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方簡匯
痛風一般參照「歷節」治療,中醫認為金能克木,辛為金,酸為木,以辛制酸。如此一來不但可以緩解疼痛,且能把多餘的酸味排出體外。本病一般多發在肝經循行部位,如跖趾關節、內踝等,同時與脾、腎有關,在治療上宜加強脾胃的功能,及加強腎的代謝力。桂枝芍藥知母湯、甘草附子湯等方葯可以選用。很多病患在夜半發病,更證明與肝膽的關係密切。在痛風緩解期宜補肝腎,增強其排泄功能。
《芪苓蛇蠍丸》
【處方】當歸、黃芪、白曬參、紅藤、桃仁、紅花、土茯苓、澤瀉、蘄蛇、烏梢蛇各60克,全蠍、牡丹皮、海馬、白豆蔻、砂仁各40克薏苡仁100克黃柏50克蜈蚣8條炒白朮、生甘草各20克;製成蜜丸,每次2丸每天3次。 【功效】益氣養血,滲濕清熱,活血通絡。 【主治】痛風,證屬氣血虧虛而濕熱瘀血膠著。 【來源】 曾紹林、益氣滲濕通絡丸治痛風60例臨床觀察。現代醫藥衛生,2007;23(15) 五土五金湯 金錢草30克 土茯苓20克 金銀花20克 金剛刺20克 土牛膝20克 土大黃20克海金沙15克 土黃連10克 土鱉蟲10克 金蓮花10克 伴全身發熱者,加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 濕重而關節腫甚者,加萆薢15克,防已10克 關節色深而瘀重顯著者,加穿山甲10克、赤芍10克 關節灼熱明顯者,加蒲公英20克、七葉一枝花15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3次服;7天一療程 【功效】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化瘀通絡 【主治】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症屬濕熱蘊毒、阻滯經絡;治療28例,治癒21例,好轉6例,無效1例,有效96.4%。 【來源】山東中醫雜誌,2000:劉書診,五土五金湯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28例 息痛湯 土茯苓30克 赤芍15克 川牛膝15克 金錢草15克 萆薢15克 蒼朮10克 漢防已10克威靈仙10克 山慈菇12克 黃柏9克 紅花6克 發熱口乾喜冷飲者,加石膏、生地、丹皮; 關節腫脹明顯者,加虎杖、海藻、兩面針 關節劇痛難忍者,加蜂房、白芷、穿山甲、皂角刺 大便乾結難解者,加大黃、瓜蔞仁 血沉偏高者,加豨薟草、雞血藤、海桐皮 局部形成結節者,加莪術、海藻、琥珀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3次服;1周一療程,用3個療程 【功效】清熱利濕、活血瀉濁、通痹止痛。 【主治】痛風,症屬濕熱濁瘀痹阻;治療38例,治癒35;好轉3例 【來源】福建中醫藥1999:邱玉珍,自擬痛風湯治療痛風性關節炎38例。萆薢星膝湯 黃柏10克 膽南星10克 白芥子10克 露蜂房10克 蒼朮12克 薏苡仁30克虎杖30克 忍冬藤20克 萆薢20克 土茯苓15克 川牛膝15克 甲珠粉(吞服)5克三七(吞服)5克 病程3年以上或肝腎功能差,加黃芪、杜仲、枸杞; 腫痛重者加蜈蚣、制乳香、制沒藥 關節僵硬變形者,加僵蠶、烏梢蛇、威靈仙、豨薟草; 痰熱重加川貝、浙貝 伴腎結石,加海金沙、金錢草、雞內金 痛風緩解期,加枸杞、杜仲、首烏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3次服;30天一療程 【功效】泄濁、豁痰、散瘀 【主治】痛風,症屬痰濁留滯、閉阻經絡;治療86例,治癒49例,好轉33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8.8% 【來源】實用中醫藥雜誌,2005:游紹勤,泄濁豁痰散瘀湯治療痛風性關節炎86例。
泄濁逐瘀湯 土茯苓30g 萆薢30g 薏苡仁30g 威靈仙30g 澤蘭15g 澤瀉15g秦艽15g地龍15g 桃仁12g 隨症加減: 蘊遏化熱者加豨薟草、虎杖各15g 三妙丸 痛甚者加全蠍、五靈脂各10g 蜈蚣2條 炒元胡15g 漫腫較甚者加僵蠶、陳膽南星各15g 白芥子10g 熱重者加生地寒水石各15g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取汁,早晚分服。4周一療程 【功效】清熱利濕、通絡止痛、泄濁化瘀。 【主治】痛風,證屬濕熱內阻、濁瘀結滯;治療組75例:痊癒13例、好轉53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7.9%。 【來源】孟慶良 中西醫結合治療痛風性關節炎105例療效觀察。中醫正骨,2006;18(4)14~15 益腎化濁飲 【處方】黃芪15g 山藥15g 生地15g白朮12g 枸杞子12g防已12g 薏苡仁30g 土茯苓30g 車前子30g瞿麥30g 扁蓄30g 山茱萸10g牛膝10g 隨證加減:急性期關節紅腫熱痛者,加知母、黃柏、蒼朮各10g 忍冬藤30g 慢性期關節皮下結石者,加莪術15g 雞血藤30g當歸10g 伴腎石者,加石韋 雞內金各15g 金錢草、海金沙各30g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取汁,早晚分服。