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齊身站起為毛主席闢謠:"不能再沉默了!"

 

安保篇

  常違反安保規定 愛擠在群眾中間

  曾經有人對毛澤東身邊有百十人的貼身警衛提出意見,認為他「搞特殊化」。對此,警衛團成員、毛澤東警衛王明富非常無奈,他告訴我們,設立警衛團絕非僅僅為了保護毛澤東,還承擔了更重要的使命——

  其實,保衛主席安全只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另一項主要任務是回各自的老家搞調查,成為聯繫群眾的橋樑。這樣主席就能及時、全面掌握全國各地的經濟建設情況。調查一般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派誰走,什麼時候走,都按主席的安排執行。有時候是大部分人都撒出去,到全國各地調查,只留少部分人在家當警衛。調查的內容是走親訪友,了解家裡有沒有吃的,公社化搞得怎麼樣,對幹部有什麼意見等,了解情況後回來寫一份報告,隨時等待被主席叫去彙報。

  有一次,主席去廣州開中南局會議,於是讓長江以南的同志回家調查。我是江蘇人,也回去了。我們回來後,主席開完會,晚上9點多了,召集我們去彙報。當時一位回湖北的同志說:「主席,我們老家社員對一年口糧300斤有意見,不夠吃!」主席問他:「那你覺得多少夠吃呢?」「最少也得400斤。」那位同志理直氣壯地回答。主席笑著點點頭說:「你這個人啊,蠻會為農民說話的。」

  黃建新是全國毛澤東紀念館聯誼會秘書長,他與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接觸多年,了解到安全保衛方面的許多真實情況。

  大家總以為領導人身邊都是壁壘森嚴。其實,警衛部署是有的,但主席本人並不喜歡。他最高興的時候就是和人民群眾在一起的時候。

  我曾經到河北邯鄲成安縣,聽一位老生產隊長講了一件事。主席1959年到那兒視察,在會議室里和棉農交談,突然聽到外面一片嘈雜,就站起身自個兒走到門口查看情況。只見門口站著一個農民,手裡拿著把刀,身邊還圍了一大群農民。警衛員見狀,趕緊擋在主席身前,主席卻擠過去問:「老鄉,是怎麼回事?」原來,拿刀的就是生產隊長,大家給主席準備了西瓜,但沒有刀切不了,他就回去取了把刀想送進來。這位生產隊長至今回想起來,還很感慨:主席喜歡和群眾走在一起,不喜歡被隔離開來。

1966 年10月1 日, 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天安門金水橋上席地而坐觀煙花。(錢嗣傑 攝)

  1966年10月1日的國慶典禮上,有一張照片,是警衛員孟進鴻蹲在毛主席身邊。我問他:「你幹嗎蹲著呢?」他說:「萬一出現情況我要是坐著就爬不起來啊。蹲著是為了隨時跳起來保衛毛主席安全。」警衛員這麼緊張,但主席自己並不在意,那次慶典上,他突然隻身走下天安門城樓,席地而坐,與人民群眾親切交談。對主席來說,站在城樓上揮手,不如站在群眾中間開心。

  吳連登認為,毛澤東的這個特點,讓保衛工作很難做。

  尤其到了晚年,主席像孩子,想法很多,出行很隨意,給保衛帶來很大難度。「文革」期間的一次國慶節,傍晚吃完飯,主席突然要去天安門廣場上看放煙花。他說,平時都是在天安門城樓上看,很好奇那個紙筒子怎麼能放出那麼高、那麼好看的煙花。天安門廣場當晚人山人海,全是百姓。但主席不管,說走就走。

  到了廣場,主席剛一下車,百姓就看到了,「呼啦」一下圍上來,我瞬間就和主席擠散了。大家都緊張壞了,陪同的周恩來總理急得一身汗。汪東興趕緊組織人把主席送上另一輛車才解圍。

  這件事之後,葉劍英提議,因為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命運,希望主席能夠穿防彈服。汪東興說,難道你不知道毛主席的性格嗎,不但不會穿,還會發脾氣。葉劍英管不了那麼多,堅持做了防彈服。果然,主席看到後發火了:「我們共產黨的領導哪裡有怕人民的,怕人民的不是共產黨,共產黨是為人民做事的,我們穿防彈服就是脫離了人民啊!你們要怕你們拿去穿,我毛澤東不穿!」

性情篇

  該發怒時就發怒 待身邊人像親人

  在世人眼中,毛澤東莊重嚴肅,舉手投足間都是領袖氣度,但身邊工作人員知道,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和真性情。

  保健醫生王鶴濱在初次見毛澤東時,被他爽朗的「粗話」嚇了一跳。

  主席看到我就說:「在我這裡工作不要拘束,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啊?」他說完,自己就「咯咯」地笑了。我開始有些吃驚,但緊接著就覺得一下子輕鬆起來。

  主席待我們像親人,還會用稿費接濟大家。誰要是回鄉探親,他會指示我們進行調查研究,回來後做書面報告,這形成了一種制度。有些工作人員文化水平低,主席就像老師批改作業一樣,將錯字、白字一一改過來,還通順語句、修正語法,誰寫的報告生動活潑他就批給大家傳閱。

