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附錄二:法顯大師年譜

附錄二:法顯大師年譜

說明:以下文中凡出現月份而未特別標明者,均是指古歷而言之。

後趙建武六年,東晉咸康六年,公元三四0年 法顯一歲

法顯大約於此年出生於平陽郡平陽縣之龔姓人家,其地即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關於本年譜暫定的法顯大師之出生年份的考證,可參見本書「導讀」。

後趙建武九年,東晉建元元年,公元三四三年 法顯三歲

法顯三位兄長都是童年喪亡,其父恐此禍殃及法顯,在法顯三歲時就將其送至寺院度為沙彌。

後來,法顯曾經被接回家幾年,病篤欲死。但只要送還寺院,幾天後病便痊癒。法顯便不再願意回家,其母想見之而不能遂願,只得站立於屋外凝視法顯。

冉魏永興元年,東晉永和六年,公元三五0年 法顯十歲

閏二月,後趙大將漢族人冉閔奪得政權建國,國號為「魏」,史稱「冉魏」。法顯所在之地山西,也在「冉魏」統治之下。

法顯十歲,其父卒。法顯的叔父以其母寡居,逼迫法顯還俗,法顯不從。法顯對其叔父說:「我本來就不是因為有父而出家,只是想遠塵離俗,纔入道耳。」叔父以為其說有理,遂聽任其出家為沙彌。

不久,法顯之母喪亡。法顯回家辦理完喪事,仍然回到寺院。

冉魏永興二年,東晉永和七年,公元三五一年 法顯十一歲

後趙時徙居中原的氐族,乘後趙崩潰的時機,由苻健率領,西歸關中,在長安建立政權,國號曰「秦」,史稱「前秦」。

法顯此時大概仍舊在山西的某所佛寺中做沙彌,其地歸屬冉魏統轄。

冉魏永興三年,前燕元璽元年,公元三五二年 法顯十二歲

鮮卑族首領慕容俊率部從遼河流域南下,消滅了冉閔政權,建立前燕政權,定都鄴城。

法顯此時大概仍舊在山西的某所佛寺中做沙彌,其地歸屬前燕統轄。

前燕元璽四年至光壽三年,東晉永和十一年至東晉陞平三年,

公元三五五年至三五九年 法顯十五歲至十九歲

法顯為沙彌時,曾經與同學數十人于田中刈稻,當時有飢賊欲奪其谷。其它沙彌都跑開了,唯顯法顯紋絲不動。法顯對劫賊說:「如果你們需要稻穀,就隨便拿取吧!但是我要告訴你們,正是你們昔日不做布施,因此在現世纔會陷入飢餓貧困狀態。現在你們又實施搶劫,來世恐怕要遭受更多的苦難。我是因為替你們擔憂,纔告訴你們這些的。」法顯說完這一席話,就轉身離開了。劫賊被法顯的勸告所打動,竟然放棄搶劫,空手離開了。當時在場的幾百僧人無不佩服法顯的氣概。

前燕建熙元年,東晉陞平四年,公元三六0年 法顯二十歲

法顯年二十,受具足大戒。

前燕建熙十一年,前秦建元六年,東晉太和五年,公元三七0年 法顯三十歲

十一月,前秦滅掉前燕政權。此後不久,北方大部分地區被前秦統一。

法顯住錫之地不詳。

前秦建元十五年,東晉太元四年,公元三七九年 法顯三十九歲

二月,前秦攻陷襄陽,道安大師北上到達長安,被苻堅安置在長安五重寺。由於道安的特殊感召力,長安成為當時北方佛教的中心。隨侍道安的弟子竟達千人。

法顯住錫之地不詳。

前秦建元十六年,東晉太元五年,公元三八0年 法顯四十歲

法顯到達長安的具體時日不詳,但其之所以前往長安,可能與當時長安佛教的狀況有關。因此,法顯最有可能在道安大師來到長安之後若干年抵達長安。因為這一段,恰好也是北方地區比較穩定的時期。法顯所在的山西也在前秦的統治之下,正好成行。

