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時死去活來怎麼辦?這些方法收藏好就可遠離痛經啦!
5 人贊了文章
每到生理期那幾天,不少女性都會心情煩躁、低落,還要忍受肚子隱隱作痛的「折磨」。凡與月經周期有關而出現的以明顯下腹部疼痛為主,不論痛在經期、經前、經後,或兩次月經之間,有規律的發作,以致影響工作及生活者,均屬於「痛經」的範疇。
此時,身邊的人常會勸她們喝點紅糖水。但專家認為,這種方法並不能舒緩經期疼痛。
痛經的發生常由情志所傷,起居不慎,或六淫為害,或先天稟賦不足等因素,致使沖任、胞宮氣血運行不暢,因不通而痛;或致沖任、胞宮失於濡養,因不榮而痛。
專家表示,喝紅糖水等方法,往往適用於產後恢復的女性,可以幫助她們緩解子宮收縮。但對經期女性而言,用處並不大,有時候過度吃甜食,反而會增加她們的焦慮感。
筆者身邊的女性有痛經情況的不少,對於此種癥狀調理的也很多。其實如果從中醫角度來調養痛經,效果會非常迅速,而非傳統認為中醫是慢郎中。
下面是筆者整理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對痛經患者有所幫助。
1、 食療方:玄胡益母草煮雞蛋
【材料】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枚。
【做法】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後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鐘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
【功效】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之功效。
適合於氣滯血淤型痛經患者食用。
2、 推拿法:痛經來時比較嚴重的,可直接推八廖穴,立即緩解疼痛,效果非常神奇。
3、針法:可選擇合谷、三陰交為主穴,留針15~20分鐘,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夾血塊者加血海;濕邪重者加陰陵泉、太沖、行間;肝鬱者加太沖、氣海、內關;氣血虛弱者加足三里、脾俞、血海;肝腎不足者加關元、肝俞、腎俞。經期每日一次,非經期每周2~3次,連用3個周期。
4、灸法:取關元、氣海、曲骨、上髎、三陰交,每次取3穴,於經前3日用艾條溫和灸,每穴施灸20分鐘,每日一次,連續治療,4日為一個療程,適用於各型痛經。
5、敷臍療法:神闕為沖任經氣匯聚之地,且滲透力強。可選用當歸、川芎、吳茱萸等研為細末,加白酒和凡士林調為糊狀,於經前3天敷臍部,經至敷關元穴,可疏通經絡,祛寒止痛。
6、熱熨法:食鹽、蔥白各250克,生薑125克。上藥共炒熱,裝布袋熨下腹部,葯涼後可再炒熱再熨,每日數次,每次30分鐘。適用於虛寒為主的痛經。
7、發皰法:月經前10天,以底徑一厘米之艾炷一枚置附片中心,點燃後置中極穴上,艾炷燃盡更換。至灸處皮膚紅暈直徑達5厘米以上、中央微泛白透明時停用,敷以消毒敷料,膠布固定。數小時後灸處即起水皰,由小而大,直徑可達1~2厘米,水皰待自行吸收。適用於虛寒性痛經。
8、泡腳法: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朮、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每次泡腳要堅持30分鐘以上,持續3個月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適應癥狀: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腹部也會有輕微的疼痛感,月經量少、色淡,需要通過補氣養血調經。
專家表示,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最好進食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月經已來潮時,一定要避免進食生冷食品及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等刺激性食物,少吃過甜或鹹的「垃圾食品」,它們容易使人脹氣或行動遲緩。
推薦閱讀:
※防不勝防的謠言與謠言的防範
※如何有效克制食慾?
※近視又散光,我的眼睛是不是廢了...
※A4腰到底是健康美還是病態美?
※中醫能治癒闌尾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