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含真】周斌教授書法藝術國際巡展(網路展)【1】

【抱朴含真】周斌教授書法藝術國際巡展(網路展)【1】

1964年11月生於上海,文學博士,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書法心理學出站博士後,美國紐約大學中國書法跨文化心理研究訪問學者,國家「孔子新漢學計劃」首批博士生導師。現為華東師範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裏海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日本東京學藝大學等著名學府主講書法跨文化心理研究課程。在聯合國總部為潘基文秘書長及其他官員教授書法,2012年1月10日,策劃「企盼和平」聯合國官員與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影響。多次受邀在中國駐美大使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等機構開設中國書法與公共外交講座,並在華美協進社舉辦首屆美國中文教師書法高研班,受到熱烈的反響,為中國書法海外傳播的重要使者。兼職有: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古文字書法創作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心理學會高級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1990)中國書法高等教育聯盟理事上海市應用心理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兼教育委員會秘書長1993年獲「謝稚柳書法藝術提名獎」,作品入展全國第四屆、第八屆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海派書法晉京展等重大展覽三十餘次。論文在「當代書法創作研究暨中國書法如何走向世界—國際論壇」上獲獎。論文發表於《社會科學》、《文藝理論研究》、《心理科學》、《中國書法》、《書法》、《書法研究》、《中國文字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等雜誌報刊近五十餘篇,先後在《中國書法》、《書法賞評》、《書法》、《青年文藝家》、《寫字》、《書法報》、《書法導報》、《美術報》等專業刊物上作專題介紹。主持全國藝術科學國家一般課題(2012)、教育部重點課題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多項,2007年度獲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獎,2009年度獲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資助。主編有《近、現代書法家大辭典》等,出版個人專著《阮元書學思想研究》、《東巴文異體字研究》、《書法與篆刻》、《趙體唐詩字帖》、《歐陽詢與虞世南》、《齊白石》、《周斌作品集》、《跟周斌老師學書法》(VCD)、《書法自學教程》(合著)、《大學書法教程》(合著)、《中國書法簡史》、《The Beginner"s Guide to Chinese Calligraphy》等。-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賀信中文翻譯:親愛的周斌教授,熱烈祝賀周斌教授書法藝術國際巡展勝利開幕!書法是世界上古老又偉大的傳統藝術,它通過優雅的線條和生動的結構向全世界傳遞東方聖賢的哲學與智慧。書法為中西方文化相互理解和欣賞架起了橋樑。周斌教授是一位書法大師,他桃李滿天下,我也是他的學生之一。為了慶祝他的巡展,我寫了老子的名言「曲則全」。其體現了我個人的哲學觀,並展現了周斌教授書法藝術獨特的東方韻味,以及多元藝術形式所呈現的抱朴含真的理想境界。我預祝周斌教授巡展獲得成功。正如我致力於世界和平事業,我也真誠地希望周斌教授將書法藝術展示給全世界,使之成為一座促進相互理解的橋樑。潘基文2013年9月10日-

