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成飛集成戰鬥力:仍有股價和資本運作空間

一、產品現狀

沈飛、成飛是中國戰鬥機生產的南北雙雄。沈飛目前主要量產三代機殲11B、殲11BS,潛在產品:殲15艦載機、殲16多用途戰機、四代輕型戰機殲31。成飛目前主要量產三代機殲10、三代半戰機殲10B,潛在產品:四代重型戰機殲20。

《漢和防務評論》報道,沈飛2010-2014年每年純軍品收入基本在100億元左右,五年共500億,共生產約200架至250架飛機,平均每年生產40-50架飛機左右。成飛年均收入規模略低於沈飛,約80-90億元,飛機數量基本持平。

報道稱,殲10的單價大約1.3億人民幣,約2000萬美元,加上輔助設備全套約2億,大約3100萬美元。國產殲11單價約3500萬美元。

二、業績增長驅動因素分析

1、三代機替換二代機的更新需求

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周刊2014年1月報道稱,儘管中國空軍仍有相當數量的老式殲擊機,比如552架殲-8,但戰鬥力基礎則是殲10、蘇27以及殲11,還有從俄羅斯進口的蘇-30MKK、蘇-30MK2多功能戰機。

報道稱,在短期和中期前景內,中國空軍作戰飛機數量將限制在工業發達大國最佳水平,總數在1000架左右,其中主要精力將集中用在提高三代和四代戰機的編製比例,使其增至70-80%。

報道稱,1995年至2012年間,中國空軍總人數由40萬人減少到33萬人。作戰飛機總數由5300架減至1693架,其中殲擊機由4000架縮減為890架,退出戰鬥編成的是二代機和部分三代機(如蘇27)。轟炸機數量由630架減至82架。

軍事專家徐勇凌針對該文章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中國戰鬥機基數特別龐大,但是相對於全球主要軍事強國,三代機比重偏低。

根據上述新聞推測,現有國產三代機占殲擊機比例約38%,500餘架殲-8和超齡服役的蘇27等戰機需要替換成三代機。三代機佔比提升至80%還需要約450架左右。因此,沈飛成飛按目前 節奏生產殲10、殲11至少可確保5年飽滿訂單。此外,配置新一代航電、飛控系統的殲10B、殲11B的生命周期可能遠超以往機型。此前,沈飛的殲8II直到2012年才完全停產,其生命周期長達24年。

2、四代機等新機型拉動

此前,殲10作為三代機從試飛到真正裝備部隊,歷時8年(98年首飛,03年底獲得生產許可證,06年列裝)。殲20(2011年首飛)和殲31(2012年首飛)作為四代戰機,由於技術較複雜 ,這一時間可能會延至8-10年,但也有望加快進度、加速定型,時間可能縮短至5-8年。俄羅斯《外國軍事評論》雜誌2013年第4期報道稱,殲20和殲31計劃在2020年前列裝部隊,同時沈飛將在2015年批量生產艦載機殲15。

美國防務新聞網2012年11月19日發表華盛頓智庫國際評估及戰略中心高級研究員理查德·費舍爾文章稱,殲31可能會比殲20戰機更快列裝中國空軍和海軍,其列裝數量也可能超越殲20。 中國新航母有望配備艦載版殲31戰機。

根據上述信息推測,殲20和殲31最快可能在2016年左右獲得生產許可證,2018-2019年列裝部隊。這將接續殲10、殲11的訂單,實現三四代戰機的合理搭配。

3、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

仿製蘇27生產殲11使沈飛繼承了俄式風格,殲10的研發則使成飛的風格更接近歐美。多年來,兩家公司在競標過程中多次摩擦,激烈競爭從未停息。由此帶來效率降低、資源浪費、成本抬高等痼疾(比如各搞一套方案、多頭立項、重複投資、門戶之見等等),也使得空軍的用戶體驗並不那麼愉快。在未來統一的控股平台下,沈飛成飛有望實現內部業務資源共享,進而理順研發、生產鏈條,在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實現協同發展。我們預計僅內部業務資源共享一塊,比如生產線、工裝、試驗平台等,節約的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就極為可觀,而這些將直接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潤。另外,寶貴的產能資源也可以進行內部調劑,打破人為的型號界限,這將平衡以往出現的「苦樂不均」狀況,提高飛機生產效率和年產量。

三、估值分析

當前的美國軍事工業以航空一支為最大,很明顯洛馬、波音、諾格三大軍火集團都是航空航天背景,以航空領銜,集結造船、導彈、電子是當前最大特徵,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是因為航空項目有適當的採購量,以及單位定價和平均利潤,其他防務項目有的雖然全壽命期回報豐厚,但建造周期長,採購量卻相當有限。美國航空工業發展到今天,已經起到了整合整個國防工業的樞紐作用。

換句話說,這就是先進戰鬥機的魅力所在。從美股歷史看,由於每次戰鬥機的技術創新能夠帶動一系列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創新,因此資本市場對其擁有獨特偏好。也就是說,戰鬥機上市公司是典型的高科技股。經常是一種新一代戰機在預研和概念設計階段,就開始大肆炒作,在新型戰機還沒有完成研發任務之前,公司所投入的資金早已從證券市場上獲取。新型戰機獲得軍方訂單後,以優異的業績回報投資者,形成完美的產融循環。相信這是中國戰鬥機製造商的必由之路。

2013年沈飛成飛合計收入210億元,凈利潤7億元,按照本次重組完成後16億股總股本測算,2013年備考EPS約為0.5元。考慮到募集資金52億元主要投入先進戰機生產線建設,四代戰機產能將大大提高。保守估計未來三年的業績複合增速可達20%,即2014-2016年的EPS分別為0.6、0.72、0.86元。

作為稀缺+壟斷的軍工標的,成飛集成如能保持三年平均20%的增速,其估值則具備堅實的基礎。成飛集成和航空動力有很強的可比性,航空動力在熊市最低點的估值一直維持在35倍以上,遇到外部事件刺激或市場情緒較好時的估值可達70倍以上。以2014年0.6元的EPS計算,成飛集成股價的安全邊際在21元,股價空間在42元以上。因為成飛集成流通市值較小,還存在無人機資產的注入預期,這就決定了公司股價擁有較好的彈性。


推薦閱讀:

四平保衛戰:一場頗有爭議的戰鬥
印度一架蘇-30戰鬥機墜毀 地面砸出巨坑(圖)
美國海軍徵集新型小艦艇方案 瀕海戰鬥艦項目或遭腰斬
戰鬥的老山前線,看完默不作聲
湊齊100架戰鬥機都如此困難,不得不說中國千架三代機群夠振奮

TAG:戰鬥力 | 空間 | 資本運作 | 戰鬥 | 資本 | 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