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
1、想自立,想進步,就須膽量放大,將試驗精神,向那未發明的新理貫射過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礙,不怕失敗,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奧妙新理,一個個的發現出來。——陶行知
2、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便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真學。——陶行知
3、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4、我們對於書的根本態度是:書是一種工具,一種生活的工具,一種「做」的工具。工具是給人用的;書也是給人用的。用書必有目的。遇到一本書,我們必須問:您能幫助我把這件事做的好些嗎?您能幫助我過更豐富的生活嗎?——陶行知
5、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6、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陶行知
7、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闢地的大好佬!——陶行知
8、敢探未發明的新理,即是創造精神;敢入未開化的邊疆,即是開闢精神。創造時,目光要深,開闢時,目光要遠。總起來說,創造、開闢都要有膽量。在教育界,有膽量創造的人,即是創造的教育家。——陶行知
9、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秉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多少白髮翁,蹉跎悔歧路。寄語少年人,莫將少年誤。——陶行知
10、每天要四問: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陶行知
11、我們要能夠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創造。只知學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教育。有行動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穫。——陶行知
12、兒童的生活,是一面社會的鏡子。幸運的兒童,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過兒童節。我們不但要為兒童爭取一日之快樂,而且要為兒童爭取長期之幸福。——陶行知
13、學習外國文好比是配一副萬里眼鏡。這種眼鏡,每一位追求真理的青年都應該戴,而且應該自己磨。怎樣磨呢?要風雨無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磨它五年十載,總會成功。倘一曝十寒,時學時輟,到老無成。——陶行知
14、我們要虛心,虛心,虛心:承認我們一無所知,一無所能。我們要學習,學習,學習:達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貢獻,貢獻,貢獻:實現文化為公,天下為公。——陶行知
15、我們所要的校容不是浪費的盛裝,而是內心的藝術所追求的樸素的表現。我們的校容要井然有條,秩然有序,凜然不可侵犯之威儀。什麼東西擺在什麼地方或只許擺在那個地方,應該怎樣擺,也只有那樣擺,而不許它不得其所。——陶行知
16、在學校里培養學生種種正當娛樂的良好習慣,使他習與性成,將來離校之後,繼續將他空閑時的精神,歸納在這種正當娛樂當中,這是很重要的教。——陶行知
讀《陶行知教育名篇》
最早知道陶行知是因為這句話:「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之前也零零散散地讀過陶先生的一些作品,最近才系統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年前學習了《陶行知論創造教育》。這幾天,學習《陶行知教育名篇》,本書彙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造的教育」、「創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創造的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陶行知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他豐富的教育思想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
一、教育最終目標
在《學生的精神》一文中,陶先生將學生的精神大致分為三種:學生求學需具有科學的精神;改造社會必具有委婉的精神;應付環境必具有堅強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這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應該培養具有什麼品質的學生,即我們的教育最終目標。就如同我校教學樓上懸掛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教人求真,學做真人。」教育的宗旨不是教出一批做題的機器,而是真實的社會的人。現在的學生以獨身子女為多,在家中已然形成「惟我獨尊」的架勢,他們缺乏吃苦耐勞以及應對挫折的精神。這些孩子的想法往往比較偏激叛逆,我們老師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養,的確任重道遠。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如果不能做到樂學,學生對上課缺乏興趣,學習就會變得很被動,教師固然能用強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鴨式的方法逼學生學,但這樣只會造成學生厭學,對掌握知識,提高成績沒有任何幫助。同時教師自己也會不快樂,整天為了學生而苦惱,臉上總是緊繃的,沒有了親切的笑容,或許回到家,還會將這種不愉快轉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師稍微改變教學的方法,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法,聯繫生活實際,而不是單純地使用枯燥的方法來教學,這樣就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學得快樂,教師教得輕鬆,教學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師生互動,其樂無窮。
二、學做一個人
陶行知先生說:他希望諸君至少要做一個人,一個整個的人。做一個整個的人,有三種要素:有健康的身體,身體好,我們可以在物質的環境里站個穩固;要有獨立的思想,要能虛心,要思想透徹,有判斷是非的能力;要有獨立的職業,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會的報酬。陶先生做過這樣一首白話詩,說人要有獨立的職業: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汗。陶先生是一個追求獨立、追求人身價值的人,他不喜歡現在社會上那些不好好工作遊手好閒的混混,不喜歡那些身體健全卻靠別人養活的人。
人是教育的對象,是教育這塊陣地的主人,陶行知認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講道德、能思考、會創造的人。」人的發展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來考慮,把人的發展作為首要目標來追求。
三、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準。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麼,我們就教什麼。「社會即教育」,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里,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生活是教育的海洋。陶行知先生認為「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即教育之場所。」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讓我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他們以考試分數為目的,以分數來分學生的好壞。陶行知形象的把傳統教育比喻為吃人的教育。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第一就注重健康,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教育就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現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取得和諧發展。
四、創造教育
陶行知先生希望「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一切創造都伴隨想像。學生時期是想像力表現最活躍的時期,這時培養學生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創造的教育」一文中寫到魯濱孫漂流到荒島上去,白天到海邊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沒水喝,他想出了用軟土製成的瓶子,再用火燒成,可以裝水,這是由行動而發生思想,由思想產生了新價值。反觀我們當今的學校教育,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並不很多,教師的教法不新,學生學法不新。因此,現在的教育需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創造力,需要充分的營養,適宜的土壤,良好的環境,還需要建立良好的習慣,需要因材施教。教育者要像愛迪生母親那樣寬容愛迪生,在愛迪生被開除的時候,把地下室給他做實驗。我們也要像利波老闆那樣寬容法拉第,讓法拉第在電學上取得輝煌的功績。
