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建構No.11】成長建構的方向
個人成長建構師之路 第11篇
成長建構的方向
本文是成長建構最核心的方向指引
一、自我概念VS自我
當一個人陷於人生的迷茫、痛苦之中,他們就會渴望找到一個清晰的方向。這個方向能讓自己義無反顧,全情投入。「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我為什麼而奮鬥?我的生活目的是什麼?」這不但是每一個人揮之不去的內在追問,也是自我建構的牽引和推進的線索。
但是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弄清兩個概念,自我和自我概念。
1、自我概念和自我
羅傑斯認為:人的行為基於自我概念而定。它包含對自己身份的界定,對自己能力的認識,以及對自己理想的描述。自我概念定義了我是誰,我可以做什麼,我是什麼樣的人。
自我概念是一套有組織連貫性的,對自己的觀念和感受。我們所有的行為、內在心理活動、外在互動模式,都受自我概念的影響。可以說,自我概念是我們通往這個世界的唯一通道!
但是,自我概念並不等於自我,自我可以理解為真實的自己,或者那個藏在自我概念之後的真實的想法和有機體的集合。而自我概念,是我們內在真實自我和外部環境互動過程中慢慢形成的。
2、自我概念的形成
在成長的初期,我們通過重要他人對我們的反饋和評價,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積累著自我經驗,並基於這些經驗,開始建立一套對自己的看法,並對自己產生喜歡和討厭的感覺。自我概念正是基於我們與環境和重要他人的交互而形成。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得到家人的關懷和認可,並不是無條件的,當事人必須滿足家人的要求、期望和家庭的條規,這些東西被羅傑斯稱為:「價值條件」。這些價值條件成為我們構成自我概念的強大的外在牽引力。
當重要他人的價值條件被滿足了,我們就會被認可,進而獲得自我認可、自我接納和自尊;但是當重要他人的價值條件沒有被滿足時,我們就不被認可,進而導致我們不認可自己、自我排斥,甚至自卑。
3、矛盾帶來紊亂
久而久之,這種外部價值條件,就會內化為自我接受的條件。並且我們會按這一評價的指向去發展和努力。但是,在這個自我概念形成的邏輯循環中,缺少了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有機體內在的想法和需要。
之所以缺少,是因為在年幼時,沒有獨立的生存能力,依賴型的生存模式,讓我們不得不重視外部價值條件式的要求,同時壓抑自己的想法。但是當內在想法和外部自我概念產生衝突時,就會導致自我概念的迷惑、紊亂。進而導致產生很多心理問題、職業發展問題。
要補充的是,這種童年的外部價值條件影響,也會帶到成年對環境和文化的屈從中,我們會屈從於環境的主流狀態,不敢特立獨行,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假裝自己是一個很合群的人,彷彿這樣就能得到尊重、認可、安全感。這進一步加重了自我概念的混亂。
二、活成真實的自我
1、理想是表象
關於人生目標,人生理想,人們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通過實驗和調查,也收集了很多人的理想和目標。從宗教信仰獻身於永生的追求,到崇高理想實現共產主義,再到及時行樂沉浸於感官享受,當然還有各種世俗的名利權的追求等等。但是,我們用一個問題就可以甄別所有這些理想的真偽:
這些理想是內在真實的渴望,還是自我概念「應該」的想法?
