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的茶話與酒話

中國民間的茶話與酒話

花隨月轉陰晴收錄於 博客網站 作者: 王郁風

入口品飲的茶與酒都是液體狀態,但兩者的內在性格卻區別極大。 茶性 酒性 茶味甘和,酒味辛辣。有人形容白酒的性格是「水的外形,火的性格」,烈酒如水,但可著火燃燒。那麼茶 湯的性格怎樣的呢?相對言之,可說是「水的外形,露的性格」,古人早有比喻:南北朝時宋國孝武帝的兩位王 子劉子尚、劉子鸞和唐代陸羽都曾說過茶的性味如同「甘露」一般。雨露滋潤禾苗壯,飲茶益人。

人們對茶性的認識:遠古時把茶用作消炎解毒的藥物。東漢名醫在《食論》中說「苦茶久食,益意思」,飲茶 可活躍人們的思維,文字寫作時,有助於文思泉湧。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說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用今 天的話來說,就是常飲茶有減肥、健美的功效。 ; 茶聖陸羽在《茶經一之源》即指出茶的性味說:「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 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人們口語:「酒澆愁,茶醒腦」。陸羽在《茶 經六之飲》也說:「蠲憂忿,飲之以酒,盪昏寐,飲之以茶」。古今人們都認為常飲茶、合理飲茶,助消化、提神、 益智、老少咸宜。

中國茶類齊全,各種茶葉的性味略有差別,人們認為,春、秋天喝花茶,增加芬芳氣氛,夏天炎熱,宜飲不經 發酵的綠茶,以清涼消暑,冬季寒冷,宜飲經過發酵的紅茶、烏龍茶,以暖胃;草原游牧地區,人們食牛羊肉多, 而少蔬菜,煮飲奶茶、酥油茶,佐食三餐,可補充維生素不足,增加營養。

再說酒,酒的歷史也很久,相傳由杜康(一說即夏代國王少康)發明造酒。酒性與人們飲酒後的作用,歷代 評說很多,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其《本草綱目》中說: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 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飲酒有節制、適量,則酒趣盎然,氣氛熱烈。民間辦喜事要供應酒,慶賀功勛要飲 酒。中國古代還有「鄉飲酒」俗禮,以尊賢能。將士出征,贈酒壯行。好漢武松隻身過景陽崗,沽飲烈酒三大 碗,借酒壯膽鼓勁,三拳兩棍便打死大老虎,為民間趣聞。

茶、酒之性,對社會的作用,歷史上有些爭論,唐代有《茶酒論》,明人有《茶酒爭奇》,各為茶、酒爭勝,雖屬 遊戲文字,但也記下一些古時民諺,如「酒能破家散宅」、「男兒十四五莫與酒家親」的話,可能是唐人居家處世 的經驗之談。大抵鼓勁之事可飲酒,思考問題宜飲茶,故有「酒壯英雄膽,茶引博士文」之說。 酒,用得好有益,用不好有害,飲酒過度,酒精中毒,加害內臟,輕則傷身,重則殞命。但外用酒精可以殺菌 清毒。宋代朱肱婦[山酒經》一書指出酒性的效果說:「酒味甘辛,大熱有毒,雖可忘憂,然能作疾,可謂腐腸、爛 胃、潰髓、蒸骨」。勸人慎飲、適量,防止酒禍。但從歷史實踐看,歷代因酒失事、喪邦、誤國的事不少。從周朝 至清代三千年來屢有禁酒、慎酒的輿論、法律和舉措,周武王作《酒誥》,漢代崔—咽作《酒警》,晉代葛洪作《酒 誡》,北魏高允作《酒訓》,唐代皮日休作《酒箴》,明代宣宗作《酒諭》,清代顧炎武作《酒禁》之論,但歷代禁禁弛 弛,此禁彼弛,終難奏效。家教酒戒、遺訓更多,因為長期酗酒,不僅招致短命、敗業亡家,而且影響子孫後代的 智力,晉代文學家、詩人陶淵明,唐代大詩人李白、壯甫,終生嗜酒如命,生殖細胞長期受酒精毒害,三家生下十 個兒女,都是平庸輩或弱智兒,本人也不長壽,李白活到62歲,杜甫只活到59歲,陶淵明也只有五六十歲。

