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瓜島爭奪戰(八十一)第二次奧斯登山之戰 01
29 人贊了文章
奔騰小馬山和海馬山的戰鬥在 1943 年 1 月中旬期間陸續結束,因此在馬坦尼考河到倫加防禦圈之間唯一的眼中釘肉中刺,就是位於 27 高地北邊的岐阜要塞守軍。第 25 步兵師第 35 步兵團的一營和三營出色地完成了具有挑戰性的迂迴任務,並清除了海馬山附近日軍的抵抗,但是第 35 步兵團二營的部隊則依舊需要艱苦奮戰。
一、摸索前進
第 35 步兵團二營的部隊,在之前所下達的命令下,開始頂替被岐阜要塞折騰地夠嗆的第 132 步兵團的部隊。二營的部隊在歐內斯特·皮特斯中校(Lt. Col Ernest Peters)的指揮下,於 1943 年 1 月 7 日從倫加河出發,前往岐阜要塞的友軍守備位置。二營下轄的 E、F、G 與 H 連(兵器連)在 1 月 8 日夜間成功抵達 27 高地並紮營休息。
1 月 9 日,二營和第 25 步兵師下轄的機械化偵察部隊一同接替了第 132 步兵團的防線,後者在當天即回到倫加防禦圈內。截止到 1 月 9 日夜間,美軍已經完成對岐阜要塞北側、東側和南側的包圍,E、F、G 和 H 連,外加第 35 步兵團的偵察部隊幾乎將岐阜要塞西邊以外的所有窗口全部封死;剩餘的 H 連作為兵器連,將 60mm M2 迫擊炮和 81mm M1 迫擊炮部署在 29 高地;營部的連隊則幫忙去「賴特之路」運輸彈藥與補給。整個合圍的行動沒有預備隊,雖然在 9 日當天遇到了日軍迫擊炮的轟炸和零星的槍聲,但整體行動迅速乾淨。只是,
他們認為在岐阜要塞中大概只有 100 名日軍和 10 挺機槍。
日軍在奧斯登山附近的掩體在構築之初,其穩定的設計就能免遭小口徑火炮的直接打擊,類似的碉堡陣地普遍高度小於一米,且多分布於奧斯登山東側的防線
當然實際的數目應該是他們估計的四倍以上,而且進攻需花費的時間也在美軍的意料之外。原先在 27 高地周圍的觀察點附近,科林斯少將和第 35 步兵團的麥克盧爾上校曾經一起討論過:是否可以從 27 高地和 31 高地的西面山脊進行迂迴包抄,但當他們發現因為地形的阻隔,步兵無法完成任務後,便仍然希望讓二營來從正面吸引火力,讓一營和三營做雙重迂迴來佔領岐阜要塞。然而,這樣的想法最終沒能實現,因為三營後來去攻打海馬山,一營做了三營的預備隊,整個合圍任務則幾乎全由二營來完成,這其實就顯現出美軍仍然低估了日軍在岐阜要塞中的守軍數量和戰鬥決心。
1 月 10 日早上 0635 時,是整個第 25 步兵師進行大規模進攻的時刻,在第 27 步兵團進攻奔騰小馬山、第 35 步兵團三營和一營進攻海馬山之時,第 35 步兵團的二營也開始了進攻。和之前一樣,在迫擊炮和榴彈炮的炮火準備後,第 35 步兵團的部隊開始摸索著前進,便立馬遭遇了日軍機槍的壓制。皮特斯中校隨即向第 25 步兵師師部請示是否可以動用坦克來摧毀日軍碉堡、減少友軍人員傷亡,但卻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因為此時瓜達爾卡納爾島上所有登陸的坦克,不論是 M2A4 輕型坦克還是 M3A1「斯圖爾特」,都屬於海軍陸戰隊的管轄範圍,科林斯少將作為步兵師的師長,在不向上級請示的情況下,無權調用坦克解決幾個小碉堡。
沒有了坦克支援的美軍,開始願意相信,岐阜要塞中的機槍碉堡數量,可能多達二十幾個(雖然和四十多還是差的挺遠),推進速度也開始減緩。
1943 年 1 月 10 日,在第 182 步兵團三營的部隊尚未行動之前,岐阜要塞東側、北側和南側均被陸軍第 35 步兵團和第 25 步兵師的偵察部隊所堵截,西側地帶將會在 1 月 11 日被完全封上。
