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殷慧娟 茶具的流變 注 春 篇

殷慧娟 茶具的流變 注 春 篇

(一)注子——早期茶壺之濫觴

早期的茶具多與酒具、食具混用,並沒有專用的茶具,更沒有專用的茶壺。

唐代中期以後飲茶之風盛行,但陸羽的《茶經》所列的茶具中,也沒有專用的茶壺。

早期的茶壺稱注子,最早出現在晚唐,唐末到五代時,飲茶方式由「煮」茶轉變為點茶。

注子是由注酒器轉化而來,其源頭可上溯到六朝的雞首壺,注子在茶書中的作用不單是燒水用具,同時也兼具將沸水注入茶盞中的重要功能。

考古發掘中,曾在西安出土一件唐太和三年(829)底部寫有「老尋家茶社瓶」字樣的湯注,表明晚唐時已有專用的茶注出現,這是茶壺作為主要器具而進入茶事活動中的重要開端。

(二)茶瓶與「注春」的親緣關係

宋元時期,由於朝廷和上層社會的積极參与,點茶、鬥茶風行一時,茶具的發展變化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由於點茶的需要,人們對注水器的器形、口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注湯力緊而不散」。

因此注子的形體發生了很大變化:瓶頸變高,瓶嘴變長並彎曲,壺身似玉壺春瓶,瓶把也有所變化,更加方便執拿,因而通常稱之為執壺,這樣設計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出水的壓力。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對執壺的形制與注湯點茶的關係作了詳細地闡述:「(瓶)大小之制,惟所裁給,注湯利害,獨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欲大而宛直,則注湯力緊而不散,嘴之末欲圓小而峻削,則用湯有節而不滴瀝。蓋湯力緊則發速有節,不滴瀝則茶麵不破。」

宋徽宗

此種形制一直延續到明代早期,隨著散茶的興起,散茶碾末沖點法成為被普遍接受的一種新的飲茶方式。

為了順應這一變化,茶瓶的形體發生了重大改進。永樂以後,出現了壺身逐漸變圓、頸部縮短、長流變短流的趨勢(如永樂甜白釉暗花雲龍紋梨式壺,永樂白釉僧帽壺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變化的特徵越來越明顯,逐步向短流圓形的形體演化。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宜興羊角山出土了大量的高頸、矮頸、提梁壺,就是這一時期壺體演化的真實寫照。

這種演化持續大約近百年的時間,至明成化前中期才逐步完成,於是一種新型茶器——「注春」便應運而生,並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嚴格地說,「注春」壺仍然是茶瓶的一種。

從功能上講,「注春」與茶瓶一脈相承,它承襲了茶瓶燒水、注茶的功能,只是因實行散茶點瀹的飲茶方式,長流高頸顯得無用且多餘,因而瓶體發生了大的改變,演化成早期紫砂大壺如南禪寺古井壺、吳經墓壺的形狀,俗稱砂罐、砂瓶或宜興罐。

(三)「注春」誕生年代的考證

「注春」作為早期的紫砂茶具,最早出現在明代成化年間。

但最初走入文人視野並引起人們的重視與關注,卻並不是它的「宜茶」功能,而是以燒水注茶器的面貌出現的。

顧景舟、徐秀棠大師在《宜興紫砂工藝陶》一文中說:「(紫砂器)性耐烹燒,可放在溫火上燉燒,如用以烹煮無需擔心開裂」「砂質傳熱緩慢,使用提攜不易炙手」

「冷熱急變性好……絕對不會因為溫度急變而脹裂」……紫砂器的這些優良性能,是它取代名窯瓷器燒水茶瓶的重要原因。

同樣,與金屬燒水器相比,它也具有明顯的優勢:「瓶要小者……古人多用鐵,謂之甖。

甖,宋人惡其生鉎……」(朱權《茶譜》);「銅、鐵、鉛、錫,腥苦且澀……(屠隆《茶箋》);「銅錫生鉎,不入用」(張謙德《茶經》)。

較之前二者,「注春」兼具了瓷器「宜泉」和金屬器高溫耐用的雙重優點,同時克服了瓷器入火易裂、炙手和金屬器燒水腥澀的雙重缺點,因而成為明成化中期到萬曆中期(1593)之間煮水注茶的首選之器。

錢松岩 竹爐新詠

那麼,確定「注春」產生於成化年間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嘉靖二十年刊行的《茶譜》為我們提供了相關證據。

《茶譜》最初為錢椿年所撰,趙之履提供「王舍人孟端《竹爐新詠》故事及昭代名公諸作」附輯卷後為《續編》。

於嘉靖十八年(1539)錢氏八十四歲時刊印行世。

兩年後,顧元慶重新刻印時覺得錢《譜》「收采古今篇什太繁,甚失譜意」,便將趙之履《續篇》中的《竹爐新詠》詩文等予以刪除。

此書經顧元慶刪校重刻以後,便以顧元慶《茶譜》名世,而原作者錢椿年和趙之履反而姓名不彰了。

那麼被顧元慶刪去的「《竹爐新詠》」和「昭代名公諸作」,主要是哪些內容?所謂「昭代名公」都有誰?他們與紫砂壺「注春」之間又有什麼聯繫?