【藝術評論】不激不厲,風規自遠——評周斌的書法創作朱洪舉周斌書法傳達出的是一種精緻、優雅的美。他的作品像一尊尊精美的瓷器,像杭州西湖邊盛開的荷花,像綰著高髻的美人,高貴、儒雅、靈動、溫潤,有君子之風,有大家風範。這種美恐怕和他所處的地域文化環境有關。江浙滬一帶的文化有一種特有的飄逸和靈性,民間崇尚精緻優雅的生活,人大多比較含蓄,舉止文雅,注意經營自己的精神空間和個人世界。這個地域在近現代湧現出很多卓有成就的書家,如林散之、高二適、沈尹默等人,他們的書法作品大多秀潤多姿,富有才情,堪稱江左風流。周斌祖籍所在的寧波,有書法家沙孟海,他所在的上海,在近現代更有海派書法的深厚根基和文脈。當然,周斌書法優雅的氣息,從技法層面來看,主要和他對於線條及水墨的處理有關係。他作品中的線條極為講究曲直、粗細、乾濕、剛柔、潤澀等變化,每一筆都非常有張力,精光內蘊,或如硬鐵,或如枯藤,或如靈蛇。且筆筆使轉,斷中有連,連中有斷,如京劇中的程派唱腔,雖至細如遊絲之處亦真力內蓄,絕不外泄,如其行書作品《竹宜?花可》中的「宜」、「可」等字,即使是一橫一豎,也有豐富的變化,動宕多姿,變幻莫測,他力圖在下筆使轉中傳達出內心複雜而細膩的情志。因此,周斌書法不像當代書壇以後現代藝術為名的信手塗鴉之作,他的每一筆都非常講究,有氣韻,有風神,有格調,如嚼苦橄欖,筆筆耐人品味。在用墨方面,他非常注意水墨比例關係的處理,在一幅作品中他會隨心所欲地在用墨上即興製造出諸多變化,或潤或枯,或濃或淡,以潤取妍,以燥取險,如同樂曲中節拍的輕重緩急,藉此以表現他內心世界中情感的起伏。如他的作品《倪瓚<六月五日偶成>詩》,其中的「坐」「衣」和「盡日」等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並且,他善於使用宿墨,書法家白鶴這樣評價:在用墨上,這幅作品相應地融入了宿墨,並且採取「帶燥方潤,將濃遂枯」的方式,使墨色變化具有三維空間的暗示性,使人感受到一種類似於音樂的筆墨之韻。不同的建築空間直接會影響書法作品的展示形式與書寫方法,現代建築給視覺藝術提供了更大的展示空間,因此,周斌的有些草書作品所師法的主要是普遍寫大字的明代中葉以後的書家,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便是王鐸。王鐸善寫大幅立軸,且能打破傳統的以平衡為美的書寫原則,左右上下搖蕩,古奧奇險,不拘繩墨,這非常符合周斌的性格和美學追求。如其行草作品《孟浩然<過融上人蘭若>詩》等,作品大量使用側鋒,左右盤旋而下,如枯藤倒掛,草勢連綿如蓬勃之雲,無行不歪,無字不斜,汪洋恣肆,率真自然,解衣磅礴,其間可以看出張瑞圖、王鐸等明清書家對他的影響。周斌作為書法界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在他所從事的書法跨文化心理研究方面,會接觸大量的學術文獻和需分析處理的數據,長年的理性思維訓練使他在書法創作上陷入兩難,作為對邏輯思維的一種消解,他往往在創作前藉助音樂讓自己慢慢進入創作狀態,他說這會最大限度地發揮他的藝術創作潛能。在他的藝術世界裡,他更喜歡跳躍性的思考問題,天馬行空,神龍見首不見尾,彷彿要隨時捕捉轉瞬即逝的靈感,以表現於毫端。如果走進他的書房,你會發現到處堆的是中外經典唱片,屋子裡經常迴旋有一種優雅的旋律。他愛聽一些比較舒緩的音樂,如理查德?克萊德曼、凱文科恩以及班得瑞等人的作品。他所聽的音樂正如他的性格,整天樂呵呵的,彷彿一生無任何憂心之事,也很像他的書法作品,不張揚,不激越,優雅淡泊,溫婉中和,有如他喝酒從不喝得酩酊大醉,而是享受一種微醺的感覺。在他的行書作品《大塊?高齊》以及《淡泊?寧靜》中,表現出的正是這種心境,這些作品結體疏朗,鬆散寬博,節奏緩逸,不刻意而為,讓人會很容易想到蘇軾的兩句詩:「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隱隱傳達出自然散淡物我兩忘的道家境界,或者是一種拈花微笑的禪意。正如劉熙載所言:「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周斌的書法作品多有一種奇趣,如他的楷書作品《宋詞》,此作品在半行半楷間又略帶有隸味;既有褚遂良《陰符經》的筆致,又有王闓運摹《張黑女墓誌》之情韻。