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火箭軍建巢鑄盾部隊(國防視線)
創新團隊成員正在檢查國防工程施工工地。 陳雙維攝
這是一則重磅消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軍委聯指總指揮習近平4月20日上午到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視察……」
這是習主席首次以「軍委聯指總指揮」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也是「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這一機構首次披露。殊不知,在短短兩個月內,完成聯合作戰指揮中心主要改造設計任務的,就是火箭軍某所工程設計研究創新團隊。
身居鬧市斗室,心繫國家全局。半個多世紀風雨征程,火箭軍某所工程設計研究創新團隊一默如雷,用數百項馳名全國全軍的創新獎項,鋪就一條為導彈築巢、為祖國鑄盾的強軍之路,被表彰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
初夏時節,記者走進位於皇城根下的一座軍營,領略這支「國家隊」的戰鬥風采。
導彈騰飛的奠基者
驕陽似火,長纓昂首。一陣號令過後,巨劍浴火轟鳴,刺破蒼穹。
千里之外,某所工程設計研究創新團隊成員心潮澎湃——正是該所創業者設計的多型發射托架,讓不同年代的戰略導彈接續巡遊天疆。
1958年,為適應尖端武器發展需要,黨中央、中央軍委果斷決策,組建一支特殊的工程設計部隊,該團隊所在單位前身應運而生。
第一代設計者,有的曾留學海外,有的是國內科研精英,從「一窮二白」起步,勾勒出震驚世界的「中國首次」: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鐵塔、第一個某型導彈綜合試驗靶場、某型導彈第一個訓練發射塔架……
寂寞戰場,數載沉寂。1978年,他們設計的某型導彈訓練發射塔架,斬獲全國科學大會大獎。這項成果,徹底改變大型號武器發射樣式和部署模式,使導彈發射效率以幾何級數提升。
彼時,世界一流軍事強國正整軍備戰,導彈武器建設飛速發展。如何在大國博弈中生存發展,成為我軍夙興夜寐的目標。
那年冬天,某核心工程上馬,高級工程師黃炳華受命負責工程結構設計。幾經風霜瓜熟蒂落,7項設計成果榮獲國家、軍隊科技進步獎。僅某工程優化設計一項,就節省經費3200多萬元。
黃炳華卻因積勞成疾,罹患肺癌。生命最後一刻,他打著吊瓶,躺在擔架上指導陣地施工……中央軍委授予他「獻身國防現代化模範科技幹部」榮譽稱號。
精神豐碑,化作永恆。53歲的女工程師範雅珍負責陣地驗收,出現吐血癥狀仍不離一線,回京16天即病逝;工程師齊樹山總是第一個衝進試驗場測量數據,最終因腎衰竭倒在任務現場,年僅37歲……
鑄「劍」不易,建「鞘」亦難。隨著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劍鞘」改造升級迫在眉睫。
所長田慶龍、總工程師費允鋒、高級工程師譚可可等一批技術「大拿」,用創新破解科技堡壘,向一個個「禁區」發起衝擊。他們將模擬評估、參數化建模等技術,創造性嵌入這一宏大工程設計中,成功突破複合感測、人機對接等技術瓶頸,終於成功打造智慧型「大國劍鞘」。火箭軍首長批示稱嘆:這屬於觀念性的創新,具有開創意義!
未來戰場的設計師
戈壁大漠,一場「紅藍」對抗演練激戰正酣。
未來戰爭,發現即摧毀。扮演「紅軍」的某導彈旅,使出渾身解數,卻在「藍軍」面前無處遁形。
創新團隊當「藍軍」,既是「磨刀石」也是「設計師」。白天過招,夜晚復盤,一個個偽裝方案,最終讓千人百車奇蹟般「消失」。
見此一幕,「藍軍」智囊團、團隊骨幹潘玉龍如釋重負。數年前,他主動請纓,決心在「天眼」密布下,為戰略導彈部隊披上「隱身衣」。近百次試驗,偽裝技術實現從「靜態模擬」到「動態適應」的跨越。數十項創新成果刷新紀錄,取得4項國防發明專利。
天天想戰事,人人當戰士。每年,科研人員打起背包,走出實驗室,參觀地方高鐵、隧道、橋樑建設工地,走進國防施工一線,開拓視野,聚焦「戰場藍圖」尋找創新火花。
一次陣地調研,測試大廳內一幕讓他們深感愧疚,官兵人挨著人、凳靠著牆,連轉個身都困難。
「創新,絕不能與戰場脫節。」所長田慶龍不無憂慮地說。他們把設計「準星」瞄準戰場「靶心」,幾經調試,陣地設計模擬系統「出爐」。
不求評獎「獲得感」,唯求戰場「通行證」。項目結題,他們沒有急於報獎,而是把技術民主會開進施工一線,請官兵來當「軍師」。他們認為:「官兵的『不滿意』,就是新的創新點。」
以往,導彈陣地內各系統「煙囪林立」,值班官兵任務艱巨。該所科技處副處長鬍繼波通過優化設計,使6個子系統拓展到19個子系統,最終全集成到1個平台中,僅需數人就能實現陣地智能管控。
聚焦打贏,步履匆匆。昔日設計陣地的「描圖匠」,已成為未來戰場的「設計師」,軍營設計規劃從「日常生活型」向「戰備值班型」轉變。
全域懾戰的鋪路石
「道路被毀」。演練途中,接到導調指令,某導彈旅一個梯隊掉頭換向。然而,橫亘眼前的一座老舊橋樑,讓滿載的導彈發射車止步不前。
該所黨委「一班人」陷入沉思。習主席對火箭軍提出「全域懾戰」要求,創新團隊如何保障作戰部隊「全域機動」?