1 月 11 日,第 182 步兵團三營的部隊,將第 35 步兵團二營的北翼部隊和第 27 步兵團管轄的「奔騰小馬山」防線連接起來,且完善了 50 高地東側的馬坦尼考河支流的防線,這就意味著,岐阜要塞的日軍部隊已經完全被包圍,四面楚歌、坐以待斃。
1 月 12 日,在進行了長達約一個小時的迫擊炮預熱後,二營又開始了偵察和推進,但是再次遭到日軍機槍的壓制,截止到下午 1300 時,F 連只推進了 100 米左右,而 G 連直到傍晚,也只比先前的防線推進了 50 米不到。
因為在密林很難通過地標來標記日軍碉堡的準確位置,加上當時軍用地圖繪製不準確,美軍一方面很難將準確的坐標上報給炮兵部隊進行炮擊,另一方面由於叢林中遮蔽物較多,美軍和日軍交火的距離大大縮小,因此為避免誤傷友軍,第 35 步兵團還是依靠爆炸毀傷半徑較小的迫擊炮進行炮火支援,但這就意味著炮彈在到達目標地點之前,穿過了濃密的樹葉和枝幹,這不僅削弱了迫擊炮彈的打擊力量,且一定意義上改變了本來散布就較大的迫擊炮炮彈的著彈軌跡,這就時所謂迫擊炮支援有名無實,只能在心理上給予一定的震懾,而對於加固得當的碉堡來說,幾乎不構成任何威脅。就 1 月 13 日當天來說,第 35 步兵團二營調用了所有可用的迫擊炮集中火力射擊,才順利敲掉了日軍的一個機槍碉堡,可是日軍在此處設置的碉堡多達四十多個啊。截止到 13 日,第 35 步兵團二營的傷亡數量多達 57 人,而就在第二天,在瘧疾的共同作用下,二營的戰力削弱到原先的四分之三。營部為了補充撤走的傷員,將原先戰術價值不高的第 35 步兵團反坦克連,當作步兵連進行部署和行動。
二、失敗的嘗試
在第 35 步兵團二營艱難前進之時,作為友軍協同的第 182 步兵團三營的部隊也沒有閑著。在 1 月 14 日的上午,他們一直想找到岐阜要塞防線的西翼弱點,於是在當天 1100 時,營部的情報官帶領著 I 連的兩個班外加 M 連(兵器連)的三位戰士向 42 高地南側岐阜要塞的西翼山脊進行偵察。當他們到達一個小山包的時候,發現了該處棲息著原先美軍投放的彈藥補給,甚至連降落傘都還保存著(因為美軍沒發現這裡有東西可撿),但是當這一小股部隊迂迴返回時,卻被日軍盯上。三營情報官和一位中士當場被日軍擊斃,其餘人員也與日軍展開交火,但因為對地形和敵軍部署不熟,怕被圍殲,於是便匆忙撤離回府。當他們第二次返回原先的交戰地點後,那兩具美軍屍體和日軍一起消失了。
1 月 15 日,第 35 步兵團二營展開了全面進攻,從早上 0645 時至 0700 時,營部所有的迫擊炮向日軍防線傾瀉而去,F 連、G 連和反坦克連的部隊將會在推進 500 碼後進行收縮和集結,但是設想大膽的美軍在進攻兩小時後,便再次遭到了日軍機槍的壓制,這一回美軍多了一件武器裝備,那便是之後廣泛部署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碉堡殺手:噴火器。
其實,海軍陸戰隊二師是第一次在太平洋戰場上使用噴火器的部隊,當時美軍普遍裝備的是 1940 年立項研究,1941 年裝備部隊的 M1 噴火器,具體的使用情況會在之後的一篇文章中詳細介紹。
1940 年 M1 噴火器的實驗型號 E1R1 正在進行毀傷效果測試。M1 噴火器原型空重 28 磅,全重 57 磅,有效射程 15- 20 碼左右(≤18米),最長噴火時間大約為 15-20 秒,在 1942 年 12 月首次投入戰場,但性能值得改進。
現在對於美國陸軍來說,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第 35 步兵團二營的士兵並不能習慣使用這一武器,因為 M1 噴火器的射程只有 15 米,而背上燃料的士兵對日軍機槍手來說,目標甚是明顯,因此美國陸軍在此次戰鬥中,雖然和手榴彈結合在一起,有助於清除碉堡,但很快便棄用了。畢竟,這些噴火器操作手(Flame thrower operators,如果用「噴火兵」,感覺太魔幻了些)是從第 25 步兵師的師部連調過來的,其目的就是測試新型武器,但是陸戰隊的使用效果似乎要優於步兵。