前秦建元十七年,東晉太元六年,公元三八一年 法顯四十一歲

西域鄯善王、車師前部王朝秦,大宛獻汗血馬,天竺獻火浣布,康居、于闐等國都入朝於秦,並請求出兵討伐不服者。第二年九月,苻堅派遣氐人呂光率兵七萬進軍西域。此後,內地與西域的交通趨於恢復。這為法顯等人的西行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法顯住錫於長安。

前秦建元十九年,東晉太元八年,公元三八三年 法顯四十三歲

前秦苻堅發兵九十萬,企圖消滅東晉政權,但在淝水被東晉軍隊擊潰。此後,北方又陷於混亂局面。

法顯住錫於長安。

前秦建元二十一年,東晉太元十年,公元三八五年 法顯四十五歲

二月八日,道安大師於長安圓寂,年壽七十四歲。

法顯住錫於長安。

前秦苻登太初元年,後秦建初元年,東晉太元十一年,

公元三八六年 法顯四十六歲

前秦將領、羌族人姚萇攻陷長安,即皇帝位,國號「大秦」,史稱「後秦」。姚萇信奉佛教,長安佛教繼續呈現發展勢頭。

法顯住錫於長安。

後秦建初八年,東晉太元十九年,公元三九四年 法顯五十四歲

十二月,姚興即位。不久,姚興遣使至後涼,邀請鳩摩羅什來長安,未能獲得後涼統治者的同意。鳩摩羅什繼續停留於涼州。關中地區已經有僧人西行求師,僧肇就是其中之一。

法顯繼續住錫於長安。

後秦姚興皇初五年,東晉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 法顯五十八歲

法顯感於當時中土佛教律藏的殘缺,遂發心西行求法。

法顯在長安聯絡西行同道。

後秦姚興弘始元年,東晉隆安三年,公元三九九年 法顯五十九歲

此年三月間,法顯與慧景、道整、慧應、慧嵬一起,從長安出發西行求取戒律文本。

四月,法顯一行翻越隴山,到達干歸國夏坐。干歸國是指十六國時期西秦的國都金城,其故址在今甘肅省蘭州市西。

七月底,八月初,法顯一行從干歸國出發,繼續西行,到達耨檀國。耨檀國是指十六國時期南涼的都城,法顯到達耨檀國時,其國都為西平,即現在青海省西寧市。

在耨檀國停留不久,法顯一行翻越養樓山,到達張掖鎮。

後秦姚興弘始二年,東晉隆安四年,公元四00年 法顯六十歲

因張掖一帶大亂,法顯等一直停留在張掖鎮,並且在張掖鎮度過了離開長安的第二次夏坐。注意:法顯第一次、第二次的夏坐可能是遵從中土當時的習慣,以四月十六日入安居,七月十五日解安居。

在張掖鎮,法顯遇到智嚴、慧簡、僧紹、寶雲、僧景等同契,後結伴西行求法。西行隊伍已達十人。

七月底或八月初,法顯等由張掖前進至敦煌,停留一月有餘。後來得到敦煌太守李皓的資助,並隨同使者一起前行度過沙河。

在沙河之中行進十七日,路程一千五百里,到達鄯善國,在此國停留一月余日。鄯善國即古樓蘭國,其地在今新疆若羌縣。

大約在十月初,法顯一行從鄯善國出發向西北行進十五日,到達焉夷國。焉夷國位於現今新疆焉耆縣。法顯一行在此國停留兩個多月。

大約在此年十二月中旬,智嚴、慧簡、慧嵬返回高昌尋求川資。其餘六人與法顯一起,從焉夷國出發,向西南方向行進。

後秦姚興弘始三年,東晉隆安五年,公元四0一年 法顯六十一歲

經過一個月零五日的長途跋涉,法顯等人於此年一月下旬到達于闐國。于闐位於今日新疆和田縣。慧景、道整、慧達先行出發,前往竭叉國。法顯因為打算觀禮行像,便在於闐國停留了三個多月。而行像是從四月一日開始,十二日結束。注意:僧紹隨胡道人前往罽賓,與法顯分手。慧達之名在《佛國記》中首次出現,至於慧達是何時加入西行隊伍,不詳。一走一來,法顯西行的隊伍仍然為七人。

