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維特的自殺?以此延伸,如何理解生活中存在的自殺行為?


——必須得讓維特死掉——

上初三時,第一次看《少年維特之煩惱》後,只是覺得維特最後的自我了結證明了他沒有綠蒂沒法活下去,於是自己很有類似「這就是真愛啊」的感慨。

後來知道《少年維特的煩惱》就是歌德寫的自傳小說,人物也都有原型。我當時覺得好坑,歌德自己後來活的好好的,各種戀愛又各種失戀,後來還寫了讓人癲狂的《浮士德》,然而他為什麼要寫維特(自己)自殺了?想了想,覺得或許他希望維特就死在那時吧,因此維特才能一輩子就只愛著綠蒂,因為歌德多麼希望他自己(維特)一輩子只愛著綠蒂。

再後來,自己有幸真正失過戀之後,再開始意識到除了以上兩點,歌德必須得讓維特死掉才行,因為這樣他才能活下去。

時間過得太快,十年就這麼過去了。


「維特的死,因為對世界的絕望」個人感覺上升的度太高了,維特在離開綠蒂的期間發現了世間與自己理念的不合,他把所有的寄託放在綠蒂身上,愛不得,亡。他只是單純的寄託掉落了,他沒能擁有綠蒂,綠蒂甚至拒絕他的親近,這個才是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吧。


《少年維特之煩惱》這本書是我中二時代的最愛!

其實維特自殺的誘因不僅僅是對人妻絕望的愛,更多的是對當時整個矯揉造作死氣沉沉的社會的一種絕望。

讀著希臘時代的古詩(雖然是偽作?)、親近大自然、理想主義的維特,與當時那個階級固化虛偽當道的時代格格不入才是最大的原因。

直到今天我仍覺得這本書對我而言意義非凡,它特別準確的描寫出了處在青春期的少年們成長的煩惱,在荷爾蒙刺激下的煩躁和成長中非凡的壓力,那種叛逆與躁動。

「我曾上百次地抓起刀來,想要刺破自己的胸膛,以舒心中的悶氣。 人說有一種寶馬,當騎手驅趕過急,它便會本能的咬破自己的血管,使呼吸變得舒暢一些。我的情形經常也就如此,真巴不得切開自己的一條動脈,以便獲得永遠的自由。」

這樣的句子就是當年中二的我心中所想。

我們只是沒有像維特那樣死於青春。


活的太明白了,是不是也不好?除了愛情,好像人生中就沒有別的什麼值得他留戀了,甚至他的母親,朋友。


情深不壽

彩雲易散

慾念好了遁空門

到底意難平

生無歡

世無念

不如錦衣朱顏早還


推薦閱讀:

幸福是熬出來的嗎?
適合2-3歲寶寶看的書
《比較》雜誌2018年第3輯
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
一個粗略人的閱讀(我們在追尋什麼)

TAG:閱讀 | 生活 | 自殺 | 少年維特之煩惱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