古人曾言「酒可解憂」,曹操飲酒賦詩《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無多。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想以飲酒來解憂,只是自我安慰,實則飲酒後只是暫時神經麻醉,意識 朦朧,反應遲鈍,沖淡掛在心頭上煩悶事兒而已,不可能真的解開百結愁腸,待到酒醒後,憂愁事兒仍在眼前, 再喝酒「解憂」,循環一通,沒完沒了! 前蘇聯人多酗酒,往往一醉方休,.酢卧馬路,混無知覺,成為公害,八十年代中開展「反酗酒」運動,叫以茶 代酒,酒館改成茶館。民言:「酒是高粱水,醉人先醉腿」,醉人走路頭重腳輕,搖搖晃晃,人見人怕。而最可怕 的是酒後開車,常出事故,車毀人亡。而司機飲茶正可醒腦提神,開車不打瞌睡,預防交通事故。

對待茶、酒二物,從宗教修身看,截然分明:儒家主張慎酒不亂性,孔子說「唯酒無量,不及亂」(《論語鄉 黨》);道教不飲酒,禁止釀酒;佛教十戒之一:不飲酒、酤酒;伊斯蘭教嚴格禁酒,而這四教的共同點都提倡飲 茶,用以清心、健身、養生、勵志。 茶言 酒語 從民間的日常的俗語、口頭語、成語、諺語和箴言上可反映社會人們怎樣看待飲茶與飲酒的,概而言之,凡 是飲茶的詞語幾乎都是褒義詞,凡是飲酒的詞語大多是貶義詞。

茶的詞語:茶禮、茶道、茶話會、茶博士、客來敬茶、以茶會友、飲茶康樂,常飲茶不爛牙;清茶淡飯不沾酒, 年紀活到九十九,飲茶益壽,108歲譽稱「茶壽」,但中國沒有叫「酒壽」的;茶餘飯後,悠然自得。施茶善人,罰 酒損人,游牧民族民諺:「寧可一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有肉吃,無茶不消化)。清晨一杯茶,不上賣葯家。慈 禧太后喝湯藥叫「代茶飲」討個吉利;如今市上一些不是真茶葉製成的飲料、藥液湯劑,都冠上「茶」的名稱,稱 為某某茶,給人一個安全的印象。民間交友,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在酒肉之間,粗茶便飯,以茶代酒,宋人 詩句「寒夜客來茶當酒」。蘇東坡詩說「從來佳茗似佳人」。飲茶倡廉,風氣人於儉樸;新年團拜,「座上清茶依 舊,國家景象常新。」茶是高潔、清雅之物,一些器物名稱冠上「茶」字,晶位便高雅起來,如「茶晶眼鏡」、「茶色玻 璃」等等。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國社會興起弘揚茶文化熱潮,成立「茶人之家」,宣揚「茶人精神,無私奉獻」(但沒有 叫酒人精神的);一生事茶的老茶人、社會愛茶人樂於參與,舉辦茶事活動,論文研討,茶道表演,吟詩唱和,陶 冶情操;天下茶人是一家,海外有知音,日、韓、新、馬,台港澳茶人同道紛來大陸茶學交流,切磋茶藝,尋根問 祖,聯誼舊雨,結識新知,為民間雅敘。

中國民間說酒的詞語,極為豐富,但說好的不多,說壞的不少。小姑娘起笑臉,兩頰漾出小圓渦稱為「酒 窩」,美在臉上。但社會人們說酒的詞語,多是難聽的醜話,如酗酒,酒鬼,酒徒,酒魔,酒槽頭,撒酒瘋,酒渣鼻 子,「酒囊飯袋」,形容只會吃喝不會幹事;「今天有酒今朝醉」,玩世不恭,「醉生夢死」、「借酒澆愁愁更愁」;「燈 紅酒綠,花天酒地」,形容奢侈、腐化、骯髒生活;「酒色之徒」、「酒是色媒人」;「酒食徵逐」,追求吃喝玩樂;「酒酣 耳熱」,一說此時宜於做詩,一說正好借著酒勁去幹壞事。「酒後吐真言」,此人若作保密工作就成問題。「醉翁 之意不在酒」,比喻別有企圖。時下市間謀利者新發明叫「酒桌合同」,先密約陪酒女使灌酒功,把生意對手灌 得暈乎乎、飄飄然時,再叫他在合同上簽字,事後酒醒方知吃虧上當。

