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熱津斯基的地緣外交思想
1978年5月21日,鄧小平(右)在北京會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那次會見開啟了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大門。 (資料圖片) 茲比格紐. 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1928- ), 美國當代著名戰略理論家,地緣政治學家,曾任卡特政府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1928年3月28日,布熱津斯基生於波蘭華沙的一個貴族家庭。1938年,其父任波蘭駐加拿大蒙特利爾總領事,布熱津斯基隨全家遷居國外,後定居蒙特利爾市。1949年,他畢業於蒙特利爾市麥吉爾大學。第二年,進入美國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58年,布熱津斯基加入美國國籍。1960年,任哥倫比亞大學法律和政府學副教授。1961年,被肯尼迪總統聘為外交政策顧問。1962年,晉陞為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同時兼任哥大共產主義問題研究所所長。1966-1968年,任約漢遜政府國務院政策設計委員會成員。1973,協助大通銀行董事長戴維.洛克菲勒發起組織三邊委員會,任主席。1977-1981年,出任卡特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離開政壇以後,布熱津斯基任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美國喬治城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高級顧問。 布熱津斯基著述勤奮,成果頗豐,先後出版十幾本著作,各種評論與文章達數百篇。主要著作有:《蘇聯軍隊中的政治控制》(1954), 《持久的清洗-蘇聯的極權主義政治》(1956), 《蘇聯集團:統一與對立》(1960), 《極權主義專政與獨裁政府》(1961),《蘇聯政治中的意識形態和權力》(1962),《政治權力:美國與蘇聯》(1964), 《蘇聯政治變革陷入困境》(1969),《自由主義的現實主義》(1977), 《實力與原則》(1983),《運籌帷幄:指導美蘇爭奪的地緣戰略思想》(1986), 《大失敗:20世紀共產主義的興亡》(1989),《大失控與大混亂:21世紀前夕的全球混亂》(1993)和《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1997)等。 布熱津斯基的地緣外交思想主要表現在他的兩本代表性著作《運籌帷幄:指導美蘇爭奪的地緣戰略思想》(1986)和《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1997)之中,其地緣外交思想似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維護美國霸權地位的霸權主義思想。布熱津斯基的這兩本著作雖然寫作的年代不 同,但是它們的根本出發點卻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要不擇手段地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在《運籌帷幄》(簡稱,以下同)一書中,布熱津斯基聲稱:「美蘇關係是一種兩個大國之間的典型的歷史性衝突。然而它不僅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衝突;它同時是兩種帝國制度的鬥爭。它是一場兩個國家對全球霸權的爭奪-這在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美蘇爭奪不僅是一個民主國家與一個集權國家的鬥爭,而且是兩個大的帝國制度之間的衝突,……美蘇衝突確已變成了兩個主要帝國之間在全球範圍的名副其實的歷史性鬥爭。」 至於「帝國」的含義,布熱津斯基明確指出:「我使用的『帝國』這個詞在道義上是中性的,用以描述一種從中心向外輻射的政治關係層次體制。」 換言之,帝國就是指國際關係中的等級制度,不平等制度,它使所有國家受制或服從於一個或幾個政治中心。而在《大棋局》(簡稱,以下同)一書中,布熱津斯基則宣稱,冷戰結束以後,由於前蘇聯的垮台,美國在全球取得獨一無二的首要地位,「它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真正的全球性大國。」 