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十大名嘴

如同當今人們常常津津樂道的電視十大名嘴一樣,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也有十大名嘴,而且比起當今的名嘴來,更是另一番景象。他們個個不僅善於巧言善變,對答如流;而且人人盡能呼風喚雨,翻天覆地,令人耳不暇接,嘆為觀止。當然,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更有強中手,那麼誰又是三國十大名嘴第一嘴呢?最近,一些媒體進行了三國十大名嘴排座次,在江東舌戰群儒的諸葛亮居然名列第二?不知道諸位網友看了有何感慨?這裡從排名最後的向排名最前的順序說起。

第十名嘴:李肅巧語說董卓

卓問肅曰:「車折輪,馬斷轡,其兆若何?」肅曰:「乃太師應紹漢禪,棄舊換新,將乘玉輦金鞍之兆也。」卓喜而信其言。次日,正行間,忽然狂風驟起,昏霧蔽天。卓問肅曰:「此何祥也?」肅曰:「主公登龍位,必有紅光紫霧,以壯天威耳。」卓又喜而不疑。

雖然之前有「饋金珠李肅說呂布」一節,但我覺得這和呂布的本性有關,禮物和赤兔的誘惑更大,李肅的語言倒成了輔助,對語言技巧要求不高,所以沒有列入。

這次卻不同,李肅肩負著騙董卓進長安陷阱的重任,稍有疏忽不但自己有性命之憂,而且全盤計劃也會被打亂,王允的苦心經營也會頃刻流產。似乎老天有意眷顧董卓這個惡賊,竟有種種異象提示他不要去長安。可這時就顯示出李肅的「嘴功」了。只見他面對不利,面不改色心不跳,理直氣壯的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可以說回答得嚴絲合縫,又讓董卓高興。這體現出李肅作為「名嘴」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以及對董卓人品性格和渴望稱帝需求的透徹認識,進入十大名嘴之列當之無愧。

第九名嘴:闞澤巧獻詐降書

澤曰:「豈不聞"背主作竊』,不可定期?倘今約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這裡反來接應,事必泄漏。但可覷便而行,豈可預期相訂乎?汝不明此理,欲屈殺好人,真無學之輩也!」

如果說演說有雄辯之詞,那闞澤這次就是詭辯,而且辯得曹操直發愣!

這次獻詐降書的意義之大不用我多說。闞澤的膽魄和應變能力在李肅之上。狡猾多疑的曹操先唬再蒙,企圖發現一些問題,因為他不想做冤大頭。

結果他碰上了闞澤。闞澤處變不驚,沉著冷靜。把書中漏洞說成了道理,真是詭辯的顛峰!沒有辜負周瑜的信任,黃蓋的五十棒,圓滿的完成了任務。可以說闞澤在曹操的盤問和恐嚇下,稍微有一點頂不住,或是腦子轉的不夠快,那赤壁也許就要是另一種方式了!

「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闞澤作為一代名嘴,得以流芳千古!

第八名嘴:曹植七步成名詩

植略不思索,即口佔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乃建安七子之一,以才思敏捷聞名於世,曾做《銅雀台賦》的大才子,在這種尷尬的情況下上演顛峰演說,既諷刺,又讓人嘆息。

在大哥曹丕一再威逼之下,自己稍有遲疑就性命不保的情況下,曹子建思如湧泉,七步成詩。但曹丕要致弟弟於死地,竟要求應口成詩。好一個曹植,「略不思索」就做出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詩!這是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做出的此詩;是在骨肉相殘,深感人情冷暖的情況下做出了這樣的詩;是在自己滿腔怨憤,但對哥哥還要卑躬屈膝的情況下做出了此詩。做詩要有靈感,而曹植的詩是內心深處對人類醜惡靈魂的控訴的總爆發!讀來令人痛斷肝腸!

曹丕也許是被這首詩感動了,也許是被弟弟的才華震驚了,就放了他。曹植也因為自己的顛峰之作而保住一條命。七步之內,應口成詩,古往今來,難有人及!

第七名嘴:滿寵進諫保樊城

滿寵諫曰:「不可。山水驟至,豈能長存?不旬日即當自退。關公雖未攻城,已遣別將在郟下。其所以不敢輕進者,慮吾軍襲其後也。今若棄城而去,黃河以南,非國家之有矣。願將軍固守此城,以為保障。」

滿寵作為曹操的外交官和謀士。屢次有驚人之舉,包括收徐晃。作為外交官就更難,要知道在那個視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能頻繁出使,保持不受傷害,而且做到「臣不辱命",說明他的口才和見識過人。但這次進諫曹仁的意義太過重大,所以說這是他的顛峰演說,得以排到第七。

樊城為宛洛屏障,樊城一丟,關羽可以直窺許都。有人認為樊城丟了關羽也還是要敗,那就不是這篇文章考慮的問題了,因為歷史是曹仁在這裡頑強的阻擊了關羽主力,為援軍爭取了大把時間。而首功之臣無疑是滿伯寧!