中國古代的夏桀與商紂兩位末代君都 造「酒池肉林」,荒淫無度而亡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大量糧食用去做酒了。宋人蘇東坡為官時還創 造個新名詞叫「酒肉地獄」,宴請頻繁,應接不暇成了災亂。 中國民諺有「酒肉朋友,柴米夫妻」一說,「柴米」二字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縮語,平民生活居 家過日子,必不可少最低生活供應,而朋友得維持酒肉水平,有酒肉便是朋友,供應不上則避而遠之,乃是靠不 住的關係。

中國民間過去調解民事糾紛,有請上茶館「吃講茶」作法,敬杯茶消消氣,矛盾化解了,但勸架不能上酒館 去調解,因為雙方心中本有怨氣,一遇酒勁上來,火上加油,可能打起來,酒瓶成了「手榴彈」,越解越結。 「酒逢知已乾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此話實則內有因果轉化關係,酒喝多了,醉眼朦朧,舌頭髮硬,胡話 出口鬧誤會,成了「半句多」,不歡而散,靠飲酒來結知己朋友是多不牢固的,還是近年人們總結出來的說法為 好:「美酒乾杯難成知己,清茶一盞也能醉人」,品格高尚,富有哲理。

古今人們有「茶德」、「酒德」之說。傳說唐代宦官劉貞亮(?一813)講飲茶有十德:「以茶散鬱悶,以茶驅睡 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癘氣,以茶和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今人庄晚芳教授提倡「茶德精神」:「廉美和敬」。中國民間尚講「酒德」:即造酒者之德:不造假酒;酤酒者之德: 賣酒不摻水;飲酒者之德:不酗酒鬧事。茶、酒二德風格各有不同。 茶故事酒故事 飲茶與飲酒,在歷史上曾演出許多著名的故事,但兩者的性質不同。飲茶的故事大多是處理人與人之間 的友善關係或體現儉德風尚上。而飲酒的故事,常常同政治謀略、血腥鬥爭相聯繫。 茶的故事,如「以茶代酒而解困」,三國時代,孫權的孫子、吳國末代君孫皓,生性殘暴,荒淫奢侈。他每 宴群臣,宣布酒規,一律每人喝完七升,君命不可違,酒量小的人喝不了,只得把酒往自己頸脖里澆灌,讓衣服 吸酒,佯裝飲完,弄得狼狽不堪。但孫皓器重朝臣韋曜,悄悄地「密賜茶荈以代酒」,以解酒災。此為中國歷史 上最早「以茶代酒」的出典。 、 「舍茶設酒敗家風」。東晉時,曾獲淝水之戰大捷的衛將軍謝安,往訪吏部尚書陸納。陸只設清茶、果晶招 待。其侄陸假認為太寒酸,便擅作主張改辦珍饈酒席招待,事後其侄被叔父責打40大棍,說破壞了陸納一貫 清廉的家風。這也是「以茶倡廉」出典之一。

「清代的茶皇上」乾隆皇帝終生嗜茶,寫下許多詠茶詩篇,他南巡時,四次到杭州茶區觀採茶、制茶、晶茶 問泉。創製「三清茶」,製作多種組合茶具,在北海「鏡清園」設「焙茶塢」;晶評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最輕、最宜烹 茶,譽為天下第一泉。他當了60年皇帝,在85歲退位時,有位老臣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聽後笑道:「君 不可一日無茶」(但不說君不可一日無酒)。 酒的歷史故事,著名的有「鴻門宴伏殺機」。公元前2跖,劉邦有兵10萬駐在灞上(今陝西西安市東白鹿原 北),項羽有兵40萬駐在新豐鴻門(今陝西臨潼縣東)。劉邦去鴻門會見項羽,項留劉飲酒,席間部將項莊以舞 劍助興為名,想乘機殺掉劉邦以除對手,被謀士張良識破,劉邦借上廁所溜回駐地,史稱「鴻門宴」,成語「項莊 舞劍意在沛公」即出此。 「杯酒釋兵權」為成語,事在公元年,時任後周政權「殿前都點檢」(禁衛軍指揮官)的趙匡胤,趁後周七 歲幼主柴宗訓接位稱帝時,發動「陳橋兵變{陳橋驛在今河南開封市東北),黃袍加身」,謀權稱帝,建立宋朝。 但趙匡胤怕人不服,如法炮製奪他的權位,即於次年召集原屬同仁今為君臣關係的石守信、王審琦等人至宮中 飲酒,酒酣屏退左右,趙直言叫他們積財享福去,君臣兩便而免猜疑,便免去四位大將的軍職。人言進宮喝杯 酒便丟了兵權。 「青梅煮酒論英雄」。漢末群雄並起,曹操想拉攏劉備,曹以行軍「望梅止渴」之舉用青梅煮酒,與劉備對 飲,曹請劉備縱論當世英雄何屬?劉備舉袁術、袁紹、呂布、孫策,曹皆一一否之,最後曹操直言:「今天下英雄 惟使君與操耳」(使君指劉備),傳為歷史酒話。