由於美國在軍事、經濟、技術和文化上所具有的明顯優勢以及在國際體系中的支配地位,美國成了後冷戰時代「一個唯一的全面的全球性超級大國。」 但是,與歷史上曾經出現的帝國相比,美國是一個新型的霸權。美國的世界霸權被公認為有很大的廣度,其深度有限。美國的霸權意味著發揮決定性的影響。然而,與過去的帝國不同的時,它不意味著進行直接的控制。因此,按照布熱津斯基的看法,美國在冷戰結束後實際上已經取得了全球霸主的地位,「美國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內獲得了這一霸權,其主要的地緣政治表現是美國在歐亞大陸所發揮的前所未有的作用,」 但是,問題在於如何把美國的這種霸主地位「至少保持一代人之久或者更長遠一些」,同時要「建立一種地緣政治框架」,以順應將來美國霸權衰落之後的世界情勢。 2.重視歐亞大陸的地緣戰略思想。從維護美國霸權地位的目標出發,布熱津斯基非常重視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軸心作用。早在《運籌帷幄》中,他就寫道:「美蘇爭奪雖然是全球性的,但有一個中心重點,這就是歐亞大陸。這一大陸塊在雙方爭奪中是地緣戰略的焦點,是地緣政治的爭奪目標。爭奪歐亞大陸的鬥爭是一場全面的鬥爭,在三條主要戰略戰線上展開:遠西戰線、遠東戰線和西南戰線。」 第一條戰線遠西戰線,在地緣政治上至關緊要,它是工業最先進的地區,控制著大西洋的重要出海口。遠東是第二條戰線,其地緣政治的意義在於控制著通往太平洋的主要出海口。第三條是西南戰線,即西南亞,是重要的產油區。這三條戰線上,都有幾個要害國家,如歐洲的波蘭和西德,遠東的韓國和菲律賓,西南亞的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對美國來說,阻止蘇聯控制歐亞大陸特別是周邊要害國家是這場爭奪取得可以接受的結果的前提。 冷戰結束以後,國際形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美國的對手前蘇聯已不復存在,美國實際上成了歐亞大陸的操控者。但是,布熱津斯基認為,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地位仍然不容忽視。他在《大棋局》中寫道:「對美國來說,歐亞大陸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目標。歐亞大國和歐亞民族主導世界事務達五百年之久,其間它們為了爭奪地區主導權而相互爭鬥成為全球性大國。現在,美國能否持久、有效地保持這種地位直接影響美國對全球事務的支配。」 布熱津斯基認為,從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整個歐亞大陸,好象一個巨大的、形狀不規則的歐亞大棋盤,為「棋賽」提供了舞台。從地圖上觀察,歐亞大陸是全球面積最大的大陸和地緣政治中軸。主宰歐亞大陸的國家將能控制世界最先進和經濟最發達的三個地區中的兩個。控制了歐亞大陸就幾乎自然而然地控制了非洲,並使西半球和大洋洲在地緣政治上成為這個世界中心的大陸的周邊地帶。目前,歐亞大陸擁有世界人口的75%左右和世界GDP的60%左右,世界已知能源的3/4左右,它還集中了世界上大多數在政治上非常自信和富有活力的國家,排在美國後面的六個世界經濟和軍費開支大國都在歐亞大陸,世界上的公開的核大國除美國外,也都集中在歐亞大陸。因此,對美國霸權地位提出挑戰的國家將主要是歐亞大陸國家。根據歐亞大陸主要國家的實力和與美國的關係,布熱津斯基把它們劃分為地緣戰略棋手國家和地緣政治樞紐國家。地緣戰略棋手國家是指「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國境之外運用力量或影響去改變現存地緣政治狀況以至影響美國利益的國家」, 它們是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和印度。地緣政治支軸國家是指「所處敏感地理位置,以及它們潛在的脆弱狀態對地緣戰略棋手行為造成的影響」的國家」, 包括烏克蘭、亞塞拜然、韓國、土耳其和伊朗。按地理位置,布熱津斯基認為歐亞大棋盤又可分為西部、東部、中部和南部四個部分。其中,西部地區主要由美國的西歐盟國組成,他和稱之為「民主的橋頭堡」和美國「向歐洲大陸腹地逐步擴展民主的跳板」。東部地區指包括中國在內的東北亞和東南亞國家。他認為該地區經濟高速增長,同時,又是「世界潛在的政治火山口」。中部地區主要包括前蘇聯和中東歐國家。布熱津斯基認為,蘇聯解體使該地區出現了一個地緣政治上的「黑洞」。南部地區主要包括東南歐的一部分,中亞、南亞的一部分,波斯灣地區和中東。該地區戰略位置重要,蘊藏大量石油和天然氣,種族和宗教衝突激烈,又是大國角逐之地,是「歐亞大陸的巴爾幹」。 