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的動與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趙威,作客健康之路,明確的告訴心臟病康復治療的患者運動才能保健康。光服藥不運動治療效果不好,會導致心臟病反覆發作。心臟病人由於缺血部分心肌壞死,心肌收縮能力下降,泵血量減少而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壞死的心肌不能恢復了,但在用藥的前提下,適度的運動會增強正常好的心肌收縮力量,從而恢復心臟泵血能力,通暢血流減少淤滯或血栓的發生。心臟病康復患者正常適度運動不會導致心臟擴大。心臟血管放支架的後,支架抻在血管壁上,血管內皮細胞會逐步翻過支架覆蓋在支架表面上,因此支架不會因為運動而脫落移動的。需要運動的病人,1.急性心梗康復期;2.慢性心衰;3.心肌炎恢復期;4.支架或搭橋術後;5.心臟安裝起搏器以後。快走是最適合心臟病康復患者的運動,其優點是運動量可控,心率每分鐘90-110次之間調節;經濟方便,對全身骨骼肌肉損傷最小。不提倡爬山,爬山對於正常人來說是有氧運動,而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一旦出現心臟缺血不適就變成了無氧運動而危及生命,在山上出現意外情況施救困難。心臟病康復運動需要有氧運動。生活工作中的體力勞動其時間、速度、頻率不能等同於運動付出,因此不能替代快走運動。快走要求每分鐘心率90次。其次游泳即不損傷關節又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心臟病康復運動推薦,每周有氧運動3-5天,抗阻運動2-3天,平衡柔韌性鍛煉需要每天堅持。抗阻運動可以強健骨骼肌肉的力量,從而減輕心臟病的癥狀。心臟病人的抗阻運動鍛煉方法,一是根據自己的體力設計啞鈴不同重量進行運動,啞鈴運動的原則是負重抻拉要快,回收放下要緩慢,其比例為1:5。二是彈力帶運動,雙手抓住彈力帶,上肢屈肘肘部夾在兩肋不動,前臂用力外展;一隻腳套住彈力帶,另一隻腳踩住彈力帶,一隻手抓住彈力帶,套彈力帶的腳用力外展。每天做3-5組。判斷運動強度的標準是脈搏。正常人運動強度脈搏數=(220-年齡)X0.6—0.8係數。可以戴腕式脈搏計數器,或者胸戴式心電圖儀,通過藍牙連接手機和醫院監控室,隨時檢測調整運動強度,還可提高患者運動的依從性和安全性。運動強度過大的表現,呼吸急促不能說話,胸痛,大汗,面色蒼白,心悸,這時就說明心肌出現問題了。不建議心臟病患者清晨6-10點運動,因為此時段是血液粘稠,交感神經興奮,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時段。晚餐後一小時運動為宜,不會擔心血糖低。運動後出現以下情況就要及時就醫,一是運動能力下降;二是運動後次日仍然感覺疲勞;三是心率明顯加快或者減慢;四是血壓下降。養好心臟在適度運動的同時要避免熬夜,感冒或感染,暴飲暴食,飲酒後運動,情緒激動,否則極易發生心臟病發作與意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