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 腑-中醫頻道-大眾醫藥網

臟 腑698來源:大眾醫藥網 | 編輯:佚名 |

導讀:

    五臟——心、肝、脾、肺、腎臟腑  六腑——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    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臟與腑的區別:臟(五臟)為化生和貯藏精氣的內臟,具有「藏而不瀉」,「滿而不能實」的特點腑(六腑)為受盛和傳化水谷的內臟,具有「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的特點滿:指精氣的充滿實:指水谷的充實奇恆之腑何以名之?因其具有以下特點:(1)多數中空,形態似腑,但不傳化水谷 (2)功能似臟,藏精氣而不瀉         (3)除膽之外,其餘都沒有表裡配合和五行配屬臟象學說:中醫以研究臟腑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為中心,結合臟腑與形體、諸竅的關係,以及臟腑和自然界關係的學說。何為臟象?臟:指藏於體內的內臟。象:指表現於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臟象:即藏於體內的內臟所表現於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第一節  五 臟一 腎(一)解剖形態:腎位於腰部,脊柱之兩側,左右各一。《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也」《醫貫·內經十二官論》(明,趙獻可)「腎有二,精所舍也。生於脊膂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併而曲附於脊。」(二)腎的主要生理功能1、 腎藏精藏指腎具有貯存、封藏精氣的生理功能。精:廣義——泛指一切精微和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質。如氣、血、津液和從飲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微。 狹義——指生殖之精。包括稟受於父母的生殖之精,因其與生俱來,在出生之前就已形成,故又稱先天之精。腎中所藏之精有兩個來源 一是來源於父母的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二是來源於人生後,機體從飲食物中攝取的營養成分和臟腑代謝所化生的精微物質,稱後天之精。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的關係: 二者相互依存,先天之精賴後天之精不斷培育和充養,才能日漸充盈,充分發揮其生理效應;後天之精又賴先天之精的活力資助,方能不斷地攝入和化生。注意: 一是腎中的先天精氣的後天精氣是融為一體,無法分開的。 二是腎精和腎氣是同一物質。腎精散則化為腎氣,腎氣聚則變為腎精。腎精的主要生理功能:促進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以及調節人體的代謝和生理功能活動。2、腎主水腎主水指腎有主持和調節人體津液代謝的作用,故腎又有水臟之稱。對於津液代謝中每一環節,即胃、小腸、大腸、脾、肺、腎、三焦、膀胱,乃至皮膚的代謝,都是在腎陰和腎陽的調節下進行的。腎陽使津液的產生、輸布和排泄加快;腎陰反之。腎主水還體現在腎陽對水液的氣化蒸騰作用。3、腎主納氣納,受納和攝納。納氣:即吸氣。腎主納氣指腎有幫助肺保持吸氣的深度,防止呼吸淺表的作用。(三)腎與形竅志液的關係1、腎生髓主骨2、腎開竅於耳和二陰3、腎在志為恐4、腎在液為唾二、脾(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運化運,轉運輸送;化,消化吸收。脾主運化指脾具有把水谷化為精微,將精微物質吸收轉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運化功能包括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濕。(1)運化水谷運化水谷即是對水谷的消化和及精微物質的吸收和輸布作用。運化過程分為三個階段:①幫助胃腸將飲食物分解成精微和糟粕兩個部分;②幫助胃腸道吸收水谷精微;③把吸收的水谷精微運輸到全身。主要有兩條途徑:一通過脾的散精作用,將水谷精微上輸於肺,經肺之宣發向上向外布散,肺之肅降作用向下輸布使水谷精微布向全身。二是脾氣自身的作用,將水谷精微轉輸全身。(2)運化水液運化水液指脾具有吸收、輸布水液,防止水液在體內停滯的作用。2、主升清升即上升。脾氣的運動特點以上升為主。清指水谷精微。脾主升清指脾氣上升並將其運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轉輸至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3、主統血統,統攝、控制。脾統血指脾有統攝血液在脈內運行,不使其逸出脈外的作用。(二)脾與形竅志液的關係1、脾主四肢四肢又稱四末。脾主四肢是指通過脾氣的升清和散精作用將其運化的水谷精微輸送到人體的四肢,以維持四肢的正常生理活動。