行像結束後,法顯等人出發前往子合國,路途經歷二十五日。法顯等人在子合國停留十五日。子合國位於現今新疆葉縣。

法顯於五月中旬從子合國南行,進入蔥嶺山,歷時四日,到達於麾國。於麾國故址可能就在今奇盤庄西南之庫拉瑪特山口更西南之葉爾羌河中上游一帶。法顯在此國度過他離開長安的第三個夏坐。不過,此次夏坐是從五月十六日開始,八月十五日結束的。

大約八月下旬,法顯等人行進二十五日,到達竭叉國,與慧景等人會合。竭叉國王城故址大致位於今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竭叉國供養有佛陀唾壺,建有佛齒塔。法顯未曾明確談及在竭叉國停留的時間,但從下文所說在烏萇國夏坐(次年六月)的情形看,中間的時間段落很長。因此,可以大致推斷,法顯在竭叉國停留的時間也是相當長的。

從竭叉國出發,歷時一月,得以翻越蔥嶺,到達北天竺境內。法顯抵達的第一個天竺國家是陀歷國,其故址在今克什米爾西北部印度河北岸達爾德斯坦的達麗爾。陀歷國有天竺最著名的彌勒菩薩造像。

十二月二十日,後秦姚興迎請鳩摩羅什到長安譯經。

後秦姚興弘始四年,東晉安帝元興元年,公元四0二年 法顯六十二歲

初,法顯等順著蔥嶺向西南方向行走十五日,度過了印度河的支流,到達了北天竺的另一個國家——烏萇國。烏萇國有佛陀遺留的足跡。此國在斯瓦特河上,包括現在的Pangkora,Bijawar,Swat和Buna四縣。國都「瞢揭厘城」為Mangalaaor西南約五英里處的Mingora。

慧景、道整、慧達三人先行出發去那竭國,法顯等人則繼續留在烏萇國度過了夏坐。

八月底,法顯由烏萇國南下,到達宿呵多國。宿呵多國有佛陀本生時「割肉貿鴿」之故址,其上並建有大塔。此國應在今印度河與斯瓦特河之間,當即今所稱斯瓦斯梯之地。章巽據此引申為,今曼格勒城西南跨斯瓦特河兩岸之地區,稱為斯瓦脫者,當即宿呵多國故地。法顯一行大概在此停留時日不太長。

大約九月,法顯等由宿呵多國東下,經過五日跋涉,到達犍陀衛國。該國疆域迭有變更,其強盛時期為公元前一世紀左右。法顯到達之時,其國勢力已經逐漸衰落,其時此國的故地約在斯瓦特河與喀布爾河交匯處之地區。犍陀衛國有佛陀本生時「以眼施人」的遺迹,其上並建有大塔。

從犍陀衛國東下,經過七日的跋涉,法顯等到達了竺剎屍羅國。此地曾經是犍陀衛國之首都。佛陀為菩薩時,曾經在此地「以頭施人」,也曾在此地「投身喂餓虎」。此二處都建有大塔。關於此城遺址,曾有不同考證,然近代以來的考古發掘證明,此城的遺址在印度河與桀魯姆河之間,距離拉瓦品第新城西北約二十英里。

從犍陀衛國南行四日,法顯等人到達了弗樓沙國。此國有迦膩色迦王修建的、人間最宏偉壯麗的大塔,此國所供養的佛缽也深得人們敬仰。慧景在那竭國生病,道整就留在那裡照看他,慧達一人又返回弗樓沙國。慧達、寶雲、僧景於是一起返回中土,慧應在此國的佛缽寺圓寂。由於這些情況,法顯一人獨自前往供養佛頂骨的地方。弗樓沙國的故址,經學者考證,一致認為就是現今巴基斯坦喀布爾河南岸白沙瓦市西北之地。