首先我們要弄清《竹爐新詠》的來龍去脈。

洪武二十八年,無錫惠山聽松庵主持性海法師請湖州竹工製作一個竹爐,精美異常。

著名畫家王紱(字孟端,號友石生,官至中書舍人,故稱王舍人)觀賞竹爐以後,乘興作畫賦詩,一時名流雲集,飲茗題詠,後由性海彙集成卷,此為第一次題詠。

永樂初年,性海去蘇州做主持,將竹爐轉贈朋友。

成化十二年,曾任武昌知府的秦夔返鄉,尋訪到竹爐的下落,遂取回重置於聽松庵,名公文士又一次雅聚吟頌。是為第二次《竹爐新詠》。

盛顒(1418-1492)

成化十四年(1478),惠山聽松庵竹爐損壞,侍郎盛顒(1418-1492)命其侄盛虞按原樣複製了一個新竹爐。

竹爐製成後,盛顒撰寫了竹爐銘,盛虞則用王紱詩原韻作詩首倡,名士吳寬、王鏊等按韻奉次唱和,於是稱此次雅會為第三次《竹爐新詠》。

其後,盛虞於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又補作了《茶具分封六事》圖、文於後。

入清以後,竹爐又分別在康熙、乾隆年間傳出許多佳話。

以上這些文人名士圍繞竹爐所做的詩詞畫作,就是趙之履《續編》的內容,被稱之為「王舍人孟端《竹爐新詠》故事及昭代名公諸作」,在明人「醉茶消客」所輯的《茶、水詩文》和邵寶《慧山記》中仍可看到。

其中第三次詩詠時錢福的「奉次」詩中,就出現了對「注春」的形象描述。

邵寶

當然,此時的「注春」壺還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紫砂壺。

其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直到明萬曆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龔春」誕生之前,文人們在詩詞茶書中所謂的「罐」「砂瓶」等等,都是這種被形容為「注春」的燒水點瀹茶器

(四)羊角山出土紫砂器的年代問題

一九七六年宜興羊角山發現了一座古紫砂窯址,出土了大量的紫砂器及殘片。

但對於該窯的創燒時間,學術界一直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上限不早於北宋中期,盛於南宋,下限延至明代早期。

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羊角山紫砂器的創燒年代不早於明代中期。

龍鳳團茶

從兩宋到元末,一直流行團茶烹點法,主要茶器器型是玉壺春式高頸長流的茶瓶(執壺)。

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發現同類型的紫砂產品。

從出土的高頸瓶、矮頸瓶的形制上看,瓶嘴的點茶功能在逐漸退化,壺體由縱(高)向圓形轉化。

符合茶具從永樂初向成化初期逐步演化的特徵。

從胎質和製作工藝上看,羊角山早期紫砂器較之吳經墓壺更為原始、粗糙,燒成溫度較低、顏色較淺。

晚期部分紫砂壺殘片的特徵和吳經墓壺在裝飾手法上較為接近或相似。

但是,令人困惑的是,羊角山出土的紫砂器並不像典籍上記載的那樣,沾有缸壇釉淚。

而比它稍晚的吳經墓壺器身上明顯沾有釉滴,這一特徵與文獻典籍的記載相吻合。

單從這條看,似乎羊角山紫砂器的創燒時間又應晚於吳經墓壺。

紫玉金砂提梁 殷惠娟

怎樣解釋這些看似互相矛盾的現象?

不能僅憑是否沾有釉痕,做為判斷紫砂器創燒早晚的依據。

宜興紫砂創始之初,正是茶葉生產、飲用方式由團茶向散茶碾末沖點飲用轉化的轉型時期。

早期紫砂器成型模仿了粗陶做缸瓮所用的成型法,各項工藝都不成熟。

尚處於摸索階段,市場前景也不明朗,技術含量較少,燒成溫度也較低,胎質較差,屬於質次價低的普通大眾用品,尚未與日用陶分野,可以與其它無釉的低溫日用陶器一起整窯燒成。

因此器表整潔,自然也就沒有釉痕。

裙風 殷惠娟

從羊角山古窯的規模來看,窯身寬一米左右,長十餘米,並出土了許多日用陶器殘片,可以斷定這是一條只適合燒制小型日用陶器的小龍窯。

相比之下,吳經墓壺的製做工藝已基本成熟,已初步完成了這一時期紫砂茶陶的演進和功能的轉化,具備了後期紫砂壺的基本元素和特徵,與低檔日用陶已有很大的區別,技術含量高,成型工藝複雜,產量勢必有限,且需要較高的燒成溫度。

仿古小竹提 殷惠娟

所以,只能藉助於燒制缸器的高溫窯燒成(缸器因其體型碩大且須上釉,故須經高溫燒成)。

因此,後期的高檔紫砂器反而會出現沾有釉淚或因燒成溫度較高局部出現還原氣氛的現象(吳經墓壺具有這些特徵)。

再以後,隨著這一類產品受到市場的青睞,人們便改良了燒成工藝。「另作瓦缶,囊閉入陶穴」(周高起《陽羨茗壺系》)也就從根本上避免了「飛釉」現象的發生。

櫻段 殷惠娟

結合明代中前期茶葉加工形態(由團到散)的變化、飲茶方式的改變(由烹點到點瀹)以及這一時期紫砂茶具的演進特徵,將羊角山古窯紫砂器創燒時間定為上限不早於明代早期,下限不晚於成化初期,或許是恰當的。

?


推薦閱讀:

淺談中國茶文化一一茶之道,器之意
關於泡茶該如何選水的問題
小說《金瓶梅》中提到哪些茶點?
中國茶文化解密儒道釋
孔子茶文化——和諧社會的奇葩

TAG: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