根據對歐亞大陸地緣政治形勢的上述分析,布熱津斯基認為,美國必須制定一項全面的、完整的和長期的歐亞大陸地緣戰略,旨在促進歐亞大陸地緣政治的多元化,「阻止一個佔主導地位和敵對的歐亞大國」以及任何威脅到美國霸權地位的反美聯盟的出現。 美國在歐亞大陸的中長期目標則是培育真正的夥伴關係,建立一個真正分攤政治責任和全球合作的框架。這一框架「既能化解政治社會變革必然帶來的衝擊和損傷,又能演變成承擔和平地管理全球責任的地緣政治核心」。 3.分而治之的外交謀略思想。為了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和推行美國的歐亞大陸地緣政治戰略,布熱津斯基主張實行分而治之的外交謀略。他認為,歐亞大陸的力量加在一起遠遠超過美國。但對美國來說,幸運的是歐亞大陸太大,無法在政治上成為一個整體。 同時,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或者說在一代人以上的時間內,不可能有任何單個國家向美國的世界首要大國地位提出挑戰。因此,美國應當加強和永久保持歐亞大陸地緣政治普遍的多元化,促使人們重視縱橫捭闔,以防止出現一個最終可能向美國的首要地位提出挑戰,並謀求將美國趕出歐亞大陸的敵對聯盟。這種敵對聯盟最危險的是中、俄與伊朗的同盟;其次是中日軸心;以及大歐洲聯盟,不管是德俄同盟還是法俄同盟。總之,美國的對外政策必須繼續關注地緣政治問題,而且必須在歐亞大陸運用它的影響,以建立一種美國為政治仲裁者的穩定的大陸均勢。 為此,布熱津斯基特地精心設計了一個由歐盟、俄羅斯、中國、中亞國家、印度、日本相互制約的連環套體系,以使這些國家的力量相互抵消、相互對立,從而確保美國能夠高居歐亞大陸仲裁者的地位,並進而控制全世界。對歐洲,布熱津斯基主張實行控制、主導和利用的政策;對俄羅斯,他主張採取合作融合與遏制防範雙管其下的兩手政策;對於中國,布熱津斯基雖然主張中美實現「大和解」,反對遏制中國,甚至把中國稱為美國實現歐亞大陸戰略的「遠東之錨;」但是他對中國的防範和演變之心也昭然若揭。布熱津斯基寫道:「中國作為一個重要大國的興起,造成一個非常重要的地緣戰略問題」,美國應對此給予高度關注。美國既不能採取遏制政策,也不能遷就。最理想的結果是把中國納入亞洲區域合作框架。 在台灣問題上,他主張應維持現狀,「避免直接或間接地支持任何在國際上提高台灣地位的行動」。但同時他強調,「對於中國一心想在朝鮮半島佔主導地位和用武力收復台灣的努力,美國都可能在日本的支持下作出針鋒相對的反應」 。為此,他主張保持美國在韓國的軍事存在,維持美-日-韓三角安全關係。如果中國將來實現了「民主化」,美國則應「鼓勵海峽兩岸就最後統一的條件進行認真對話」等等。 布熱津斯基的地緣外交思想具有一以貫之的特點,但在冷戰時期和後冷戰時期各有側重。在冷戰時期,他考慮的是遏制蘇聯的擴張,主要是在歐亞大陸的三條戰略戰線和「要害國家」與蘇聯進行爭奪。而在後冷戰時期,布熱津斯基主要關心如何保證美國的霸權地位和在歐亞大陸的仲裁作用,同時運用縱橫捭闔的策略防範歐亞大陸新的超級大國的興起以及反美同盟的出現。布熱津斯基地緣外交思想包含了某些積極的因素,例如他承認了美國有效實力的局限性,以及隨著時間推移美國實力不可避免的的減弱,他預見到了未來世界多極化的前景。他認為,從長遠來看,全球政治註定會變得與一國獨掌霸權力量的狀況越來越不相協調。根據估計,到本世紀末,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仍將佔全球的20%,到2020年可能降至10-15%;同時,歐洲、中國和日本等大國的份額將上升到與美國差不多的水平。全球經濟不再可能由某個單一實體所主宰,就象本世紀美國曾經做到的那樣。這顯然將產生深遠的軍事和政治影響。 但是,布熱津斯基地緣外交思想的局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在他的著作《大棋局》中,布熱津斯基公開地赤裸裸地鼓吹霸權主義,並為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出謀劃策。他以世界仲裁者自居,規定中國、俄羅斯、德國、法國只能做地區性大國而不能做全球性大國。他還以霸權主義的口吻稱英國為已「退休的地緣戰略棋手」,稱日本為美國的「保護國」等。另外布熱津斯基雖然對美國的粗俗文化時有苛評,但他仍然聲稱:「美國的政治經驗似乎正在成為學習的榜樣」,「中國國內的自由化不完全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布熱津斯基對俄羅斯的看法仍然帶有冷戰思維的特點,他認為對美國來說,俄羅斯太虛弱了,不配成為夥伴;但如只是作為美國的病人,俄羅斯又太強壯了。俄羅斯要麼成為美國的小夥計,要麼成為新的帝國,但為了防止後一種前景,美國的對俄政策應合作融合與遏制防範雙管齊下。