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文宣王:孔子在北宋的尊崇與形象

孔子雖無法實行其政治理念,但他刪定典籍,教育英才,使儒家成為後世重要的治國標準。漢以後歷代帝王,特別是北宋,在孔子的封號與衣冠上大加推崇,徽宗時幾達天子之尊。孔子後人將山東曲阜家廟的孔子小像刻石流布亦在此時,孔子早期的標準樣貌從而定型。

一、漢代山東嘉祥「孔子問禮老子」圖像

《史記?孔子世家》載:「魯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塚」,漢高祖劉邦十二年(B.C.195)過山東曲阜,以天子「太牢」之禮祭祀孔子。漢元帝(48-33B.C.)召孔子第十三代孫孔霸為帝師,封關內侯,號褒成君,食邑八百戶,以稅收按時祭祀孔子,是命孔氏子孫祭祀孔子之始。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皇帝親赴曲阜祭孔子及七十二弟子,祭孔始有配享。

以上是早期的祭孔大事紀,但漢代祭孔有無孔子像?司馬遷記「孔子塚大一頃。故所居堂弟子內,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未提遺像。漢景帝(188-141B.C.)時西蜀太守文翁為孔子畫像惜未傳世。東漢孔子相關圖像以「孔子見老子」畫像石為代表,主要見於陝西、河南、山東、四川和江蘇等地,山東尤多,約占畫像石總數的百分之八十[ 李強:《漢畫像石〈孔子見老子圖〉考述》,《華夏考古》,2009年第2期,頁125-129。姜生,〈漢畫孔子見老子與漢代道教儀式〉,《文史哲》2011年第2期,頁46-58。],在此以山東省嘉祥縣三塊「孔子問禮老子」畫像石來分析。

嘉祥可說是孔子核心教化區,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版《嘉祥縣志》卷一〈方輿志〉記載:「嘉祥,古之兗州之域,魯之南武城也。」孔子晚年得意學生曾參與其父曾點皆為「南武城人」。以下將以表格列出武梁祠、齊山村、宋山村三種畫像石,展現此區對孔子問禮主題的處理模式。

圖1孔子見老子黃易

武梁祠(圖1) 清乾隆五十一年(1768)黃易所發現[ 黃易有數套的訪碑圖傳世,其中天津博物館所藏《得碑十二圖》冊是乾隆四十年至五十八年(1775-1793)間黃易在山東、河北等地方尋碑、摹拓的經過。山東地區佔有十張,又其中以訪得漢代畫像石佔大多數,所以《得碑十二圖》主要是蒐訪漢代畫像石的紀錄。其中的「紫雲山探碑圖」,是講黃易依據《嘉祥縣志》「紫雲山石室零落,古碑有孔。」的紀錄而訪得武梁祠堂畫像石並重立武梁祠。蔡鴻茹,〈黃易《得碑十二圖》〉,《文物》1996年3期,頁72-79。關於黃易的研究,見李文蘭《黃易訪碑圖研究》(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秦明編著,《蓬萊宿約:故宮藏黃易漢魏碑刻特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6月);秦明主編,《黃易與金石學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2年1月)],畫面中左有一戴冠者,手執鳥禽向右,榜題「孔子也」。其右有一戴冠執曲杖長者左向與孔子相對,榜題「老子」。

圖2山東嘉祥齊山孔子見老子

齊山村(圖2) 左邊戴冠執曲杖長者,榜題「老子也」;右邊戴冠者拱手左向立,手執一鳥禽,榜題「孔子也」。孔子後方弟子,榜題「顏回」。

圖3山東嘉祥宋山孔子見老子

宋山村(圖3) 左有一人,戴冠,手拄一曲杖,雖無榜題,可以判斷為老子。老子對面戴冠者,可理解為孔子,手捧鳥禽。

《史記?孔子世家》並未記載老子如何回答孔子問禮,三塊〈孔子問禮老子〉畫象石,在孔子老子之間,有一孩童。此童不見於記載,但現今多被理解為項橐[ 邢義田,〈漢代畫像項橐考〉,《九州學林》6卷2期(2008年秋季),頁2-8。金文京,,〈《孔子的傳說〉-〈孔子項託相問書〉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俗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3-22頁。],《戰國策?秦策五》記載「甘羅曰『夫項槖生七歳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歳於茲矣!』」此亦載於《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項橐應是有意被安排來充實孔子問禮的內涵,亦或許是刻意安排來表現孔子勤學好「問」的精神: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鄒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 曰『是禮也。』」也就是問的本身,就是禮。〈八佾第三〉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七〉

