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一項最遭非議的國策
剛剛結束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全面放開二胎」的重要決議,在全世界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這意味著中國政府修訂了已經執行了超過30年之久的「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把一對夫妻生幾個孩子這樣的問題提升到國家政策的戰略高度,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人類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全面放開二胎」,給出的理由大致如下:中國人口老齡化凸顯、勞動力減少、經濟不可持續發展、等等,似乎只要每對夫妻多生了一個孩子,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學校有了生源,工廠流水線有了廉價的勞工,幼兒園、學校、工廠才不會關門,高價的樓市才有人被迫去買。每當國家要制定一項國策的時候,某些人總是有充分的理由來說明。姑且不論這樣的邏輯是否科學、合理,能否實現預期的目的,單單從中國人的倫理道德和現實的養老問題來說,「全面放開二胎」政策都是深受中國人歡迎的。
問題的關鍵在於,幾十年前,同樣也是國家命運的決策者們(身份相同,人不同)他們是如何看待並解決這個問題的?為什麼就不能預見到今天這樣的局面?這才是更應該值得深思的問題,否則,再過幾十年,或許我們會說:人太多了,經濟都給吃光了,一個孩子也不能生了。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決策制度,才能做出科學、合理、富有戰略預見性的決策。
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不妨回顧一下「計劃生育」這一重大國策在中國的曲折歷程:
1953年,中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普查結果,中國人口達到6億多人,並且預測每年增加1300萬人,增殖率為千分之二十。人口急劇增長,引起經濟學家馬寅初的高度關注。經過廣泛深入地調查研究後,馬寅初完成題為《控制人口與科學研究》的論文,把它送到陳雲那裡。陳雲仔細地看了《控制人口與科學研究》論文,對馬寅初說:「我完全同意你在文章中的觀點。」「中國有6億多人口,每個人的衣食住行,哪方面都得考慮周到,稍有疏忽就釀成大事。因此,人口問題對國家經濟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1957年,毛澤東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右派鬥爭。馬寅初也捲入了這場政治風暴之中。1958年,在北京大學的60周年校慶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陳伯達向馬寅初發難,要馬寅初就《新人口論》作檢討。不久,另一個黨內「理論權威」康生,在北大的一次會上說:「北大出了個《新人口論》。它的作者也姓馬。這是哪家的馬啊!是馬克思的馬還是馬爾薩斯的馬……」當時,毛澤東主張「人多是好事」的觀點:「八億人口,十億也不怕。」陳伯達、康生為了迎合毛澤東的這些觀點,把馬寅初拉出來點名批判,一場全國性的聲勢浩大的批判馬寅初的運動開始了。在陳伯達、康生的迫害下,1960年,馬寅初辭去了北京大學校長的職務,不久,又被罷免全國人大常委的職務。
1979年秋,中共中央充分肯定了馬寅初的《新人口論》和綜合平衡的經濟理論都是正確的,推翻了強加於馬寅初頭上的一切不實之辭,徹底平反恢複名譽,並任命馬寅初為北京大學名譽校長。 為什麼當初馬寅初的人口理論沒有獲得通過呢?因為,當時的國家權力高度集中在極少數甚至個別人手中,缺乏民主的、科學的、合理的決策制度。假設像現在這樣提交中央全會或者全國人大表決,我想肯定會獲得通過,如果從那時起就採取「適當的節育措施」,就不會有後來的強制性的殘忍的獨生子女政策,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後遺症。所以,在放開二胎政策的同時,人們更應該思考如何建立民主的、科學的、合理的、高效廉潔的決策制度,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面,才有利於中國社會持續穩定的發展。下面,讓我們看看:
鄧小平關於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部分論述 要特別注意節制生育問題。
在衛生部給國務院關於擬將全國農村衛生、中西醫結合、婦幼衛生三個工作會議合併為一個會議的請示報告上的批示(1975年1月)
我們這個國家還很落後。我們也有一些雄心壯志,看能不能在二十世紀末達到比較發展的水平。所謂比較發展的水平,比你們、比歐洲的許多國家來說,還是落後的。我們的人口多,有八億人,人均國民收入還是很低的。鋼要達到你們和歐洲、日本的水平,至少要五十年的時間,而到那時候,你們又發展了。所以,我們現在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來建設我們的國家。
(1975年4月1日會見美國眾議院議長艾伯特、眾議院共和黨領袖羅茲時的談話),《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第5頁