20天一療程 【功效】調脾益腎 化濕泄濁 通痹和絡 【主治】痛風,證屬脾腎虛弱、痰濕濁毒;共治療38例,一般治療3個療程;治癒12例,有效2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 【來源】黃萌高 調脾益腎化濕泄濁法治療痛風38例。實用中醫藥雜誌,2001;17(5):9 通絡祛風方 【處方】 方一:生地、連翹、山慈菇各12g 知母、丹皮、炒白芥子、車前子各10g蒼朮、金銀花、虎杖、土茯苓、獨活各15g薏苡仁30g 甘草梢6g,鮮鴨蛋(帶皮煎) 方二:羚羊角粉6g 玳瑁、血竭、淡全蠍、炒僵蠶、炒地龍各12g 蜈蚣10條壁虎7條熟大黃10g 【用法】 方一:每日一劑,以綠豆湯加童尿適量煎藥,取汁500ml,每日3 次,於空腹時先食用鴨蛋然後服用;連服2天,停服一天,再續服用,共服6劑。 方二:諸葯共研細粉,裝空心膠囊,分成10份;每日一份,每份分3次,於飯後1~2小時服用;上述為一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功效】滋陰清熱、解毒化瘀、祛風除濕、滌痰通絡 【主治】痛風性關節炎,證屬風濕痰熱瘀毒互結 【效驗】治97例,全部經過3個療程;停葯3月回訪:顯效61例,好轉27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90.7%. 【來源】張愛國等。清絡祛風湯和五蟲祛風散治療痛風性關節炎97例臨床觀察。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4(1)22~24足浴方:薏苡仁180g,桑枝30g,核桃仁4枚。加水1000ml,浸泡1小時,武火燒開,文火30分鐘或至藥液餘400ml。2次/日,溫服(一定溫服)。1劑效,3劑緩解。
四種類型的痛風 最佳中藥治療偏方
1.脾虛濕阻型:關節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關節畸形、僵硬,有痛風石,自覺氣短,納呆不飢,舌淡紅苔白膩,泄濁通絡,運脾滲濕湯(經驗方)加減。
用藥:白朮、川牛膝、石韋各20克,豬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麥、蓄、車前子(包煎)、熟大黃、紅花、穿山甲、當歸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
2.寒濕痹阻型:寒濕痹阻型痛風的癥狀主要有肢體關節疼痛劇烈,紅腫不甚,得熱則減,關節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紅苔白,脈弦緊。
用藥:川烏頭、麻黃各6克,黃芪20克,炒白芍、雞血藤、當歸、生苡米、萆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細辛3克,土茯苓30克,生薑3片。
3.濕熱痹阻型:此類型的痛風主要癥狀有關節紅腫熱痛,腫脹疼痛劇烈,筋脈拘急,手不可近,更難下床活動,日輕夜重,舌紅苔黃、脈滑數。治以清熱除濕,活血通絡,宣痹湯加減。
用藥:防己、杏仁、連翹、蠶沙、赤小豆、薑黃、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靈仙、萆、澤瀉各15克,山梔、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4.肝腎虧虛型:痛風日久,關節腫脹畸形,不可屈伸,重著疼痛,腰膝酸軟,肢體活動不便,脈沉細數或沉細無力,治以補益肝腎,除濕通絡,獨活寄生湯加減。
用藥:獨活、防風、川芎各10克,秦艽、當歸、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雞血藤各15克,細辛3克,肉桂、人蔘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
治療痛風的中藥最佳偏方驗方集錦
痛風六小時止痛消腫神方
一、秘方:大黃、梔子各60g,三七、紅花各15g,桃仁、蓖麻各30g,
冰片5g,樟腦10g,芒硝180g。
用法:先把前四味葯研末,再加入後五味葯研成油膩之葯散。使用時取適量蜂蜜調和,外敷患處,用塑料薄膜蓋上包紮,每八小時換藥一次。
方解:該方止痛消腫迅速,六小時後,紅腫開始消退。
二、 1、原料:大紅蘿蔔(東北大紅蘿蔔)
2、用量:400克
3、用法:將大紅蘿蔔洗凈,連皮切塊,加200毫升50度溫開水,加適量蜂蜜,生榨汁,10分鐘內全部飲下(生吃細嚼也可),30~120分鐘即可見到效果。日飲2次,早飯前、晚飯後(一小時內不能食用任何其它東西,以免影響療效),直到癥狀消失。
三、痛風定痛湯:金錢草40g 車前子15g 制又與30g 防己15g 黃柏15g 制十亦10g 制盛土10g
地龍15g 水牛角30g 制川烏6-10g 制草鳥5g 蜈蚣2條 山慈菇10g 海藻15-30g
蒼朮15g 六曲25g 羌活15g 靈仙15g 紅花10g:
用法:一天一劑,分二次服,粗粉煎服;2周一療程!