由高級工程師王然江擔綱的任務組成立,專司破解打仗時路徑規劃問題。團隊成員走進國家交通部門,協調共享資料數據;踏上漫漫征途,測量數百座橋樑……標定戰車通行關鍵數據,錄入電腦分析研究、比對建模,成功研發某道路橋樑信息管理系統。
劍行天疆,路橋信息隨行保障,精確高效的「綜合導航」,讓全域懾戰有了基礎支撐。
再上戰場。該導彈旅奔赴陌生地域執行發射任務,搭載檢測系統的裝備車前置先行,適時對道路橋樑做「CT」,沿途道橋詳盡數據、最優行進路線,盡顯眼前。
面對這樣的變化,深有感觸的科技處長李吉笑了:「一天時間就能幹完以前半個月的活兒,全域機動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全域機動的「毛細血管」打通了,但導彈結構精密,貯存要求高,如何確保貯存期間性能穩定?
創新目光投向「劍鞘」內部。他們查歷史數據、下部隊調研,終於取得突破,先後研製多型導彈防爆牽引車和多功能減震支架車,使導彈技術保障能力有了質的躍升。
部隊需求就是創新方向。一次,在某導彈旅進行工程驗收,一名指揮員道出一塊「心病」:跨區機動途中,掌握導彈所處環境參數,只能靠停車檢測,遲滯部隊行動。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創新團隊集中攻關,改進反饋系統,組織力量為導彈運輸車安裝了即時報警系統,對車體震動、車內溫濕度實施全方位監控。
經鑒定,這套系統實現了對導彈運行全程可視可控,大大提升部隊全域機動和綜合作戰效率。
建巢鑄盾的國家隊
滔滔大洋,戰艦林立。一發發導彈呼嘯而出,精確命中陸上目標……
電視畫面中震撼一幕,讓該所黨委「一班人」倍感危機:導彈陣地,事關國家安危,和平之盾,底數究竟如何?
高級工程師葉琳提出,啟動一項史無前例的研究,校驗戰略陣地核心指數。他帶領創新團隊成員,依託某國防工程進行艱苦探索,穿梭於全國10多家科研院所,求教數十位權威專家,撰寫百萬字的論證報告。最終帶領團隊獲得一項項引領科技前沿的創新技術。
項目評審那天,面對厚厚的開創性成果,專家不由稱讚:不愧是建巢鑄盾的「國家隊」。
一名名享譽國內外的設計「大師」,匯聚成一支引領創新方向的「國家隊」。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長期致力於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基礎研究、工程設計和技術管理工作,創新研究成果浩若繁星;全國勘察設計行業科技創新帶頭人譚可可獲得國家、軍隊科研獎20餘項,獲評「軍隊學科拔尖人才」;全軍愛軍精武標兵潘越峰,主持完成勘察設計和科研任務百餘項,被譽為國防工程的「定盤星」……
「大師」身後,是一群正在崛起的年輕科研群體。高級工程師操靜濱在參與的項目中提出10餘項合理化建議,項目獲國家勘察設計金獎;高級工程師張永利運用信息化手段,創新建築工程設計模式;高級工程師馮利指導勘測隊技術人員,研發鑽孔取芯和波速測試技術;高級工程師蘇輝創新陣地變頻通風模式,使陣地保障能力提高數十倍……
建巢鑄盾,榮譽等身。所政委許鳳忠介紹說,創新團隊先後10人入選火箭軍導彈專家,100餘人次享受軍隊優秀專業人才崗位津貼。僅近年,創新團隊就先後完成重大應用研究項目50多個,極大提高了陣地工程綜合能力,成為全軍國防工程設計領域的「領跑者」。
(楊永剛、田四平參與采寫)
展開推薦閱讀:
※莫雷再出險招火箭欲招攬喬治,為何安德森再度成為籌碼?
※如果火箭用安德森和卡培拉換小喬丹值得嗎?
※從今天的比賽來看,火箭和勇士各自的強點和弱點在哪?
※振奮人心:中國長征九號火箭載人登月傳來好消息!
※中國空間站時代倒計時:急需長五大推力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