周斌的大多書法作品帖學意味較濃,但這幅作品卻融入了些許碑意。在作品中,有的字像在獨自打禪,有的字像在相互私語,每個字都彷彿是個活的小生命體,空白處散落一些閑章,在邊空貼零處擠上題款,密處難以透風,疏處可以跑馬,作為視覺藝術的作品竟然有一種奇特的戲劇感。這種戲劇感恐怕也和它整體看來有參差錯落之趣有關,這不僅體現在整體的章法布局上,甚至每個字也都如此,如「曉披閶闔」四字,其中被橫畫分割出的空間疏疏密密,各有不同,與其右邊一行的「風」、「轉」等字相呼應,錯落成趣。而且,在此作品中橫畫多用點來處理,似乎每一筆寫至八成便收筆,給人一種含蓄蘊藉的美感。也許是因為他主要師法王鐸的原因,他的草書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傳統文化氣息,沒有絲毫的江湖氣,汪洋恣肆但不粗糙,格調高古而不媚俗,如他的行草作品《賀知章<回鄉偶書>詩》,其中「何處來」三字一筆輾轉而下,頓挫有力,每一筆都不油滑掠過,如「何」字右邊的部首「可」,彷彿能從中看到他手腕的顫動,頗能傳達所寫內容本有的滄桑與悲愴。再如作品中的「離」、「鬢」等字,粗頭亂髮,意態孤高,一般老百姓多不喜歡這樣略帶一點「寒磣」感覺的作品,正所謂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這種書卷氣,有人認為和他是一個學者型的書法家有關,的確,他長期在高等院校任教,自然受到學院精神的影響,但我認為更主要的是和他多年來潛心研習王羲之、黃庭堅、米芾、王鐸等書家、堅持文人書法精神有關。近年來中國書法界有一種以後現代主義為指導的創作,他們強調碎片、平面、拼貼、挪用、反權威、去中心、無深度,追求斷裂性、解構、差異。書法由此開始走向不斷被解構的過程,一些書法家覺得過於強大的書法傳統已使人感覺到焦慮,為使人擺脫思維的惰性,而力圖採用各種方法讓書法背後的象徵物失效,以解構中國書法所依附的文人價值體系,這在某種程度上使書法走出了程式化語言的限制,將書寫、水墨等突出為形式手段,在諸多方面為當代藝術做出了非常可貴的探索。但書法並非設計,而且在中國大陸的本土文化語境中,傳統文人的價值世界早已被諸多革命打擊成殘缺不全的碎片,很多中國人自己大都已不知其為何物,在印刷文字鋪天蓋地的當下,傳統書寫恐怕也並未像一些書家所說的讓我們產生壓抑和焦慮。西方藝術界後形而上學的反本質主義是針對他們長期以來的邏各斯(Logos)中心主義所提出,目的是反對以自我為中心的科技理性,但中國書法不存在這些問題。書法家的探索需要立足在自己所在的大地上,進入到這個民族和地域正在發生的語境中進行思考。當今我們已經很難擺脫中西話語互文(Contexts)的境遇,因此這更需要我們在思考問題時小心謹慎,避免無意識地使用另一話語而對自己面對的當下「失語」,我們如何找到我們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如何更加準確地表徵我們自身所處的這個特殊時代?和致力於解構的書法家不同,周斌走的是另外一條路。他不像一些前衛書家那樣激進,甚至有些「保守」,如果分左右陣營的話,他應該屬於「右派」。他對待書法創作是一種歷史主義的態度,他尊重古人的經驗,踏踏實實地走在歷史的道路上進行探索,而非質疑與叛逆。他有意識地去觸通傳統文人的生命、境界和精神,其作品撲面而來的書卷氣後藏有他幾十年學書的匠心獨運,這是一種慢功夫的建構,而非解構,而且他要不斷地進入到中國書壇創作的現場,他經歷過書法界的各種思潮,但他不盲目地跟隨某一潮流,而是能獨自靜下心來在麗娃河畔的書齋里堅持從古人那裡汲取營養,並加以變化,形成自己的風格,這確實需要一定的眼光和自信。周斌近年來在書法國際傳播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最為人熟知的是他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先生結下了師生情緣,很多國外的外交官成了他的忠實「粉絲」。期待他能在書法道路上走得更遠,為中國書法做出更大的貢獻。本文作者簡介:朱洪舉,生於1978年,文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教於上海大學。研究方向:文藝美學。-