法顯獨自由弗樓沙國西行十六由延的路程,到達那竭國。那竭國的故址在今阿富汗的賈拉拉巴德。法顯在此度過了「冬三月」。印度習慣以十月十六日至次年的正月十五日為「冬三月」。因此,可以推斷,法顯到達那竭國的時間為十月中旬,而離開那竭國的時間在第二年的正月下旬。法顯在那竭國瞻禮了佛頂骨、佛齒塔、佛錫杖精舍、佛影窟。

後秦姚興弘始五年,東晉安帝元興二年,公元四0三年 法顯六十三歲

一月下旬,法顯、道整、慧景三人南度小雪山,慧景不幸在小雪山北麓圓寂。法顯、道整翻越小雪山到達羅夷國。法顯由此到達了西天竺。法顯在此國度過了他離開長安的第四次夏坐,時間大概為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

八月下旬,法顯、道整從羅夷國南下,經十日的跋涉,到達跋那國。一般認為,此國即今巴基斯坦北部的邦努。

從跋那國東行三日,法顯、道整到達毗荼國。

從毗荼國東南行八十由延路程,法顯到達摩頭羅國。摩頭羅國位於今朱木拿河西岸的馬特那西南五里處的馬霍里,為古代印度與西方通商之路上的重要地點。由此,法顯踏入其目的地中天竺,即佛教史籍所說的「中國」。

後秦姚興弘始六年,東晉安帝元興三年,公元四0四年 法顯六十四歲

法顯在此年由摩頭羅國繼續東南行八十由延的路程,到達僧伽施國。一般均認為,此國國都位於現今印度的北方邦法魯迦巴德縣德桑吉沙村。僧伽施國有多處佛陀升入忉利天為其母摩耶夫人說法重歸人世間的遺迹。此國有一座白龍精舍,法顯在此寺度過了他離開長安的第五次夏坐,時間大致為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

大約八月下旬,法顯、道整從僧伽施國出發向東南方向行走七由延的路程,到達著名的「曲女城」,其故址在今印度北方邦西部的卡瑙季城。此城之西六、七里的地方有佛陀當初為其弟子說法的故址,此故址之上建有大塔。從此城度恆河,南行三由延的路程,有一座叫「呵梨」的村莊,佛陀曾經在此散步、說法,其故址之上也建有大塔。

由呵梨村繼續東南行十由延的路程,法顯到達了沙祇大國。此國是佛陀所用過的齒木棄之又復生的遺址所在,此外還有過去四佛經行和坐處之遺址。對於此國的所在,現在學者未能取得一致意見,大多數學者認為「沙祇大」即是古代印度北部拘薩羅國的首都,位於今印度北方邦中部法扎巴德以東約六里的哥格拉河旁的阿約底。

從沙祇大國北行,法顯和道整到達了拘薩羅國的舍衛城。此城曾經是波斯匿王的治所,佛陀傳道的遺址甚多,重要的有:大愛道精舍、祗洹精舍、孫陀利殺身謗佛處、佛與外道辯論處精舍、影覆寺等。在佛陀活動的時代,拘薩羅國的國都在舍衛城。舍衛城的故址位於現今印度北方邦奧德境內的貢達與巴赫雷奇二縣交界處的沙赫特-馬赫特村。

法顯還瞻禮了舍衛城周圍過去三佛的聖跡。

從拘那含牟尼佛出生處繼續東行一由延的路程,法顯、道整到達了佛陀的故土迦維羅衛城。迦維羅衛城是佛陀出生、作太子時生活的地方,聖跡自然很多。此外,釋迦成佛後返回故土,為其故國人民講經說法,這些聖跡也都存在。法顯在迦維羅衛城對上述兩類聖跡都一一進行了瞻禮。關於此城的地理位置,現今仍未能取得完全一致,有兩種意見可以考慮:其一,迦維羅衛城位於尼泊爾南部的提勞拉柯特,此地據塔賴首府陶里伐以北兩英里。其二,迦維羅衛城位於現今印度北方邦東北部巴斯提區北部的比普拉瓦。兩種看法都有考古發掘的成果作依據。

