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裡說話的聲音是誰的?怎麼來的?

腦袋裡說話的聲音是誰的?怎麼來的?

177 人贊了文章

以下文章來自答主運營的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的原創文章。

當你在默讀課文,或無聲地唱歌時,腦子裡的那個聲音是誰的?腦子裡會出現聲音是我一個人的情況嗎,還是大家都會?

別怕,腦子裡出現聲音是很普遍的情況,科學家們把這種聲音叫做內心言語(inner speech)。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許多人就在研究這個問題。

神經科學家們發現,當我們腦子裡出現聲音,而沒有開口說話的時候,大腦中和說話有關的一個重要腦區——布羅卡氏區也被激活了,就彷彿我們真的在說話一樣。

布羅卡氏區(紅色)

這是不是意味著,腦子裡的聲音就可以被認為是一個人真正的聲音呢?實際上,腦海中那個聲音是你真正聲音的一個副本,而且它是一個「反色」的副本。

什麼意思呢?我們從頭開始說。

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科學家們(以 Von Holst 和 Sperry 為代表)發現,我們在做身體動作的時候,大腦除了給肌肉發送一個神經信號以外,還會做一個副本——負責我們身體動作的初級運動皮層幹啥都會隨手做個副本錦鯉抄送給其他腦區(主要是小腦和頂葉)。這種副本被叫做伴隨放電(corollary discharge),或是感知副本(efferent copy)。

做這條錦鯉,哦不是副本有什麼意義?

副本的第一個功能是讓大腦監督調整你的動作。

肌肉接受到發件人的「郵件」後,會發送一封「回信」到頂葉和小腦。這相當於,肌肉會給自動抄送人發送一個回復郵件,然後被自動抄送的腦區會把副本和肌肉的回信進行比對,看看動作完成的質量,然後對動作進行精細的調整。

另外,副本還可以讓大腦提前過濾掉自己的身體產生的那些信號,讓你專心對付身體外的事情。所以一般情況下你才聽不到自己的心跳,也注意不到自己的眼珠其實一直在不停地自動晃動。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撓自己的時候不會癢的原因,因為在你做出撓自己的動作前,你的大腦早就料到了。

同樣的,當我們說話的時候,大腦也收到了一份副本。

這個副本信號的功能是告訴大腦的其他腦區,我們這裡打算讓這個人類開口說話了,你趕緊調低音量,等一會不要大驚小怪。

不過,和語言有關的副本和身體其他動作的副本不太一樣,它們在沒有原始郵件,也就是沒有動作發生的情況下也可以自動產生。

就比如,當你在默讀的時候,你的嘴巴並沒有發出聲音,但是副本信號依然被做了出來,發送到了別的腦區那裡,因此大腦明白了你要說什麼,這就是你腦子裡的聲音的來源的一個可能的解釋。

但是,你腦子裡的聲音是個「反色」的副本,就像一張照片的底片一樣,它的功能是為了掐滅你聽到的自己發出的聲音。

為什麼呢?

這主要是因為…你自己說話的聲音真的很大很吵。由於你的人肉擴音器就長在你的腦殼上,相當於把一個立體聲音響架在耳朵旁邊,這個聲音不僅會通過空氣傳給耳朵,還會通過你的骨頭傳給耳朵,音量大極了。

為了不至於讓你自己的聲音蓋住別人說的話,大腦學會利用副本主動把你自己的聲音輸入調低。(當然了,我們上一期的節目里也講過,人在說話前,不僅大腦會做好準備,耳朵也會做好準備,通過主動調整耳朵內的某個結構,使自己變聾,讓你不覺得自己吵。)

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大聲說話時,你覺得你的聲音不響,但是大家都朝你看過來的原因。當然了,除了人以外,蟋蟀、蝙蝠,還有猴子都會產生副本,所以它們也都不覺得自己吵。

這也是為什麼,當你在說話時,有時候注意不到自己的口誤。由於提前收到了副本,大腦聽不清楚你說了什麼,所以即使出錯,也不容易馬上發現。

有人認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就是被自己腦子裡的副本逼瘋的。他們可能不能理解副本實際上是來自自己,而不是身體外部,因此他們才會誤把自己腦子裡的聲音當成是別人在說話,造成了「分裂」。