【藝術評論】周斌書法的心理拓展與創作北京大學 王岳川幾年前,周斌教授到北大書法所訪問,我們共同探討高等院校書法專業辦學規律、書法文化與書法心理的內在聯繫、高校書法未來走向等問題。周斌身上有一種書卷氣,這種氣息使得他在華東師大的書法教育體系中如魚得水。認識周斌教授多年,眼看著他在書法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廣闊天地中不懈努力,同時有擠出寶貴時間刻苦練習書法,可以說,書法心理前沿學科研究和書法創作方面終有所成,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精進。作為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的周斌博士,在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書法文獻學做過博士後,長期在華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並任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併兼任中國美術學院古文字書法創作研究中心研究員,為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心理學會應用心理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上海青年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理事。近來,周斌先生準備出國講學,當我仔細看了他提供的作品,感到他在工作之餘揮毫不已,精神實在可嘉。儘管有的作品有才氣有功底但還有些失於單薄,但大多數作品墨氣沛然,頗有意趣。仔細看其作品少有浮躁和習氣,個性力度不斷提升。一在文人書法創作中不斷開拓十多年前我在主編《中國書法文化大觀》一書時,提出「書法文化」的概念,意在強調書法和文化之間非此不可的血肉聯繫。其後這一概念成為書法界的重要範疇;十幾年後的今天,面對全球化時代的多種文化癥候和書法處境,我整體性地提出「文化書法」的觀念,並嘗試著作為大學書法的文化追求或「書法中國」的文化指紋。提出「文化書法」,意在重申中國書法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內涵,強調文化是書法的本體依據。書法技法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書法最終不是為了表現技法,而是為了通過技法呈現文化意味。書法是「無法至法」的藝術形式,分內法和外法,內法包括筆法、字法、墨法、章法等,外法包括生命之法、境界之法和精神之法。書法最高價值在於超越技法而成為直指心性的文化審美形式,從中展現出生命的境界和哲學的意蘊。書法要達到爐火純青絕不能滿足於技法,真正的書法家都是在「技進乎道」的歷練中去追求宇宙大化的心性價值的,那些止於技滯於巧的書法是不足觀的。在這一點上,我與周斌達成了文化共識,並且在諸多方面,有意進行北大書法所與華東師大書法專業共同的教學實踐。就書法創作而言,周斌對傳統書法下了功夫,但細觀他的書法似乎超越了傳統而有相當的現代書法意味。他不想過分沉重的背負傳統的匠氣書法中,先行看到率性自然和精神覺醒的魅力。逐漸地,開始吸收文化之靈氣,獲得了新的精神養料。周斌多年來潛心研習王羲之、懷素、米芾,堅持文人書法精神,即那種於溫潤中浸透人文感悟人文精神的,以及歷代文人氤氳的文化氛圍的書法形式,加上書寫中國詩歌經典的內容,才是他所追求的。而其多幅行書作品頗能見其性情,書作中充滿筆斷意連的用筆,加深和豐富書寫內容所要表現的思想感情,使其書法作品具有特殊的美感力量。他喜歡草書,寫書法經常在深夜人靜的時候開始,在在他不大的書法工作室他靜心寫字,心游萬仞,點畫筆墨中領悟書法對人心理的重大塑性意義。如趙壹《非草書》所描述:「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筆,月數丸墨。領袖如皂,唇齒常黑。雖處眾坐,不遑談戲。展指畫地,以草劌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見腮出血,猶不休輟。」他在通過筆和宣紙的摩擦去激活古老的文字,用心靈在萬籟俱寂中去傾聽筆墨樂章。在海上書法的方陣中,周斌的書法似乎越出了傳統,他曾迷惘過探索過,正是在迷惘、尋求、探索中,他一步步探索書法表現和再現的神奇魅力,他在書寫的形式中獲得內容的充盈,在下筆使轉的生命爆發性中瞬間釋放的精神的能量,將自己的痛苦和快樂、鬱悶和洒脫,用飽蘸墨汁的徒手線完整地呈現在宣紙上。