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憶夏衍:曾帶陳毅外出買餛飩 沒有通知保衛處
本報記者 沈軼倫
1949年5月27日下午4點左右,一輛吉普車停在了南京西路1081弄重華新村門口。從車上跳下一個年約50歲、一身戎裝的男人,熟門熟路地走入弄內。居民們驚呆四顧,這個腰佩手槍的人是何方神聖,「怎麼徑直到了這裡?」直到這男人在59號A樓門前停下,聞聲而出的孩子尚在發愣,竟一時沒有認出眼前軍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闊別三年的父親——夏衍。
就在這一天上午10點,夏衍剛剛抵達上海市區,開始參與這座偉大城市的接收工作。從文管會位於舊法租界霞飛路(淮海路)舊教育局的會議室出發,他抽空回到重華新村,只來得及洗澡拿了幾件衣服就又回到會議室投入工作。
在過了60多年後,當夏衍的孫女沈芸站在重華新村門口確認爺爺昔日住所時不禁莞爾。與夏衍在上海的多處舊居一樣,59號的房子有個顯著特點:房子都有前後門。這是夏衍在白色恐怖下多年從事地下工作所留下的生活痕迹。這裡,是夏衍一家見證上海解放的地點。
靜安寺路上的重華新村
南京西路,舊名靜安寺路,為上海公共租界第一批越界築路。1937年,兵臨城下,時局動蕩、隨著大批平民湧入租界以期避難,租界內房價大漲,看準商機的買辦虞洽卿乘機在靜安寺路1081弄內建造了一批磚木二層新式里弄房,取名重華新村,同時在里弄深處又建造了10幢左右底層為店面、樓上是住家的小型公寓房,取名重華公寓。
弄堂口最著名的地標建築當屬知名酒家——梅隴鎮酒家。這一酒家最初建於今威海路上,後轉讓給民主人士吳媚,成為左翼戲曲、電影界人士聚會的場所。當年鄧穎超就曾鼓勵越劇演員袁雪芬多去「梅隴鎮」以接觸進步人士,著名的「越劇十姐妹」結拜儀式也在這裡舉行。而弄堂口昔日另一地標——大夏大學分校已經不復存在。大夏大學於1924年初創時,校舍在小沙渡路201號,後建立校舍於中山路,但「八·一三」炮聲一響,學校損失甚巨。幾經內遷、合併等周折後,1938年依舊困守於上海的教授們曾一度租賃重華新村梅龍鎮樓上房間為校舍,成立大夏滬分校。著名兒童文學翻譯家、作家任溶溶大學時代曾在此就讀,在他的回憶里,大學所在的弄堂門口兩旁,咖啡館整日價香氣撲鼻,瀰漫於書香之中。
在這條弄堂里,另一位著名的住戶是作家張愛玲。1947年至1950年,搬離常德公寓的張愛玲曾經和姑母居住在重華公寓,其間,張愛玲的母親也曾來此與她們小住。1949年解放軍進城時,張愛玲就在重華公寓的窗口,見證了上海翻開歷史新一頁。
【1】【2】推薦閱讀:
※糖友外出遊玩帶上「兩果」
※盈科旅遊提醒:外出旅行應慎重選擇,當心餡餅變陷阱!
※廈門推公車改革:因公外出3公里之內騎自行車
※2006-09-05創意卡通「十二生肖」內外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