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2017夏季報告:短視頻增速首超長視頻,新時代就此揭幕?

「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著名波譜藝術領袖安迪·沃霍爾的這句話用在時下風頭正勁的短視頻行業再合適不過。乘著短視頻風口,不管是資本、企業還是用戶,都在這短短的15分鐘內(甚至更短)嘗到了走紅的滋味。

7月12日,專業數據分析機構QuestMobile發布《移動互聯網2017年Q2夏季報告》稱,短視頻行業(獨立APP) 的用戶總規模接近2個億,持續上升的趨勢首次超過視頻行業整體。在這三個月內,全國網民使用短視頻的總時長超過130.6億小時,僅次於剛需類的移動社交與系統工具。

這份報告也在全網流量生態下對APP的全部用戶價值進行排名,通過一系列數據對比與分析,揭示第二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在短視頻行業賽道中,秒拍以2.86億的月度用戶規模排名行業第一,超過第二名快手兩倍有餘。

此外,在APP TOP 1000實力榜中,秒拍也憑藉領先行業的用戶規模數,以及67.5%的中高消費水平用戶佔比,在整個移動APP榜單中排名第14名,位列短視頻應用中的首位。而且,將秒拍放在移動視頻行業中對比也會發現,其僅落後於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排名第4位。

這似乎是短視頻行業開始壓制長視頻行業的開端。據秒拍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播放量峰值已經突破30億次,日均上傳量峰值突破200萬,日覆蓋用戶數超過7000萬,中國人每天從各個渠道看到的短視頻中95%以上都帶著秒拍的角標。

這還僅是其中一個側面,我們有理由相信,短視頻行業的整體爆發,已經將中國移動互聯網視頻體驗方式切換到「短多快」模式。但對於秒拍這樣的短視頻從業者來說,增量市場打開之後,接下來要做什麼才更重要。

短視頻自證,形式革新不是偽繁榮

短視頻的爆發,曾被視為博取眼球經濟的伎倆,是一場風口掩飾下的偽繁榮。當然,這與很多獵奇類、單純追求野蠻感官刺激的內容泛濫有直接關係。

內容的短暫失控並不代表形式革新的無價值。事實證明,在巨頭入場,監管補位之後,短視頻帶來的信息獲取的「短、快、精、優」效應快速爆發出來。

QuestMobile這次的報告,算得上短視頻一次有力自證。我們來詳細看看這兩組數據:

首先是用戶規模。這是最直觀的市場增量考核數據,新血液的持續加入代表原有模式的可續性,也指向了整個行業的上行大環境。

Q2短視頻行業僅獨立APP的用戶規模接近2億,同比增長11.5%,約2000萬,超過同時段移動活躍設備1200萬的增量,增速持續上升的趨勢甚至超過了視頻行業整體。算上各超級APP(如微博、微信等)使用短視頻的生態用戶總量,說移動互聯網已經進入全民短視頻時代,並不為過。

其次,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觸頂,很多行業領域開始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也就是從「拉新模式」轉向「留客模式」。在這一點上,短視頻暫時保持例外,但必須未雨綢繆。

Q2期內移動視頻用戶停留總時長為130.6億小時,排在第三位,前兩位是已經剛需化的移動社交與系統工具;同比增長率33.1%,也排在第三位,排在前面的是戰火正烈的新聞資訊與依靠共享單車崛起的旅遊出行。

用戶來了,用戶留下了,這是短視頻爆髮式增長的第一步。但用戶不是死水,動起來才產生價值,接下來,就是如何讓內容、用戶、平台形成有效閉環,把規模流量轉化為規模效益。

誰在製造短視頻?