看他寫字總在同自己較勁,千鈞之力運於毫端,駕馭手中的素毫表現複雜的心理狀態,捕捉到轉瞬即過的心靈感覺,讓宣紙上的蒼茫墨色呈現變幻莫測的文字字。面對自己書法中呈現的問題,他不是像有些忽悠之士,自誇自擂以掩蓋自己的蒼白和無知,而是更深地反省自己,進入一個自我揚棄的過程中。他努力使自己的書法精神與賢人的精神意象接通。同時走向現代書法中的結構和形式線條,秉承了那種淳樸、天真、率直而不拘章法的藝術風貌。他一方面堅守書法的本土性,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以契合普范性的藝術闡釋框架和國際欣賞趣味。在四條屏岳飛《滿江紅》中,周斌運用樸質豐茂的筆法,在頗為老辣中透出通透洒脫,心靈的妙筆出於人生領悟之後的真情懷,書法線條的舒和是人生悵觸無邊暗合。用筆老練,在傳統書法風格中加上了民間書法的意趣,在表面的輕鬆自得中蘊含著筆力的遒勁。這種筆法與書寫內容的合拍,說明書家已然突破技法的束縛,獲得心靈解悟後的筆墨解放。周斌教授往往喜歡用極簡略的筆墨、精粹的徒手線去表現自我感覺,用線條的起伏、粗細、曲直、乾濕、輕柔、光潤的不同變化去傳達出自己對書法形式的獨特理解。書王維《鹿柴》,寫得瀟洒自然,頗能見其性情。《江雨霏霏》《書管子語》等作品充滿意味的用筆,作品文字互相呼應,從靜止的字形中,顯出厚重而飛舞的動勢,加深和豐富了書寫內容所要表現的感覺,使作品有了新的美感。《抱朴含真》寫的奔放不羈,在不斷改進書寫習慣中,汲取與已相合的歷代書法因子,培養良好愜意的書寫感覺。團扇王之渙《登黃鶴樓》與賈島《尋隱者不遇》寫的鬆散寬博,自有一番意趣。當然,書法的道路是艱難的,周斌先生邁開了這一步,將會不斷拓展新的書法空間和境界。書法需創新才有真正的生命氣息。這是我同周斌曾經探討書法教育尤其是大學書法教育當代意義。中國書法有一個重要的現象,即紙張尺幅到明代中期以前大多是尺牘多橫批。儘管象米芾這樣的宋代大書法家也嘗試過寫大字,並在《海岳名言》中說道:「世人多寫大字時用力捉筆,字愈無筋骨神氣,作圓筆頭如蒸餅大,可鄙笑。要須如小字鋒勢備全,都無刻意做作,乃佳。」但真正普遍寫大字仍然是明中葉以後的事。隨著建築空間的廓大,人們對視覺感受理由了新的要求,於是就將書法作品在整體氣象和結構筆墨上有重大的拓展,這種拓展不時將小字放大,而是同樣真正的創造首先是一種突破,徐渭消解了中鋒行筆的古今不二筆法,大量使用側鋒用筆成為一時之仿效,而王鐸更是深諳二王精神氣象,在丈二大中堂中任筆狂書猶如刀槍劍戟大氣盤旋,章法上使直貫的行氣轉變為無行不歪無字不歪的王體風格,影響深遠。不難看出,周斌在熟悉中國書法史基礎上,對書法的自然率真以及破除藩籬更是情有獨鍾。二在書法心理研究中獨樹一幟周斌1993年獲「謝稚柳書法藝術提名獎」,作品入展全國第四屆、第八屆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覽,海派書法晉京展等重大展覽三十餘次。論文入選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論壇、全國第八屆書學研討會。同時,周斌主持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多項,2007年度獲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獎,2009年度獲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助,主編《近現代書法家大辭典》、《書法鑒賞》等,出版個人專著《阮元書學思想研究》、《東巴文異體字研究》、《書法與篆刻》、《趙體唐詩字帖》、《歐陽詢與虞世南》、《齊白石》,合著《書法自學教程》、《大學書法教程》、《中國書法簡史》。周斌的書法心理學研究頗有新意,在千百年書法經驗研究基礎上提煉出科學研究的範式。他帶領其課題組歷時兩年,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進行追蹤研究後發現,書法這一傳統藝術能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練書法的兒童更安心冷靜,表現得更加安定、冷靜,性情也變得相對溫和、順從。周斌認為:「書法創作有虛靜態和熾情態兩種心態,前者需要兒童聚精會神,這對提高兒童情緒的穩定性,培養溫和、順從的性情有極大的影響。與此相對,熾情創作是激情奔放、欲罷不能的心態,這對提高兒童思維的開闊性有重要的作用。」書法練習對兒童了解和管理自身情緒、識別他人情緒三個維度的發展有積極促進作用。雖然兒童經營人際關係、了解自身的情緒等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動提高,兒童在練習活動中對自身情緒的元認知促進了情緒智力的發展。