孟進鴻等人向本刊出示的珍貴照片。1966 年7 月毛澤東和工作人員在武漢東湖賓館合影。工作人員前排從左至右為警衛王宇清、警衛孟進鴻、攝影師錢嗣傑、原中央警衛團團長張耀祠、機要秘書徐業夫,後排從左至右為廚師於存、衛士李連慶、衛士周福明、生活管理員顧作良、護士長吳旭君。

  周福明也回憶說:

  主席也有不高興的時候,對我們從不掩飾。他有個口頭禪——「多此一舉」。1970年,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在廬山召開,林彪一夥在會議上的突然發難激怒了主席。以往都是我負責攙扶主席,那天會議一結束,我馬上迎上去,剛要攙扶就被主席甩開了,「多此一舉!」他滿臉不快地說了一句就走了。

  還有一回讓我印象深刻。豐澤園菊香書屋的北邊,沿著中海有一條馬路,常有汽車經過。每次主席睡覺,我就偷偷通知警衛值班室立個小牌子,禁止車輛通行。一次,主席問:「我睡覺,你幹什麼去?」我隨口答:「去通知警衛值班室。」主席警覺起來:「我睡覺告訴他們幹什麼?」我只得講真話。「多此一舉!」主席嚴厲地批評道,「以後再不許你去。這是干擾群眾!」他生氣時還是很嚇人的,但他自己又沒放在心上,再見到你時會說:「昨天把你嚇得屁滾尿流吧?」然後自己先哈哈大笑。

  主席每次都是坐在床上伏案工作。他的床比一般床高出10厘米,但桌子是正常高度,坐在那兒只能腳尖挨地,很不舒服。我後來給他設計了一款桌子,比普通桌子高10厘米,在桌子下面加了一個橫條,腳可以踩在上面。主席非常滿意,像個孩子似的跺了跺說:「嘿,我可以用腳擂鼓了。」從那以後,屋子裡常常響起「擂鼓」的聲音。

  毛澤東對待群眾和家人的態度,讓警衛員王明富等人深有感觸。

  3年自然災害時期,毛主席是不吃肉的,看到帶點兒葷腥的湯,他也會不高興。他對子女的要求也嚴:不能吃小灶,只能吃大食堂。有人看著不忍心,給李訥買了點餅乾,主席知道後非常不高興。李訥星期六回到家,吃的是主席那份飯。主席在旁邊看著她吃,自己就不吃了。

  當時,江青住在釣魚台,有一次她來中南海說要看看衛生,警衛只好放行。結果江青直接來到豐澤園,向主席要3萬元錢買照相機和膠捲。主席很不高興,在江青走後就囑咐機要秘書張玉鳳:「今後,沒有我的同意,不能讓她進來。」

  另一方面,主席總喜歡衝破我們為他設置的保護層,擠到群眾身邊去聊天,和群眾在一起的時候,他笑得最開懷。

  但晚年的毛澤東能出現在群眾視野里的次數越來越少。看著病重的毛澤東,周福明的感情是複雜的:心疼他的痛苦,但也由衷敬佩他的豁達。

  主席最後那段日子裡,常常難受得嘴唇發紫。但只要他精神一好,又開始和人開玩笑,大夫曾鼓勵主席:「您身體不錯,能長壽。」主席擺擺手說:「你們不比皇帝的御醫高明多少,稍微高明一點而已,我的病我自己知道。中國有句俗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他不叫我,我自己還去呢!」

  如今,毛澤東逝世已經37年。當初年富力強的工作人員,許多都去世了,健在的也年事已高。我們在採訪中發現了一張毛澤東晚年與工作人員的合影。孟進鴻指著照片給記者看:「物是人非啊!真正了解那段歷史的親歷者,越來越少了。主席左邊的,是主管安全警衛和生活服務的張耀祠,我的老上級,去世了。主席的警衛王宇清也走了。後排這位女同志,是主席晚年的護士長吳旭君,現在身體欠佳,很少露面了。健在的,就我們這幾個了。」

  吳連登看著這張照片,也感慨良多:「今年,中央在嚴抓黨風。我就想起主席當年教育我們的——老百姓看中南海,就是看你們這些工作人員,中南海的大秘書就是端茶送水的,沒任何特權。所以我們出去,賓館的一個水果都不敢吃。主席說了:誰吃誰付錢,中南海的人敢吃別人一個水果,外面的幹部看到了,就敢拿別人一座金山。人們懷念主席,就是因為他在世時,樹立了一個正派的黨風和家風。」

  (作者:劉暢 張憶耕 王樂然)


推薦閱讀:

鄭重闢謠:我從來就不是什麼高官!
關於白居易一樁公案的考據
送給青年醫生的幾句話(勵志 闢謠)
近期我見到的幾則網路謠言
豬油被列為十大最營養食物?BBC 又在誤導大家了……

TAG:闢謠 | 沉默 | 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