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京劇知識】尖字何干撮口呼

京胡,又稱胡琴,是中國的傳統拉弦樂器。18世紀末,隨著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形成,在拉弦樂器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

請關注網站

京胡藝術網 (全國首個京胡門戶網站)

http://www.jinghuart.com/

網上有文,談及尖團字辨識,言:尖字當存於「齊齒呼」與「撮口呼」之中。對這個說法,頗感疑惑。沉思良久,覺得還是應該說一點看法,與愛好京劇的朋友們交流。

尖字與團字的區別,簡單說在於字音的聲母。漢語拼音Z、C、S為聲母的字是尖字。現代漢語里很多J、Q、X為聲母的字,在京劇的傳統字音里要改為Z、C、S作聲母,才能合乎傳統京劇的字的讀音。這是令現在學戲的人的容易困惑的地方。這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傳統京劇里用的字音都是老年間字音的讀法,跟現在漢語讀音不一樣。舉例說,「羞」字,現代漢語念xiu,一聲。老年間不這麼念,讀音作siu,現代漢語里還沒有現成的字是這個讀音,只能用拼音表示其讀音。再比如,「秋」,現代漢語讀qiu,一聲,老年間讀作ciu,現在的漢語里也是沒有這個讀音的現成的字,只能從拼音里念出來。所以有人又說,尖字其實也是一種上口字,這是有道理的。

再說京劇的四呼。開口呼,合口呼,齊齒呼,撮口呼,是為四呼。這是京劇特有的控制字音的口型。

字音唱出來正確,要靠準確的口型來保證。四呼就是提供這種保證的。舉例說,「發花轍」的字,用的就是開口呼的口型。「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唱「發」時,口型是張開的。

有意思的是,這四呼對保證字音卻各有側重。象開口呼,更多在字尾歸韻,而齊齒呼,則專用於字頭的口型。只要稍加思索就會明白,漢語里,無論古字今字,有哪個字的字尾,或者叫韻母是用齊齒呼的呢?所謂齊齒呼,要領就是上下牙門齒對齊,牙縫中出音,這樣,才能發出Z、C、S在京劇中的發音。同理,撮口呼也是一樣,撮口口型也僅是為了字頭的字音。

這點要分析得多一些。漢語字音里,字頭,或稱聲母用到撮口的,只有W音。漢字有現成的字就發這個音:屋。用到字頭上,比如「春秋庭外風雨暴」的「外」字,字音分解W-a-i,字頭用撮口口型,發出「屋」的字音。撮口,就是把嘴唇撅起來,突出並且攏圓。「姑蘇轍」的字都是用撮口。

那麼,在字尾歸音或稱字音韻母里,有沒有發「屋」的音呢?有。「u」,就是韻母里發「屋」的音。那是不是也是要用撮口口型?不是的,可能很多人不解也在於此。

京劇字音的歸音,也就是字音韻母部分,口型上分,又有「歸音五法」:曰:抵齶、穿鼻、入喉、展鋪、和斂唇。凡十三轍之字,皆不能出其範圍。字尾或是韻母里的「屋」音,用「斂唇」的口型保證字音,不能用撮口。斂唇區別於撮口的地方,嘴唇不突出。「張公道三十五六子有靠,陳伯愚年半百無後苗。」唱一下這句里的「五」和「無」字,就知道撮口不能用在字尾了。

在電視教學節目里曾經看到過教程派唱:被糾纏陡想起婚時情景,這 個「陡」字,字尾音是「u」,教唱用的撮口,聽著很彆扭。讀者可以自己分別用撮口和斂唇試試這個字的歸音,看是用哪個口型更好。

至於網文中說到的韻母「i」音「一」,和「ü」音「淤」,這兩個音即使作為韻頭,也跟尖字發音沒有關係。

簡單解釋一下「韻頭」的說法。漢語拼音中,所有字母分為兩部分,聲母和韻母。聲母用在字頭,韻母用在字腹和字尾。但有時,韻母里最靠前的一個,往往和聲母和在一起作為字頭。比如:「有賀後在金殿一聲高罵」這句唱的「殿」字,聲母「d」和韻母「ian」里最前邊的i,共同組成「殿」字的字頭:di——發音「滴」。韻母參與字頭髮音,所以叫做「韻頭」。中國傳統字音的注音方法,叫做反切。分別用兩個字,各取其聲母韻母,組成新的字音,大致也就是現在漢語拼音的意思。不過,反切沒有複合音韻母的概念。象上面說的「ian」,漢語拼音說這是複合音韻母,三個字母發音連在一起,漢語注音的韻母都是念成一個,不分幾個音素的。所以說「韻頭」這個概念,只應存在於漢語拼音範疇之中。

繼續前面的話題,還舉例說「姑蘇轍」,因為韻母的u音用在字頭,可以看作是相當於聲母w,所以用了撮口。順便說,念這兩個字,撮口而後斂唇,字音才會感覺舒服。就是因為韻母u既作了韻頭,又作了字腹。如果一直把撮口保持到底,就會很彆扭了。唱起來更是如此,即撮即止,一撮馬上斂唇,字音聽起來才好。

而i音和「ü」音,無論用作字頭、字腹和字尾,都跟齊齒呼沒關係,所以也就跟尖字沒有關係。另外,這倆字音和撮口呼也沒有一點關係, i音用的是「展鋪」之法,ü音用的是「斂唇」之法,不知網文中何故把i和ü歸入齊齒和撮口。

如果能知道撮口不能用到歸韻,只能用到字頭上,就會明白尖字發音跟撮口呼並無關係。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

推薦閱讀:

京劇吊嗓子技巧及方法(三)
【戲曲欣賞】京劇經典:447《朱仙鎮》
京劇中「生、旦、凈、末、丑」長啥樣?
《野豬林》(京劇)1962年
京劇里的四功五法

TAG:知識 | 京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