滿寵進諫的高明在於他能說到問題的縱深面,以及能震撼聽者的心。

首先他客觀分析了關羽的憂患和我方堅守的可能性,使曹仁有了信心。但關鍵還是在於後面這句「黃河以南,非國家之有矣」。這句話聽在曹仁的耳中分量是很大的。因為天下是他「曹」家天下,「家天下」的觀念加上曹大司馬的為人可以讓曹仁為魏國去死!滿寵是說,「你把這丟了就等於丟了你們曹家的江山!」滿寵的進諫手段真高!

可以說關羽大意失荊州的一大「功臣」就是滿寵,而滿寵的這番話,甚至關係到三國局勢的改變。應該說,關羽死後放過滿寵是一大失誤!

第六名嘴:張松痛罵曹孟德

松曰:「丞相驅兵到處,戰必勝,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綉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此皆無敵於天下也!」

張松這個人人品無何且不論,單就在演義中的口才而言我絕得也就諸葛亮可以勝過他了。雖然他出場不多,但表現出了極高的語言天賦!

從進許都見曹操那一刻開始,他的嘴就沒停過!但並不讓人感到討厭。因為他說的話體現的是演說素質和一個雄辯家的魅力!

張松從被丞相府拒之門外那一刻起就有了怒火,議事廳的表演不過是牛刀小試,在教軍場他終於爆發了!

曹操作為一代奸雄,一生戰功赫赫,結果在這位西川別駕的眼中卻成了一無是處!可以說張松罵的恰到好處,令自負的曹操辯無可辯!估計當時曹操的臉沒有八種顏色也有七種。曹操手下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在心裡暗笑。

張松的雄辯是一種魅力,雖然沒有什麼實際效果,但因為過於精彩,把他排到滿寵之前。

但是張松犯了一個錯誤不能不提,他實在不應該激得曹操燒了那本《孟德新書》,令後世少了本佳作。

第五名嘴:田豐和沮授聯手進諫袁本初

謀士田豐曰:「兵起連年,百姓疲弊,倉廩無積,不可復興大軍。宜先遣人獻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稱曹操隔我王路,然後提兵屯黎陽;更於河內增益舟楫,繕置軍器,分遣精兵,屯紥邊鄙。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

謀士沮授曰:「制勝之策,不在強盛。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練,比公孫瓚坐受困者不同。今棄獻捷良策,而興無名之兵,竊為明公不取。」

可惜了河北的兩大謀臣,要按他們的意見三國歷史必然改寫!

單從他們言論來看,沒有任何問題。雖然不是妙語連珠,但句句在理,字字實情。如果說是語言的問題導致袁紹沒有採納他們的意見,那可真是屈罔了他們兩位。

但可惜的是他們碰上了一個袁紹袁本初這樣的一個剛愎自用的主公,結果使這麼精彩的演說沒有了價值,沒有了意義。說實話,他們的演說更確切的話說是戰略演說,真的是高超,所以留給人的想像空間很大,試想,如果袁紹採納了他們的建議。三國的歷史也許就會改寫了?

可惜這些都沒價值了,否則這就是凌駕於「隆中對」之上的精彩演說!然而,這兩句話是兩位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言論,卻落個這樣下場!也許就像田豐先生說的:「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可悲,可嘆!

第四名嘴:周瑜破曹諫孫權

瑜曰:「操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將軍以神武雄才,仗父兄餘業,據有江東,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奈何降賊耶?且操今此來,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馬騰、韓遂為其後患,而操久於南征,一忌也;北軍不熟水戰,操舍鞍馬,仗舟楫,與東吳爭衡,二忌也;又時值隆冬盛寒,馬無藁草,三忌也;驅中國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數忌,雖多必敗。將軍擒操,正在今日。瑜請得精兵數萬人,進屯夏口,為將軍破之!」

周瑜的入選十大名嘴之列,主要是因他作為一個軍事統帥的絕妙分析。短短几句話,好象把曹操八十三萬大軍全給扒光了一樣!

孫權十分明白自己的處境和當前形式。要是不抗曹自己就「位不過封候,車不過一乘」。但曹操太強,能打贏嗎?

在這種情況下「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周瑜被推到了歷史的最前沿。於是孫權被說服了,決計破曹操,至於後來「兵數分析」倒落了下乘,所以這是周瑜短暫生命的演說顛峰!