我們會發現很多的測評,都把自我概念和真實自我的期待,混在一起讓人進行自我探索。這會導致一個問題,我們得出的結論,測試者並不會那麼欣然接受,或者表面滿意,但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彆扭,並不會因為找到了方向而興奮。
事實上,上面提到的這些追求,如果不是出於內在真實自我的需要,那麼這些追求就無法跟自己的人生目標扯上關係。但是羅傑斯通過大量的案例發現:所有人都有一種共同的傾向,就是活成真實的自己,不管那個具體的理想是什麼。
換句話說,那些所謂的人生目標、使命、願景都是為了滿足活成真實的自我而存在的,當它們遠離了這一基礎,它們便失去生命力,變成朝令夕改的口號。
2、活出真實自我是人的基本傾向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活出真實的自我。這樣一句看上去再平常不過的話蘊含的是:拋開那些價值條件、拋開文化的影響、拋開外部的評價,開始真正的關注自己內在的感受、想法和需要,並以此作為自己人生指引方向來生活。這會讓很多人的整個世界天翻地覆!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論我們是否活出真實的自我,我們都天然的具有活出真實自我的傾向和渴望。我們內在的聲音會不斷地衝出來,告訴我們他想要什麼。如果他與我們的自我概念相衝突,就導致了我們的迷茫、困惑、失控、崩潰、甚至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一個人的自我建構正是活出真實自我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一旦開始,就會呈現出很多令人嚮往的共有特性。
羅傑斯通過多年的案例總結,他發現噹噹事人處在安全、真誠、共情理解的環境中時,當事人自身就會開始呈現出一些共有的心理傾向,他們會開始遠離一些心態或行為的傾向,同時隨著自我探索和建構的進展,當事人又會呈現出趨向一些行為或心理特徵的傾向。
三、遠離的傾向:
1、遠離人格面具
當事人會傾向於遠離那個自我概念,遠離那個不真實的自我,即使當下他還沒有清楚自己要去向那裡,即使內在的想法很消極,他都會渴望遠離某種虛假的生存狀態,並開始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存在。這是一種內在的渴望,渴望接納那個曾經自己不斷否定、不斷評判和壓抑的自己。
2、遠離「應該」
當事人會傾向於遠離原來內心裡不斷冒出來的「應該是什麼」的強迫性想像。這就是我們在前面說的在年幼時,重要他人,也就是父母的一些「價值條件」所形成的內在聲音。即便父母不再說,這些聲音也會在內心冒出來干涉他的思考和決定。
這裡羅傑斯舉了一個特別深刻的例子,一位當事人說:「把自己視為糟糕的人,是出於迫不得已。為自己感到羞愧是我唯一的選擇方式,如果你總是受到責備,你就只能用自我譴責來保持自尊。」這段描述深刻的描繪了那些「應該」是如何讓一個人變成「窩囊廢」的。
因為當他沒有做好,沒有做到應該時,至少他可以通過貶低自己、為自己感到羞愧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知道好壞是非,證明自己對自己還有更高的期待。然而很多不明緣由的父母,還把這種自責當作是教育起到效果的表現。
3、遠離迎合文化和環境的期待
除了遠離重要他人在當事人內心種下的「應該」,他們還會傾向於遠離文化、環境期待他們所成為的目標。
過去因為工業化對人和社會的影響,組織機構傾向於把人變成機器的延伸,期待人們成為典型的機構人,具備崗位典型的特質。同時組織內部的人際關係,也會讓人有一種不做異類的壓力。另一方面,整個社會文化、同學朋友的一些所謂好的生活方式,以及普遍對金錢、權利、地位追逐的共識,讓當事人也被迫活一種「普遍正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
但是當事人開始尋求自我時,就會開始意識到這些追求並不是他內在的需要(當然我們不排除有的人就是這樣的需要)。但是看看那些「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人,我們就能體會到人的不同追求,以及活出真實自我的那種渴望。
4、遠離取悅他人
很多人在過去通過取悅他人來形成自我,但是他們內心會越來越感受到自己並不高興和願意這樣去做,他們會陷入深深的自我喪失感中,一旦他們開始尋求自我時,他們就會開始遠離這種取悅他人的行為。