最後,布熱津斯基地緣政治分析的中的一個重要缺陷是他實際上漏掉了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分析,「不定形的伊斯蘭新月」一般說來隱藏著對美國的重大危險。 美國世界戰略的總體設計 ——關於布熱津斯基的一本書 (何新寫於1989年11月) 1.地緣戰略 有友人知道我近期比較注意「地緣戰略」問題,送來一本書《競賽方案:進行美蘇競爭的地緣戰略綱領》。作者是權威人士,美國前任國務卿和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原書出版於1986年。中文譯本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出版,僅印3000冊,至今還沒有銷完,表明似乎沒有引起關心國際關係和國際戰略態勢的國人足夠的注意。 披讀一過,不禁掩卷而嘆。實際上,這是極為值得重視的一本書。它本身就是為美國決策集團而寫作的(故書後附有「供負責人士閱讀的要點」)。它從地緣戰略理論的角度,全面分析和論述了美國當前和今後的世界戰略,並揭示了美蘇爭霸的歷史淵源及未來展望。 意味深長的是,在讀此書後,人們對近期東歐形勢的變化,將毫不以為怪。因為人們會發現,這種形勢變化,其含義遠非像某些國人設想的那樣單純,而正是美國長期戰略既定方針的一種貫徹和實現。 讀此書,亦將有助於了解美國戰略家眼中中國的真實戰略地位和當前的國際關係。限於篇幅,不擬洋論。僅拈出書中一二點,向有心的讀者略作推薦。 2.「帝國」新解 80年代以來,人們已很少使用「帝國主義」這個辭彙。似乎帝國主義已是一個完全過時的概念。 但此書第一章卻開宗明義標明「帝國衝突」。何謂「帝國衝突」?請看作者的詮釋: 「美蘇關係……不僅僅是國家之間的衝突,同時也是兩個帝國體系之間的鬥爭。而且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兩個國家為了全球優勢而爭奪。」 作者似乎唯恐人們不能正確理解他所謂「帝國鬥爭」的真實含義。因此對這一概念在書中作了反覆申述。他特別指出:「我使用帝國這個術語作為一個道義上的中性詞。用以描述一種政治關係中的等級制度,這個制度可從一個中心向外輻射其影響。」換句話說,「帝國」觀念的基礎,就是國際關係中的等級制度,不平等制度。要讓所有國家受制和服從於一個「政治中心』。 作者說:「這種概念,對於一個歷史記憶淡薄和傾向於把和平看作是正常現象而把戰爭看做是反常現象的民族,是不易接受的。」然而,「美蘇爭奪,不僅是一個民主國家與一個集權主義國家的鬥爭,而且也是兩大帝國體系的衝突」。 實際上,所謂「帝國主義」政策的本來含義,就是把全世界變成接受某一個大國統治的全球帝國。在書中,作者對美國的這一戰略目標並不掩飾,作者書中反覆申述的意義,就是要指出:美蘇間過去數十年進行的全球性鬥爭,並非僅僅來自於政治理想、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價值觀念(民主或集權)的分歧,而且是具有全球性利益對立性質的根本利害衝突。正因為如此,這種衝突將不會由於蘇聯意識形態和制度的某些改變而消除,除非有一天蘇聯被納入從屬於接受美國領導、支配,甘居於附屬國地位的一種新世界體系。 因為歸根結底,作者認為美蘇鬥爭的深刻實質是「究竟由誰佔據領導地位支配控制歐亞大陸」(本書第二章標題即是:「爭奪歐亞大陸」)。作者在此再次引用了麥金德的名言:「誰控制了歐亞大陸,誰就支配了全球。」 對包括日本、西歐在內的國家和地區,作者在書中也一概看作從屬於美國國家利益的附屬國體系。至於拉丁美洲,則更被看作美國固有的「帝國領地」(第三章)。明乎此,人們對美國前不久悍然用兵巴拿馬,即會毫不足怪。 正當蘇聯進行改革之際,參與美國國家戰略設計的布熱津斯基出版此書,向美國決策集團重申美蘇之爭,並不是單純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和制度之爭,明確申明美國統治全球的戰略目標,認為美蘇之爭不可調和,這是極其意味深長的。 3.美國的全球利益 作者認為,美國的全球利益,集中在三條戰線上,就是: 1,歐洲戰線,與蘇聯鬥爭的焦點是東歐,最關鍵國家是波蘭和西德。 2.遠東戰線,鬥爭焦點分別在日本、中國、朝鮮半島。而最關鍵區域是韓國、菲律賓、台灣。 3.遠西戰線,戰略焦點是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 作者認為,美國的利益是確保三條戰線,同時設法向前推進。而蘇聯的目標,則是應當設法「把美國擠出歐亞大陸」。他說「在三條戰線中的每一條戰線進行爭奪的結局,都很可能主要取決於誰能取得或保持對幾個關鍵國家的控制。這些國家是地緣政治上的要害國家。它們既具有地緣戰略上的重要意義,並且在莫種程度上又是任人宰割」。 