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痕春雨漫評晚唐歷史 第十九節 巨星閃耀下的歷史
165 人贊了文章
常山郡的光復,那可是驚天動地大勝利。
首先,斬獲了一個叛軍高級將領(李欽湊)的首級,活捉兩個叛軍高級軍政長官(高邈、何千年)。
其次,山西反攻河北的最重要通道井陘,再次被帝國政府控制了。
更主要的是,在此過程中,整個河北地區24郡,有17個郡又掛起了大唐的帝國旗幟。
這種勝利,無論從軍事上、政治上的影響都是驚人的。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這種勝利,到底是如何而來呢?從史書上的定論看,自然是顏氏兄弟運作出來!
但是就我看來,顏氏兄弟能獲得這種殊榮。主要是因為顏氏兄弟都是為忠義而死,而且成了大唐歷史上的忠義化身。如果顏氏兄弟在關鍵時候掉了鏈子,這段歷史,恐怕就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
最簡單而言,如果顏氏兄弟在關鍵時候兩腿一軟,對叛軍低頭了。人們再說到當時河北義軍風起雲湧的盛況時,絕不會把他們當主角去寫了。
從某種意義上,一份大家看著舒服的戰功報告,通常都應該這樣寫。總而言之,在上級領導的XXXX;在同事的XXX;在第一線同志的XXX;我們取得相關成績。總而言之,我只是其中的一員,而且主要功勞,還不是我!
河北24個郡,有17郡紛紛掛起了大唐的 旗幟。寫在歷史書上,人們說這是顏氏兄弟如何如之何,所以才有了這種結果,通常不會引來太多的異議;因為顏氏兄弟就是忠義的化身。
問題是在當時,如果有人這樣說,肯定會引來太多的異議。因為,按這種說法,豈不是說,當時相關地區的市師級大佬、省軍級大佬都是吃白飯的,只有顏氏兄弟是幹人事的!
尤其是這種報告由顏氏兄弟自己寫出來,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
因為類似的原因,當顏杲卿的兒子,把李欽湊人頭、高邈、何千年押解到太原時,太原最高軍政長官王承業,看到顏杲卿寫給皇帝的奏章,那是非常生氣。
因為在太原最高軍政長官王承業看來,這種驚天動地的成績,就是在他積極組織推動下實現了。現在顏杲卿想把功勞全部據為己有,這還有天理沒有了?
要知道,站在王承業的角度,當時的顏杲卿等人,都是偽政府官員(不管他們是基於什麼原因);而王承業卻是前方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事實上,叛亂開始後,王承業才臨危受命坐鎮太原的。[注1]
更主要的是,不論誰寫相關戰報,也得承認,在此之前,太原最高軍政長官王承業,就與顏杲卿等人,進行過各種溝通。[注2]
如果說在此過程中,前方戰區最高指揮官是個打醬油的,偽政府的高級官員是主角,這叫什麼事呢?
於是,王承業就把顏杲卿的兒子打發回去,自己另派人押解高邈、何千年、李欽湊(人頭)進京,並且重新寫了一封奏章。
在這封奏章中,相關功勞,自然主要是王承業的。總而言之,在他的各種政治攻勢下,偽政府官員顏杲卿等人都決定反正了,於是河北目前形勢一片大好。[注3]
因為類似的原因,最初唐玄宗聽到河北形勢一片大好時,就對王承業大讚特贊;總而言之,我沒有看錯你,你臨危受命,工作幹得卓有成效,希望你繼續努力。[注4]
而顏杲卿的堂弟(顏真卿)的功勞,後來也被一個叫賀蘭進明的人,通過類似的方式奪走了。
本來呢,河北義軍眾望所歸的的盟主是顏真卿。但是,這個叫賀蘭進明的人,卻通過各種小花招,讓大唐中央政府認為,相關成績就是他干出來的。而顏真卿為了大局,也從來不跟他相爭。[注5]
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很難說。我們看到的歷史書,之所以會這樣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顏氏兄弟後來成了忠義的化身;否則,相關歷史肯定是另一種記述。
最簡單而言,如果顏氏兄弟在最後時刻,選擇兩腿一軟向叛軍低頭,這段歷史,肯定就是另一種景像了。至少史書絕不會把河北形勢大好的功績,都歸於他們頭上了。
反過來說,如果王承業、賀蘭進明後來功德圓滿了,史書在寫到這段歷史時,難道還能說他們當年的重要功績,就是無恥的搶佔顏氏兄弟而來嗎?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所謂的利益最大化,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沒有人知道。
但是現在有一個人生選擇。
在關鍵時候,你選擇慷慨而死,你的親人就享受因此而來的巨大紅利;你此前的人生,也會用最美的形式展示出來。
如果你選擇兩腿一軟,在屈辱、卑賤的狀態中多活一兩個月,你的親人會因你而蒙羞,人生充滿陰影,你此有前的人生,就會以最不堪的形式展示出來。
單純的基於利益衡量,你認為哪一種更好呢?