2、脾主肌肉3、脾開竅於口4、脾在志為思5、脾在液為涎三、肺肺的位置最高,故稱為華蓋。肺葉嬌嫩,易受外邪,不耐寒熱,故又稱嬌臟。(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氣的運動主要表現為宣,降兩種形式。宣為宣發,是肺氣向上向外的運動,也就是升散。降為肅降,是肺氣向下向內的運動。1、主氣、司呼吸肺主氣指肺為五臟中與氣關係最密切的內臟。肺司呼吸,清氣由肺吸入,是人體氣的主要來源之一,直接影響到氣的生成。2、通調水道通,疏通;調,調節。水道:水液運行的通道。肺主通調水道:指肺的宣發和肅降運動對體內津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的疏通調節作用。肺氣的宣發和肅降,能使水液運行的道路通暢,同時在維持體內水液代謝平衡中發揮著重要調節作用,故有「肺主行水」「肺為水之小源」3、宣散衛氣衛氣來源於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其能發散於全身,護衛肌表,溫養臟腑、肌肉、皮毛,調節腠理開合的作用。肺宣散衛氣指肺通過其宣發運動,將衛氣宣散至全身的作用。4、朝百脈、主治節朝:會聚,朝向。肺朝百脈:指全身的血液通過百脈會聚於肺,以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之氣的交換,然後再將富含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輸送至全身。治節:治理調節。肺主治節指肺與心相互配合,共同對全身起著治理和調節作用。(二)肺與形竅志液的關係1、肺在體合皮2、肺開竅於鼻3、肺在志為悲4、肺在液為涕四、肝(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肝藏血肝藏血指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2、肝主疏泄疏:疏通;泄:發散。肝主疏泄: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通而不滯,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反映了肝臟主升、主動、主散的生理特點。肝的疏泄功能對人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1)對氣機的影響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的運行通暢,血的運行和津液的輸布也暢通,經絡通利,臟腑器官活動也正常。(2)對脾胃運化功能的影響脾胃氣機通暢,脾升胃降協調,才能正常對飲食物進行消化,肝疏泄功能正常,全身氣機暢達,有助於脾升胃降二者之間的協調。故稱土得木而達。(3)對情志的影響情志活動的正常主要依賴於氣血運行正常,肝主疏泄功能影響人的情志活動實際上是由肝主疏泄調暢氣機,促進血液運行的生理功能派生的。(4)對膽的影響膽汁來源於肝之餘氣所化生,而膽汁排入小腸,又賴氣機的調暢,實際上又取決於肝的疏泄功能正常。(5)對男子排精、女子月經的影響肝主疏泄與腎主閉藏相互協調才能使排精和月經正常。(二)肝與形竅志液的關係1、肝在體合筋2、肝開竅於目3、肝在志為怒4、肝在液為目五、心(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脈心主血脈指心氣推動血液在脈中運行,流注全身,發揮營養和滋潤作用。心主血脈的功能正常與否可從面色、舌色、脈象、胸部感覺幾個方面進行觀察。2、心藏神心藏神指心具有主宰人體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一切生理活動和人體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功能。心是主宰人體心理活動的主要內臟,但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是由五臟共同完成的。(二)心與形竅志液的關係1、心在體合脈2、心在竅為舌3、心在志為喜4、心在液為汗第二節 六腑一、膽(一)解剖:膽與肝相連,附於肝之短葉間。 膽與肝有經脈絡屬,而為表裡。(二)生理功能:1、貯存膽汁、排泄膽汁 《靈樞·本輸》「膽者,中精之府」 膽內藏膽汁,膽汁味苦,色黃綠,乃肝之餘氣所化。賴肝之疏泄而排入小腸,參與消化。 《素問·寶命全形論》「土得木而達」2、主決斷《素問·靈蘭秘典論》「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素問·六節藏象論》「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二、胃(一)解剖:胃又稱胃脘,分上中下三部。分別為上脘(包括賁門)、中脘(胃體)、下脘(包括幽門)(二)生理功能:1、主受納、腐熟水谷受納:接受、容納。腐熟:包飲食物經過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飲食入口,容納於胃,故胃稱為「太倉」「水谷之海」機體氣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飲食物的營養,故胃又稱「水谷氣血之海」2、主通降,以降為和飲食入胃,經胃腐熟後,必須下行小腸,才能將食物進一步消化,並將其中的營養物質徹底吸收,化為氣血津液,輸送全身,故胃主通降,以降為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濁氣在上,則生嗔脹」 即胃氣不能通降,反而上逆出現噯氣、噁心、嘔吐、呃逆等。