短視頻的外延是傳播形式的演變,內核其實還是高價值內容。內容有同有不同,相同的是高質量、最熱點最受關注、快速產出快速傳播,不同的是內容產出者變了。

互聯網的演進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去中心化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表達欲。十幾年前,表達還是掌握在精英手中,現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表達者。

短視頻的出現,讓這種表達更對等、更容易。在短視頻內容生態中,產出者與接收者並沒有嚴格的界限。短視頻平台的通用做法是扶持頭部作者,用IP影響拉動內容生態。

以一下科技為例,旗下短視頻平台秒拍和小咖秀,覆蓋超過40個垂直領域的10000+個內容創作者,同2000多家MCN公司、視頻創業團隊和網紅經紀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入駐秒拍的明星及大V已經超過3000人,所有明星粉絲累計達到20億(包含重複粉絲數),入駐的媒體、自媒體、PGC創作者超過35000家。

為了鼓勵扶持創作者,秒拍實施了分層次,多階段的投入。2015年底,一下科技聯合新浪微博撥出1億美金扶持短視頻創業;2016年11月,一下科技再次拿出10億人民幣,做短視頻領域的投資布局、用戶分成和內容引進。

好的內容自然需要好的平台和機制。比如說,秒拍每個季度都會舉辦一次「金栗子」獎的評選,11個專業評委,用30秒鐘選擇出最打動你的原創短視頻作品。目前,「金栗子」獎評選的經驗已經開始被同行借鑒,核心在於,一方面,創作者可通過定期評選衝出信息淹沒藩籬,獲得上升渠道,另一方面,平台方也可以為短視頻市場樹立風向標及優秀樣本,調控內容創作導向。

平台成敗左右短視頻終局

潮水退去,才可分辨真偽。在今年短視頻市場一路高歌猛進中,自然會有掉隊者出現。

從內容角度而言,最初為博眼球而產生的粗陋、低俗內容正在退卻,優質內容的稀缺價值正在凸顯,流量日益向頭部用戶和內容聚集,二八原則開始出現,20%的優質內容產生80%的流量,這樣的「馬太效應」預示著視頻創業開始進入「深水區」。

如何渡過「深水區」,單靠內容創作者的力量顯然不夠。於是,考驗平台實力的時候到了。

很長一段時間裡,互聯網從業者將平台定位為一個中介者,連接內容與服務的供求兩方。內容價值的崛起,實際上開始削弱平台的渠道力量,驅動平台角色的演變升級。

就目前來說,秒拍走的路是一條包含流量獲取、內容產出、商業變現在內的生態圈搭建之路。在這個生態閉環之內,內容創作者可以獲得流量與收入,用戶可以滿足內容消費需求,平台則可以在前兩者基礎上挖掘出更多商業乃至產業價值。

囊括進所有環節之後,在某種程度上,平台的走向與成敗就決定了短視頻市場的終局。

而秒拍們面對的局面是,不能穩定流量來源,就會失去供血能力;不能保證內容的持續高質產出,就會失去靈魂;不能做到內容分發的精準高效,就會失去眼球。誰能最快完成資源整合,打通整個閉環,誰就率先贏得短視頻下半場的入場券。

目前為止,秒拍在這三個層面的優勢已經一一顯現,我們來分別闡釋:

第一、多元化流量的獲取。

秒拍的流量供血處包括微博、一下科技產品矩陣以及平台大V,其中微博月活用戶在今年將達到4億,且保持30%以上的季度增長率,秒拍的月活用戶為2.86億,仍有很大的引流空間。

除了秒拍之外,一下科技的目前的產品矩陣還包括 「一直播」、「小咖秀」、「晃咖」等多款移動視頻產品,也是秒拍的一大流量補充來源。

另外,從用戶屬性上來說,擁有大量頭部用戶的秒拍,未來的增量是從上到下,通過明星用戶的引流作用,增長空間較大。

多元化流量的獲取是秒拍處在內容矩陣及社交+短視頻聯合體中的天然優勢,與之相比,獨立短視頻平台則主要依靠用戶圈層屬性吸納新人。比如快手的用戶主體是草根階層,集中在龐大的農村和小縣城,他們渴望獲取社會關注,衝破階層藩籬,在內容創作上不自覺的走上出位、獵奇的路數,這類內容屬性吸引的流量會在短期內爆發,但在創作者及用戶產生倦怠感之後,流量如何保持持續性,是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第二、內容強幹預運營。