縱觀陶行知教育思想,我們不難發現,大力倡導創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鮮明的特色,致力開發兒童的創造力是陶行知教育理論的起點和歸宿。培養兒童的創新能力,陶行知教育理論中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這些在倡導新課程改革,提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每一位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五、知行合一,勞力上勞心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識分為親知,聞知,說知。「親知是一切知識之根本」,聞知與說知必須安根於親知裡面才能發生效力。我們所注重的知識,大多只是聞知,幾乎以聞知概括一切知識,親知是幾乎完全被揮之門外。有的學生只會紙上談兵,而真正實際應用時卻不知所措。為此,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該力求貼近學生生活,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做到在做中學,學中做,為學生搭建各種實踐的平台。
「中國現在的教育是關門來乾的,只有思想,沒有行動。教員們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學生們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所以是死的教育,不是行動的教育。我們知道王陽明先生是提倡『知行合一』說的,他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先要腦袋裡裝滿了學問,方才可以行動。所以大家都認為學校是求知的地方,社會是行動的地方,好像學校與社會是漠不相關的,以至造成一班只知而不行的書獃子。所以陽明先生的二句話,很可能代表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教育的思想。現在我要把他的話翻半個筋斗。如果翻一個筋斗,豈非仍是還原嗎,所以叫他翻半個筋斗,就是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單純的勞力,只是蠻幹,不能算做;單純的勞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勞力上勞心。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因為害怕失敗,所以總是退縮。怎樣才能成功呢?不能光是靠想,一定要付之於行動,也就是要「做」。真正的做要在勞力上勞心。「勞力上勞心」很簡單的五個字,它的意義卻很深長:它告訴我們不要蠻幹,不要空想。如果只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教課,你的教育教學方法沒有絲毫的創新和變化,那隻能是一個教書匠;倘若心裡有著很多想法,但是不敢去嘗試,害怕失敗也是不行的。人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並且要試著去做,這樣他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結合我們的工作實際,在做每件事的時候都要用心去做、動腦去做、好好去做。
六、教學合一
陶行知的教學思想,開始在《教學合一》一文中作了較為系統的論述。他說:「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主張教學合一,反對教學分離。教與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離開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就談不上有教學。
陶行知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也不在於教學,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應該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覆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的設計好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並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教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這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也不能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教師只有「教學生學」,交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和鑰匙,啟發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主觀地「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應該主動地去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教得法子必須根據學得法子」,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這裡所指的實際出發,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於學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天賦才能和各年齡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學就怎樣教,學得多也就教得多,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係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的壓力,而應該取決於學生的快慢程度。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區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同時教師要「一面教,一面學」,不斷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學生。這是他主張「教學合一」的理由。
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是在他看到國內「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的情況下提出來的,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也闡明了他的教學主張。這一主張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教與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尤其是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之間的辯證關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獲取知識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如果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自覺地學習,主動地探求,教師只管「教」或「教學」,也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世界上「新知無窮」,學生不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探索新知的本領,也不能適應未來的生活,學生不能永遠跟著教師走。「教學生學」,就是教學生自己會學,這體現了學生主體的思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領導者、組織者,也是知識的傳播者,處於主導地應,理應發揮主導作用。但這種主導作用必須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前提,否則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能發揮。「教學生學」,也體現了這一思想。這就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一對矛盾,在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下得到統一,正確地反映了教與學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還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諸因素,這也要在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下統一,所以教師必須了解學生,改進教學方法,「一面教,一面學」。