整個進攻的效率並沒有因為噴火器的使用或是迫擊炮的集中打擊而有顯著的提高,G 連在早上 0940 時就沒有任何的戰果,日軍的機槍將他們壓得夠嗆,無奈之下只能原地固守;F 連原本是從 27 高地附近向北突擊,但收效甚微,同時期進攻的反坦克連在受到機槍射擊後,傷亡 15 人,並且和 F 連一道,與總部失去了聯繫。接著,H 連和營部指揮連下轄的輕型工兵排(Pioneer Platoon,不是突擊先鋒隊,是能力弱於戰鬥工兵的部隊)幫助 F 連和反坦克連之間的間隙,但是 F 連到了下午時分仍然意圖向北進攻。1510 時,E 連到達 27 高地後,意圖從 F 連的前端繞過日軍防線進行進攻,但營部所有的部隊卻在下午全部後撤。
這件事是因為第 35 步兵團二營的參謀當時正想讓 G 連的某個排加緊後撤,但是當命令傳到下面的所屬部隊之後,士兵們誤解了命令的意思,以為是讓整個營的部隊後撤回己方防線,於是導致了當天糟糕的戰果,當時的戰地有線電話,雖然能夠很好的運作,但更多的時候,士兵喜歡在密林中行進期間,拿電話線當作不會迷路的繩子來用。
一位士兵正在使用 EE-8 野戰電話進行通信,該電話在 6 英尺內被日軍擲彈筒破片擊中,但仍然可以工作。EE-8 野戰電話被廣泛運用到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因為無線電通信經常因為叢林的阻礙而被迫中斷,但是戰士們除了在緊急情況使用外,因為有線電話的線纜較長,頻繁拉住電話線來確保自身沒有在林中迷路掉隊。
三、有話好好說
麥克盧爾上校,眼見著二營的戰鬥效率日漸低下,就立馬撤了皮特斯的職,轉而讓斯坦利·拉森中校(Lt. Col. Stanley R. Larsen)頂替。Stanley Coleman Jersey 在他的書中 Hells Islands: The Untold Story of Guadalcanal 提到,皮特斯中校被解職的原因是「不執行命令」(Not implementing an order)。這樣的原因和戰鬥效率低下有本質的區別,但馬利尚未找到關於皮特斯中校的其餘文獻,於是到底皮特斯中校犯了什麼錯誤,仍然不敢貿然確定,以上判定只做參考。拉森在接手後,也許是為了改變皮特斯指揮下二營的疲態,於是派出了偵察小隊,並審慎地分析了日軍的防線部署和制定美軍的對策。
斯坦利·拉森(Stanley R. Larsen,圖左人物),1915 年 11 月 11 日生於夏威夷火奴魯魯,最終軍銜為三星陸軍中將,二戰時軍銜為中校,曾率領第 35 步兵團二營參與第二次奧斯登山之戰,在越南戰爭期間指揮阿爾法特戰部隊(Task Force Alpha,非俄軍的阿爾法)。該圖是 1964 年拉森在德國與陸軍第七軍(VII Corps)指揮官路易斯·特魯曼中將(LTG. Louis W. Truman)會面的照片。
拉森發現,岐阜要塞的東翼防線幾乎五分之三的地帶都被碉堡所覆蓋,每個碉堡之間都可以互相支援,死磕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另一方面,在岐阜要塞西翼的防線,則是日軍重新編製的獨立戰鬥小組,仍然是步槍手+機槍手這樣的組合,因此拉森判定,日軍並不打算從該地區撤離,而打算艱難固守直到最後一個人。