人多是個麻煩事,無限制的增長不得了。我國現在差不多接近八億人口。解放後相當長一個時期每年的人口增長率是百分之二。現在提倡節制生育,有些地方見效了。我們力求在一九八○年前能把人口增長率控制到百分之一點五,一九八五年能控制到百分之一以下。做到這一點,要做大量的教育工作和組織工作。
(1975年4月30日會見阿爾及利亞革命委員會委員、農業和土改部部長塔耶比·拉比時的談話),《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第7頁
中國有中國的問題,中國自己有自己的條件,因為我們人口多。即使我們的生產能力和總產值達到了美國的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跟你們西方的水平還差一個很大的距離。說趕上西方,就是比較接近,至少還要五十年。這不是客氣話,這是一種清醒的估計。
(1975年10月7日會見英國保守黨上院領袖卡林頓時的談話),《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第21頁
大家知道,生產力的基本因素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科學技術同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是什麼關係呢?歷史上的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我們常說,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這裡講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學知識、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來使用生產工具、實現物質資料生產的人。
《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1978年3月18日)《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88頁
這個事情也有一個習慣的勢力,特別是農村。中國歷史上就以多子多孫為幸福。我們建國以後就提出了人口問題。現在,我們國務院、各級地方政府有專門的機構管這個事情,包括宣傳。我們採取了一些具體措施,節制生育的藥品、手術都是免費提供。這個事情我們搞了很多年了,所以現在有一點成績,但還要努力,還要做很多工作,特別是說服工作,這個事情搞命令主義是不行的。如果能夠做到不再增長,這就了不起了。但是,下這樣決心的人不算很多,這同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有關。人口增長過快並不反映經濟發達,而是反映經濟落後,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我們是發展中的國家。
(1978年8月6日會見奧地利中國研究會代表團時的談話),《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第73頁
人口增長要控制。爭取到一九八五年把人口增長率降到千分之十以下,降不到這個水平不行,國家負擔不起。在這方面,應該立些法,限制人口增長。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講話(1979年3月23日),《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第112頁
搞現代化就是要加快步伐,搞富的社會主義,不是搞窮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優越於資本主義,是最大的階級鬥爭。有的人說社會主義不如西方好,如果那樣,你這個是什麼社會主義?是「四人幫」的社會主義。生產力不發展,有什麼社會主義優越性?如果我們人均收入達到一千美元,就很不錯,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還可以增加外援。人口問題是個戰略問題,要很好控制。
在青島接見中共山東省委常委時的講話(1979年7月28日),《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第126頁
這(指人口問題——編注)是一個重要問題。現在,我們正在把計劃生育、降低人口增長率作為一個戰略任務。我們提倡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凡是保證只生一個孩子的,我們給予物質獎勵。
會見格林率領的英國知名人士代表團並接受電視採訪時的談話(1979年10月15日),《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第135頁
我們制定了控制人口的計劃,爭取到本世紀末不超過十二億。這個任務雖然很艱巨,但我們必須這樣做。否則,我們的經濟不能很好地發展,人民的生活也不能提高。
會見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執行主任薩拉斯一行時的談話(1980年9月9日),《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第168頁
計劃生育工作是一項戰略性任務,一定要抓好,要大造輿論,表揚好的典型。
《關於計劃生育的指示》1981年1月17日《人民日報》
