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辯證看待P2P平台爆雷潮
來自專欄薛洪言4 人贊了文章
在宏觀層面,給P2P爆雷潮一個解釋
2018年6月,P2P行業陷入平台爆雷潮,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既然2018年6月30日曾經是P2P行業合規整改的大限,那麼既便備案延期,應該也只是細節性問題,行業整體性風險總無大礙了吧。顯然,事情並非大家想像的那樣。
坦白講,自2016年8月網貸暫行辦法出台以來,經過近兩年的集中治理和合規宣導,P2P行業的合規屬性是整體向好的。就不少平台而言,在合規性上甚至具備了備案的資格,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只是,行業小環境拗不過宏觀層面的大趨勢。在實體經濟去槓桿的宏觀背景下,所有貸款類機構都在承壓,考驗的是平台的資產配置和風控能力,與合規屬性的關係並不密切。換句話講,單從合規屬性上,還不足以解讀此次平台爆雷潮,在出問題的平台中,既有踩在紅線上從事非法集資的違法平台,也有合規性差的平台,甚至也不乏合規性較高的平台。
先來看看宏觀層面的變化。
數據顯示, 2018年1-5月,社會融資規模同比下降1.47萬億元,降幅15.63%。數據的另一面,便是很多殭屍類企業、調控類行業企業失去了續命的資金,開始陸續違約。
據券商中國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先後有26起債券違約事件,涉及資金265.87億元,其中不乏一些評級AAA的大企業。具有發債資質的企業尚且如此,各類在P2P平台上借款的企業面臨的壓力也就不用說了。由於沒有P2P行業的底層資產不良率數據,我們不妨用農商行的數據進行佐證。
如上圖所示,儘管商業銀行整體不良率已經趨穩,但農商行不良率水平在2017年以來是不斷惡化的。原因在於,實體經濟去槓桿,整體屬於結構性調整,有保有壓,資質較差的企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在各類銀行機構中,農商行的客戶資質整體處於最底層,資產質量最差。而P2P的客戶資質又弱於農商行,在當前的宏觀環境下,自然面臨更大的資產質量壓力。
P2P行業有上千家平台,彼此之間差異巨大,風險承受能力差的平台爆出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需警惕風險傳染效應
平台底層資產質量的變差是個漸進的過程,但爆雷潮卻是在6月份突然出現的。這背後,又釋放了什麼信號呢?
如下圖所示, 2018年2月份以來,P2P行業問題平台數量逐月下降,5月份僅有10家平台出問題。如果不看6月份數據,我們甚至能得出P2P行業正在一路向好的結論。但恰恰在看上去一切都好的時候,行業迎來了爆雷潮。
在我看來,有兩個解釋:一是行業盛行的風險準備金制度,會延後平台爆出問題的時間,即只有當不良資產餘額超過風險準備金進而超過平台自有資金的兌付能力時,風險才會傳導至投資者一端,本息不能正常兌付,平台也就「突然」成了問題平台;二是市場情緒的變化,已經導致了風險傳導的連鎖效應。後者,恰恰纔是最大的問題,也是更直接的原因。
據網貸之家統計,在6月份出現問題的63家平台中,6月16日爆雷的唐小僧之前有10家問題平台,唐小僧之後則有52家平台。顯然,唐小僧爆雷加速甚至「導致」了爆雷潮的出現。
唐小僧是典型的明星平台,因其高調的市場宣傳而廣為人知,而唐小僧背後的國資背景、屢獲行業大獎、主流渠道的廣告也讓其在投資者心中頗有安全感。然而,站的越高、摔得越狠,唐小僧之前越是風光,爆雷之後引發的投資者恐慌就越強烈。
投資者用腳投票,很快就誘發了聯璧金融爆雷,進而是更多的平台陸續出現問題。在打破剛兌、提倡投資者風險自擔的大環境下,P2P行業的加速洗牌本來是件好事,一方面顯著提高了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另一方面讓資金更多地向合規的大平台集中,加速不合規甚至風險平台的退出。
不過,在市場情緒的發酵下,資金的流向很快就變了味。一開始是從小平台流向大平台,之後便是流出這個行業,所有平台都開始遭遇流動性壓力。
此時,即便合規經營、底層資產質量良好,投資端資金的凈流出還是會給平台的經營帶來顯著的影響。承受力差的平台,會僅僅因為資金的凈流出而出現經營困難,進而爆出問題。
辯證看待平台爆雷潮
綜合上面分析不難發現,問題平台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自身經營困難或違規經營的平台,是平台自己的問題;一類則是合規經營但受行業流動性緊張波及的平台。隨著第二類平台陸續出問題,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正在受到損害。
近期,行業里的頭部平台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為自己證言的活動,挽回投資者信心。
比如,一些頭部平台聯合媒體發出自律倡議書,強調合規經營和自我約束;一些平台選擇主動向監管層、公眾投資人披露合規性審查報告;一些平台選擇了主動增資;還有一些平台則主動增強與投資者的溝通與互動,向投資者傳遞信心;更多地平台,則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加息活動,吸引用戶留下來。
