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在學校中的應用33-教學效果量化評價表
案例背景一個年級的某一學科一般來說會有幾個教師同時進行教學,怎樣比較他們的教學效果呢?僅僅用一次考試結果進行橫向比較是不全面的。教學效果評價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歷次考試成績的變化情況。本案例中我們以某中學高一8個班的語文中考入學成績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成績為例分別計算名次和標準分,通過觀察名次變化和標準分差兩種不同角度來評價任課教師的教學效果。關鍵技術點要實現本案例中的功能,學員應該掌握以下EXCEL技術點。●基礎知識 圖案
Step 2輸入學生原始信息和考試成績①在工作表「成績表「的單元格A1,B1,C1,D1分別輸入欄位名「班級「,」學號「,」中考「,」期末「。②在單元格區域A2:D467輸入全年級8個班466名學生的所在「班級「,」學號「以及中考和高一期末考試成績.
Step3設計教學效果評價表①在工作表「評價表「的單元格A1中輸入標題」教學效果評價表(一)「,選中單元格區域A1:I1,單擊常用工具欄」合併及居中「按鈕。②在單元格區域A2:H2中分別輸入欄位名「班級「,「學生數「,「任課教師「,「中考平均分「,「期末平均分「,「中考名次「,「期末名次「,「名次差「和」教學效果 「。③在單元格區域A3:C10分別輸入8個班的班級名稱,學生人數和任課教師的姓名
④在單元格A11輸入「年級平均分「,單元格A12輸入「標準差」,分別選中單元格區域A11:C11和A12:C12,單擊常用工具欄」合併及居中「按鈕。
⑤選中單元格區域A1:I12,按組合鍵複製,單擊單元格A15,按組合鍵粘貼,將標題行的「(一)「改為」(二)「,將「中考名次「,「期末名次「,「名次差「分別改為」中考標準分「,」期末標準分「和」標準分差「
Step4統計各班中考平均分和期末平均分①在單元格D3中輸入數組公式:「=SUM((成績表!$A$2:$A$467=評價表!$A3)*成績表!C$2:C$467)/評價表!$B3 「按組合鍵確認即可統計出1班中考平均分。
②選中單元格D3,向右拖曳右下角的填充柄至單元格E3即可完成1班高一期末平均分的統計工作。
③選中單元格區域D3:E3,左鍵雙擊單元格E3右下角的填充柄即可完成2至8班中考和高一期末平均分的統計。
Step5統計各班中考和高一期末平均分在全年級中的名次①在單元格F3中輸入公式:「=RANK(D3,D$3:D$10) 「,按鍵確認即可得到1班中考平均分在全年級的名次。
②選中單元格F3,向右拖曳右下角的填充柄至單元格G3即可完成1班高一期末平均分在全年級的名次的統計工作。
③選中單元格區域F3:G3,左鍵雙擊單元格G3右下角的填充柄即可完成2至8班中考和高一期末平均分在全年級的名次的統計。
Step6統計各班中考和高一期末平均分的名次差①在單元格H3中輸入公式:「=F3-G3 「,按鍵確認。②左鍵雙擊單元格H3右下角的填充柄即可完成2至8班「名次差「的統計。
Step7評價教學效果①在單元格I3中輸入公式:「=LOOKUP(H3,{-7,-3,0,1,4;"退步明顯","退步","原位","進步","進步顯著"})」,按鍵確認即可完成對1班教學效果的評價。
②左鍵雙擊單元格I3右下角的填充柄即可完成2至8班教學效果的評價。
Step2統計年級中考和期末的「平均分」和各班平均分的「標準差」①在單元格D25中輸入公式:「=AVERAGE(D17:D24) 「按鍵確認。②在單元格D26中輸入公式:「=STDEVP(D17:D24) 」按鍵確認。
③選中單元格區域D25:D26,向右拖曳單元格D26右下角的填充柄至單元格E26即可年級中考和期末的「平均分」和各班平均分的「標準差」的統計
Step3統計各班「中考標準分」和「期末標準分」①在單元格F17中輸入公式:「=(D17-D$25)/D$
②向下拖曳單元格F17右下角的填充柄至單元格F24即可得到2班至8班中考平均分的標準分。
③選中單元格區域F17:F24,向右拖曳單元格F24右下角的填充柄至單元格G24即可得到1班至8班高一期末平均分的標準分。
Step4統計「標準分」的差值①在單元格H17輸入公式:「=G17-F
Step5評價教學效果①在單元格I17輸入公式「=IF(H17>0,"進步",IF(H17<0,"退步","原位"))」,按鍵確認即可完成對1班教學效果的評價。
②左鍵雙擊單元格I17右下角的填充柄即可完成2班至8班教學效果的評價。
Step6修飾美化評價表刪除第11行和第12行內容。②按圖25樣式為表格設置邊框和文字效果
