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驗案——摘錄
07-16
1 、眩暈患者, 男, 55 歲, 教師。主訴:頭暈、目眩反覆發作 2 年余, 加重 1周。 患有高血壓病史 2 年余, 經服開搏通、速尿等西藥後, 血壓有所下降, 但頭暈緩解不明顯, 曾服補氣養血、平肝潛陽方葯, 效果不佳。平素血壓控制在:16O~190/ 90~ 1 10 m m Hg。現證:頭暈 目眩, 輕時眼花, 頭重腳輕感,重則如坐車船, 走路不穩, 兼有畏寒、肢厥、睏倦乏力, 胃納欠佳, 胸悶作惡, 舌黯紅, 苔白膩, 脈沉弦。西醫診斷:高血壓病Ⅲ級(極高危組) 。中醫診斷: 眩暈(陽虛水飲上泛夾痰瘀) 。治療維持原有降壓藥, 但應逐漸減量。中醫以溫陽利水為法。方用苓桂術甘湯合澤瀉湯加減:茯苓 30 g, 桂枝 10 g, 白朮20 g, 甘草 6 g, 澤瀉 15 g, 熟附子(先煎) 10 g, 乾薑 6 g, 党參 15 g, 法半夏 12 g, 蔓荊子 10 g, 砂仁(後下)6 g, 川芎 1O g。4 劑, 水煎服, 日 1 劑, 分 2 次服。複診:眩暈、納差、睏倦乏力、畏寒癥狀好轉, 但肢端觸之仍冷, 有少許胸悶作惡, 白膩苔 略化 。守前 方, 熟 附子量增 至12 g, 加 田七 片 ( 先煎) 10 g、黃芪 30 g。續服 4 劑, 諸症明顯好轉, 膩苔漸化,弦脈轉緩。共服 16 劑後, 患者眩暈愈, 四肢漸溫, 精神可, 納佳, 舌黯紅, 苔薄白, 脈沉微澀。 血壓趨於正常: 13O~140/ 80~90 m m Hg, 以健脾滋腎, 兼活血為主調理善後 。 (按):本案易被誤認為是氣血虧虛、肝陽上亢之證。前醫曾用補氣養血、平肝潛陽方葯, 效果欠佳。緣患者頭暈目眩,走路不穩, 肢厥怕冷, 舌苔 白膩, 脈沉等, 四診合參, 當辨為陽虛水飲上泛。陽虛水濕不化, 濕阻清竅, 故見以上諸症。治宜苓桂術甘湯合澤瀉湯加減。方中熟附子、桂枝、乾薑溫陽散寒;用大劑量茯苓、白朮、澤瀉、党參以健脾行水:法半夏、砂仁健脾理氣化痰;蔓荊子、川芎熄風活血止眩。此與仲景健脾溫腎利水治眩相類 。陽氣溫復, 運化之力復職, 則水濕之邪得以消除, 諸症也隨之消失。2、喘證患者, 男, 7O 歲, 退休工人。患者咳嗽、氣喘反覆發作 1O余年, 加重半個月。既往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病史 1O 余年, 半月前不慎受涼而致咳嗽、氣喘加重, 曾在某院以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治療, 經用舒氟美、安普索、先鋒Ⅵ膠囊等藥物, 但效果不佳。刻診:咳嗽, 氣喘,痰白稀易咯, 口唇輕度發紺, 納欠佳, 夜間因咳喘難以入睡, 大便干, 2 日 1 行, 舌淡, 苔薄黃, 脈浮數。查:T 37℃, P 100次/ mi n, R 25 次/ mi n, BP 120/ 70 m m H g。桶狀胸, 肋間隙增寬,胸部叩診過清音, 肺部聽診呼吸音粗, 呼氣延長, 雙下肺可聞及散在干、濕羅音。西醫診斷:①慢性支氣管炎:②慢性阻 塞性肺氣腫。中醫診斷:喘證 (外寒內飲) 。 治療以辛溫解表、溫化水飲。方用小青龍湯加味:炙麻黃、乾薑、炙甘草、細辛、陳皮各 6 g, 桂枝、五味子各 10 g, 法半夏、杏仁、白芍各 12 g, 紫蘇子、紫菀 、款冬花各 15 g。每日 l 劑。服藥 4劑後, 咳喘減輕, 食慾好轉, 大便正常。守方 4 劑後, 患者咳嗽氣喘癥狀明顯好轉, 但 胃納仍欠佳。