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的歷史走向與現實情境
年年有個七月七, 天上的牛郎會織女, 眼照天河想親人, 我和你何時在一起。 每每聽到陝北歌劇《蘭花花》的主題曲時,便想起我們的七夕節。眾所周知,七夕節是以牛郎織女神話傳說為雛形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的意蘊在歷史傳承中有著不同層面的挖掘與拓展。大致說來,佔據了文化高位的社會精英似乎更重視由浪漫而轉入苦戀的牛女情懷,以秦觀詩詞感喟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為代表,也可以前述的《蘭花花》主題曲為代表,七夕節的異名「鵲橋會」就屬於此類;而處於文化小傳統位置的普通民眾,則著意於織女即七仙女的美貌、智慧與技巧,特別是未來命運的賜予,這可以傳承已久的乞巧儀式為代表。隴南地區的民歌是這樣唱的: 「七月七日天門開, 巧娘娘,下凡來。 巧娘娘,想你哩, 我請巧娘娘下凡來。」常說的「乞巧節」、「女兒節」等名稱則著重於這一層面。 這樣就有了兩個主題的七夕節,其區分也是格外明顯。當著意於鵲橋會時,節日的主體就是傳說人物牛郎織女,而婚姻、愛情、家庭生活以及痴情苦戀便是其中的意涵;當沉浸於乞巧節時,節日的主體就是乞巧的青春少女們,賜巧的就是織女即七仙女亦即巧娘娘,而牛郎在這裡就被邊緣化了。前者或只是仰望七月七日星空的故事訴說、詩詞吟詠或自由漫想,含蓄妙曼;而後者則是有固定時間、固定地點與相對固定的文化空間,儀式莊嚴,神聖神秘。近年,曾經看到一些含混的表達,我想那是因為沒有釐清七夕節兩個主題歷史走向的緣故。至於時下聽到的多樣異名:東方情人節、愛情節、家庭節云云,都是比擬西方節日、拋卻歷史傳統而另起爐灶的即興撰擬。自家原有連城璧,何必對門借蘿蔔!比較而言,還是七夕節或乞巧節的稱謂來得地道、樸實、厚重而餘味悠長。 而當下的七夕節傳承仍有著共時性的不同向度的走向。一種是原生態的既往情境的恢復,著意於對近代以來被打壓與摧殘的七夕節進行重現歷史的種種文化修復。近年來國內取得了重大進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就是這一立場的社會實踐。而生產性保護觀念的提出則引發了另一種走向,即化文化資源為文化資本。作為前者,意在保持我們的文化根脈,使曾經的斷鏈有效地銜接起來,將尊重歷史、尊重祖先的智慧與文化創造落到實處;作為後者,因為覆蓋範圍很廣的牛女神話故事,在不同地域都可能留下不同時間段的文化遺痕,於是就滋生了不同地方的政府、學者與群眾的熱情,他們竭力追尋或創製以本地為源、異地為流的小傳統遺痕,如長安斗門擁有漢武帝時代發現的牛郎織女石雕;南陽漢畫石中有牛郎織女的圖幅;隴南西和有著七天八夜的乞巧儀式和上個世紀30年代搜集的大量的乞巧儀式歌……進而,在此基礎上,竭力為創造旅遊平台或打制旅遊產品造勢,提升當地民眾的生存檔次而造福一方。前者的七夕節在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文化空間,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文化演變,至今依然活態地存在於民間,如西和乞巧的系統儀式與歌謠;大荔石壕營守護著傳統的乞巧儀式,並將賽巧與種種民俗展演融合一體;而長安斗門乞巧節中的織女(當地俗稱石婆),則居於廟堂升格為全能神,激清揚濁,護佑四方八村的平安喜樂……倘若要說欠缺,我認為,作為原生態的乞巧節,節日主體不能像傳統那樣只是以青春少女為主體,時下恐怕要拓展為女性全體,因為歷史的原因導致文化斷層,所以更需要中年特別是老年婦女從歌謠舞蹈到儀式等層面來修復歷史的記憶,事實上更多的地方這一節日早已蕩然無存了;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了很好的系列衍生文化產品,如隴南西和創作並演出的秦腔《七月七》和歌舞劇《乞巧情》,但同時在一些地方也有與節日氛圍不相吻合的生硬與粗糙的非歷史性創意。 我們應該看到,原生態的七夕節或多或少都帶有民間信仰的色彩,作為少年到青年過渡期的女兒節依此而獲得神聖的氛圍,希冀女子獲得美貌、智慧與技巧的祝福與儀式得到了社會性的展示、尊重與認可,而女性由此獲得一個狂歡式的節日僅是它的表象。不難看出,這裡蘊涵著曾被忽略的尊重女性的優秀人文傳統。不由地想到,對於舊時女性的印象,我們多數人認為是凄慘悲涼呆板的。而數千年活躍在民間的帶有狂歡意味的這一傳統女性節日,則可能引發我們對這一問題的重新考量。 七夕節的歷史走向讓我們有了可以「擺盪」的思想格局與活動依據,七夕節的現實情境讓我們興奮也讓我們憂思。若要達到相對理想的境地,則需要一定的時日,也需要整合,需要民眾、學者與政府群體的熱情與智慧。我想,無論是著意於文化修復的原生態七夕節,還是著意於開發衍生的文化產品,都應該弘揚尊重女性的傳統意蘊,都應該統攝在一個節日的軌跡之下,因為,每個家庭都會有女兒、妻子和母親。
推薦閱讀:
※VR為何突然遇冷?虛擬現實不過是一場夢境
※夢是帶著翅膀的現實,命運是那個不認輸的夢
※李嘉誠大戰張子強!現實遠比電影要精彩
※夢幻與現實交織的傑作——《夢遊天姥吟留別》表現手法淺析
※轉:思念好像是很遙遠的事,有時卻偏偏比現實更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