陶行知則將「教學相長」作為他「教學合一」的重要原則之一,貫穿在他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之中。他說:「師生本無一定的高下,教學也無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師教授,學生學習;不曉得有的時候,教師倒從學生那裡得到很多的教訓」。從廣義的角度看「六十歲的老翁可以跟六歲的兒童學好些事情。會的教人,不會的跟人學,是我們不知不覺中天天有的現象。」他經常將自己的詩交給小朋友改;他辦安徽公學、曉庄師範,育才學校都是貫徹這一原則,主張師生「共學,共事,共修養的方法」。從一定意義上說,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傳」等思想,無不與「教學相長」有淵源關係。
「因教施教」也是他常常運用的原則。他說:「人不同則教的東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著不同了。我們要曉得受教的人在生長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後才曉得要教他什麼和怎樣教他」。他並以松樹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說明不同的人要採取不同的教法。
陶行知先生為我們指出了課堂教學的出路:就是要把教與學聯繫起來。他又為我們指出了具體的做法: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教師拿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手續程序安排妥當,指導他,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裡,經過相類的經驗,發生相類的理想,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理想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
七、民主教育
陶行知說:「創造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實現教育民主化,教師必須樹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書中談到民主的教師必須要有(一)虛心;(二)寬容;(三)與學生同甘共;(四)跟民眾學習;(五)跟小孩子學習;(六)肅清形式、先生架子、師生的嚴格界限。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這就意味著教師不以「權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與學生共同探討真理、共同進步;這就意味著教師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有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度,熾熱的情感;這就意味著教師不再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一視同仁,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學生家庭的文化、經濟、政治等背景以及學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營造教育民主的氛圍。教師要改變居高臨下的傳統習慣,真心誠意地與學生平等交往與交流,「蹲下來和學生說話」,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為學生提供一個寬鬆、民主的學習環境。把課堂由教師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自由討論,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得輕鬆、學得快活、學得主動、學得紮實。實踐證明,教師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利,對學生既講民主、又講集中;既嚴格要求,又熱心指導;既尊重學生的獨立性,主體性及創新精神,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進,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民主、平等的標誌是尊重。尊重學生,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學生。寬容即理解,是對學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種特殊尊重。教師對學生的內心深入的寬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啟頓悟,進行有效的教育,並培養他們的判斷是非的能力;教師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寬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個性思想火花,培養創造精神;教師對學生特殊行為方式的寬容,是尊重個性發展特點,使學生在寬鬆自由的環境中展示自我,發展自我;教師對學生情感的寬容,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對教師而言,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在非原則問題上以大局為重,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意味著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麼偉人還大。」教師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為「朽木」。有的教師口誅之餘,施以體罰,更是辱人之舉。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它不僅於事無補,反教學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們會破罐破摔。陶行知反對體罰,他準確地說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威制度的殘餘,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作為現代學校的教師,我們要記住陶行知的話:「我們奮鬥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動武,意味著教師自身的失職。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
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鬆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當你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當你面對家庭和社會的煩惱時,一定要冷靜。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
八、愛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範導之以行,或示範,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沒有對學生愛,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醜為取捨」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於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他做到了如諺語所說的那樣:「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教師有「不偏愛學生的義務」。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應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當然,愛不是放縱,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陶行知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又囑之以儉樸為美德,絕不可浪費,特別是看到學生出現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就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路。
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於是教育產生效果。當我們對學生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這學生也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要更多的愛去熔煉鍛造呢?教師愛學生,就不能沒有自我剋制,「怒」是必須要「制」的,否則既無補於事又傷神傷身,久之反倒說明自身無能。教師要「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
推薦閱讀:
※【原創】教師的戒尺被剝奪之後,我不得不在家裡自備一把
※有哪些應該從小教會小孩的習慣?
※明星江一燕支教十年是真的嗎?你怎麼看這種支教?
※沒有孩子的青年教師,憑什麼教導別人的孩子?
※評價一位教師上課好壞的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