由釋迦太子出生地「論民園」東行五由延路程,法顯、道整到達了藍莫國。此國有阿育王未曾開啟的佛舍利塔——「藍莫塔」,也有一座「灰炭塔」。藍莫國的故址位於今印度北方邦奧德境內巴斯提縣的拉姆浦爾·德奧里亞。

法顯、道整從藍莫國東行十二由延路程,到達拘夷那竭國。此國為佛陀涅槃焚屍的地方,現今卻很荒蕪。此城大致位於廓拉克浦爾以東三十五英里的迦西亞村。

法顯、道整從拘夷那竭城出發東南行十二由延路程,到達梨車族人追趕挽留佛陀的故址。

從梨車族人挽留佛陀的故址再東南行四由延路程,法顯、道整到達了毗舍離國。此城中有阿難半身像以及庵婆羅女為佛陀奉獻的住所。佛陀最後一次離開此城回頭觀望之處也修建了大塔。此城西北有著名的「放弓仗塔」以及「七百長老結集大塔」。 毗舍離國的故址在現今印度比哈爾邦北部木扎伐浦爾地區的巴沙爾。

從結集大塔繼續東行四由延路程,法顯、道整到達五河合口,這裡有阿難於河中涅槃分身的故址。此處為五大河流的匯聚之處,位於從毗舍離城至摩竭提國巴連弗邑的恆河渡口。五大河流是:甘達克、臘普提、哥格拉、恆河、宋河。五大河流匯聚之後成為恆河下游而繼續東流。

法顯、道整渡過恆河南下一由延路程,到達了摩竭提國的巴連弗邑。此城是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治所,據傳說,城中宮殿以及城內的小山都是役使鬼神所造。摩竭提國是印度古代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在印度歷史上佔據非常突出的地位,其領域大致相當於現今印度比哈爾邦的巴特那和加雅地方。巴連弗邑的曾經長期為孔雀王朝的首都,因此,有關阿育王的遺迹非常多。法顯到達時,此城為笈多王朝的國都,相當富庶繁榮。此城的故址位於現今印度比哈爾邦的巴特那西北至頂那浦爾的中途。近代以來,在此地發掘出不少文物。

從巴連弗邑東南行九由延路程,法顯、道整到達小孤石山,此山中有一座石窟,當初天帝釋就是在此石窟之中,以天樂娛佛並且向佛陀請教的。

從小孤石山西南行一由延路程,法顯、道整到達那羅聚落,此村是舍利弗出生、涅槃的地方,在其故址之上建有大塔。

從那羅聚落西行一由延路程,法顯、道整到達了佛陀時期阿闍世王所造的新國都——王舍新城,城西門外有阿闍世王建造的佛舍利塔。王舍新城距離舊城以北四里處。

從王舍新城南行四里路程,就可到達環繞王舍舊城的五山裡。王舍城是佛陀當初傳播佛法的重要城市,周圍五座山峰之中,佛教的聖跡非常多。法顯與道整一一瞻禮了這些聖跡。位於王舍舊城城內的聖跡有:舍利弗、目連初見頞鞞處,尼犍子作火坑、毒飯請佛處,阿闍世王酒飲黑象欲害佛處,庵婆羅園精舍。位於王舍舊城東南方向的耆闍崛山上的聖跡有:佛陀坐禪石窟,阿難坐禪石窟(即雕鷲窟山),石室前有調達投擲石塊傷佛足指處,佛說法堂。王舍舊城外東北三里處有兩處遺址:一是提婆達多石窟,二是一比丘自殺得羅漢果處。王舍舊城故址位於現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以北的一個叫作「拉傑吉爾」的山村。

法顯離開王舍舊城,到達摩竭提國的伽耶城。佛陀出家後,正是在這個城市以及周邊地區修習苦行、悟道、成道的。釋迦修苦行之地位於距離伽耶城南二十里的地方,而釋迦放棄苦行而洗浴、食糜的地方也在此地附近。伽耶城位於現在印度的比哈爾邦。

