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王福庵書法集》
由周建國、高申傑兩位先生主編的新版《王福庵書法集》在「中國篆刻網藝術論壇」開售,此書十六開本,彩色印刷,收錄王福庵先生一九〇一年至一九五九年間的各體書作逾六百件,分為條幅、對聯、扇面和其它等四部,較為全面地展示了先生的書法藝術。以下是本博在中國篆刻網下載的圖片和周建國先生、高申傑先生撰寫的文章,欲購買此書者,請移步中國篆刻網藝術論壇的購書專貼!
篆刻網鏈接:http://bbs.zgzkw.com/thread-215771-1-1.html
以先生之道紀念先生
1930年11月,世居杭州的王福庵先生辭去了國民政府印鑄局的技正之職, 卜居海上,「青鞋布襪從此始」,過起了以賣字鬻印來養家活口的筆墨營生。從此以後, 先生心無旁鶩, 專攻藝事, 個人面目, 日臻完善。
「閑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當書畫篆刻家的藝術被社會承認後,為應人們需求,就會訂製自己作品的潤格。定居上海後,福庵先生先後在西泠印社、宣和印社、九華堂、劉定之裝池及各扇庄等處懸掛潤格寫字刻章。先生非常勤奮,每天5點起床,便揮毫書寫。上午,弟子登門請益時,書寫作品已掛滿房內。1942年3月9日的《申報》上有文曾這樣寫到:書法篆刻家的作品廣受社會歡迎,「浙派王福廠為最出色」。
「不須計較更安排, 領取而今現在」。1949年後, 先生步入古稀之年, 然壯志不衰, 於書於印, 仍孜孜以求。先後受聘為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和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並任中國金石篆刻研究社籌委會主任。但在先生謝世至今的一甲子里,其書法作品的出版物卻寥寥無幾。就是專業部門在選編二十世紀海上書家叢書時,王福庵這位篆隸大家被排斥在外,著實令人為之嘆息,真是「世人解聽不解賞」。
1958年, 先生為《賓虹草堂璽印釋文》作序並書,其序中曰: 賓虹「先生往矣,手澤猶新,摩挲增感。董理而流傳之, 後死者之責也, 夫何敢辭」。正是為了秉承福庵先生這一宗旨,光大傳統,獎掖後學, 經數年勉力搜求,《王福庵書法選》終於面世。
周柬谷謹跋於雙持軒
編校後記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在文廟一文房用品店的牆上看到過一對七言隸書對聯,很喜歡作品字裡行間流露出的那種儒雅、那種大氣。相詢後,店主告知對聯是友人寄售,售價八百元——那可是相當於我五個月的工資。對聯自然是沒有買下,但我知道了,曾有個叫王福庵的前輩,隸書寫得如此雍容典雅。
為紀念王福庵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上海朵雲軒舉辦過「王福庵書法篆刻展」,展出先生書法作品百餘件,我和友人用相機拍下了展出的大部分作品,此後,便開始留心搜集先生的書法資料。遺憾的是,雖然先生一生勤於臨池,作品數量可觀,然僅見其篆書《千字文》、隸書《千字文》、《說文》部首、臨《石鼓文》、篆書《治家格言》和篆書《詠懷詩》等數種單行冊出版,使愛好者根本無法一窺先生堪稱精絕的篆隸書法全貌。
令人不解的是,一方面,掌握話語權的部門根本不把先生的篆隸放在眼裡,甚至在編輯已故海派書法十家作品集時,將早在民國年間便以篆隸名動大江南北的先生排斥在外,而先生的書作在各拍賣行中的行情卻連年看漲,以至於出現大量贗作;一方面,在歷屆國展、市展中,專業委員會成員的篆隸書作中錯字屢現、洋相百出。
由此,我便有了利用手頭數據編輯先生書法選集的念頭。兩年前,葛棟同門起頭,在先生誕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際編印了一冊《王福庵法書選》小冊子,意在與同好間交流。小冊子印行後意外地受到了同好的關注,很快就一冊難求,這也更加堅定了我要編輯先生書法選集的想法。這一想法,同時也得到了老師周建國先生和師伯張遴駿先生的鼎力支持,他們不僅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對本書所選作品的真偽逐一仔細甄別遴選並分別欣然應允作序、跋,周師更是數度奔波於浦江兩岸,為本書的圖版設計、版面製作等費盡心機。
本書收錄王福庵先生一九〇一年至一九五九年間的各體書作逾六百件,分為條幅、對聯、扇面和其它等四部,較為全面地展示了先生的書法藝術。各部排列時基本以創作時間為序,為節約版面,個別略作調整。同時,考慮到先生書作贗品充斥於市的現實,所有作品一概不予標明原作尺寸。而且,限於編者的學識,選用的作品中難免會混入贗作,也請各位同好給予批評指正。
壬辰梅雨時節高申傑記於海上天道堂
推薦閱讀:
※奇聞!新版農夫與蛇」的故事
※2012年秋新版七年級上冊講義
※新版潘金蓮豐滿香艷大露酥胸(圖)
※[規範●共識] 多發性硬化影像診斷標準:中國專家共識(最新版)
※新版龍票發行不足十天價格 翻十倍·每日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