我們認為,在邁進深水區之後,平台的內容運營是重中之重。按照秒拍的邏輯,內容運營離不開平台的強幹預,落到短視頻上,概括起來就是六個字「扶上馬,送一程」。細化開來,可以視作在頭部對大V給予政策及流量傾斜,在中層依靠技術挖掘內容長尾價值,在底層實施早期團隊及內容孵化。

除了上文提到的政策與資金扶持之外,秒拍為大V輸送了來自微博的巨大流量,在綁定微博社交圈層之後,秒拍還在一定程度上留住了大V,甚至實現流量反哺。

接下來,秒拍將升級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抓取技術,對長尾內容實施人工干預調控,讓視頻的長尾價值最大化的凸顯出來。

此外,一下科技先後在上海、成都、西安落地了三個孵化基地,希望憑藉旗下數款產品構成的產品矩陣,在資金、資源上扶持當地創作者。目的是為了放長線,打持久戰。

在平台運營法則上,有人信奉該出手時就出手,有人則信奉自由散養。秒拍是前者,快手是後者。由於用戶與內容屬性的高度一致,快手無從加以分類引導,用戶進入快手之後,馬上就會被淹沒在參差不齊的短視頻海洋中,何謂頭部內容,何謂長尾價值,何謂成長性孵化,目前來看並不清晰。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快手的遊戲規則更加原始直接,平台像一個僅提供場地的牧場,內容創作者像野蠻生長的蒿草,誰長的快誰就有被用戶收割的可能。

第三、內容分發的精準高效。

秒拍內容分發最大的優勢同樣來自微博。很多人注意到,在使用新浪微博的時候,所有的視頻內容右上角都會有秒拍的標誌,告訴你視頻來源是秒拍,代表秒拍已經成為微博唯一指定的短視頻出口。

短視頻在屬性上信息直觀、體量小、傳播快速,與社交有著天然關聯,離開社交網路,短視頻的分發就好像離開水的魚,效果會大打折扣。在微博社交網路的支撐下,秒拍的內容分發有了更多可能性。在某種程度上,微博和秒拍已成為目前中國短視頻領域最大的「分發+播放+社交」的生態聯合體。

相比秒拍,快手等獨立產品相對封閉,缺乏主流社交網路的接入與大眾層面的關注,擁有特殊文化屬性的快手越來越像一座孤島,裡面的人難走出來,外面的人也很難走進去。也就是說,快手在獨立封閉生態的路上,已經慢慢弱化內容分發的力量。

解決了流量、內容與分發,才是短視頻商業化的開始。毫無疑問,2017年是移動視頻商業化探索和競爭的關鍵年,無論平台方和內容創作機構都要儘快完成商業化布局和突破。秒拍與快手的商業化路徑,勢必會呈現出不同的走向。

說了這麼多,我們回過頭來看,互聯網創業環境何其誘惑,又何其殘酷,誘惑的是風口一個接著一個,殘酷的是真正走下去的鳳毛麟角。

今天,屬於短視頻的時代來了,但能夠持續多久,還是未知數。

而接下來,各個平台將以何種姿態前行,短視頻的下一站又會停在哪裡,讓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移動互聯網2017夏季報告:短視頻增速首超長視頻,新時代就此揭幕?


推薦閱讀:

淺談大數據
咪蒙量產100萬+爆文奧秘何在? 三張圖讓你學到底層邏輯
用戶體驗詞條-21.用戶體驗五個層面
藍盟觀察,移動辦公挑戰IT服務管理
互聯網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TAG:互聯網 | 夏季 | 視頻 | 移動互聯網 | 時代 | 短視頻 | 報告 | 聯網 | 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