以行業成交量排名前三的平台愛錢進為例,近期便綜合採取了多種方式增強投資者信心。6月底先後在北京和上海開展了透明之旅,主動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同時宣布了主動增資計劃,將資本金增加至5億元;並於近日公布了接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互聯網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信息。
其他如人人貸、PPmoney等頭部平台也紛紛通過限時加息、公布成交量「秀肌肉」、CEO秀場直播等方式,強化市場信心,為行業聚攏人氣。
行業排名靠前的頭部平台,藉助上面幾個措施,要留住用戶並不難。關鍵是行業排名50甚至20之外的大中型平台,要留住用戶,卻變得越來越困難。
這些平台雖然不在頭部之列,但在地方基本屬於標準的頭部,通過備案的幾率大,所以合規整改的積極性和配合度都較高,在當地甚至全國有著較高的知名度,也都有忠實的客戶群,屬於行業內的中堅力量。
不過,隨著行業排名前70的多多理財於近日爆雷,投資者對此類大中型平台的信心也在快速下降,資金進一步向頭部大平台集中。這些中部平台紮根當地,屬於發展普惠金融的中堅力量,讓這個群體能夠活下去對於整個P2P行業的健康發展便顯得至為重要。
如愛錢進的CEO蔡園竹於近日公開表示,「近期的『暴雷』現象作為正常的行業『排毒自清』長期來看,對行業、對平台、對用戶都是利好。但仍在此呼籲頭部平台應嚴格遵守行業法律法規與職業操守,切實做好投資人教育和權益保護,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共同推動互金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那麼,當P2P平台合規經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時,市場又能為這些平台做些什麼呢?
也許,我們應該儘力還合規經營的平台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起碼讓它們不因市場情緒波動而活不下去。
行業發展,需要標杆性平台引領
當前行業內的非理性恐慌,歸根結底是缺乏對行業發展的明確信心。備案延期後,行業內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聲音,缺少一批得到合規認證——即備案——的大平台引領,行業發展失去主心骨和方向,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行業性問題。
在P2P行業雷聲滾滾、投資者人心惶惶之時,市場等來了監管對互金行業的最新表態。
近日,在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上,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明確提出,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並再次強調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尤其是金融風險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的首要工作任務。
監管此次表態,間接表明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風險隱患依舊突出,當前整改期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非但不會退出,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強化。同時,與此前預先設定明確的時間節點不同,此次給出了1-2年的彈性時間窗口,也表明監管層充分意識到互金領域風險整治的複雜性。
的確,行業內平台數量太多,合規整改進度更是千差萬別。相比整齊劃一的統一節點要求,靈活性和差異化的時間安排更有利於備案工作的推進。
在金融行業,合規經營於平台是枷鎖也是安全鎖,在當前的行業洗牌期,合規的身份更是抵禦風險的壓艙石。所以,通過差異化的備案安排,在適當的時候為行業樹立一批合規的標杆,或許是對治當前行業問題的有效思路。
所謂柳暗花明,極度恐慌中,希望也在其中。作為普惠金融領域的重要力量,P2P行業不該消亡。市場的巨大壓力,希望能真正激發出行業變革轉型的決心,以紮實的經營業績,給市場和投資者一個交代。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作者: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 來源於:洪言微語
——————————————————————————————————————
PS:歡迎去我的LIVE分享頁,系統了解 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 相關知識
推薦閱讀:
※網貸平台打死不肯說的秘密
※過冬防守戰:這個多事之秋網叔入了小贏
※2007-2017年,網貸十年的風雲變幻
※e周行科普:逾期率高的P2P平台究竟是否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