四、處方1:黃茋50克,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靈脾、萆薢、當歸、棗仁、茯苓各9克, 防風、細辛、獨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
用法:水煎,日1劑,服3次
療效:服藥1個月,可獲痊癒
處方2:當歸、白芍、甘草各60克,白花蛇30克,蜈蚣、細辛各20克,白酒2000毫升。
用法:葯研細,布包浸酒內10天,每服30毫升,日2次,25天為1療程。每療程間歇5天。 ,
療效:用藥1-2療程,有效率達100%
五、腳痛風民間偏方蒼耳墊腳
材料:準備新鮮的蒼耳葉15g
用法:將蒼耳葉磨碎風乾置入襪子內用來墊腳,勤換最好是每隔一個小時換一次。
六、腳痛風民間偏方石揉法
材料:選取一個如雞蛋大小形狀相似的石頭。
用法:將石頭揉病痛處,由輕到重每天兩次,每次控制在40到50分鐘之間。
三、腳痛風民間偏方針麻湖腦墊腳
材料:針麻及湖腦30g
用法:將上物搗碎後按照1:1的比例裝入縫製好的小袋中,平時將小袋墊在腳跟部,一個月為一個療程,每周可患敷1到3次。
七、針灸
國醫大師賀普仁教授治療白虎歷節風(痛風),針金門穴。金門穴位於人體的足外側部,當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處。
刺血加拔罐的方法,取阿是穴(紅腫明顯處)消毒,用七星針重叩至皮膚出血,注意:要將紅腫處全部叩遍。立即加拔火罐,小關節處可用去底磨平之青黴素小瓶以抽氣法拔之,等瘀血出凈,取罐,用干棉球擦去瘀血。每處每次宜拔出瘀血5~10毫升為宜。每周2次,4次為1療程。效果很好。
針灸繆刺法,以左治右,以上治下,在疼痛部位的身體對稱點,如左手拇指和右腳大拇指最對稱,左肘部與右膝蓋對稱,找到對稱點後按壓尋找壓痛點,即是疾病反應點,採用針灸或按揉方式,疼痛可快速緩解,並能恢復正常活動。此外,還可配合第二掌骨診療法及耳穴治療。
《管氏秘方》食療方:「兩足急痛拘急攣,不分晝夜動移難;猴姜燉(羊)肉趁熱服,生薑膏貼康如前。」對於足筋拘攣抽搐或關節疼痛嚴重者,可採用骨碎補60~90克,燉羊肉1斤,溫熱吃,同時用生薑搗絨成膏狀,貼敷患處,便可恢復健康。《孫真人海上方》也有用生薑搗膏外敷治療足筋急痛的記載。《急救危症簡便驗方》治療兩足痛如刀剜不可忍,用生薑切片蘸香油搽痛處,隨用生薑火燒熱、搗爛,敷患處,不久姜干而痛止。這可以說是「以辛制酸」的外治法,簡單有效。(上海曙光醫院寶山分院孫成力)
病家以薏苡仁作為食療必備。薏苡仁,俗稱六穀米,可食可葯,具有利濕除痹的作用,是中醫最常用的治痹之品。《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薏苡仁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薏苡仁具有解熱、消炎、鎮痛、抗骨質疏鬆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因此久痹之人,可將薏苡仁與粳米、赤小豆、百合、大棗等煮粥常服。可選擇新鮮豬肉、牛肉、雞肉以及淡水魚、蝦來補充一定的蛋白質,也可食用豆類製品和乾果類,新鮮蔬菜則可多吃些,以使飲食更加合理,有利於預防痛風發作。推薦閱讀:
※不死之癌痛風知多少!
※痛風飲食四避五益
※痛風不能吃什麼
※第五課:哪些些因素會引發痛風急性發作?
※第一課:高尿酸是怎麼產生的?
TAG: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