前方去紫蘇子、紫菀、款冬花, 加党參 15 g、白朮 12 g、茯苓 15 g。8 劑後, 咳嗽氣喘緩解, 納佳, 精神可, 眠可, 二便調。 肺部聽診呼吸音稍粗,干、濕性 羅音 消失。 (按):本案為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咳嗽、氣喘反覆發作 10餘年, 素有痰飲內停, 因不慎受涼而誘發咳喘加重, 為典型的外寒引動宿痰之咳喘證。痰飲內蓄, 風寒引動, 寒水相搏, 壅遏於肺, 肺失清肅, 故咳喘、痰多稀白。舌苔雖薄黃, 但舌質為淡;脈雖浮數, 但按之無力, 均為陽虛寒飲內停之證, 故用小青龍湯加味。方中麻黃、桂枝發汗解表,桂枝、白芍調和營衛, 以治 「 外寒」;乾薑、細辛、法半夏、陳皮溫肺化飲;紫蘇子、紫菀、款冬花、杏仁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配五味子酸收斂澀, 散中有收, 以防肺氣耗散太過。外邪得解, 內飲得化, 肺氣得宣, 則咳喘 自平。本例治療關鍵在於溫化, 此乃仲景 「 病痰飲者, 當以溫葯和之」 之意。3、水腫患者, 男, 66 歲, 退休幹部 。主訴:反覆雙下肢水腫、腹脹 2 年余, 加重 20 d。患者 2 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下肢水腫、腹水, 水腫逐漸加重, 出現胸水, 呼吸困難, 曾在數家醫院診治, 抽胸、腹水化驗均未發現明確病因, 肝功 12項:G GT 168 u/ L, ALP 187 u/ L, 總膽紅素 23. 7 ~m ol / L, 直接膽紅素 13. 6 ~m ol / L;腫瘤 4項:CA125 205. 86 u/ m E;胸腹部 CT 增強掃描:肝左右葉多發性肝囊腫, 腹水征, 右側胸水。腹腔鏡探察:未發現腫瘤、結核等病變。在某院住院治療近2 個月, 出院診斷為:胸腹水病因未明。服用速尿、嗎丁啉、復方維生素 B 等, 效果欠佳, 水腫、腹脹日益加重。現證:雙下肢高度水腫, 腹脹如鼓、拒按, 尿少, 300~ 500 m L/ d, 氣短懶言, 畏寒肢冷, 口乾不欲飲, 納差, 大便干、量少, 舌淡黯, 苔黃厚、剝苔, 脈沉弦細。查體:面色萎黃, 鞏膜黃染, 蛙狀腹, 移動性濁音 (+) , 雙下肢腫脹 (+++), 呈凹陷性。西醫診斷:①多發性肝囊腫;②胸腹水病因待查。中醫診斷:水腫、鼓脹 (脾腎陽虛, 氣血瘀滯, 水濕內停) 。治以溫脾補腎、利水消腫、行氣活血。 方用真武湯、 五苓散合四逆散加味: 熟附子(先煎) 10 g,白朮、白芍、枳殼、豬苓、 大腹皮、香附各 15 g, 柴胡、桂枝、乾薑各 6 g, 澤瀉 12 g, 車前、茯苓各 20 g。每日 l 劑。4 劑後, 雙下肢水腫消退明顯, 腹脹、氣短減輕, 黃厚苔略化, 脈轉緩, 尿量增至 l 700~ 2 100 m L/ d, 大便轉軟, 1 次/ d。原方續進4 劑, 患者雙下肢水腫繼續消退, 無明顯腹脹、氣短, 尿量增至2500 ~2 800 m L/ d, 無 口乾, 但仍有畏寒肢冷, 納欠佳, 於上方加党參 20 g、田七片(先煎) 10 g。續服 4 劑後, 諸症明顯好轉, 黃厚苔已化, 舌苔分布均勻。後以健脾補。腎調理善後。 (按):本案為原因不明胸腹水。CT 掃描提示:肝左右葉多發性肝囊腫。症見:雙下肢水腫, 腹脹如鼓, 尿少, 氣短懶言,畏寒肢冷。系因濕熱久羈, 侵害肝脾, 氣機不暢, 瘀血阻絡, 日久致脾。腎陽虛, 氣化不利, 水液內停而成, 為虛實夾雜之證。