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才是攝影的第一道門檻

攝影師面臨的最大困境在於:審美和眼界。

技術可以提升,經驗可以累積,

但只有跨過審美這道坎,

才是真正的入門;

而眼界則是原點,

決定了照片所能達到的高度。

攝影師要通過學習提升審美和眼界,

這裡就給大家分享一些經驗。

觀看是需要練習的,

當我們真正學會了觀看,

幾乎萬物都有機會成為一張好照片的主角,

如果我們只是把眼睛看到的東西拍下來,

這不是攝影。

(一)攝影是思考,

要學會觀看才能得到好照片。

應該說,攝影是這樣一個過程:

以觀念選擇主題,由思維支配觀看(組織),

用技術作為支撐,從而完成某個畫面形式。

毫無疑問,觀看是思維的體現,

是攝影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對於大部分攝影作品而言,

主題可以弱化,技術不必強求亮點,

但是如果你不能學會觀看,

就無法有效地組織畫面,

甚至到處都是穿幫,談何攝影?

「由思維支配觀看」,這意味著:

有意識、有選擇、有目的、

有方法地取捨和組織全部視覺因素。

這既需要我們對外部事物的理解,

比如:拍攝一對情侶,

那麼你應該對愛情

和愛人之間的狀態有所認知;

同時也需要我們對攝影,

即平面視覺轉化的一般規律的深刻理解。

人文紀實可以體現出最好的「觀看」。

拍攝時沒有交流,沒有引導,

沒有預設,內容和外延極大,

這樣的拍攝需要強大的思考。

在這裡,「思維」是非常綜合的體現,文化的、

社會的、歷史的、藝術的,甚至缺一不可。

建議攝影師去關注優秀的人文紀實作品,

包括我們熟知的布列松、阮義中、何藩等。

通過對作品的分析和解讀,

學習他們的影像思維。

布列松作品

何藩

攝影是很認真的事情,

現在我們太想速成,

而數碼又提供了「不計成本」的基礎,

這讓我們不願意等待和思考,

不願意花更多一點時間

去捕捉一個最好的瞬間,

如此也就很難拍出精品。

我們要從大師的作品中學習影像的思維方式,

學習等待,判斷人物精彩的情緒瞬間。

(二)構圖應該成為本能,

這樣才能產生有意識的照片。

我們從混亂中發現秩序,做出取捨,

組織畫面,直至把美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來。

講審美,除了學習優秀的作品,

其實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傳統的攝影基礎。

比如構圖,這是攝影之所以成為攝影的重要核心。

構圖是進入抽象世界的第一步,

而抽象則是通往美感的必由之路。

構圖如此重要,但事實是,

很多攝影師對此毫無覺悟,

甚至說不清構圖到底是要幹什麼。

學習和拍攝紀實人文作品,

其實重在培養一種習慣。

至於用相機還是手機,

甚至僅僅只用眼睛看都沒關係,

關鍵是要培養「觀看」的意識和方法。

何藩作品——極為出彩的畫面構圖

構圖是把攝影師想要展現或描繪的視覺因素,

按照一定秩序組織起來,

而不是單純複製看到的所有,

我們需要從眼前的視界中提煉出一個重點。

如果你把攝影看做單純的記錄,

那麼它就變成了工具。

如果你把攝影看做單純的表現,

那麼它就成了空中樓閣,

換句話說就是:不接地氣。

建議:「看和學」

1.首先是「看」

提高自己審美的最快的捷徑就是看電影。

我認為電影是目前人類集審美為大成的作品

一部好的電影集合了多位藝術家工作家的努力

包括好的攝影,好的故事,

好的服裝,好的音樂,好的燈光,

好的演員等等等才會有一部好的作品

我們該怎麼看電影呢,如果想在攝影裡面突破,

下次看電影就不應該是單單的看劇情。

而我們要從以下幾個點位去看

1.看構圖

2.看顏色搭配

3.看情緒

4.攝影運鏡

我們可以分析國內的一位導演作品,國師張藝謀

我們不評論他導演功底的高低,

但是單純論審美和畫面的好看與否,

張藝謀老師卻是水平很高的

整個構圖黃金分割,非常公正,

顏色後面降低了飽和度,

讓畫面顯得不這麼凌亂

額濟納旗就是被老謀子拍火的,

傾斜的構圖讓畫面更佳的有動感,

紅黃的搭配讓畫面顯得非常的鮮艷激烈

所以有些時候構圖不一定要四平八穩,

而是可以配合畫面去做一些調整的

經典的黃金分割構圖,

低純度的顏色讓畫面武俠感十足

類似這樣的好電影其實還有很多,

比如《雨果》《布達佩斯大飯店》

大家一定要學會多看電影多看圖片。

然後去模仿,才會儘快的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

2.然後是「學」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在攝影的路上,

找對一個方法靠譜的老師很重要,

如果你有預算,有時間,花點錢,

老師帶著你去拍攝,進步肯定會更快。

有句話說得好,

所有成功的產品都是讀懂人性的產物。

於我們也是如此,

最好的作品應該拍的

都是攝影師對美的詮釋。


推薦閱讀:

拍自然光高調人像?絕不僅僅是過曝那麼簡單!
自然攝影指南·曝光·一些特殊情形下的測光
數碼攝影從零開始
尤美攝影:遠端的朦朦朝霞,那是日對夜的眷戀
視覺編輯帶你了解建築攝影

TAG:攝影 | 審美 | 門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