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普給誰?(瞎寫警告)

科普,普給誰?(瞎寫警告)

10 人贊了文章

警告,以下內容邏輯混亂,基本就是隨手寫,具備III級認知污染風險。你還有機會關閉本篇文章並呼叫最近的醫療援助,醫療小組Genius-⑨將在5分鐘內抵達您所在的位置。

已經警告過了。

以下,正文。

最近時間線上被科普的事情刷屏了,看到一眾藍V黃V掀起的討論,也是很有意思。

但本來這種事情還是很簡單很平常就過去了,畢竟知乎嘛,互相切磋討論還是很正常的。(再說我一個菜雞也實在是不能插嘴)

然而最近碰到邀請回答問題,不得不說委託劉看山討論還真是知乎乾的一件大好事兒。光看問題的描述就會想:這都是什麼【嗶——】問題,怎麼連這個都能問出來呢?

所以隨手舉報了很多,不想為這種「無意義」的問題浪費時間。

我並不是說這個問題就不能問,但是如果這個問題是初高中生都能解決的話,那就很有問題了。知乎這個平台雖然最近接受了大量用戶的湧入,但其總體水平應該還是相對較高,不應該出現這樣的狀況。然而這就這麼切切實實的發生了。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要作科普,你要寫給誰看?

由於網路的便利性,讓人人上網成為了可能,但同樣你在網上作科普,你的受眾的知識水平跨度是會非常大的。這其中或許還有很多「哦,不好意思,我書本知識還給老師了」的,或者就是反應比較快,控制不住手/嘴的人。

如果是屁股問題(比如質疑登月這樣的),建議去看肛腸科。

而為了儘可能做出平衡,一般此類科普是不會寫得太深奧的,甚至為了照顧大多數人的理解能力,要產生一定的偏差(比如不是很合適的比喻)。而這也是部分人所詬病的內容——一般科普號上的內容是一稿多發的,你不能指望關注數上百萬的公眾號能寫很多小眾理解的、較為深刻內容(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關注)

這就是對寫手設置的門檻,怎樣寫才能寫好。

霍金在出《時間簡史》的時候,出版商便認為「多一個公式,銷量就會減半」。老爺子就刪公式到人人都懂的質能方程——全書僅此一個公式。這個銷量很好,基本上讀者都能對宇宙學、近代物理學有一個初步的概念了——也僅此而已。

當你的受眾知識水平還不夠的時候,你的科普在大部分時間裡面只能做到淺層。而如何把當前的學科前沿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述出來,就是作為科普作者所必須要努力把握的。但這是很需要水平的,否則就會陷入自High的窘態。並不是說自High是錯的,但如果你的目的是讓人在較短的時間內明白最近發生的學科前沿到底是什麼,會怎樣的話,你已經輸了。

當然這時候你就需要做出選擇了,是向上走還是向下走。

向下走,恭喜你,帶藍V的機構號了解一下。這個「向下」的意思是沒有貶義的,還有褒獎的意思在裡面。你可能需要給根本沒這個概念的人灌輸這樣的知識。如果說要舉一些例子的話,對於武器裝備的科普可能是其中之一,知乎有些同志們對這一套是熟得很吶,開車玩梗丟圖都會,超喜歡在這裡的。(然而對武器裝備感興趣的又會有多少呢?)

因此我們會看到很多介紹一些科技動態的科普號會丟出相當多的圖——因為圖片給人的感受最直觀,而且碎片分割化的段落並不長,能給人一種能讀下去的感覺。除此之外,動圖、視頻等手段也是常用的——為了在較短的時間內儘可能提供最大化的視覺效果。而需要注意到的是,這樣子的手段也確實可以取得相當好的成果。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願意重新把老師課堂上講課的內容再講一遍。我就做不到,只能舉報問題(很慚愧)。

向上走,就意味著你需要篩選掉一部分人。這個門檻不是對你的,是對你的受眾的。知識水平達到了這部分的同好們,就會覺得很好,大家都新學到了點什麼,或者純粹就是覺得「喲還能這麼寫」。在這個階段應該就會有一些推導,公式,實驗討論等等內容來儘可能支撐你的內容——同好們也不傻,不好忽悠的。

而對於知識水平還不到的受眾們,可能會覺得很吃力。再看看評論區的一些argument,會有種小圈子裡面自High的感覺。當然更可能的是根本就沒人點進來活受罪。

因此我認為,科普的受眾將直接成為科普內容的風向標。而這可能是一些矛盾的產生原因,但這樣的矛盾意義不大。知乎的註冊用戶已經達到了一個多億,可能兩個用戶眼中的知乎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同樣的內容,有人可能覺得太難,甚至太長不看,而有人覺得可能太簡單,不給力。但文章還是那個文章,從沒變過。

無論如何,一旦要寫什麼跟科學有關的話,還是要保證正確,這是最基礎的。知識是絕對中立的,這跟講述人是科班出身的,還是草根出身的沒什麼關係。之後的話,就只能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們的知識水平能有提升吧。要是再加一句,就是學會縮手,多去看書。

如果還有什麼要說的話,大概就是互聯網太大了,大到人與人之間可能似乎不能理解。正如我不能理解「這明明是高中知識嗎,為什麼還來問」一般,寫科普內容本身就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別是要儘可能讓大多數人滿意的話。不過無論是真的想普及點什麼也好,自High也罷,都是好的。輸出內容比輸入內容要難,而且,寫了點什麼就沒有一點成就感嗎→_→

最近有所想法,不知所云一段。


推薦閱讀:

7個認知偏差,知道的人百里挑一,能駕馭的人萬里挑一
認知偏誤——系列開篇
思考-快與慢
千萬不要小瞧別人,除非你確實比別人做的足夠優秀,否則免談
為什麼你們多年的感情,抵不過對方三個月的曖昧?

TAG:強行「科普」 | 腦洞網路用語 | 認知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