如果有人說,我選擇後者!我只能說,這就好像,桌上放著一件完美的藝術品,還有一塊肉骨頭。有人非要選擇後者一樣。
如果有人說,貪圖利益的人都會選擇那根肉骨頭;只有喜歡高雅藝術的人,才會選擇那件完美的藝術品。因為肉骨頭能吃,完美的藝術品能幹什麼呢?對此我只能說,大哥你不是傳說中的旺財吧!
當年河北反抗安祿山的形勢一片大好,到底是如何出現的?
不同的人控制了話語權,就會寫出不同的歷史。
就如說起抗日戰爭如何勝利時?在我朝絕對控制話語權的時候,自然與老蔣無關。因為在當年的歷史書中,老蔣不但一直在峨嵋山吃桃子,更一直破壞抗戰。
但是在老蔣控制話語權的地方,自然與我朝無關,因為在他們寫的歷史書中,我朝一直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到底誰是誰非呢?多年以後,進入網路時代,人們自然會知道,上述的說法,其實都是政治宣傳,絕非真實的歷史。
當年河北反抗安祿山的形勢一片大好,到底是如何出現的?
顏杲卿一系說,主要就是他們的功勞,王承業等人就是打醬油的;而且在整個過程中,還是標準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王承業說,一切都是他們的功勞,顏杲卿等人就是一個打醬油的。
到底誰是誰非,這個實在難說的很。至少,如果我們真認為相關歷史,就是好人、壞人相爭的故事,肯定難以看到歷史的真相。
關於王承業歷史資料,翻遍史書好像就有兩條。
一條記錄,就是王承業侵吞顏杲卿的功勞;並且隨後為了殺人滅口,所以拒不救援常山郡,於是導致常山郡再度淪陷,並讓顏杲卿一家慘死。[注6]
單看這條記錄,王承業死一百回,也不冤枉他。
問題是,另一條記錄卻是,皇帝後來派一個文職官員接管王承業的軍權。於是這個文職官員就不斷侮辱王承業。這樣看,這條內容與第一條內容是銜接的,而且沒有毛病。問題是,後來的內容就有毛病了。
那個文職官員不斷侮辱王承業,有一個人非常生氣。這個人的名字叫李光弼!
李光弼生氣到了什麼程度?李光弼坐鎮太原時,因為與這個高級文職官員不合,所以特意強調他經經常侮辱王承業,並擅自擊殺了那個高級文職官員![注7]
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因為在王承業與顏杲卿的相關記錄中,王承業就是把壞人兩個字刻在腦門上的壞人。有人不斷侮辱他,應該是大快人心的事啊!
既然如此,李光弼殺這個高級文職官員時,扯出他曾侮辱王承業又所謂何事呢?從這層意義上,我們不能說第一條記錄完全胡扯,但是它肯定兌了太多的水。因為相關內容顯然證明,人們普遍認為王承業是好人,否則,有人侮辱他,何以惹得李光弼公開為他鳴不平呢?