作者認為,美國東歐方向的最佳戰略是:「實施間接插入的戰略,旨在通過長期的努力削弱蘇聯的有效控制。」 在東歐諸國,作者特別關注于波蘭。因為「波蘭有3700萬人口,是蘇聯控制的東歐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它的軍隊是華約組織中最龐大的軍隊。它是一個不安定的地方」。作者認為,美國的政策目標應當是;『減少莫斯科對波蘭的控制。最終削弱其對東歐的控制。」而「一個更自主的波蘭將不可避免地要干擾蘇聯對立陶宛和烏克蘭的控制」。 以上預言寫於約4年前,但參照1989年下半年東歐和蘇聯立陶宛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人們會注意到許多情況被作者驚人地言中了。或者也可以說,東歐發生的事情是符合美國所預期的戰略方針的。這一點,還特別明顯地體現於本書中關於「未來十年美蘇關係展望」的第七點預測上: 「在全球較大範圍合作的情況下,蘇聯的社會經濟逐步衰落,並且東歐逐步從蘇聯控制下解放出來。」「西歐可乘蘇聯衰落之機與他們的東歐兄弟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由這本書人們會意識到,美國之所以插手東歐,並不單純是由於意識形態或價值觀念的偏好,而具有建立最終從屬於美國利益的全球一體化「帝國」的深遠戰略含義。 以上擇要介紹本書的一二要點。作者是為美國服務的高級策士,所以其在書中一切考慮均以美國利益為出發點,自然毫不奇怪。而由此書,國人至少可以了解美國的對外政策和世界戰略是怎樣設計和構思的。 摘自何新《新戰略論·國際編》 布熱津斯基為三位美國總統打分 時隔三年之後,布熱津斯基(ZbigniewBrzezinski)再次推出他的新著《第二次機會:三任總統與美國的超級強權的危機》(SecondChance:Three Presidents and the Crisis 0fAmerican Superpower)。他的上一部著作是2004年的《抉擇:全球統治還是全球領導》(The Choice:GlobalDomination Or GlobalLeadership)。作為美國最為知名的戰略家之一和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的每一部著作都會引起人們極大關注,更何況他在書里竟然一改離任高官著述不輕易臧否人物的傳統,為最近的三位美國總統,即前兩任總統老布希、柯林頓和現任總統小布希的外交政策打起分來! 三代總統都不稱職 布熱津斯基給老布希打的分是B,柯林頓是C,小布希則是出人意料的F,我們知道,這三位總統的任職期正好是所謂的「後冷戰時代」。在布熱津斯基看來,冷戰結束至今的近20年時間對美國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戰略機遇期,美國歷史性地取得了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他在書里將老布希、柯林頓和小布希分別稱為「全球領袖一世」、「全球領袖二世」和「全球領袖三世 」,他認為,大多數國家都承認美國的領導地位,對美國有好感,因此,美國只要能很好地把握住這個機遇,她的超然地位勢必將維持和鞏固下去,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唯一超級大國!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總統的能力高下是具有決定性影響的,一個有優秀能力的總統能讓美國的地位維持和鞏固下去,而一個能力差的總統卻完全有可能讓美國的優勢喪失。讓布熱津斯基感到遺憾的是,老布希、柯林頓和小布希這三位後冷戰時代的美國總統,他們之間雖然能力高下有別,但總體而言都不夠稱職,都沒能很好地把握住這個重要的機遇期,尤其是小布希,不但沒有給美國的地位帶來好處,相反卻把美國拖向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 面對的機遇和挑戰 需要指出的是,空前的機遇也往往意味著空前的挑戰。對美國而言,在新的後冷戰時代出現的許多需要應對的全新的挑戰,都是異常艱難的。