總之,他們寧願不去掩飾自己以及那些來自自身的情感,不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無論這個樣子被形容得多麼美妙或高尚。他們不再為了取悅他人而矯揉造作,不在成為任何被強迫,被外界界定的樣子。
四、趨向成為的模樣
1、向自我導向轉變
簡單來講,當事人傾向於自己界定目標和意義。他會逐漸的能夠去選擇自己的那個目標,並且開始對自己負責任。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因為過去他的責任可以推給「應該」。按應該做了,不是自己的原因,自己沒什麼要調整的。但是現在,當事人基於自己的選擇行動,這意味著他要為選擇負責,並且從選擇的後果中學習。
這種失去支撐的感覺讓當事人感到害怕,所以起初當事人並不會那麼輕易的走出這一步,常常是膽怯的,缺乏自信的。但是這種做自己的想法又讓他激動不已,不甘放棄,這種複雜的心情可以體會。
2、向著注重過程轉變
因為外在的「應該」失去作用,而應該是一種固話可描述的目標或狀態,所以基於「應該」導向的人會更注重那個到達的結果。但是自我導向的人,由於自我的想法是流動的,隨環境和自身經驗變化的,而且變化過程也沒有了「應該」的評判。因此當事人就會傾向於處在一個滿足真實自我想法的過程中,享受這個過程,成為一種流動變化的狀態。
有人一定會想,那豈不是要變成一個朝三暮四,朝令夕改之人?事實上這是一種多慮。不要忘了,我們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要承受所有選擇帶來的後果,並從中學習。因此,轉向注重過程,恰恰不會讓人朝三暮四,而是讓人扔掉了「應該」的天花板,變得更加開放,相信自己的成長性。
就像我對運營的評判,起初我一直覺得我的運營能力有限,更擅長文字和鑽研問題,但是隨著對個人成長建構的深入,我現在更加傾向於相信自己可以嘗試更多,並在其中體驗自己變化的過程。
用克爾凱郭爾的比喻,這就像作家的作品和寫作風格的關係,自我是一種風格,而經歷和人生,是藉由這種風格創作的作品,每一次創作,都是在特定風格的語言潮流中興風作浪,但是每一個作品,又讓這個風格進化成一個全新的存在。
3、向著更加複雜的生存狀態轉變
沒有框架界定的生命,將做出更多不能依靠框架預測的行為,個人會變得更加複雜,不論是情感、感受、還是行為,都會更加的複雜和多面,但是這種複雜和多面,恰恰意味著生命的完整。
在諮詢過程或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因為拒絕別人的複雜性而把事情搞砸。因為複雜是一個人本來的面目,而有由自我框架的限制,當一個人不能接受另一個人的或者自己的複雜而完整的全部時,事情往往會向消極的方向發展。
當然由於我們的主觀局限,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準確的看清一個人複雜性的全貌,也不可能完全接受,這是一種客觀理想的抽象。因此現實情況中,真實透明和開放的心態就變得至關重要。不論是諮詢關係,還是朋友相處。
4、向著接受自身全部經驗轉變
當事人還有一種傾向,是開始接納發生在自己身上或經歷的所有事實和體驗。不論這些經驗是他曾經認可的還是抗拒壓抑,甚至刻意迴避遺忘的。痛苦的經歷不堪回首,但是正是不堪回首,讓我們不能體會和接納完整的自己。
成為真實的自己,當事人能夠逐漸認識到,經驗是一種有好的資源,而不是一個可怕的敵人,它構成給了我們的全部,也塑造了當下的我們,並指引我們成為未來的自己。接納自己的各種體驗,意味著我們將越來越敏感於自己的感受和生理反應。我們會發現這些來自五臟六腑和情感的反應,都是十分友好的信息,這些信息能指導我們做出更加符合自己需要的行為,因此我們會更加喜歡獲得這些感受,而不是壓抑和迴避。
而這一點與馬斯洛描述的「自我實現的人」的特徵完全相同:他們能夠輕鬆的洞察現實,他們近似於動物式或孩子式的接納性和自發性,表明他們對自身的衝動、慾望、見解,以及主管反應,具有非同尋常的自覺意識。
5、向著接納他人的經驗轉變
正如當事人轉向能夠接受自己的經驗一樣,他也轉向接納他人的經驗。他珍視並欣賞自己和他人的經驗,只是因為經驗本身的真實性。因為他相信經驗來源於身體真實的感受和體會,因此,他不再抗拒那些與自己認知不符的經驗。不再對他人的經驗進行評判、投射、歪曲。而是作為他人真實的一種體驗去接納。