從這層意義上,王承業與顏杲卿之爭,實在稱不上正義、邪惡之爭。僅僅是顏氏兄弟後來的歷史地位太高,所以相關歷史就成了正義邪惡之爭。
所以,抹開超級英雄對歷史記述的影響。
河北出現如此重大的勝利,主要是因為三個原因。
第一、從整體力量上看,優勢明顯在大唐政府一邊。所以河北的軍政長官,大都不敢死心塌地的站在安祿山一邊。在這種背景下,只要條件允許,他們都會找機會站回大唐帝國一邊。
第二、叛軍需要不斷擴大戰果,所以河北普遍地區留守的軍隊非常少,在這種背景下,只要人們感覺條件允許,就可以輕易滅掉自己境內叛軍,並且把大唐旗幟掛起來。
第三、叛亂開始後,唐玄宗第一時間派兩個高級將領(羽林大將軍王承業、金吾將領程千里)坐鎮山西;並且揚言要調集西北軍主力,大舉反殺河北。在這種背景下,河北普遍地區的軍政長官,自然得思考何去何從。
但是不管怎麼說,顏氏兄弟在此過程中,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而且表現出了極高的人格魅力。
關鍵是,他們後來的都是忠義的化身,所以歷史書在說到這段歷史時,自然會把相關榮譽,最大限度的留給他們兄弟,而人們也不會有太多異議。
當然了,相關勝利,很快就遭到了安祿山的反攻倒算。
安祿山能實現這種反攻倒算,是因為他在中原戰場上,進行的異常順利。所以有充足的精力、兵力回師鎮壓河北地區的叛亂。
更主要的是,整個河北地區的正規軍,都是安祿山一夥控制著;顏杲卿領導的義軍,都是臨時徵募出來的預備役軍人;關鍵是,他們沒有職業的軍人為各層骨幹,所以戰鬥力本身就有限;最要命的還在於,他們絕大多數人,選擇站在大唐政府一邊的動機,其實就是類似牆頭草的選擇。
在這種背景下,聽到前線的安史叛軍,取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而且又看到安史叛軍主力殺回來,他們自然又會重新思考前途命運了。於是不久前聲勢浩大的義軍,突然變得不堪一擊了。
總的來說,亂世之中,大家都難免會象牆頭上的草,哪頭風大朝哪頭倒的。
開始,安祿山那邊的風大,所以河北24郡,那是望風而降,集體倒向了安祿山一邊。
後來,大唐帝國那邊風大了,叛軍控制薄弱的17個郡,又紛紛掛起了大唐的旗幟。
再後來,安祿山那邊的風大了,眾多掛起大唐旗幟的各個郡,又紛紛扔掉了大唐旗幟。
再後來呢?李光弼、郭子儀率軍從山西殺回河北,關鍵是還一再大敗河北叛軍,所以河北普遍地區,又再次紛紛掛起了大唐的旗幟。
再後來呢?叛軍突然攻克長安,李光弼、郭子儀率軍退出河北,河北普遍地區自然又開始掛起了安祿山的旗幟。
總的來說,在那種亂世,人們就如同站在了股市之中。
大家都認為哪支股票會漲,哪支股票通常都會迅速漲起來;大家都認為哪支票票會跌,哪支股票通常就會迅速下跌。
在叛亂開始的階段,如果皇帝能用事實證明,優勢無可爭議的就在大唐政府一邊。那通過一系列虛張聲勢的運作,就可以把叛亂平定了。
一切是顯然的,只要大家都認為安祿山毫無勝算,那站在安祿山身後的人,自然都會找機會跳離安祿山的賊船,如果出現這種局面,那安祿山就成了孤家寡人。
但是很不幸,大唐帝國開局就失利了。
於是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叛軍就席捲了整個河北、河南,並且一鼓作氣殺到了潼關腳下。面對這種局勢,所有的人難免都會報以一種觀望的態度,因為面對此情此景,誰敢說安祿山一定會失敗呢?
看著此時的大唐帝國、大唐皇帝,人們難免會讓人想起一件事,那就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人們一旦都持這種態度,平叛工作相對就複雜了。因為現在單純的政治攻勢,已不會起多大作用了。
三節前,我就說要寫唐玄宗的應對。但是為了讓大家對相關背景,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又雜雜拉拉的寫了三節。
歡迎大家關注下一節,唐玄宗的應對
[注1]:以羽林大將軍王承業為太原尹,以衛尉卿張介然為陳留太守、河南節度採訪使,以金吾將軍程千里為潞州長史,並令討賊。
[注2]:杲卿稱疾不視事,使子泉明往返計議,陰結太原尹王承業為應,使平盧節度副使賈循取幽州。[注3]:至太原,通幽欲自托於王承業,乃教之留泉明等,更其表。多自為功,毀短杲卿,別遣使獻之[注4]:承業自上表獻之,以為己功。玄宗不之知,擢拜承業大將軍,牙官獲賞者百數。[注5]:進明屯平原城南,休養士馬,真卿每事咨之,由是軍權稍移於進明矣,真卿不以為嫌。真卿以堂邑之功讓進明......。[注6]:兵少,未及為守計,求救於河東,承業前已攘殺賊功,兵不出。杲卿晝夜戰,井竭,糧、矢盡,六日而陷,與履謙同執。[注7]:光弼以景城、河間兵五千入太原。前此,節度使王承業政弛謬,侍御史崔眾主兵太原,每侮狎承業,光弼素不平。及是,詔眾以兵付光弼。眾素狂易,見光弼長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
推薦閱讀:
※淚痕春雨漫評晚唐史 第七節 藩鎮格局 是一種精心設計出來的權力格局
※安史之亂與詩人之死
※淚痕春雨漫評晚唐歷史 第八節 府兵制真的優於募兵制嗎
※是誰引發了一場席捲帝國的大叛亂?
※安史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