至此教學效果評價全部完成,用兩次考試平均分的「名次差」和平均分的標準分的差值從不同角度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兩種評價各有千秋,大家從評價結果可以觀察出一些問題,大家也可以用自己任教班級的近兩次考試成績模仿進行類似教學效果評價。
關鍵知識點講解LOOKUP函數函數名稱:LOOKUP主要功能:返迴向量(單行區域或單列區域)或數組中的數值。函數 LOOKUP 有兩種語法形式:向量和數組。函數 LOOKUP 的向量形式是在單行區域或單列區域(向量)中查找數值,然後返回第二個單行區域或單列區域中相同位置的數值;函數 LOOKUP 的數組形式在數組的第一行或第一列查找指定的數值,然後返回數組的最後一行或最後一列中相同位置的數值。向量為只包含一行或一列的區域。函數 LOOKUP 的向量形式是在單行區域或單列區域(向量)中查找數值,然後返回第二個單行區域或單列區域中相同位置的數值。如果需要指定包含待查找數值的區域,則可以使用函數 LOOKUP 的這種形式。函數 LOOKUP 的另一種形式為自動在第一列或第一行中查找數值。使用格式1:向量形式LOOKUP(lookup_value,lookup_vector,result_vector) 參數說明:Lookup_value為函數 LOOKUP 在第一個向量中所要查找的數值。Lookup_value 可以為數字、文本、邏輯值或包含數值的名稱或引用。Lookup_vector為只包含一行或一列的區域。Lookup_vector 的數值可以為文本、數字或邏輯值。要點 Lookup_vector 的數值必須按升序排序:...、-2、-1、0、1、2、...、A-Z、FALSE、TRUE;否則,函數 LOOKUP 不能返回正確的結果。文本不區分大小寫。Result_vector只包含一行或一列的區域,其大小必須與 lookup_vector 相同。函數說明●如果函數 LOOKUP 找不到 lookup_value,則查找 lookup_vector 中小於或等於 lookup_value 的最大數值。 ●如果 lookup_value 小於 lookup_vector 中的最小值,函數 LOOKUP 返回錯誤值 #N/A。 應用示例
主要功能:函數 LOOKUP 的數組形式是在數組的第一行或第一列中查找指定數值,然後返回最後一行或最後一列中相同位置處的數值。如果需要查找的數值在數組的第一行或第一列,就可以使用函數 LOOKUP 的這種形式。當需要指定列或行的位置時,可以使用函數 LOOKUP 的其他形式。提示通常情況下,最好使用函數 HLOOKUP 或函數 VLOOKUP 來替代函數 LOOKUP 的數組形式。函數 LOOKUP 的這種形式主要用於與其他電子表格兼容。使用格式2:數組形式LOOKUP (lookup_value,array) 參數說明:Lookup_value為函數 LOOKUP 在數組中所要查找的數值。Lookup_value 可以為數字、文本、邏輯值或包含數值的名稱或引用。●如果函數 LOOKUP 找不到 lookup_value,則使用數組中小於或等於 lookup_value 的最大數值。●如果 lookup_value 小於第一行或第一列(取決於數組的維數)的最小值,函數 LOOKUP 返回錯誤值 #N/A。Array為包含文本、數字或邏輯值的單元格區域,它的值用於與 lookup_value 進行比較。函數說明函數 LOOKUP 的數組形式與函數 HLOOKUP 和函數 VLOOKUP 非常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函數 HLOOKUP 在第一行查找 lookup_value,函數 VLOOKUP 在第一列查找,而函數 LOOKUP 則按照數組的維數查找。●如果數組所包含的區域寬度大,高度小(即列數多於行數),函數 LOOKUP 在第一行查找 lookup_value。●如果數組為正方形,或者所包含的區域高度大,寬度小(即行數多於列數),函數 LOOKUP 在第一列查找 lookup_value。●函數 HLOOKUP 和函數 VLOOKUP 允許按行或按列索引,而函數 LOOKUP 總是選擇行或列的最後一個數值。要點 數組中的數值必須按升序排序:...、-2、-1、0、1、2、...、A-Z、FALSE、TRUE;否則,函數 LOOKUP 不能返回正確的結果。文本不區分大小寫。應用示例
推薦閱讀:
※學校在重建——教育思想重建
※【家長學校】傷害孩子的七大口頭禪你說過嗎?
※報讀私人學校要注意什麼
※我的朋友遍天下之澳洲行,第九天:參觀鬼妹子的學校St Aloysius.
※【評價】如何看待學校「強捐感恩費」這種亂收費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