脾陽不能運化傳輸水液, 腎陽不能溫煦蒸化津液, 加之氣血瘀滯,津液不布, 則水濕壅滯, 積於胸腹腔則為胸腹水, 泛溢肌膚則為水腫。一般認為苔剝是水濕壅滯、日久化熱傷陰所致。其實不然, 乃腎陽虛不能蒸化水液、津不上承而致。故用真武湯、五苓散合四逆散加味。方中真武湯溫。腎化氣利水合五苓散加強通陽化氣之力, 陽氣充實, 則氣化水行;加車前草、大腹皮以功逐水飲、利水通便。《 金匱要略》云:「 血不利則為水。 」故合四逆散、香附、田七片以行氣活血, 氣行則血行, 血行則水行。值得一提的是, 當便通, 尿暢, 胸腹水、水腫勢減後, 仍當培補脾腎、行氣活血, 但不可攻伐太過, 徒傷正氣 。4、雜證患者, 女, 68 歲, 退休婦科醫生。主訴:反覆寒顫, 發作有時 l 周。患者於半月前不慎感受外邪, 出現發熱(T 38. 6℃) 、惡寒 、口乾、鼻塞、流涕等, 經服感 冒葯及疏風清熱解表方葯後, 近 1周已無發熱, 但每 日午後 5 時及清晨5 時出現寒顫, 每次約持續 1~2 h, 寒顫後汗出, 以頭面部為限, 咽干, 口渴, 疲倦乏力, 便溏, 2 次/ d, 納欠佳, 舌邊尖紅, 苔白、中心微黃, 邊有齒印, 脈弦數。證屬少陽樞機不利, 脾胃虛寒。擬用柴胡桂枝幹薑湯加味:柴胡 12 g, 桂枝 12 g, 乾薑 6 g, 生牡蠣 (先煎) 30 g, 白朮 10 g, 瓜蔞皮 10 g, 黃芩 12 g,天花粉 20 g, 太子參 30 g, 茯苓 30 g, 炙甘草 6 g。每日 l 劑,水煎服, 每 日2 次。2 劑後症減, 寒顫持續 15 mi n。原方續進4 劑, 未再寒顫、汗出。 (按):柴胡桂枝幹薑湯源於 《 傷寒論》 及 《 金匱要略》 。 《 傷寒論》第 147 條云:「 傷寒五六 日, 已發汗而復下之, 胸脅滿微結, 小便不利, 渴而不嘔, 但頭汗出, 往來寒熱, 心煩者, 此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 《 金匱要略》云:「 治瘧寒多微有熱, 或但寒不熱。 」 劉渡舟教授講過:「 陳慎晉先生曾告之:柴胡桂枝幹薑湯治療少陽病兼見 『 陰證機轉』者, 用之最恰 。 」 劉老認為, 本方能溫寒通陽, 解結化飲, 疏利肝陽之氣 。大便溏薄在少陽病中反映出來 「 陰證機轉」 , 而為肝病、膽病由熱轉寒、由陽入陰的一個轉折點。本案少陽證見顫汗往來, 發作有時, 咽干, 默默不欲飲食, 脈弦數;太陰證見疲倦乏力, 便溏等。正是太陽病解, 邪入少陽, 兼涉太陰, 少陽與太陰並病, 所謂 「 陰證機轉」 已現。患者初時系感邪發熱, 醫者用疏風清熱等涼葯遏陽助陰, 故熱雖除而寒顫不解, 發作有時,示邪已入少陽。邪氣鬱結, 樞機不利, 故出現寒顫, 發作有時;陽氣鬱結, 周身不可出汗, 故見 「 但頭汗出」;口渴 、咽干為氣機瘀滯, 津不上乘之徵;患者素體脾胃虛寒, 故見疲倦乏力、便溏、納差。故用柴胡桂枝幹薑湯和解少陽、溫脾散寒,加四君子湯健脾利濕。方中柴胡、黃芩和解少陽樞機;桂枝、乾薑溫脾和中, 以行三焦;生牡蠣軟堅散結除滿;天花粉清熱生津止渴;瓜蔞皮寬胸理氣;太子參、白朮、茯苓健脾和胃利濕。諸葯配伍, 寒溫並用, 氣機樞轉, 諸症悉平。古人所謂 「 和其得當, 一劑神效」 , 誠非虛語也。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觀經四帖疏》精要摘錄(收藏版)
※強國摘錄(81)
※《文子》摘錄十守
※瑜伽摘錄
※《論語》摘錄
TAG: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