布熱津斯基在書里列出的具有決定性影響的機遇和挑戰主要有: ●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 ●美國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獲得輝煌的軍事勝利,但在政治上這一勝利卻被白白浪費,以至於巴以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伊斯蘭世界對美國的敵意開始出現並逐漸上升: ●北約和歐盟的擴大: ●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全球化得以實現機制化; ●亞洲金融危機為一個東亞經濟聯合體的出現打下了基礎,這個地區聯合體或將被一個崛起的中國主導,或將出現中日制衡的局面; ●兩次車臣戰爭,科索沃戰爭,以及最為重要的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使得這個國家重新回到民族主義狀態,並利用其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資源成為一個能源超級大國; ●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後成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朝鮮和伊朗也宣稱要發展核武器; ●9·11恐怖襲擊事件,使得美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有了本土遭打擊的恐懼,於是在此心態下出現了單邊主義和先發制人戰略; ●大西洋同盟因為伊拉克戰爭分裂,歐洲的政治一體化進程遭受嚴重打擊; ●後9·11時代,美國先後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向世界展示了天下無敵的軍事力量,但由於一系列的戰略失誤,逐步陷入困境,中東瀕臨崩潰。 以上就是在冷戰後三位美國總統任下發生的主要大事。那麼他們三人面對這些事件的表現又如何呢? 布熱津斯基在書里首先評價了老布希。這位總統及其團隊具有良好的外交手段和危機處理能力,因此能夠在伊拉克侵入科威特後迅速組織起一支強大的國際干預部隊。但令人遺憾的是,老布希不但缺乏那種果敢的信念和大膽的想像力,也缺乏系統的戰略思想,致使美國在冷戰和海灣戰爭這先後兩場勝利後沒有大膽地乘勝追擊,從而沒能將勝利轉化為政治成果,因此布熱津斯基只給了他「B」的分數。 而柯林頓——在布熱津斯基看來——同樣具有缺乏堅定信念和戰略思想的缺點,他在任的八年里,美國的外交戰略一直處於一種左右搖擺、缺乏方向的狀態,他只是一味樂觀地相信,全球化會逐漸地消除世界的衝突一——歷史證明這種想法是幼稚的。尤其是他的第二任期,幾乎把全部的精力用在法庭辯護上了,根本沒有餘力再去考慮外交事務。柯林頓得到的分數是「C」。 至於小布希,布熱津斯基認為他具有他父親和柯林頓所欠缺的是非感和堅定信念,甚至還擁有一整套宏大的思想理念(新保守主義),只可惜太缺乏外交手段,太頑固、太教條主義,致使美國陷入今日的困境。布熱津斯基幹脆將之形容為一位「災難性的」總統,給他打的是最低分「F」!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nski,其波蘭姓氏也作Brzeziński,1928年3月28日生於波蘭華沙),著名的波蘭裔美國國際關係學者、地緣戰略家、國務活動家、外交家。卡特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1977~1981),目前美國重量級智囊之一。 生平經歷 1928年3月出生於波蘭華沙,其父為1938年波蘭駐加拿大蒙特利爾總領事,幼年隨父母生活在國外。1945年全家定居加拿大。 1949年畢業於加拿大麥吉爾大學,1950年就讀於美國哈佛大學,195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移居美國,1958年加入美國籍。 1956年任哈佛大學俄國研究中心和國際問題中心助理教授、副研究員。 1961年任J.F.肯尼迪外交政策顧問。 1960年任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法和政治學副教授。 1961年任社會科學研究學會當代中國問題聯合委員會成員。 1962年任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法教授和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動態研究所所長。 1962年後任國務院和蘭德公司顧問。 1966年任國務院政策計劃委員會委員。 1973年與大通曼哈頓銀行董事長戴維·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共同發起組織美、歐、日「三邊委員會」(Trilateral Commission),任主任。 1977年任J·卡特政府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為中美關係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支持中美建交。 