我們建國以後,人口增加了將近一倍,大約是百分之九十。人口多也是個負擔。現在中國有近十億人口,娃娃們長大了要就業,一年就有七八百萬,世界上都在談就業問題,我們這裡就更複雜。人口多的大國有一定的優越性,但是困難也很多。我們把計劃生育問題當作一個戰略問題,試圖在較短的時期內使人口增長率不超過千分之五至六。我們有些地方的經驗證明,這個目標是可能達到的。其實,即使達到這個目標,我們也只是爭取本世紀末人口不超過十二億。我們必須定這個目標,否則,經濟的增長就被人口的增長抵消了。
會見奈及利亞民族黨代表團時的談話(1981年6月12日)
中國對人口增長實行嚴格控制,是從自己國家人民的利益出發的,我們力爭在本世紀內把人口控制在十二億,這是中國自己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美國國會幹涉我們,說中國控制人口、節制生育不人道。他們希望中國不要控制人口,使中國永遠處於落後狀態。中國控制人口,使國家發展起來就是最大的人道主義。
會見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時的談話(1986年4月23日),《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一1997)》第351—352頁
現在人們常說,二十一世紀將是太平世紀。我看這個說法為時過早。最大的缺陷是十億人口的中國還落後,這個地區還有約十五億人口處於不發達狀態。所以說,太平洋時代肯定要到來,但不是現在。真正的太平洋時代的到來至少還要五十年。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有兩個,就是和平和發展。我們希望至少有五十年的和平時間發展自己,看來有可能。你們和我們都要充分利用這個時期,從事建設。
會見阿根廷總統阿方辛時的談話(1988年5月15日),《鄧小平思想年譜(197-1997)》第400—401頁
從鄧小平的主張「我們提倡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凡是保證只生一個孩子的,我們給予物質獎勵。」到後來變成強制性的措施,並且把計劃生育實際上變成了「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作為基本國策確定下來,我們無從知道這個轉變的過程,現在去追究也毫無意義,但是我們切身經歷並且感受到了這個決策所帶來的嚴重後果。60後、70後這兩代人因為只有一個孩子即將面臨的養老問題,如果國家不養老,他們老無所養,老無所依;80後、90後這兩代獨生子女,他們則面臨著要養4個老,6個老,甚至更多,他們能養得起嗎?特別是在農村,如果國家不實行相應的或平等的養老制度,將會承受道德和經濟崩潰的雙重代價。
由於獨生子女沒有嫡親的兄弟姐妹,只能在孤單的環境中長大,對於其性格的形成十分不利,甚至連很多稱呼都會消失,沒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分。為孩子跟父姓還是跟母姓都會成為爭奪的焦點,甚至婚姻破裂的原因。還有成千上萬個失獨的家庭因為孩子的意外夭折而家破人亡,晚景凄慘。在這個政策的執行過程中,粗暴的手段,強制墮胎、強制絕育,對超生者的懲罰,開除公職、巨額罰款、牽牛拆房,等等一系列做法,不僅引發了國人的強烈不滿,而且給一些西方國家製造了「蔑視人權」的口實。可以說,在中國,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沒有哪一項國策像「獨生子女」政策一樣飽受非議和帶來如此深遠的後果。
以前,有人說,經濟落後,因為人口多了,要搞計劃生育,甚至一對夫妻只能生一個孩子,如今,又有人說,經濟不可持續發展了,因為勞動力減少,要多生孩子,好像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否繁榮完全建立在一對夫妻生幾個孩子的問題上。那麼請問,美國的版土比中國小不了多少,人口卻只有我們的七分之一,那美國的經濟為什麼很發達?日本的版土只有中國的大約三十分之一,人口卻有一個多億,大概中國的十分之一,那日本的經濟為什麼也很繁榮。如果拿美國比對,中國最多只需要3億人口,就能達到美國的經濟水準;如果按照日本的水平比對,中國至少可以養活30億人口,而且還很富裕,我看經濟的繁榮和可持續與否,不單單是人口問題吧!
現在,二胎放開了,人們困惑了,60後、70後,最大的55歲,最小的也有35歲,他們還能夠生嗎?最長者子女已有30而立,最小者子女也有10多歲,再生第二胎有多少現實性?80後、90後可以生二胎,如此艱難的就業環境,如此菲薄的收入,既要照顧老人,又要養兩個孩子,而撫養、教育孩子的代價如此之高,恐怕只有少數富人和特權階層才消費得起!在允許老百姓多生一個孩子的同時,人們更希望政府具有更長遠的戰略眼光,努力改善現實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條件,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能獲取更多的合法收入,以便養得起老人和孩子,這才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
推薦閱讀:
※離婚協議房屋贈與子女應履行
※八字看子女2
※這2個生肖最相配,夫妻富貴、子女雙全、三代有錢花
※再婚家庭對子女的不良影響情況分析
※兩口子有此生肖,子女命中最有福,兒子財氣衝天,女兒福旺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