從佛陀悟道處南行三里路程,法顯、道整到達了雞足山。此山為大迦葉圓寂之處。

法顯、道整瞻禮了雞足山之後,又重新北上回到巴連弗邑。

法顯、道整從巴連弗邑順恆河西下十由延路程,到達一個叫作「曠野」的地方。佛陀曾經在此地住過。

從「曠野」出發繼續順恆河西行十二由延路程,法顯、道整到達了迦屍國的波羅捺城。法顯、道整在此城瞻禮了鹿野苑精舍以及佛陀初轉*輪處、佛陀為彌勒授記處等聖跡。波羅捺城的今址是印度北方邦的貝拿勒斯,後來改名為瓦臘納西。

法顯、道整又從鹿野苑精捨出發西北行十三由延,到達了拘睒彌國。這個國家也有佛陀當初住過的瞿師羅園精舍以及、經行、坐過的地方,佛陀還曾經在此地化度過惡鬼。拘睒彌應該是現在印度北方邦南部阿拉哈巴德西南三十里處、朱木那河畔的科桑村。

法顯、道整又從拘睒彌國出發,中經波羅捺城,重歸巴連弗邑。

鳩摩羅什在長安譯出《摩訶般若經》二十四卷、《百論》二卷,與罽賓僧人弗若多羅譯出《十誦律》五十八卷。

後秦僧人智猛與沙門十五人從長安出發,西行求法,歷經二十年跋涉,於劉宋景平二年(公元四二四年)返回涼州。

後秦姚興弘始七年,東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四0五年 法顯六十五歲

法顯在巴連弗邑學習梵文、梵書,抄寫經律。

十二月二十七日,鳩摩羅什譯出《大智度論》一百卷。

後秦姚興弘始八年,東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四0六年 法顯六十六歲

法顯繼續在巴連弗邑學習梵文、梵書,抄寫經律。

鳩摩羅什譯出《妙法蓮華經》七卷、《維摩詰經》三卷、《梵網經》二卷等。

後秦姚興弘始九年,東晉安帝義熙三年,公元四0七年 法顯六十七歲

法顯在摩訶衍僧伽藍得《摩訶僧祇眾律》一部,《薩婆多眾律律抄》一部,《雜阿毗曇心》一部,《綖經》一部,《方等般泥洹經》一部,《摩訶僧祇阿毗曇》一部。

道整來到天竺以後,欣羨此地僧眾戒律的嚴整而決心留在天竺。而法顯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天竺的戒法流通到漢地,所以,他決心返回漢地。

法顯獨自順恆河東下十八由延路程,到達瞻波大國。此國也有佛陀當年活動過的故址。該城遺址在巴迦爾普爾附近的Campqnagara與Campqpur兩村之間。瞻波城是古代印度的六大城市之一。

法顯由瞻波大國繼續東行十五由延路程,到達面臨海口的多摩梨帝國。多摩梨帝國位於東天竺。此國佛法興盛,其古城遺址位於今印度西孟加拉米德那浦爾縣的塔姆魯克,在胡格里河與魯甫納拉揚那河匯合處上游的十二英里處,古城位於魯甫納拉揚那河的西岸。

