尼指數早就超過國際警戒線了!國家和人民再也沒有一些領域改革的折騰或倒退的本錢了。如果再用重複改革初期「摸石頭過河」的「試驗」來搪塞愚弄人民無疑是飲鴆止渴!老百姓需要的實實在在的東西。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就說過:「如果導致兩極分化,改革就算失敗了。」1993年又指出,「少部分人獲得那麼多財富,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問題。分配不公,會導致兩極分化,到一定時候問題就會出來。這個問題要解決。」老百姓不需要扭曲的「改革」,更不需要形成一個「利益集團」更大化的趨勢。老百姓會鑒別取捨。於是,懷念毛澤東時代的思潮回歸的出現就絲毫不奇怪了。 我認為改革是否成功,關鍵應該看以下幾個反應:絕大多數人是否獲利;絕大多數人是否滿意;社會風氣是否好轉;政府官員是否廉正;法治制度是否健全;民主空氣是否濃厚;環境保護是否合理。如果做不到這些,那這個改革就應該大打折扣! 老百姓自然心中有一桿秤。他們往往會以眼前切身利益來鑒別一些改革結果的優劣和取捨態度。 毛澤東時代由於歷史和當時經濟條件的局限,在那個權威的時代,國人勒緊腰帶相信毛主席和共產黨,是與當時的幹部相對以身作則與民同甘共苦、服務宗旨相對落實有關。毛澤東時代人人有飯吃——儘管吃的不如今天;老百姓有房子住(一月幾元的房租)——儘管住的沒有今天一些人寬敞;老百姓公費看病公費教育勞保福利無後顧之憂——儘管沒有今天天花亂墜的「藍圖」……但老百姓當時理解國家的難處,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勞模做表率,所以他們活的比較充實,幾乎沒有什麼怨言和要求。有人說毛澤東時代是「大鍋飯」和「養懶漢」的時代,這種說法全然不懂當時的無奈國情和條件限制,是一種事後諸葛的別有用心挑撥。 如今呢?我們的一些改革究竟給老百姓和社會帶來什麼? 我有時候在想: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幾乎沒有幾個成功的範例?從春秋秦國的商鞅變法到北宋的王安石變法到清末的戊戌變法,都是以失敗告終。這裡面除了有歷史的、傳統的、策略的等等原因外,主要的是因為觸動了中上層權貴們的根本利益,遭到他們強烈抵制、反撲乃至鎮壓,最終以失敗結局告終。 但有些改革往往不但遭受上層利益集團的頑固抵制,而且還會引起下層人民的強烈不滿。當這種改革受到上下截然兩種不同勢力的抵制時,那我們就不得不反思這種改革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文革」中有幾句經常叨念的話是:「一種傾向掩蓋著另一種傾向」、「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和「矯枉必須過正」。今天回憶這些話頗有一番輪迴的意味:「文革」中,儘管毛澤東提出「抓革命促生產」這句名言並始終貫穿「文革」全過程,然而實踐證明卻是「革命」壓倒生產,最終人們厭煩「革命」而呼喚生產;改革中,儘管自始至終強調「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一起抓,兩手都要硬」,但結果卻是物質壓倒精神上的東西,最終人們厭煩單純追求金錢趨向而呼喚道德和信仰的東西回歸。有意思的是:「文革」和改革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運動,回報的結果竟然何其相似乃爾,令人深思啊! 在這裡,我想談一個敏感話題。政治體制改革應該是一切改革的「總綱」和「生命線」——「綱舉目張」么。政治體制改革的「線路圖」其實人們心知肚明,關鍵還是「線路圖」沒能實質攤開和「時間表」的及時兌現而已。我認為:目前經濟改革出現一些問題關鍵是政治改革的「跛腳」所致。黨中央不是多次提出的「與時俱進」、「政治文明」、「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人性化」等等努力方向么?畢竟如今的國人不是「愚民」或「群氓」了。那些「捅破窗紙即可一目了然」的簡單問題,為什麼不能大度、透明、公開的進行全民探討呢?我是一個執政黨的黨員,我真誠希望執政黨健康壯大、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和諧幸福,應該讓大家自由討論「敏感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嘛!而不是迴避甚至壓制,更不能以「煽動」「顛覆」「推翻」「敵對勢力」「別有用心」等等的罪名「打棍子」「扣帽子」。否則,那還是「文革」時期基本路線的回潮,是逆潮流而動的愚人之舉,只能給所謂「敵對勢力」落下「攻擊」我們的口實。 近幾年呼喚毛澤東的回潮有幾起但始終連綿不斷。1990年代初期是一起。那時中老人多為懷舊、許多致富人掛毛主席像當「神」、年輕人聽頌讚毛主席的歌為時髦。如今思念毛主席遠遠超過這些表象內容。更多的中老年人、弱勢群體乃至年輕人加入懷念毛澤東的行列,說明人們懷念的不僅僅是那個「純真的」年代,更多的應該是公平、公正、平等、和諧、信念、理想、清廉、同志等等的幾近是今天奢望的東西。
推薦閱讀:
※千里馬、騾子和驢(4)----個體與群體的關係
※住房雙軌制:讓中低收入群體「居者有其屋」
※群體性事件的動力學特徵
※劉邦與知識分子群體
※論當前的高收入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