這一點馬斯洛對「自我實現者」的描述也同樣契合:當「孩童睜大自己的眼睛,不加評判、天真無邪的瞭望外面的世界時,他只是聚精會神的觀察事情的真相,而不去爭論這種情形有什麼實質,也不去要求他成為另外一種情形。「自我實現者」觀看自己身上以及他人身上的人性時,亦是抱著這樣的孩童心態。」
這讓我想起了我5歲的女兒,有一天我陪她睡覺時,牙痛難耐,我對她說:「爸爸牙太痛了,想自己睡。」她答應了。但我內心不安的想:孩子會不會因此而覺得我不愛她或者是故意不想陪她睡?但是第二天我的疑惑解開了。孩子見到我時,關心地問:「爸爸你的牙還痛嗎?」我立刻意識到,孩子並沒有對牙痛這件事做任何的演繹,她只是接受這個事實。反倒是我作為成人的局限,搞得自己心神不寧了。
6、向著信任自己轉變
隨著對自我接納的加深和活出自我的體驗增多,當事人會越來越信任並珍視自己作為一個過程的自我。
由於過去對自我的否定和負面評價,會常常讓我們拒絕接納曾經的自己。因為那個自己看上去好像更加不符合「應該」的樣子,更加的不堪露面。但是隨著對自我接納的加深,對自己體驗的信任加深,我們將更加清晰地看到一個完整的、活生生的自己。我們會開始接納自己的過去和現在,以及接納過去和現在之間的巨大差距。
本質上來說,當事人接納的是自己成長的連續性,而不是跳躍性。很多人閉門造車,企圖從A突然變成C,彷彿自己本來就是C沒有經歷過A和B一樣。這恰恰說明了一個人並不接納自己作為A和B的狀態。但是接納自己的人,他會更加相信自己成長的連續性,並將這種連續經驗視作寶貴的記憶。
作為一名堅持寫作的人,我曾經完全無法接受大學時自己的文章。那時的文章充滿了抱怨、憤世嫉俗和偏激的觀點。但是現在,我有些後悔當年畢業後撕掉自己的文章,因為那些是我成長的見證,是曾經真實的、活生生的我。沒有那個我,也就沒有今天的我。
五、活出真實自我的誤解
很多人對活出真實的自我帶有誤解和恐懼,排除不同人生理想的差異,我們需要對活出真實的自我做一些進一步的說明。
1、它是否意味著固定性?
我想有這種擔心的人,多數都是認為別人沒有達到自己的期待,傾向於相信別人沒有主動成長意願。這多半是一種固定型思維的人的想法。
事實上成為真實的自我,就會完全投身一個生存過程,他會在最大限度內促進自己的變化。他絕不會待著成為廢柴,因為那些活成廢柴的人,不是因為自己沒有變化的意願,而往往是因為沒有機會或勇氣做自己,又不願意活成面具,是以終消極對抗的狀態。這恰恰說明他在用一種效果不佳的方式來尋求變化和做回自己。
2、它是否意味著邪惡?
有這種擔心的人,我想他們可能經歷過對自己的內在感受有著極大的壓抑,並在內心裡因為這種壓抑而產生破壞性或者邪惡念頭,並因此而驚恐,從而更加壓抑自己。並將這種驚恐的印象進行了投射。
擔心做真實的自己,放出情感的和想法的破壞性。是因為沒有注意到,這些破壞性的感受,是因為過度壓抑,而導致的對抗壓抑的激烈反應。這些激烈反應就像求生的本能一樣充滿力量。但是它們存在的前提是對內在感受的壓抑。就像河流和洪水,如果河道暢通,永遠不會出現洪水決堤,即便因為淤堵決堤,決堤之後,河道仍然會回復原來流動的樣子。
有人一定會想,某種情感如果不加節制就像河水水位增高發大水一樣怎麼辦?有這樣擔心的人,事實上忽略了人的完整性。一個人除了懶惰和冷漠,還有興趣和激情;除了恐懼,還有勇氣。事實上,一個人越是能夠允許自己內心這些情感流露出來並得到體驗和反饋,它們就越可能在他的情感的總體和諧中,佔據適當的位置。
六、總結
在眾多的案例中,羅傑斯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當事人開始更加信任和接納真實的自我時,這些普通人在自己的領域裡,就變成了重要而有創造性的人,並以獨特的方式來表達自己。
這種獨特,意味著一個走出面具的,活生生的個人的形成。他沒有不安全感或裝腔作勢的防禦性,在自己真實存在之外無所增加;他沒有內疚感或自我貶低感,在他的真實存在之外無所減少。他聽從自己有機體的全部聲音,帶著更大的準確性和深度,越來越成為他最真實的自己。
羅傑斯所描述的這條生活道路,是一種價值抉擇。在文字中,我能感受到當他描述這些特徵時的肯定和激動。這條路與我們通常所做的選擇和隨波逐流的行為大相徑庭,這是出類拔萃的勇者,自由選擇的一條道路。正是在這些勇者身上,羅傑斯看到了整合一致的趨勢!
葉上聞
公眾號:生涯葉上聞
2018年7月12日
推薦閱讀:
※被征地的老人更快樂嗎? | 繆斯夫人
※沉迷社會學無法自拔(二)
※簡析年輕一代的喪文化
※以中國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什麼才是工匠精神?
※第十二章 社會學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