三、小腸(一)解剖:一個相當長的管狀器官,回還迭積,其上口與胃之幽門相接,下口與大腸之闌相接。 小腸與心有經脈相互絡屬,故與心相為表裡。(二)生理功能:1、主受盛和化物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即小腸接受經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化物:徹底消化、化生精微。即經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在小腸內必須有相當時間的停留,以利於進一步徹底消化,將水谷化為精微與糟粕。《素問·靈蘭秘典論》「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2、泌別清濁泌:分泌;別:分別。清:水谷之精微;濁:食物之糟粕。泌別清濁:即指經過小腸消化後的飲食物,分別為水谷精微和食物殘渣兩個部分,將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殘渣輸送到大腸。小腸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時,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稱「小腸主液」。四、大腸(一)解剖:一個管道器官,位於腹中,其上口通過闌門與小腸相接,其下口即肛門。大腸與肺有經脈相互絡屬,而互為表裡。(二)生理功能:主傳化糟粕。大腸傳化糟粕的同時,還要吸收一部分水液,故稱「大腸主津」。五、膀胱(一)解剖:位於小腹中央,與腎有經脈相互絡屬,故相為表裡。(二)生理功能:貯尿和排尿。六、三焦概念有二:一指六腑之一,即臟腑之間和臟腑內部的間隙互相溝通所形成的通道。元氣和津液運行於這一通道中。二是單純的部位概念,即膈以上為上焦,膈至臍為中焦,臍以下為下焦。(一)三焦作為六腑之一的主要功能1、通行元氣元氣,是人體最根本的氣,其根於腎,通過三焦運行於全身。2、運行水液《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二)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劃分及其生理功能特點如果不把三焦看作一個內臟,而把它看成人體軀幹的三部分,則1、上焦:膈以上為上焦,包括心、肺,以及頭面部,也有人將上肢歸於上焦。其主要功能特點:主氣的升發和宣散《靈樞·營衛生會》「上焦如霧」《溫病條辨》「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2、中焦:膈至臍之間為中焦,包括脾、胃、肝、膽。其功能特點:具有消化、吸收並輸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靈樞·營衛生會》「中焦如漚」《溫病條辨》「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在《內經》的脈法和《脈經》中均以肝應左關,而屬於中焦。至後世溫病學說以三焦作辨證綱領後,將外感熱病後期出現的一系列肝的病證,列入下焦,後世仍從之,故應當說是肝的功能作用於下焦,不是肝位於下焦。3、下焦:臍以下為下焦,包括腎、膀胱、小腸和大腸。其功能特點:排泄糟粕和尿液。《靈樞·營衛生會》「下焦如瀆」《溫病條辨》「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第三節 奇恆之府 六腑——排泄膽汁有助於飲食物的消化膽 奇恆之府——膽不受盛和傳化水谷,且藏精汁一、腦腦居於顱內,由髓彙集而成,故名「髓海」腦的生理功能(1)腦與精神活動有關 腦為元神所居之府。 《素問·脈要精微論》「頭者,精明之府」 《本草綱目》「腦為元神之府」 (2)聽覺、視覺、嗅覺以及思維、記憶、言語等功能都歸於腦 《靈樞·髓海》「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 《本草備要》(清·汪昂)「人之記性,皆在腦中」二、女子胞——胞宮、子宮(一)位置:小腹正中,居膀胱之後,下口連接陰道(二)功能:產生月經和孕育胎兒(三)與女子胞密切相關者1、天癸對女子胞的作用天癸:是腎中精氣充盈到一定程度時的產物,具有促進性器官發育而至成熟以及維持生殖功能的生理效應。腎精和天癸是維持正常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基本條件。2、沖任二脈對女子胞的作用沖任同起於胞中。十二經氣血充盈——注入沖任——注入胞中——產生月經——孕育胎兒3、心肝脾對女子胞的作用月經的主要成分是血。心主血、肝藏血主疏泄、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而統血,所以心肝脾對全身的血液的生化和運行有調節作用,因此,月經的來潮與心肝脾三髒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第四節 臟腑之間的關係一、臟與臟之間的關係古人在理論上多以五行的生克乘侮來進行闡述。