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究竟是什麼?

現實究竟是什麼?

來自專欄成長筆記6 人贊了文章

上學的時候,老師讓我們現實地面對自己的成績,不要報考超出自己水平太多的大學,那時候,我們都是很不服氣的。憑什麼我不能報南開交大呢?結果到最後,我們都乖乖報了一個跟自己能掛得上的學校。

進入社會之後,父母告訴我們,要腳踏實地,要現實,不要好高騖遠。我們依舊不服氣,那麼多人創業、搞互聯網,做得風生水起,為什麼我們就要老老實實地打一份工,掙取微薄的收入?幾年過去了,我們依舊在老老實實地打工,掙著買不起房子的錢,然後告訴自己,我要堅持下去,因為還要養老婆孩子。

我們經常在新聞里看到各種熱鬧的新聞,有人參加了《奇葩說》,成了紅人;有人放棄工作去旅行,尋找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有人40歲開始創業,幾年之後功成名就……而我們依舊只是一個普通的看客,那些熱鬧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寫道:他以為那些轟轟烈烈的運動是現實,其實對他來說,在圖書館裡做研究才是現實。

當年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儘管裡面也有很多別的名句,比如關於「媚俗」的解釋,但是都不如這句話更令我振聾發聵。那時候我忽然開始琢磨現實究竟是怎麼回事?

現實是物質嗎?

物質是現實,現實卻並不是物質。

我們通常說的現實,其實是一種規則,而這種規則是有很多層級的。

在這個規則里,法律、社會既定倫理規範是第一層級,也是我們不能違背根本原則;社會歷史階段、總體趨勢是第二層級,我們很難逆潮流而上;而個人的出身、能力、可供利用的條件、資源,則是第三層級,也是最貼合每一個人的真實現實,通常我們稱之為自知之明。

大部分人能夠看到第三層級,卻對第二層級無可奈何,這是大多數規規矩矩的普通人;有些人能夠抓住第二層級,卻對第一層級無可奈何,只要肯努力,他們大多能過得不錯;極少數人則是連第一層級都能穿透,這是幾十億人中的極個別特例,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其實還有一種人,就連第三種現實都抓不住,生活一世,猶如盲人摸象,不得要領。這種人其實也並非少數。

同時,我們還要把現實和命運分開來看。

舉例說明。

一個人,一出生就身價百億,坐擁各大豪華地產,結交的朋友非富即貴,對他來說,買一座島比普通人家買一座房子還要輕鬆;然而有朝一日社會突然發生動蕩,他的財富可能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自己也淪落為底層。這是命運。

還有一個人,出生於不知名的山村,初中畢業出去打工,朋友全都是和他一樣的老實人或者地痞混混,想在大城市裡買套房子都是不現實。但是有一天社會突然改變了,他因緣巧合得到一個天大的機會,從此擺脫貧困,成為人生贏家。這也是命運。

而現實是,在正常發展的社會條件下,大部分有錢人,不會墮落成底層;大部分底層,不會輕易跨越多層階級,變成人中龍鳳。那些相反的例子,都成了小說。

大多數人的人生,就像一個有波折的軌道,時好時壞,可能漸漸趨近於好,也可能漸漸趨近於坏,如溫水煮青蛙,只有自己不自知。

也正因為這樣,有經驗的成年人才會勸告年輕人流向更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領域,比如公務員、國企、學校、醫院,因為他們知道,在大前提下去選擇,怎麼樣也不會太差。

那麼,下一個問題就來了,如果認清了現實,我們就應該順應現實,碌碌無為嗎?

並不是。

因為在個人的現實維度里,還有一個變數叫做能力。能力是什麼?能力其實就是處理事情的方法和程度。能力強,代表著一個人能夠迅速地處理各方面問題;能力差,說明TA可能連最基本的跑腿都幹得一塌糊塗。

能力是天生的嗎?有一部分是。一個人智商好,學什麼都很快,那麼TA對於如何處理事情的方法就能迅速掌握;一個人天生就腦子笨,什麼都學得很慢,那麼TA可能就比別人顯得沒那麼有能力。

能力可以後天習得嗎?當然可以。我們都知道的《一萬個小時定律》,說的就是如何去學習掌握一種能力。現實中有無數的例子說明,只要努力,哪怕笨的人依舊可以慢慢擁有足夠與他人匹敵的實力。

而之所以說能力是個變數,因為人的能力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天生能言善辯,有的人天生善於思考,有的人生來就擅長繪畫,有的人一摸樂器就得心應手。他們之中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人更適應現代學校教育,其他人全都成績不佳。

所以才說,學歷並不代表什麼,最多只能說明你擅長考試。

現在這個社會是多元化的,各種能力都有發揮的舞台,唱歌有《我是歌手》、跳舞有《這就是街舞》、能言善辯有《奇葩說》,哪怕你手工好,也說不定能成為《一條》的拍攝對象。

因此,不考公務員、不進入國企、不當老師或者醫生,不一定是一種不現實,反而可能是你對自己評估之後的現實考慮。就好像當年父母讓我考公務員,我沒有同意不是因為我要彰顯自己的個性,只是因為我明白,按照我家的實力,我最多只能走到什麼樣的位置。

當然,這或許也是一種偏見。因為現實人生異常複雜,機緣無法參透。但這也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認清現實是一種自省,而之後怎麼做才是導致每個人結局不同的原因。有的人選擇向現實妥協,做一份穩定的工作,成為芸芸眾生的一員;有的人選擇打破現實的壁壘,用盡各種方式證明自己,最後或者從高空跌落,或者站在最高點上。

所以,當你在談論一個初中畢業最後卻當了老闆、成了土豪的時候,如果只得出一個「讀書無用」的結論,那就是蠢人個,因為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有其特別的原因,或許他能力出眾、或許他有資源人脈、或許他抓住了機會、或許他從事的行業正是社會上升的領域……

現實是複雜的,每一個變數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我們唯一確定的是,他的成功絕不是因為躺著幻想的結果。

更何況,大部分初中畢業的普通人一生都在溫飽線上掙扎。

這才是現實。


推薦閱讀:

愛,很現實
論甄嬛的成功及《甄嬛傳》的現實意義
貴圈殘忍現實:紅一次,就換一次朋友
探訪日劇《我的家空無一物》「現實版」佐佐木典士的家

TAG:哲學 | 現實 | 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