1981年後,任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喬治頓大學戰略與國際問題中心高級顧問。 1987年3月起任美國-中國協會副主席。現任華盛頓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理事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院(SAIS)教授。曾獲總統自由勳章。 個人成就 布熱津斯基與基辛格布熱津斯基對蘇聯和中國的研究有獨到見解,在美、蘇、中大三角關係中,力主聯華制衡蘇聯。其對國際體系的變革及發展具備前瞻思維和戰略視野,善於綜合其他學科對國際關係發展在哲學層面提出深層次的觀點。 布熱津斯基在其名著《大棋局》及《大抉擇》中,繼承並發揚了地緣政治學鼻祖麥金德於《歷史的地理樞紐》中闡發的地緣政治思想,明確提出亞歐大陸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中心的觀點,認為美國要繼續保持世界領導地位,必須控制亞歐大陸,尤其是「全球巴爾幹」(Global Balkans)地區。(全球巴爾幹地區西起埃及西奈半島,東至中國新疆,北抵俄羅斯南部邊境,南臨巴基斯坦南部印度洋沿岸,包括整個中亞及中東,是世界宗教,種族,人口不斷發生衝突碰撞,但擁有巨大自然資源的地區)。 社會地位 在2008年美總統大選競選期,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參議員巴拉克·奧巴馬的支持者。 布熱津斯基是美國前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1997-2001在任)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期間的導師;美國現任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曾為布熱津斯基的行政助理;現任總統奧巴馬據傳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期間亦曾受過布熱津斯基的教誨。 主要作品 《永恆的清算——蘇聯極權主義下的政治》(The Permanent Purge: Politics in Soviet Totalitarianism)(1956) 《蘇聯集團——統一和鬥爭》(Soviet Bloc: Unity and Conflict)(1961) 《兩個時代之間》(Between Two Ages : America"s Role in the Technetronic Era)(1970) 卡特總統,布熱津斯基和萬斯國務卿《實力與原則——布熱津斯基回憶錄》(Power and Principle: Memoir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1983) 《競賽方案--進行美蘇競爭的地緣政治綱領》(Game Plan: A Geo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Conduct of the U.S.-Soviet Contest)(1986) 《大失敗--二十世紀共產主義的興亡》(Grand Failure: The Birth and Death of Commun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1989) 《失控--解讀新世紀亂象》(Out of Control: Global Turmoil on the Eve of the 21st Century)(1993) 《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1997) 《大抉擇-全球統治或全球領導》(The Choice: Global Domination or Global Leadership)(2004) 《第二次選擇》(Second Chance:Three Presidents and the Crisis of American Superpower) (2007) 《美國與世界:關於美國外交政策未來的對話》(與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合著,大衛·伊格內修斯 編輯)(America and the World:Conversation on the Future of America Foreign Policy) (2008)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