後秦姚興弘始十年,東晉安帝義熙四年,公元四0八年 法顯六十八歲

法顯在多摩梨帝國寫經、畫像。

鳩摩羅什譯出《小品般若經》七卷、《十二門論》一卷。

罽賓僧人佛陀耶舍到長安譯出《四分律》六十卷。

後秦姚興弘始十一年,東晉安帝義熙五年,公元四0九年 法顯六十九歲

法顯繼續在多摩梨帝國寫經、畫像。

十月,法顯由多摩梨帝海口搭乘商人的船舶,歷時十四晝夜,到達師子國。

鳩摩羅什譯出《中論》四卷。

後秦姚興弘始十二年,東晉安帝義熙六年,公元四一0年 法顯七十歲

法顯在師子國瞻禮了首都城之北的佛足跡大塔、無畏山寺、貝多樹、佛齒精舍、跋提精舍、大寺等。

三月,法顯在師子國瞻禮佛牙,觀看佛牙供養儀式。

法顯住於師子國寫經。

天竺禪師佛陀跋陀羅在智嚴的邀請下到達長安,不久被擯出長安。

後秦姚興弘始十三年,東晉安帝義熙七年,公元四一一年 法顯七十一歲

法顯在師子國求得《彌沙塞律》藏本、《長阿含經》、《雜阿含經》以及《雜藏》一部。

七月中旬,法顯帶著所得經卷搭乘商船踏上歸國的艱難歷程。

法顯搭乘的商船東下兩日後,風大更兼船漏,危機之時,小船上的人砍斷與大船連接的纜繩。在海上隨風漂行十三晝夜,大約在八月中旬,這艘漏水的大船方纔到達一個島上,修好了漏處之後又繼續航行。

在大海中漂流九十餘日,大約在十一月十六日前後,法顯等到達一個叫「耶婆提」的國家,並且在此國停留。

佛陀跋陀羅南下廬山,應慧遠之請譯出《達摩多羅禪經》二卷。

後秦姚興弘始十四年,東晉安帝義熙八年,公元四一二年 法顯七十二歲

四月十六日,法顯在耶婆提國停留五個多月後,又搭乘商船向東北方向航行,直趣廣州。

五月某日,在航行之中,商船遭遇暴風雨,同船信仰外道的商人提出將法顯逐出此船,幸賴同船的施主據理力爭,法顯纔得以免禍。

在海上航行七十餘日,大約在七月初,法顯等人面臨絕水危險,後經商議改變航向,轉東北行為西北行。

向西北方向航行十二日,大約在七月十四日,法顯等到達長廣郡界牢山南岸,即今山東省嶗山縣北。

外國商人從長廣郡界牢山南下揚州,法顯則應兗、青州刺史劉道憐的邀請,到彭城居住。

鳩摩羅什譯出《成實論》二十卷。

後秦姚興弘始十五年,東晉安帝義熙九年,公元四一三年 法顯七十三歲

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法顯在彭城夏坐。

春天,天竺僧人佛陀跋陀羅與寶雲一起,隨劉裕從江陵到達建康,住於道場寺。

七月底或八月初,法顯南下至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在寶雲等人的協助下,開始翻譯經律。

法顯在建康開始撰寫西行記游,即後來所稱的《佛國記》。

四月十三日,鳩摩羅什在長安大寺圓寂,終年七十歲。

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在長安譯出《長阿含經》二十二卷,梵本另有來源,並非法顯所帶回者。

