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家研究機構值得關注!化學口青年千人學術經歷分析

這六家研究機構值得關注!化學口青年千人學術經歷分析

來自專欄人才計劃15 人贊了文章

長期以來,化學與材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研究方向多有交叉重合,熱門領域的目標期刊也比較一致。因此在申報過程中,部分申請人會涉及到選擇申報領域的問題。本文重點介紹化學口入選者的學術經歷情況,部分內容可以與材料口對比分析。

化學口入選72人,其中男性61人,女性11人,男女比例6:1。女性入選者的比例略高於整體女性入選者比例的(大概7:1)。之所以提這個細節,是因為國內很多人才計劃、項目申報都有年齡要求,而對女性學者的年齡大多是適當放寬的。年齡在學術生涯規劃方面比較重要。

從統計來看,入選者既有70後也有90後。申報青千的年齡上限是40周歲,但基本上超過35周歲的入選者已經很少了。今天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推送一篇題為《第一批90後已經當大學教授了》的文章,文中提及的馮建東博士就是在化學口申報入選,也是唯一的90後入選者。72位入選者中1982~1987年出生的學者是主要群體,1985年出生的有16人,佔比最高。32周歲(1985年)可以近似理解為正常的入選年齡。年齡小於32周歲,留給發展和嘗試的時間更充裕;年齡超過32周歲,需要更細緻縝密的規劃。

35周歲則是另一個重要的年齡。回國學者申請的第一個國家級項目大多是自然科學基金面上或青年項目。青年項目的年齡要求是男性不超過35周歲。因此,假如回國時已超35周歲,就只能從難度更高的面上基金開始了。

如此看來,「出名需趁早」這句張愛玲女士的名言改成「人才計劃需趁早」似乎也十分貼切。當然,這裡的分析主要是宏觀上的描述,僅提示學術生涯早期的朋友儘早規劃。不排除非常優秀的學者大器晚成,學術探索和突破不能以年齡來定論。

2017年,中國高校全面開啟「雙一流」建設,在化學這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傳統學科領域,72位入選者的依託單位超過八成為雙一流高校,超過七成聚集在化學學科實力強勁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化學口入選者分別在43所高校或研究機構獲得博士學位。其中49位入選者在中國境內、23位入選者在海外獲得博士學位,大概比例是2:1。海外博士仍然以美國為主,其他國家人數較少。23位海外博士入選者大概一半是破格申報,博士學歷情況及破格比例與材料口非常相似。

時代學者從43家高校/研究機構中篩選出培養人數多於1人的單位共9家。僅美國芝加哥大學培養2名博士,其餘均為國內單位。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長春應化所、化學所培養了超過20%的入選者,這三家科研機構在化學領域的人才培養質量非常不錯。

在工作經歷方面,72位入選者在77家海外高校或研究機構共有98段海外經歷。與材料口的情況相似,這些經歷大多都是博士後性質崗位。美國仍然是主要的海外工作國家,其次是德國和英國。

這些世界著名的高校或研究機構中至少2人曾工作過的單位共11家。其中先後有5人在美國Scripps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這家綜合性研究機構匯聚了諸多化學領域的頂尖學者,也為中國化學領域青年學者培養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平台。同時,德國馬普所的煤炭所、高分子所以及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也出現在入選者履歷中。儘管以色列政局不穩,但該所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領域的實力確實不容小覷。

上述內容主要系統介紹了化學口入選者情況,並介紹了化學領域人才培養比較突出的六家研究機構,希望能為申請者提供一定的參考。下一期重點介紹化學口的研究方向和學術成果情況,請關注「時代學者」微信公眾號。申請青千的朋友可以添加我的微信:TSCHLR,結合具體研究方向探討分析。我們也組建了青千申請交流群,申報階段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群里可以交流解決。


推薦閱讀:

雙螺旋的動力源是四螺旋(quadruplex)?別笑!
相容性是影響消泡劑性能的一個重要因素
水銀的結構是什麼?
納米凈醛板絢彩出世 屢獲權威環保認證

TAG:化學 | 科研 | 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