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維吾爾族婚禮與漢式婚禮比較

維吾爾族婚禮與漢式婚禮比較

4 人贊了文章

維吾爾族婚禮與漢式婚禮比較

在中國,各民族人民都有著自己民族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其中婚嫁風俗最能代表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少數民族的婚嫁融入了他們自己的風情和民族文化。下面淺談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的維吾爾族婚禮文化和漢式婚禮文化比較。

維吾爾族維吾爾族,民族語言為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分為中心、和田、羅布三個方言,普遍信仰伊斯蘭教。是一個有著自己獨特的民族習俗的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很多自己獨特民族節日。他們的婚禮習俗也有著濃厚的民族特色。隨著社會發展,傳統的民族婚禮不管在婚禮流程還是服飾方面受到了周邊國家或者時尚界的影響,發生了一些變化。

漢式婚禮是以古典主義為主要特徵的當代新興、時尚的婚禮形態。漢式婚禮不同於西式婚禮,也不同於一般以清、民國風格為主的所謂中式婚禮。漢式婚禮以周禮為藍本,以典雅、尊貴、莊敬為氣韻,追本溯源,是真正體現華夏經典文化傳統的民族婚禮。在華夏民族的傳統中,漢式婚禮被視為禮樂文明的根本所在,被視為人倫關係和社會秩序的起點,被視為人與自然陰陽相和諧而化生萬物的本源。只有這樣的婚禮,才足以同新人之間堅貞、深沉的情感相般配,才能同我們自身的民族身份和文化傳統相般配。

  1. 流程

婚前禮:

維吾爾族婚前禮有以下幾個流(以傳統的婚禮為例):(1)男女方互相確定關係或者男方有意娶女方時男方會遣使者去女方家庭請求將女兒嫁給男方,若女方不同意,則使者將不會再來。若女方表示考慮時則代表還可以,第二次會再來,總共前往至少三次,(2)最後一次使者來時女方會同意並提出聘禮(男方女方後期還可以商量),若男方反對,則終止婚禮。(3)婚禮前一天男方几位親朋好友來女方家準備婚禮需要的東西。

漢式婚禮中婚前禮有以下幾個流程(以傳統的婚禮為例):(1)納采, 男方向女方求婚,以雁為贄見禮物。《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采。用雁。」(2)問名納采後,問得女方之名,以便占卜成婚與否、吉凶如何。《儀禮·士昏禮》:「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3)納吉 問名之後,男方「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儀禮·士昏禮》)。男方問名後,卜男女雙方生辰八字,若得吉兆,派使者帶雁到女家報喜,儀如納釆。(4)納徵 男方遣使者向女家納聘以訂婚。《儀禮·士昏禮》:「征,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納徵以後,婚姻進入正式準備階段。(5)請期男方擇定成婚吉日,正式約定女方,以雁為贄見禮物。《儀禮·士昏禮》:「請期,用雁。」鄭玄註:「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辭,即告之。」

正婚禮:

維吾爾族婚禮:(1)婚禮第一天在女方家進行,前一天伴娘進女方家請求將新娘暫住她們家。婚禮開始第一天男方家前往女方家做客,女方熱情接待。舉行儀式時,客人分男(左)女(右)兩廂,主持的人問新郎新否願意結婚,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將一塊饢掰成兩塊,蘸上鹽水分別送給新郎新娘,當場吃上。這表示同甘共苦,白頭偕老。這時出嫁儀式進入高潮,在琴聲歌聲中,眾賓客齊聲贊道"美滿婚姻,地久天長",男,女賓客和青年們歡歌曼舞,琴瑟悠揚,行祥雲聚,喜氣洋洋,舞畢即入席就餐。這天下午,新娘穿戴一新,在姑娘們簇擁下,上馬或坐車,徑往男家駛去,一路上是吹吹打打,熱鬧非常。歡快的樂曲聲和口哨聲吸引著大道上過往的行人。按照習俗,新娘到婆家時,男家的大門前要點燃一堆驅魔除邪的神火,由一位客人鉗一點火星在新娘頭上繞三圈,新娘也繞火堆走一圈才能登堂入室,進入新房。有的男家從門前到新房的通道上,用毛氈,地毯鋪地,表達對親娘的特別尊重和熱烈歡迎。(2)第二天是婚禮的高潮,在男方家舉行揭蓋頭儀式。這一天同樣是在歡宴中度過的。女方家的親戚到男方家去,男方家要熱情款待,喜筵開始時,男女雙方的至愛親朋必須用水壺洗手。然後依次圍坐在地毯或氈子上。在客人面前,潔白的布單上擺滿了喜糖、葡萄乾、杏子、大棗、花生和糕點等,主人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烤饢、抓飯和羊肉招待客人。賓客們邊吃邊談,異常興奮,小夥子們更是情不自禁地彈起「都塔爾」引吭高歌,跳起歡樂的維吾爾族舞蹈。飯後,年長的客人們都告別離去,只有青年男女們留下,等待為新娘揭蓋頭。揭蓋頭時,男女雙方的主要客人必須在場。女方客人在左,男方客人在右,同作「都瓦」(祈禱),這時男方有一客人(一般是妙齡少女)。突然從人群中跑出來,輕巧敏捷地將新娘頭上的面紗揭去,新娘的真容顯露,整個新房便歡騰起來。這時歡樂的歌舞開始了,一對對青年男女,在手鼓和熱瓦甫的伴奏下,踩著鼓點,合著樂曲,跳起傳統的刀郎舞,新郎新娘在大家的邀請下,步入會場,輕舉舞步,巧轉腰肢。所有在場的人也都紛紛參加。 之後,便請客人入席吃喜宴。在吃喜宴之前,先是請客人喝茶、吃喜糖、吃乾果和點心,之後是饢、抓羊肉和抓飯。在客人們飽餐之後,又開始唱歌跳舞。有的地方跳傳統的維吾爾民間舞蹈,大家相互邀請,個個起舞。現代城市的維吾爾族大都舉行交際舞會,以示慶賀。維吾爾族的婚禮舉行方式,由於地區的不同,舉行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城市和農村也不一樣(3)第三天新娘家再一次來拜訪新郎家。(4)最後一天郎家會帶著新娘去拜訪新娘嫁人,感謝他們將女兒嫁到自己家,表示感謝,並且正式成為親家。第一第二天雙方家都會做抓飯招待客人。

漢式婚禮:(1) 親迎 新夫親往迎娶新婦。(2) 同牢合巹 「同牢」指新夫新婦共食一鼎所盛之肉。「合巹」指新夫新婦各執一合巹杯,相對飲酒。《禮記·昏義》:「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3) 解纓結髮 「解纓」指新夫親手解下新婦頭上許婚之纓。「結髮」指各剪取新夫新婦一束頭髮,以紅纓梳結在一起。

婚後禮(成婦禮)

維吾爾族婚禮:維吾爾族婚後禮就是帶著自己兒媳婦去拜訪自己個個親親家,他們會給新娘準備一些禮物。

漢式婚禮:(1) 婦見舅姑 妻稱公公為「舅」,稱婆婆為「姑」。成婚後的第二天清晨,新婦早起、沐浴,端著盛有棗、栗和腶修的竹器到公婆寢門外等待。「棗」取早起之意,「栗」取顫慄之意,「腶修」取振作之意。(2) 婦饋舅姑 新婦親自侍奉公婆進食,待二老食畢,婦要象徵性地吃公婆的餘食以示恭孝。另有一說,「婦饋舅姑」指新婦過門後第三天,就要下廚燒飯做菜,以饋舅姑,以示自此後主持中饋,以盡孝道。唐代有「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譴小姑嘗」的民俗記錄。(3) 舅姑醴婦  公婆為新婦安食漱口,並以「一獻之禮」酬新婦,以示長輩的關懷。(4)廟見成婦 婚後三個月,夫家擇一日,率新娘至宗廟祭告祖先,以示該婦從此正式成為夫家成員。

  1. 服飾

維吾爾族婚服:

漢式婚禮服:

總結來說,漢式婚禮和維吾爾族婚禮有禮儀方面有些相似但是有些飲食穿著方面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漢式婚禮主要受古代中國的影響,而維吾爾族婚禮主要受新疆周邊國家文化的影響而又不失去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形成的。如艾德萊斯等布料元素受到絲綢之路影響。隨著社會發展,不管維吾爾族婚禮還是漢式婚禮,都在不斷地更新同時還保留著自己傳統的習俗,使其文化源遠流長。

註:有關維吾爾族婚禮文化由於無法查找正規的文獻資料,因此有一些欠缺,歡迎讀者提出批評和意見。望諒解。

參考鏈接:

1、baike.baidu.com/item/漢式婚禮/10336243?fr=aladdin

2、https://baike.baidu.com/item/維吾爾族婚俗/3458631

3、來自長輩的口述。


推薦閱讀:

烏古斯可汗傳
古老的維吾爾族「且格曼」布
維吾爾歷史
"維吾爾"封建領主傳奇
維吾爾族的天文曆法

TAG:情感 | 維吾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