經過歷代醫家的臨床觀察和研究,已超越了五行生剋乘侮的範圍,目前多從各臟腑的生理功能來闡述它們之間的關係。在各髒的關係中有三條是一致的:腎陰腎陽是五臟陰陽的根本,腎中精氣的盈虧決定著五臟陰陽的盛衰;脾胃是五臟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旺與衰決定著五臟氣血的多少;心是五臟之大主(心主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五髒的各種生命活動都是在心的主宰下進行的。(一)心與肺心與肺的關係:心主血,肺主氣,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間的關係。即氣和血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生理:肺主宣發肅降和朝百脈,能促心行血,即常說的「氣為血之帥」 心主血的功能正常,則血液循環正常,才能維持肺的呼吸功能正常。 宗氣具有貫心脈司呼吸的作用是聯結心肺生理功能的中心環節。病理:肺氣虛或肺失宣肅,可影響心的行血功能,出現胸悶、心率改變、甚唇舌的青紫,反之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可致瘀阻心脈,致血行異常,影響肺的宣發和肅降,從而出現咳嗽、氣促等肺氣上逆。(二)心與脾心主血,脾統血又為氣血生化之源,故心與脾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血液的生成和運行方面。生理:脾的運化功能正常,則血液化生充足,使心有所主,另外,脾氣健旺,則統血功能正常,使血不逸出脈外。病理:如思慮過度,即勞心過度,即可暗耗心血,同時思則氣結,影響脾的運化功能, 脾氣虛,運化無力,氣血生化不足,則心無所主 脾氣虛,氣不統血,血液妄行,造成心血不足。最終可形成心悸、失眠、多夢、腹脹、食少、體倦、面色無華等「心脾兩虛」的癥狀。(三)心與肝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故心與肝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血液運行和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方面。生理:心行血的功能正常則肝有所藏,肝藏血功能正常則心有所主。心主神功能正常,則心情舒暢,不過思和多愁善感,意識清晰,思維敏捷,這樣氣血調和,有助的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也可使心主神的功能正常。病理:肝不藏血或心行血的功能異常,均可致血的運行失常,導致出血,造成心肝血虛——面色萎黃,眼目昏花,視物不清,爪甲不潤或有凹凸,心悸,頭暈等。 心情抑鬱可使肝失疏泄,氣滯化火傷陰,反之也是,可致心肝陰虛或心肝火旺。(四)心與腎心與腎的關係是水火既濟或心腎相交。見書。 生理:心腎相交病理:心腎不交另外,心腎的陰陽關係密切,故腎病變時可「水氣凌心」,心病變時陰虛炎旺(五)肺與脾肺與脾在於氣的生成和津液的輸布和代謝方面。生理:肺的呼吸功能與脾的運化功能正常則氣的化生充足。 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和通調水道,有助於脾的運化水液的功能,可防內濕的產生。脾的轉輸津液的功能,一方面是肺通調水道的前提,另一方面為肺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必要的營養。病理:脾氣虛致肺氣不足,即「土不生金」,用「培土生金」法治療。 脾失健運致水液停為痰飲,進而影響肺的宣發和肅降,出現咳、喘、痰,故「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肺病日久,致脾氣虛運化無力,出現納呆,腹脹,便溏,甚水腫稱為「上病及中」(六)肺與肝主要體現在氣機升降方面。生理: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協調,對於全身氣機的調暢起著重要作用。病理:肝升太過或肺降不及,多致氣火上逆,出現咳嗽,甚咯血等「肝火犯肺」即木火刑金。 肺失清肅,燥熱內盛,亦可影響肝的疏泄,在咳嗽的同時,出現胸脅脹痛,頭暈頭痛,面紅目赤等。(七)肺與腎肺與腎的關係主要表現於水液的代謝和呼吸運動兩個方面。在水液代謝——生理:肺的宣發和肅降通調水道的功能有賴於腎陽的推動和溫煦,腎的主水亦賴肺的宣降和通調水道功能。 病理:肺失宣肅,通調水道失職,累及於腎,至尿少,甚則水腫。腎陽不足,關門不利,則水泛為腫,甚則咳逆倚息不得平卧。在呼吸方面——生理:肺的呼吸的深度要靠腎的納氣作用來維持。故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 病理:腎氣不足,攝納無權,或肺氣久虛,久病及腎,均可致腎不納氣,出現呼吸表淺,另外,肺腎之陰可互相資生。即金水相生。肺腎陰虛可出現兩顴潮紅,骨蒸潮熱,盜汗,乾咳音啞,腰膝酸軟。