《論語》是孔子思想精神所在,以上三在表現求知必「問」,「問」是學習的必要途徑,只要有助於學,不管年齡大小,任何人皆可為師,於是「孔子問禮老子」畫象石添加項橐,凸顯孔子「問學」的特質。

其次,這三方畫象石的孔子手中均執有鳥禽,此見《儀禮?士相見禮》:「士相見之禮。摯,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摯」是初次見面時所送的禮物,孔子所執鳥禽為「雉」,「腒」則是乾雉,「左頭奉之」則是將雉鳥的頭轉向左。古代貴族互訪,不同等級,禮儀各不相同。《士相見禮》是士與士初次相見的禮儀;其次是士見大夫、大夫相見、以及見國君之禮。最後是雜記諸儀,如燕見國君、進言、侍坐、君賜食賜飲、稱謂等[ 楊天宇,《十三經譯註:儀禮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頁55-64。]。東漢畫像石組合「孔子問禮」與「孔子師項橐」兩則故事是很常見的表現方式,但嘉祥這樣的儒家核心教化區強調孔子手執鳥禽,則是圖像解讀的關鍵,藉此轉換成符合成儒家經典將「禮」具象繪圖的精神。

二、孔子封號的提升:「聖王」地位的確立

漢以後孔子封號的大略演進有: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封孔子「文聖尼父」,太和十八年(494)遷都洛陽,推動漢化取代鮮卑習俗,次年孝文帝並親臨曲阜祭孔表達尊崇漢俗。北周宣帝大象二年(580)加封孔子「鄒國公」。隋統一南北,文帝開皇年間(581-600)封孔子「先師尼父」。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封孔子「先聖」、十一年(637)封「宣父」,高宗永徽年間(650-655)封「先師」、顯慶二年(657)復封「先聖」,武則天天授元年(691)封「隆道公」。但最重要的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封孔子為「文宣王」,此封號深深影響宋代,《宋書?禮志八?文宣王廟》記載:

至聖文宣王。唐開元末升為中祠,設從祀,禮令攝三公行事。朱梁喪亂,從祀遂廢。後唐長興二年,仍復從祀。周顯德二年,別營國子監,置學舍。宋因增修之,塑先聖、亞聖、十哲像,畫七十二賢及先儒二十一人像於東西廡之木壁,太祖親撰先聖、亞聖賛,十哲以下命文臣分賛之。

孔子封號在文宣王前多了「至聖」二字,這和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勑封有關,現存拓本碑額篆書「御製玄聖文宣王贊」,碑文書風是北宋太宗時御書院領袖王著帶來的〈集王羲之行書聖教序〉風格,此風也見於大中祥符四年(1011)加封五嶽帝號相關碑文,書寫者頭銜為「翰林待詔」,也都是「奉勑書」[ 五嶽封帝號的文章作於大中祥符四年,但是碑版立石的時間不同。王曾撰文〈中嶽中天崇聖帝碑〉,書者翰林待詔白憲,大中祥符七年立石於河南登封。陳彭年撰文〈北嶽安天元聖帝碑〉,書者翰林待詔邢守元,大中祥符九年立石於河北曲陽。高明一,〈沒落的典範:「集王行書」在北宋的流傳與改變〉,《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所集刊》23期(2007),頁81-136。],〈御製玄聖文宣王贊碑〉雖無書者姓名,但從書風亦可判斷是翰林待詔奉勑書。(圖4)左有題記:

圖4

大中祥符元年二十四日,東封禮畢。十一月一日,車駕幸曲阜縣,謁(奠)先聖文宣王。…是日詔先聖加號「玄聖文宣王」,御製贊。…次日以太牢致祭。…五年八月廿二日奉敕「諸道州府軍監各於玄聖文宣王廟刻御製贊並詔」,十一月日奉敕改諡曰「至聖文宣王」。

碑文提到「大中祥符元年二十四日」,到山東行封禪大典,同年封孔子「玄聖文宣王」。活動於北宋末南宋初的孔子後代孔傳,所撰《東家雜記?孔子追封謚號》記載「玄聖文宣王」封號用典:

《春秋孔演圖》曰「孔子母感黑帝而生」,《莊子》亦云「玄聖素王」,故有是號。

《春秋孔演圖》原文是「孔子母徵在,夢感黑帝而生,故曰玄聖。」「玄聖素王」一詞出於《莊子?天道》「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明此以南鄉,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孔子在漢代即被稱為「玄聖素王」,孔子身雖無位,修春秋以制明王之法而稱之,所謂有其道而無其爵。宋真宗取「玄聖」封號,主要與五德終始說和感生帝有關,孔子為宋人之後,宋人又是商人之後,商代立國者湯是黑帝的象徵。故孔子為黑帝感生,玄在顏色上為黑,故以「玄聖」封號意涵黑帝[ 詳細的分析,見徐興無,(作為匹夫的玄聖素王─ 懺緯文獻中的孔子形象與思想),收在黃俊傑編,《東亞論語學:中國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頁139-168。]。

但為甚麼將「玄聖」又改成了「至聖」呢?此事見《宋書?禮志八》,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月,宋真宗夢玉皇令趙氏祖先授天書,自稱是人皇九人中一人,後唐時奉玉帝之命降世,主趙氏之族,總治下界,名趙玄朗。於是閏十月,宋真宗追尊趙玄朗為聖祖,為了避諱,將孔子封號「玄聖」改成「至聖」。

三、孔子在北宋「王者之制」的表徵

唐玄宗封孔子為「文宣王」時,詔「自今以後夫子面南而坐」。中國以坐北朝南為尊位,上位者接見下位者,皆面南而坐,皇帝是人間天下第一人,故以「南面」代稱帝位。北宋對孔子的尊崇超越前代,真宗「命輔臣議定,初欲追謚為帝」,但禮官認為孔子在周朝僅為低階臣子,不應加號使孔子地位反在周王之上,只可「第增美名,續奉敕改謚至聖文宣王」。因可理解最初寓有「黑帝」內涵的「玄聖」名號是在無法封孔子為「帝」情況下的折衷辦法。

此後,欲在形式上暗示孔子具有「帝」身分的情事相繼出現,神宗熙寧八年(1068)國子監修成殿屋,常秩等人建議孔子塑像用「天子之制十二旒冕」,太常禮院檢討,認為:

國朝文宣王廟,自建隆三年詔廟門准儀制,令立戟十六枝,用正一品之禮。大中祥符二年,賜曲阜縣文宣王廟桓圭一,從上公之制,冕九旒、服九章。按衣服今王爵之服,春、秋釋奠則用中祠,皆今朝之制也。(馬端臨《文獻通考?學校考五?祠祭褒贈先聖先師》)

圖5三禮圖桓珪

引文中表示身分的有立戟、旒冕、章服、執圭四項。一品官立戟十四、上公立戟十六、太子立戟十八、天子宮殿與宗廟立戟二十四。執圭,上公才配有「桓圭」。(圖5)依照《周禮》,孔子執桓圭為上公之制;立戟亦為上公之數。北宋章服方面,天子服紋飾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共十二章。上公去除日、月、星辰三項為九章服。 (圖6-1)所著衣裳與頂戴稱「袞冕」,(圖6-2)可知唐玄宗封孔子為「文宣王」時,「內出王者袞冕以衣之」即是待以上公之制。旒冕數與章服數是對等的,上公頂戴九旒冕的圖像可見於南宋理宗時期〈道統十三賛?夏禹王立像〉。(圖7-1) 南宋理宗作 <道統十三贊>,淳祐元年(1241)赴太學,賜贊國子監,命馬麟作伏羲、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顏回、曾子、子思、孟子等十三巨幅掛軸,目前尚存的伏羲、堯、舜、湯、武王五幅。〈道統十三賛?夏禹王立像〉似著十二章服,肩部可見日、月、星辰三種圖案。(圖7-2)

圖6-1三禮圖袞冕

圖6-2三禮圖上公袞冕

圖7-1夏禹王立像頂戴

圖7-2夏禹王立像

徽宗崇寧初年(1102),國子司業蔣靜建言孔子與門人服飾應有身份差別,配享門人、從祀先賢,皆已敕封公、侯、伯不同的等級,孔子已封為王,於是崇寧四年下詔:

「從國子司業蔣靜之請,改用冕十二旒,服九章,而又圖繪,頒之天下郡邑。」其執圭、立戟,乞並從王者制度。(《文獻通考?學校考五?祠祭褒贈先聖先師》)

故孔子用「天子之制十二旒冕」,但穿著、立戟、執圭仍從上公之制。大觀元年(1107)徽宗設「議禮局」掌議定各項禮制,大觀四年(1111)二月編成《大觀新編禮書》[ 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5月)頁210-214。]。同年下詔:

先聖廟用戟二十四,文宣王執鎮圭,並如王者之制。(《文獻通考?學校考五?祠祭褒贈先聖先師》)

圖8三禮圖鎮珪

《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此時孔子頂戴十二旒冕、著九章服、執鎮圭、(圖8)立戟二十四,除了十二章服以及封號非「帝」外,其餘身分表徵皆與帝同。政和三年正式頒行《五禮新儀》,但因禮繁違俗難以推行,宣和年間即遭罷廢,徽宗所詔頒行孔子天子十二旒冕的圖繪,惜無傳世。

四、北宋後期「孔子燕居」圖像:〈顏子從行圖〉

按孔子四十七代孫孔傳記載,紹興四年(1134)撰成《東家雜記?先聖小影》記載當時流行孔子畫像類型:

家廟所藏畫像,衣燕居服,顏子從行者,世謂之小影,於聖像為最真。近世所傳乃以先聖執玉麈,據曲幾而坐,或侍以十哲,而有持椶蓋捧玉磬者;或列以七十二子,而有操弓矢披卷軸者;又有〈乘車十哲從行圖〉,皆後人追寫,殆非先聖之真。

圖9-1北宋曲阜孔子像

圖9-2北宋浙江孔子像002

可知當時流傳的孔子像有三大類:〈顏子從行圖〉、〈孔子據幾坐圖〉、〈孔子乘車十哲從行圖〉。〈孔子據幾坐圖〉有孔子獨像,或配以顏子、十弟子、七十二弟子數種表現方式。北宋後期孔子形象,可見曲阜〈孔丘像並贊〉(圖9-1)與浙江紹興〈孔丘像並贊及跋〉(圖9-2),這二畫極相似,孔子戴小冠,衣服拖地,身體微向前傾,雙手覆按置於胸前,下裳前有交叉的衣帶。身後隨侍一弟子,頭戴小冠,身型小於孔子,這只有孔子「衣燕居服,顏子從行者」最為符合,但是否為曲阜家廟所藏小影,還需證明。

曲阜〈孔丘像並贊〉下方題字「先聖像。廟學教授(數字殘)。賛文略。政和戊戌歲上元日。四十九世裔孔瑀立石」,即為政和八年(1118)。《東家雜記?先聖小影》有此記載:

闕里廟學敎授尹復臻嘗作〈小影贊〉雲:「夫子之像,其初孰傳,得於其家,幾二千年。仰聖人之容色,瞻古人之衣冠,信所謂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若夫其道如神,其徳如天,則自生民以來,未有如夫子。蓋無得而名言。」世之所傳非小影畫像,皆為贗本。

〈小影贊〉內容正與曲阜〈孔丘像並贊〉相合,可確定此為曲阜家廟所藏孔子〈小影〉,當時被稱〈顏子從行圖〉,浙江紹興的孔子〈小影〉亦可定名〈顏子從行圖〉,有文:「…得夫子影堂遺像,謹刻(數字破)用廣流布,俾學者家置一(字破),庶幾…宣和甲辰中秋日,山陰姚禹錫謹書。」此為宣和六年(1124)跋文。此二〈孔子燕居圖〉比較上,紹興本刻畫孔子與顏子的冠飾更為繁複,孔子腰間配劍也相對具裝飾性,由於跋文提到「得夫子影堂遺像」,亦即得到時就是如此,可推知曲阜家廟孔子小影立石公開後,眾多摩拓者中一位添加了若干裝飾。

孔子的相貌,《東家雜記?先聖小影》記載:

唐劉禹錫作〈許州新廟碑〉謂「堯頭禹身,華冠象佩之容,取之自鄒魯」即今之所傳小影是也。

「堯頭禹身」文本源自《史記?孔子世家》「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即孔子相貌集合聖人特徵,表述其為天生聖人。〈顏子從行圖〉中,顏回身高不及孔子的肩部,顏回帶冠,已是成人,面部有微鬚,藉此託顯孔子身材「九尺有六寸」的異常高大。同時,亦可讓人聯想《論語?子罕》顏回讚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之語。「華冠」出自孔子弟子原憲典故,《莊子?讓王》記子貢盛裝拜訪,原憲「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子貢見其清寒,以為生病,原憲回答「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我原憲僅「貧也,非病也」,愧殺子貢。「華冠」可為清貧好道象徵。「象佩」見於《禮記?玉藻》記載:「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綦組授。 」孔穎達疏:「佩象環者,象牙有文理,言己有文章也;而為環者,示己文教所迴圈無窮也」,「綦組授」是青黑色帶子繫象環[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頁1068。],〈顏子從行圖〉中,可見其下裳前有二帶交叉暗示佩有象環,藉此襯托教育者形象。

《論語?述而》記孔子「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退朝閑居時體態舒暢嚴整、顏色和悅,這又如何化為畫面表現?此時孔子身分已為聖王,更無法憑空呈現形象,要有儒家經典依據,曲阜〈孔子燕居圖〉具有兩個特徵,一、雙手上下覆按平置於胸前。二、上身明顯前傾。此可從《禮記?玉藻》「九容」理解,東漢鄭玄注釋為:足「舉欲遲」、手「高且正」、目「不睇視」、口「不妄動」、聲「不噦咳」、頭「不傾顧」、氣「似不息」、立「如有予」、色「勃如戰色」、坐「敬慎」。畫面上九容未必能一一對應,但是孔子整體被形塑成符合目、口、聲、頭、氣要求,端靜直立的姿態,手勢位置亦恰如「高且正」描述。至於立「如有予」,唐朝孔穎達如此解釋:

「立容德」者,德,得也。立則磬折如人授物與己,己受得之形也。賀云:「德,有所施與之名也。」立時身形小俯向前,如授物與人時也,故注云「如有予也」。

意思是領賜他人給自己的東西時,上身前傾領受的姿態,至於「磬折」一辭,在《禮記·曲禮下》有「立則磬折垂佩」之句,孔穎達解為:

此明授受時禮也。立,倚也。佩,謂玉佩也,帶佩於兩邊。臣則身宜僂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也。身既僂折,則所著之佩從兩邊出,縣垂於前也。[ 出處同前註,頁1078-1079、120-121。]

原來立「如有予」則要解釋成「如人授物與己,己受得之」,授受雙方「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就是身型要如同玉磬背面帶有彎折的樣子,這可從本文首節的山東嘉祥「孔子問禮老子」畫像石中孔子與老子的身形可見。可見孔子形象,要營造出聖人、清貧好道、教育者,以及「禮」的代表這諸多象徵的總集。

五、結語

孔子在漢代始有封號,但漢代山東嘉祥的「孔子問禮老子」圖像,雖然技巧原始稚拙,僅以榜題標示孔子身分,卻極力表達孔子好問好禮的德行。漢代以後,孔子封號提升,至唐玄宗時封「文宣王」,以上公袞冕為孔子衣冠,祭祀改成「南面」帝位。宋真宗時,本欲封孔子為帝,但因禮制,折衷選擇寓有黑帝意涵的「玄聖」封號,但因犯國諱,改成「至聖」。宋徽宗時,在立戟、持圭、旒冕等象徵上,等同天子,並下詔圖繪頒行州縣,可惜未傳世。也在徽宗後期,孔子後人將家廟所藏〈顏子從行圖〉立石流布,除表現了聖人異象、安貧樂道、教育者的形象外,也將《禮記?玉藻》的「君子九容」的德行,轉化為姿態的表現。這除了是早期的標準像外,我們今日所常見的孔子像,應是源於此圖而將孔子獨立而出加以變化。今人看待孔子,或僅視為教育家。但在過去,孔子被視為聖人,不同形象營造寓涵前人賦予的意義,其背後故事的深入發掘,可理解古人態度上的尊崇,進而拾回今人對孔子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態度。


推薦閱讀:

孔子被一個恐怖的夢殺死?(名人趣事系列7)
孔子墓會不會被(考古)?
孔子世家是如何度過文革的?
16、流傳過程中出現脫、衍、訛、誤,使《論語》有不可解之處
孔子論孝:事親,在於一心之誠

TAG:形象 | 北宋 |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