其實,岡明之助大佐在撤回第 17 軍的基地後,主動向駐守奧斯登山的稲垣武義少佐發布撤退的命令,但是稲垣武義少佐的部隊大約在 1 月中旬吃完了最後的糧食補給後,毅然拒絕後撤,將與全體守軍一同獻身天皇。有趣的是,當塞布里准將在戰後 1946 年於拉包爾審問伊東武夫的時候,後者堅持認為岡明之助大佐在奧斯登山與守軍一同陣亡了,也許是伊東武夫為了捍衛日本陸軍整體的作戰決心,而拒絕承認岡明之助大佐不太光彩地撤退,又或許是為保護岡明之助大佐在本土的家人,才發表了此類言論。日本戰史認為岡明之助大佐是在 1943 年年初陣亡於瓜島,但是美方戰史普遍認為岡明之助大佐從奧斯登山滲透至日方防線,並最終在「克」號撤退中與大部隊離開瓜島。馬利對此保持中立。
但不論大佐的去向如何,奧斯登山上的守軍是抱著必死的決心,與美軍拚命了。美軍在面對如此強硬的敵人面前,開始改變戰法,一方面意圖減少人員的傷亡,另一方面也算是試試水,看看日軍的人性還在不在。
於是,有話好好說,不要亂動武,台詞優秀的軍官們開始了宣傳戰。
「如需轉載,請登錄快版權官網獲取正版授權」資料來源:
1)Stanley Coleman Jersey 著,Hells Islands: The Untold Story of Guadalcanal.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008 年出版, ISBN 1-58544-616-5
2)Gordon L. Rottman 著,Japanese Army in World War II: The South Pacific and New Guinea, 1942–43. Osprey 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ISBN 1-84176-870-7
3)Frank O. Hough,Verle E. Ludwig,Henry I. Shaw 合著,Pearl Harbor to Guadalcanal,History of U.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第一卷,IBIBLIO 網站
4)John L. Zimmerman 著,"The Guadalcanal Campaign",Marines in World War II Historical Monograph 1949 年出版
5)John Miller Jr. 著,Guadalcanal: The First Offensive,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1995 年收錄,CMH Pub 5-3
6)Henry I. Shaw 著,First Offensive: The Marine Campaign For Guadalcanal,美國海軍陸戰隊歷史中心 1992 年出版
7)John B. George 著,Shots Fired In Anger: A riflemans view of the war in the Pacific, 1942–1945, including the campaign on Guadalcanal and fighting with Merrills Marauders in the jungles of Burma(這書名老長老長了)美國全國步槍協會 1981 年出版, ISBN 0-935998-42-X
推薦閱讀:
※西線空戰(2)
※世界大戰的遺產:第二十六章八省聯軍的終結
※大政翼贊會宣傳部推薦!
※二戰中有哪幾場最慘烈的經典戰役?
※二戰:瓜島爭奪戰(六十八)塔薩法隆加海戰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