(八)肝與脾肝藏血主疏泄,脾統血,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故其關係:在肝的疏泄與脾的運化功能之間的相互影響—— 生理: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脾的運化功能健旺,相互影響 病理;肝失疏泄,無以助脾之升散,出現精神抑鬱,胸脅脹滿,腹脹腹痛,泄瀉便溏等稱之為木不疏土,亦稱肝脾不和。在血的生成、貯藏、運行和防止出血等有密切聯繫—— 生理:脾運健旺,則氣血化生充足,肝有所藏。同時肝藏血,脾統血共則發揮防止出血的作用。 病理:脾氣虛運化無力,致氣血不足,或脾不統血,致血不充足,使肝血不足。另外,脾胃升降失宜致運化濕邪無力,郁而化火,形成濕熱,鬱蒸肝膽,造成膽熱液泄,形成黃疸,即土壅木郁(九)肝與腎肝藏血與腎藏精在精血之間相互滋生和轉化的關係—— 生理:血的化生有賴於腎中精氣的氣化;腎中精氣充盛有賴於血液的滋養。即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稱為精血同源。 病理:腎精虧損,可導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腎精虧損。肝主疏泄腎主封藏在藏和泄相互制約相反相成的關係—— 生理:正常發揮,使月經來潮,和男子泄精功能正常。 病理:可致女子經量過多,男子遺精滑泄,或陽強不泄。另外,由於精血互化,故肝腎同源,或乙癸同源,故肝腎陰陽關係密切,腎陰不足,致肝陰不足,陰不制陽致肝陽上亢,稱水不涵木, 肝陽不足也可致腎陰不足,致相火偏亢, 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腎陰,形成腎陰不足。(十)脾與腎脾為先天之本,腎為後天之本,它們為先天和後天相互資生,相互促進的關係;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水故還有水液代謝方面關係密切。生理:脾之健運,化生精微,須藉助於腎陽的推動,故有「脾陽根於腎陽」 腎中精氣亦有賴於水谷精微的培育和補養,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病理:腎陽不足,致脾陽虛虧出現: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水腫。 脾陽久虛,可損腎陽,形成脾腎陽虛。二、六腑之間的關係六腑以「傳化物」為其共同的特點六腑之間的關係主要體現於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密切配合的關係。生理:六腑以通為用,以通為補病理:六腑之間在病理上相互影響。胃有實熱,消灼津液,大腸津枯,便秘;大腸便秘,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噁心、嘔吐。三、五臟與六腑之間的關係臟為陰,為里;腑為陽,為表,即為表裡陰陽的關係。(一)心與小腸經絡相互絡屬構成表裡關係,心炎下移小腸—尿少、尿熱赤,尿痛等症。小腸循經上炎於心,可心煩,舌赤,口舌生瘡(二)肺與大腸大腸實熱,腑氣不通,可影響肺的肅降,而產生胸滿、喘咳,肺氣虛或肺氣不降,津不下達,可見便秘。(三)脾與胃生理: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脾為胃行其津液」。即脾胃共同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對精微的輸布,以滋養全身,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 胃主降濁,脾主升清,故《臨證指南醫案》「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胃屬燥土,喜潤惡燥,脾屬濕土,脾喜燥惡濕,濕燥相濟,陰陽相合,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病理:脾為濕困,清氣不升,胃失降,食少,嘔吐、噁心脘腹脹滿。食滯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響脾的升清,與運化,可出現腹脹泄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真脹」(四)肝與膽生理:膽汗來源於肝之餘氣,靠肝的疏泄使膽汁正常排泄。 情志來說:肝主謀慮,膽主決斷,先謀慮後決斷,病理: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影響膽汁的分泌和排泄,膽汁的排泄不暢,亦會影響肝的疏泄。(五)腎與膀胱生理: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依靠腎的氣化,腎氣充足,膀胱開合有度,維持水液的正常代謝。病理:腎氣不足,氣化失常,可出現尿少,尿閉,固攝無權則會出現,遺尿,尿失禁。

Tags:中醫文化

  • 上一個文章: 經絡
  • 下一個文章: 氣血津液
  • 推薦閱讀:

    十多萬買不到德系SUV將成為歷史,南北大眾各將國產一款入門級SUV
    一汽大眾車型加大優惠力度
    1700萬輛締造銷量王國,上汽大眾為何如此高銷?
    奧食卡食譜 | 九道川味大眾菜,濃香四溢,下飯一流!
    寶寶補鐵在於吸收--大眾健康網

    TAG:醫藥 | 中醫 | 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