周瑜的入選是由於以後的那場輝煌的赤壁之戰,正是和他的演說相吻合!那些詭辯,雄辯和狡辯,又怎能比得上這堂堂之陣,正正之師!

第三名嘴:郭嘉十勝十敗說

嘉曰:「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也;紹以逆動,公以順率,此義勝也;桓、靈以來,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公以猛糾,此治勝也;紹外寬內忌,所任多親戚,公外簡內明,用人惟才,此度勝也;紹多謀少決,公得策輒行,此謀勝也;紹專收名譽,公以至誠待人,此德勝也;紹恤近忽遠,公慮無不周,此仁勝也;紹聽讒惑亂,公浸潤不行,此明勝也;紹是非混淆,公法度嚴明,此文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此武勝也。公有此十勝,於以敗紹無難矣。」

好一個郭嘉,真是語驚四座!在那種袁強曹弱的情況下,他竟然分析的如此透徹,「入骨三分」,真實痛快淋漓!曹操怎能不喜?

孔融等說什麼袁紹勢大,那不過是和張昭一樣的腐儒之見!

郭嘉的生命是短暫的,但他的謀略卻是超人的,即使死前還遺計定遼東。曹操赤壁敗後也痛哭郭嘉早亡。但這「十勝十敗」才是他做為一流謀士的精華所在。道,義,度,謀,德,仁,明,文,武!真乃妙論,高論!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道勝。曹操打擊豪強,袁紹重斂於民,義勝。曹操容陳林,袁紹不容田豐,度勝。曹操亂世奸雄,袁紹外寬內嫉,謀勝。曹操氣度寬宏,袁紹鳳毛雞膽,德勝。曹操屯田養民,袁紹連年征伐,仁勝。曹操虛心納諫,袁紹忠言逆耳,明勝。曹操身正令行,袁紹號令不齊,文勝。曹操用兵如神,袁紹臨機無斷,武勝。

終於郭嘉像鐵口判命判死孫策那樣,又判死了袁紹,一舉道破了官渡之戰的結果!

郭嘉更多的是作為謀士,但這次演說可以說是明察秋毫,洞如觀火!無愧於顛峰演說!

第二名嘴:隆中決策定天下

「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三國第一謀士,智慧的象徵,諸葛亮。一生的演說和雄辯無數。著名的有「舌戰群儒」,「智激周瑜」,「安撫關羽」,「罵死王朗」,包括前後出師表等等。但我認為還是以這次「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的演說最為精彩。

即便是一個從來沒有看過三國演義的的人,看到這段的精彩的演說,也會油然而生絕處逢生、柳暗花明之感。 這次演說三國局面的奠基之作,是蜀漢的奮鬥目標和基本國策。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在這次演說之後形成的當時三國鼎立百年的局面。

這是一個演說,也是一個計劃。諸葛亮把計劃和國策用絕妙的演說詞表達出來。,真不愧是演說得最高境界!這段演說還表現在他極強的預見性上,周瑜和郭嘉的顛峰演說雖然也有預見性,但與隆中對比起來就遜色不少。

而且這段演說覆蓋的面之廣更是包括四海。正是這樣的原因才說「隆中對」是三國第一演說詞!而諸葛亮是三國第一演說家!諸葛亮是凡人中的神,是走向神壇的人!

第一名嘴:普凈法語度雲長

普凈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

好一個大徹大悟的法師!想那關羽英雄一生,今日在無邊佛法面前也只有低頭!

普凈區區兩句話,沒有雄辯滔滔,也沒有激昂慷慨,也算不上妙語連珠,更沒有說得天花亂墜。只是這麼兩句話!就是關公的英魂頓悟!

所謂「法不可法,道不可道」,所有語言都是無力的!

只能說普凈的法語道破了人生的本質!無論周瑜分析的多麽全面,也擋住英年早逝。無論郭嘉說得多麼透徹,也不能避免日後曹氏遭遇漢家覆轍。也無論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不是千古名對,你還是擺脫不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的命運!

從法語中我們感受到的是洒脫,是自在。是在刀光劍影中的悠閑!

看廳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風捲雲舒!遠離了功名利祿,拋開了是是非非,也忘記了愛恨情仇!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推薦閱讀:

台名嘴飆淚談婚變:老公罵我穿短褲不守婦道(圖)
名嘴芮成鋼公關身影
百家講壇十大名嘴之一易中天講評風格和特點是什麼?
哪些鳳凰名嘴當了副台長
男子爬上橋頂欲輕生:廣播名嘴44分鐘勸說成功

TAG:三國 | 名嘴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