茶文化酒文化 " . 茶有茶文化,酒有酒文化,各自創造不同風格的文化。茶文化自古為人稱頌。唐代即有「茶人」(陸羽創 名)、「愛茶人」(白居易創名)之稱,歷經千餘年後,這個名稱今天仍屬譽稱,用這個名稱稱呼人,人們樂意接受, 還願意再加上個老字,稱為「老茶人」、「老愛茶人」,感到親切、高雅、有水平、長身份。 中國自古即有「酒人」、「酒正」(均出《周禮》)之名,是個官職名稱,但是今天如若用這個名兒稱呼人,對方 會不高興,好像在罵他。因為社會上酗酒鬧事,給帶有「酒」字的稱呼加上了不雅意味,隱含貶斥之意故然。今 日市間酒店、酒樓、酒家林立,旅店客棧也名為「酒店」,但裝潢不論如何高雅,內中文化含量很少,而「銅味」濃 重,不若茶館、茶坊、茶室、茶樓、茶藝館來得雅俗咸宜,富涵不同層次的民族文化。

中國古代有豐富的「酒令」文化。據說最早的「酒令」是一種官職,是監督限制人們飲酒的,後來變成酒席 上吟詩、測試題,應對不上罰飲酒,等而下之,演變成灌酒促酗、挑戰逼飲的手段。猜拳行令,吆五喝六,聲如狗 咬,口沫四吠,俗不可耐! 大凡猜拳行令為敗者罰飲一杯,主人所備的美酒變成處罰的刑具,有失美酒待嘉賓的本意。據說從前有 位關東大軍閥,一次大擺宴席招待部下,弄來兩壇「皇封御飲」美酒,極為難得。他改變罰酒為賞酒,這樣美酒 只許作勝者獎賞來喝,不許作敗者罰酒來飲,並叫一位副官手持「自來得」(駁殼手槍)站立一旁作監酒令官,誰 還強迫划拳敗者喝皇酒,拉出去處決。這令一出,大家莫敢反對,並都說此法公道合理,划拳勝者去領飲一杯 獎品酒,可是划拳爭勝再也鼓不起勁來了!

歷代文人飲茶與飲酒正好賦詩抒懷,故歷代茶詩、酒詩都不少。寫飲茶的詩莫過於千古傳誦唐代盧仝的 七碗茶歌,原名《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全詩261字,詩人寄飲茶而抒懷:「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 腸……四碗發輕汗……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既淋漓盡致地寫出飲茶的微觀感受,又以憤懣的心情寫出 皇家催征貢茶,民不堪負,宏觀時政的弊端。詩接著說:「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並以尖銳的筆觸 重重地點出胸中塊壘說:「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巔崖受苦辛!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個人飲 茶而胸懷蒼生,似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為人民遭受艱辛而發出振聾發賾的呼號。詩 的基調今天看來還有積極意義,也可看出飲茶使人頭腦清醒,思想高尚。

中國歷代寫酒的詩詞很豐富,概而言之,詩的基調有的進取,有的消沉,也有浪漫得成問題的i民間傳誦 得最通俗的飲酒詩,要數自古涼州(今甘肅武威)出美酒的唐代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 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詩意優美、浪漫。若以軍事觀點一看,不對了,國家派去鎮守疆場 的將士,見酒不要命,喝得爛醉如泥,倒卧戰場,敵人來了怎辦!自己先被酒打倒,要誤軍國大事的! 茶事酒事,世有評說,願茲人們,好自為尚,還是常喝茶,少沾酒,不抽煙,好! "
推薦閱讀:

「國民老公」王思聰帶寵物坐飛機 業內:私人飛機客艙也不能帶狗
82歲成「國民女神」,「學魚」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
國民運動便是共和政治唯一的生命
【說客】德國的「國民神車」為什麼是高爾夫?
葉劍英與中國民主革命的兩次歷史性轉折

TAG:中國 | 國民 | 民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