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為病人做手術!手術定位精度達0.8毫米

機器人為病人做手術!手術定位精度達0.8毫米

近日,我國第一台自主知識產權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天璣」在廣州揭開了神秘面紗。幾乎同期,廣州地區首例骨科機器人輔助下骨科手術在廣東省中醫院完成,它能使手術定位精度達到0.8毫米。

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智能機器人不僅僅以機械臂的形式出現在工業生產線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工智慧在跨行業、跨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廣州作為全國三大醫療中心城市之一,醫療健康領域的機器人應用已是方興未艾。這些機器人不僅出現在導診台前,在智能分診、常見病輔助診療、醫院內運輸甚至手術室無影燈下,都有這些代表先進位造業成果結晶的酷炫身影

「在醫療領域,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越來越多應用於醫療輔助領域,對醫生確實是有效的輔助。」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信息科主任連萬民表示,在醫院內物流、智能導診、輔助診斷、手術等諸多領域應用了人工智慧機器人後,可以減少醫務人員日常工作量,讓他們有更多精力去分析病人的病情,提供更高效、安全、精準的診療方案,比如手術機器人「達芬奇」可以協助醫師實施高難度手術,提高手術成功率和術後康復效果。

手術機器人

操作誤差不足1毫米

在醫學界,骨科手術有三大難題:視野差、難精準、不穩定。廣東省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建設項目負責人、省中醫院副院長劉軍表示,不同於其他外科手術,骨科手術的操作像是在一個四壁都很堅硬的暗箱內進行,視野和角度都存在一定困難。醫生們也在嘗試運用新方法解決這些難題,但收效甚微。而骨科手術機器人「天璣」的誕生讓三大難題得到解決。

「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由機械臂主機、光學跟蹤系統、主控台車構成。劉軍介紹,光學跟蹤系統就像是機器人的「眼」,不僅幫助醫生洞察骨骼的每一個深處,還實時監控每一個手術環節;機械臂就是機器人的「手」,運動靈活、操作穩定,能達到亞毫米的精度;而主控電腦系統就等於機器人的大腦,將醫生的想法傳達給機械臂主機和光學跟蹤系統。

過去的骨科手術要求患者接受反覆X線照射,才能讓醫生更好找准進針位置。但「天璣」能使手術定位精度達到0.8毫米,可減少術中輻射70%以上,並具有提高手術效率、減少失血量和減少組織創傷等優點。

相對於進口的手術機器人動輒一兩千萬元的價格,「天璣」則是純正的中國製造,是目前國際上唯一針對骨骼硬組織、能夠開展脊柱全節段(頸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骨折及四肢骨折手術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劉軍表示,未來醫院的手術執行官大部分將被機器人代替,機器人將手術中的風險降到了更低。醫生們可以有更多精力去分析病情,提供更高效、安全的診療方案。

物流機器人

一「人」幹了2-4人的活

醫院裡的藥品、器械繁多,運輸管理一直耗費、擠佔大量人力資源。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和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機器人在解放人力和流程優化上挑起了大梁。

從去年開始,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啟用物流機器人「諾亞」用於配送藥品、標本以及手術器械。這個一次能載重300公斤的傢伙,迄今還在醫院中心配液室和病房之間穿梭。而該院目前一共用了八台。

「據測算,運送藥品、耗材時,一台諾亞相當於兩到四個人力;而在手術室用於代替護士往返於手術室和器械室時,以醫療中心12個手術室、每天100多台手術計算,一年能讓護士少跑1944公里。」「諾亞」的研發製造方上海木爺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化冰介紹,「諾亞」模仿人的視覺判斷的水平還需要繼續進步,另外它現在只會說話,還不會「聽」,所以交互功能也有待開發。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今年4月同樣啟用了以機器人「小易」為代表的物流機器人群。雖然這個負重能力為10公斤的傢伙在載重方面要差於「諾亞」,但小巧、乖萌,還具有自動建圖、運動演算法、感測融合等諸多新技術,還能和醫生護士一起擠電梯。它還能與電梯「對話」,選擇需要到達的樓層,配送時間準確,24小時全天候工作。有時候醫護人員忘記拿取物資,「小易」還能撥通手術間電話提醒。

疾病管理機器人

人機互動給出健康意見

同樣是機器人,活躍於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的6台機器人則有著更強大的疾病管理功能。今年1月30日,在珠江醫院「智能化肥胖糖尿病管理中心」啟動儀式上,這些能評估糖尿病風險、會與醫生患者對話的糖尿病機器人「糖小護」吸引了眾人目光。當然,它同樣有著自主知識產權。

「糖小護」能實時採集患者的血糖、血壓及體脂等數據,進行糖尿病風險評估。「糖小護」體內儲存有2萬多條糖尿病知識,可以通過人機互動回答患者的相關問題;它還可以進行糖尿病多維健康教育,對患者在用藥、膳食等方面提供科學指導,如教患者如何打胰島素等。

據介紹,這些能說會道、掌握足夠內分泌代謝病知識的機器人應用後,在提高臨床醫護工作效率、帶動社區分級診療平台建設、普及推廣肥胖規範化診療等方面引領行業發展,同時帶動廣東省肥胖糖尿病各級防治體系,尤其是基層醫療體系的協同發展。

智能分診機器人

為患者指路

人形機器人在銀行、商場等地能進行導航服務,而場景切換到醫院後,這些機器人就能進行智能導診服務。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門診大廳,被裝扮成漂亮姐姐模樣的機器人「小美」,堪稱醫療機器人隊伍中的顏值擔當。

目前,醫院「程序猿」哥哥正在加班加點讓「小美」具有掃碼付、繳費等功能。如果需要挂號,可以在它上面選擇醫生。如果需要導航,它會彈出立體地圖,把路徑告知你。到時候機器人還會吐出一張小票給你做憑證。自助機可以做的,它都能行。

人類醫療一大步,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出現在醫院,成為醫生護士的好幫手,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帶給人類越來越多的便捷和享受。


推薦閱讀:

機器人動力學方程的四種形式
新企呼智能電話機器人,賦予電話營銷新未來
全球工業自動化加速增長:機器人平均密度達到每萬人74台
艾灸機器人
你如何看待如今機器人的發展?

TAG:機器人 | 健康 | 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