後秦姚興弘始十六年,東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四一四年 法顯七十四歲

法顯住於建康道場寺,完成了《佛國記》的撰寫。

曇無讖在北涼姑臧開始翻譯《大般涅槃經》。

僧肇在長安圓寂,享年三十一歲。

東晉安帝義熙十一年,公元四一五年 法顯七十五歲

法顯住於建康道場寺。

東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公元四一六年 法顯七十六歲

法顯在建康道場寺某僧的勸說下,修訂補充《佛國記》,某僧為此書撰寫「跋」語,對法顯西行的事迹作了高度評價。這一「跋」,後來一直附於此書之後流通。

十一月,法顯與佛陀跋陀羅禪師等一起,在建康道場寺開始翻譯《摩訶僧祇律》。

八月六日,廬山慧遠在廬山東林寺圓寂,終年八十三歲。《佛國記》所附之「跋」文,日本所傳鎌倉本有「慧遠迎法顯道人」一語,章巽認為此「慧遠」即為廬山慧遠。

東晉安帝義熙十三年,公元四一七年 法顯七十七歲

繼續在道場寺翻譯《摩訶僧祇律》。

十月一日,法顯與佛陀跋陀羅等在建康道場寺開始翻譯《大般泥洹經》。於時,佛陀跋陀羅手執梵本,寶雲傳譯,在座有二百五十人。法顯參加了翻譯活動,但具體分工不詳。

東晉安帝義熙十四年,公元四一八年 法顯七十八歲

正月一日,《大般泥洹經》全部校訂完成,共六卷。現今所傳經本署名法顯譯。此經一經譯出,就在建康佛教界產生了很大影響,抄寫供奉、誦讀者很多。建康城中,居住在朱雀門近旁的一戶人家,自己抄寫一部《大般泥洹經》讀誦供養。由於沒有專門的經室,《大般泥洹經》經本與雜書盛放於一屋。後來,別處燃起大火延及其家,物品房舍都被燒盡。只有《大般泥洹經》儼然具存,煨燼不侵,卷色無異。此事傳徧了建康城,人們都稱讚《大般泥洹經》的神妙。後來,竺道生據《大般泥洹經》而孤明先發,提出「一闡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的主張,對中國佛教影響尤為深遠。

二月末,《摩訶僧祇律》四十卷校訂完成。

三月十日,佛陀跋陀羅等在建康道場寺開始翻譯《華嚴經》。

東晉恭帝元熙元年,公元四一九年 法顯七十九歲

法顯在建康道場寺譯場還參與翻譯了其從天竺帶回的《方等泥洹經》二卷、《雜阿毗曇心》十三卷(已佚失)、《雜藏經》一卷、《僧祇比丘戒本》一卷,由於未具譯出年月,所以姑且一併繫於此年,以供觀覽。上述四部,連同《摩訶僧祇律》四十卷、《大般泥洹經》六卷,法顯共譯出經律六部七十三卷。

法顯很有可能是在此年離開建康前往江陵新寺的。具體理由為,建康佛教當時的風尚是特別重視義理,相對而言,對於法顯最為關心的戒律問題並不是特別熱心。具體例證至少有二:其一,在《摩訶僧祇律》未曾譯成的情況下,佛陀跋陀羅等就已經開始翻譯《大般泥洹經》;其二,在京城僧眾的要求下,佛陀跋陀羅在義熙十四年三月開始翻譯大部頭的《華嚴經》,實際上已經沒有可能翻譯法顯帶回的其它律本了。在這種情況下,法顯有可能選擇離開建康,前往別處。

東晉恭帝元熙二年,劉宋永初元年,公元四二0年 法顯八十歲

法顯住於江陵新寺。

幽州沙門曇無竭(法勇)結集僧猛、曇朗等二十五人西行求法。翻越蔥嶺到達天竺,僅剩五人。曇無竭後來從南天竺航海到達廣州。

六月十日,佛陀跋陀羅等在建康道場寺完成《華嚴經》初譯工作。

劉宋永初二年,公元四二一年 法顯八十一歲

法顯住錫於江陵新寺。

十月二十日,北涼曇無讖譯出《大般涅槃經》四十卷。

十二月二十八日,佛陀跋陀羅等在建康道場寺完成《華嚴經》譯本的校譯工作,共成六十卷。

劉宋永初三年,公元四二二年 法顯八十二歲

法顯在江陵新寺圓寂,終年八十二歲。

竺道生在此前於建康提出「頓悟」論,謝靈運於此年七月,撰《辨宗論》,會通儒佛,發揮道生的「頓悟」論。

劉宋景平元年,公元四二三年 法顯圓寂後一年

七月,罽賓律師佛大什到達建康。

十一月,琅瑘王練、釋慧嚴、竺道生請佛大什在建康龍光寺翻譯法顯從師子國帶回的《彌沙塞律》。當時,佛大什手執梵本,于闐沙門智勝任傳譯。

劉宋元嘉元年,公元四二四年 法顯圓寂後二年

十二月,法顯從師子國帶回的《彌沙塞律》譯出,共成三十六卷。現今流傳的經本署名「宋罽賓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簡稱為《五分律》,且為三十卷。

智猛、曇纂二僧從天竺返回涼州。


推薦閱讀:

史部淳熙三山志宋·梁克家著 陳叔侗校注附錄
《大乘起信論》附錄(四)
實用釋經講道法 附錄 釋經講章範例
上士道 附錄
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及附錄)

TAG:大師 | 附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