腦子裡的聲音,也就是語言的副本和我們的默讀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還有些科學家認為,那些有閱讀障礙的人,可能是因為他們無法產生副本,也就是說他們的腦子裡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因此他們沒有辦法默讀。

也有人認為,人類嬰兒的腦子裡一開始也沒有做副本的功能,所以小孩子讀課文必須要開口,沒辦法默讀。等他們的大腦進一步發育以後,才有了做副本的功能,此時他們才能安靜地看書。

要知道,能夠默讀在古代可是被當成一門獨門絕技的。

公元4世紀的時候,米蘭的主教聖盎博羅削(Ambrose)成為了歐洲第一個能夠不動嘴唇就能閱讀的人。希波的奧古斯丁在《懺悔錄》(The Confessions)一書中詳細描述了盎博羅削安安靜靜讀書的超強技能。

根據古羅馬時代的作家普魯塔克(Plutarch)的說法,凱撒大帝還有亞歷山大大帝都可以默讀!!!注意到這些感嘆號了嗎,那是因為古人看到能默讀的人,就像我們仰望剛剛參加完高考,智商處於巔峰時期的夏洛克一樣。

要是這麼說起來的話,默讀背後的內心獨白可能是厚皮兩腳獸最近才具備的功能嗎?

的確有一些學者這樣看。

已故的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朱利安·傑恩斯(Julian Jaynes)在他的最為知名的書籍——《二分心智的坍塌:人類意識的起源》(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中提出,人類是在近3000-4000年內才意識到內心的聲音是自己的。

他認為,在3000-4000年前,人類就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樣,並沒有意識到內心的聲音來自自己,反而會把內心的聲音當成是別人,比如哪個神仙跟自己講話。他說,古希臘人常說的「道」(logos),一種指導人行為的聲音,其實就是他們腦子裡的聲音,他們自己不知道而已。

他說,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2000年前的那段時間裡,全世界那麼多文化突然由崇拜多神宗教變成了只崇拜一個神——大概是因為人類從那時起精神狀態統一了,突然意識到,腦子裡的聲音來自同一個地方(但並沒有搞清楚這個聲音實際上來自自己)。

傑恩斯並沒有做實驗來驗證他的猜想,他的依據主要來自於古代經典,比如古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傑恩斯認為,在更加古老的《伊利亞特》中,人類認為他們做一件事的主要理由是,四面八方的畫外音告訴他們要這樣做,說明那時的人不能理解大腦副本抄送的意思;但是到了《奧德賽》成書的時期,書中的主人公做事的動機是來自自己內心,這說明那時的人開始能理解內心戲是怎麼一回事。

傑恩斯可能是想委婉地告訴我們,古人都不太孤單,因為一個人的身體里同時住著好幾個人,好幾個神。後來這些人和神都散了,剩下的那隻...因為太孤單就成了戲精。

不過癮?關注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有趣的科普一網打盡!

圖片來源:giphy

參考資料:

Blakemore, S. J., Wolpert, D., & Frith, C. (2000). Why cant you tickle yourself?. Neuroreport, 11(11), R11-R16.

Bell, C. C. (1981). An efference copy which is modified by reafferent input. Science, 214(4519), 450-453.

Borden, G. J. (1979). An interpretation of research on feedback interruption in speech. Brain and language, 7(3), 307-319.

Feinberg, I. (1978). Efference Copy and Corollary Discharge: Implications for Thinking and Its Disorders. Schizophrenia Bulletin, 4(4), 636-640.

Knox, B. M. (1968). Silent reading in antiquity. Greek, Roman and Byzantine Studies, 9(4), 421.

Scott, M. Corollary Discharge Provides the Sensory Content of Inner Speech.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Pynn, L. K., & DeSouza, J. F. (2013). The function of efference copy signals: implications for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Vision research, 76, 124-133.

Stein, J. (2001). The magnocellular theory of developmental dyslexia. Dyslexia, 7 (1), 12- 36.

Wolpert, D. M., & Flanagan, J. R. (2001). Motor prediction. Current biology, 11(18), R729-R732.


推薦閱讀:

如何規劃並進化自己的職業生涯?
Nature長文:當AI深度學習遇上生物學
人腦之所以大是因為…社交?
鳥貝 | 鄙視鏈與找不同~
CRISPR/Cas9存在致癌風險?放心,這還只是一個猜想

TAG:心理學 | 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