在電腦時代,兒童是否需要書法?周斌回答是肯定的:「作為音、形、義統一體的漢字,積澱著華夏先民在天文、地理、自然、社會諸方面的哲理觀念,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象徵,民族精神傳承的載體,漢字書法教育對兒童的影響是其他課業不可替代的。」 周斌在書法心理學研究中發現,兒童在兩年的學習生活過程中,個性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主要體現在樂群性的降低、聰慧性的提高、情緒穩定性的降低、興奮性的提高、有恆性的降低、敢為性的降低、世故性的提高、憂慮性的提高、自律性的降低等方面。從這些結果來看,有些個性特質的變化是比較積極的,如聰慧性的提高、世故性的提高等等,反映在兒童變得越來越聰明,處事也日漸得體;但有些特質的變化也是令人擔憂的,譬如說樂群性的降低、有恆性的降低、情緒穩定性的降低、憂慮性的提高、自律性的降低等方面,這一方面可能有著兒童自身發展的特點,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了兒童所處的環境的作用。如何營造兒童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以消除這些不利的發展變化,是教育工作者應該關注並著力解決的問題。書法練習為什麼會促進這五種智力的發展呢?根據高尚仁的觀點,書法活動能引起大腦意識狀態的增高,從而產生所謂「優化腦激活效應」。高尚仁等人通過對兒童的研究發現,硬筆書寫、英文書寫、算術、書法書寫以及繪畫等活動對大腦的激活效應是有差異的,書法和繪畫能對大腦兩半球產生優化激活效應,這在兒童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書法書寫由於種種知覺上、注意上、思維和認知活動上的全面、動態和積極的激活作用,使得寫者在毛筆書寫過程中,產生了高度的注意、思維敏捷,反應加快和認知能量增強等正面的效果。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大腦有關功能的發展,表現在對於兒童多種智力發展的促進上。周斌在《書法練習促進心理積極改變的實證研究述評》(《心理科學》2009年第3期)認為:書法練習對腦神經活動、認知能力、人格、心理健康等諸多因素均有積極的影響。在《書法練習對兒童個性發展的影響》(《心理科學》2005年第5期)中採用縱向研究設計,運用14PF為測查工具,創新性地考察了書法練習在兒童個性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在《書法訓練促進城鄉兒童心理健康的對比實驗研究》(《書法研究》2005年第6期)中,他探討了書法訓練與城鄉兒童心理健康發展之間的關係。這些有效的研究,是的周斌超越了傳統書法研究模式,使得書法藝術研究進入了更為客觀科學的心理學研究模式,而站在了當代書法研究前沿。-

{形象活動照片}

讀書照.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先生在官邸親切會見周斌教授並收藏周斌教授的書法作品.

潘基文賀信.

潘基文先生為周斌教授書法藝術國際巡展題寫書法作品—《曲則全》

周斌教授為書法作品《厚德載物》落款.

《人民畫報》2013年第八期1.

《人民畫報》2013年第八期2.

《中國書法》2013年第九期1.

《中國書法》2013年第九期2.

《中國書法》2013年第九期3.

《中國書法》2013年第九期—評周斌書法創作1.

《中國書法》2013年第九期—評周斌書法創作2.

《中國書法》2013年第九期3

《中國書法》2013年第九期—評周斌書法創作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1-31 15:45 上傳

《中國書法》2013年第九期—評周斌書法創作3.

《中國書法》2013年第九期—評周斌書法創作

推薦閱讀:

新華國際時評:「太陽」最後的季節 2012年10月25日 20:24:16
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的標誌 |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首次迎來真正意義上的三船同靠
【家譜國際徵文選登之十二】 劉德祥丨家譜文化在我心
特朗普稱「樂見」貿易戰爭,美國真能輕易取勝嗎?

TAG:藝術 | 書法 | 國際 | 教授 | 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