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禪修何為

版主個人微信號:newshiye_0624

禪修的究竟道場—生活

  大家為什麼要來禪修?生活中諸多煩惱拋不開,諸多愛恨放不下,諸多願景未完成,因此對佛陀的教育產生渴慕,發心而來,這是善的念頭,所以歡迎大家的到來。

  大家為什麼要來這裡禪修?世俗中多紛擾,多執著,多惡業,因此來寺廟求清凈、求解脫。這種想法代表了你追求理想生活的決心,代表你邁出了追求實相圓滿的第一步,也當然是好的。

  但是,禪修最終還是要回到生活中去的,你的煩惱來自哪裡,就要到哪裡去對治它;你的嗔怒起於何時,就要在那一個時刻看住它。菩薩就是這樣,他們在紅塵中修行,於金玉之前,不起貪念;於生死之前,不起妄執;時時處處,都能展現出喜樂的狀態。這才是我們禪修的終極目標。

  我們常常很抵觸一些事情,比如今天我不想上班,或者不想出差,但又不得不做,這個時候,往往就會陷入痛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是要繼續抵觸呢?還是選擇接受下來呢?我們建議你敞開自己的心,轉變一個思維的向度,把這些事情接受下來,而不要在抵觸它們的同時,使你的心長期處於糾結、扭曲的狀態之中。

  我們說,人的習慣,都是無量劫以來積累下來的情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改變的。人都喜歡安逸,都喜歡偷懶,都喜歡不變,都喜歡享受,諸如此類的習慣,很難改變。但是一旦今天你發了願來到這裡,開始了禪修,我希望大家把禪修的習慣帶回生活中去,在一點一滴中體會禪修,在一朝一夕中堅持修行。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生活,觀照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即使在拖地的時候,也喜樂地覺察自己,把心投入到你所做的事情上,你所展現出來的狀態,你所面對的對象所呈現的狀態,都將有巨大的改變。

  人生是由許多個過程組成的。很多人相信有臨終回憶,在每一個人生命的最後時刻,許多事情都會像走馬燈一樣在眼前經過,一個個類似於斷片的回想,構成了人自以為長久的一生。我們應該要領悟到,既然人生只是一個過程,那麼昨天已經過去了,明天還沒有來到,今天、當下就是你最重要的時刻,不能安住於當下的人不僅沒有回憶,而且沒有未來。難道你希望自己最終的回憶中只有消磨時光、四處徘徊、花天酒地而已嗎?

  因此,我們說,禪修要我們專註於當下。以當下為基點,守望未來。

  在生活中,不僅放逸行止、馳目遠方是我們需要修正的行為,對於有局限的、狹仄的心量的修正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人以我為思考問題的中心,以自我為衡量是非的法度,因而常常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情況。他們會認為這樣就是實現了自己,獲得了利益。而實際上,不注重團隊,只注重自我;不注重客戶的利益,只注重本公司的利益等等,這些狹隘的思維方式都會使人陷入事業的囹圄之中。很多人來問我,為什麼我的事業總是停步不前,總是不能夠做大做強?我就會問他:「你的心量是否打開了呢?」因為只有當你的心無限大的時候,事業才能發展起來。

  人們固有的思維其實來源於人固有的生活方式,它反映了人們追求恆定,不希望改變的心理。昨天我喝了牛奶,就希望今天、明天還是喝牛奶,不想去更換它。而實際上,人的身體需求是多樣的,它要求我們能夠按照一定的規律來更新自己的習慣。如果某個人堅持吃某一種東西,經年累月,他身上會產生相應的病況;如果想要治療,改變生活方式就是必要的。雖然,改變的過程時痛苦的,但是一旦改變過來,人的健康就會有很大的變化。

  人際交往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哪一個人給你的感覺最不舒服,你就最應該去接近他,與他磨合。在這個過程中,你就能學會包容、理解、接受,一旦學會了這些,你的人生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什麼觀音菩薩度一切人,為什麼她救苦尋聲,哪裡有難就出現在哪裡?正是因為她消除了有分別的心。因此,她不會仇富,也不會疾惡,她不揀擇度化的對象,這要對方向她求助,她就會去度化他;而且按照不同的對象,變化出不同的法身來勸說他、度他。我們可以想見,菩薩在修成正果以前,一定也會遇到千姿百態的世人,一定也有喜歡的、不喜歡的分別。但是,在修行中,這些分別漸漸地消失了,這就是因為包容、理解、接受的緣故啊。

  所以我們說,一個人想要成功,需要朋友;一個人需要獲得更大的成功,則需要敵人。敵人是什麼?就是逆增上緣。這種緣分其實是非常寶貴的。我們在確定一個敵人之前,最好先衡量一下,這個人是全民公敵呢,還是他僅僅只是我的敵人,卻還是有自己的家人朋友。如果是後者,那麼我們應該要看清,許多過節、敵意其實是由我們自己造成的,因此,也應該由我們自己來打開。

  我們的心量一旦打開,不再受到有限格局的束縛,則一切起伏不定、是非我執,皆能消泯。這就是我們在生活中需要修行的地方。

禪修的根本指向—自性

  我們為什麼說,在佛的心目中,這個世界是圓滿的;在眾生的心目中,這個世界時污濁的呢?我們對於世界的觀覽,實際上正是我們內心的鏡像,心如何,則世界如何。

  正是基於以上的觀念,禪修主張向內修行,要修佛,實際上是要修心。也是因此,佛學被稱為「內學」。它要求我們「明心見性」,要求我們了悟「自性」。

  佛陀從前問弟子:「你七八歲的時候見到恆河是什麼樣的呢?」弟子說:「與現在的沒有什麼兩樣。」佛陀又問:「那你想像一下,你七八十歲的時候,恆河又是什麼樣子呢?弟子說:「恐怕還是這個樣子吧。」

  弟子的回答符合我們一般人的常識,也是真心的回答。因為與恆河比較起來,我們的生命是非常短暫的,恆河的運動生滅過程比我們的個體生滅過程要漫長得多。所以,它看起來似乎是不變的。但是通過常識,我們又知道,這個世界是運動生滅的。沒有變化,就沒有四季更替,沒有生老病死,沒有地殼的產生,地球也永遠不會毀滅。既然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化,那麼恆河作為世間色法之一,怎麼會不動呢?它一定也是有生有滅、流動不居的。如果我們不能夠從變化的角度來看問題,而不能從更加高遠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一直流於表象的層面。那麼就真的像佛陀開示他弟子的一樣:「如果你看不見恆河的變化,那麼年歲的增長便是徒然衰老、走向死亡,而你的靈覺並沒有得到增長。」

  佛陀通過這段話開示我們,如果我們來到這個世間,不從靈性的角度上來提升自己,修證自己,那麼就如同是枉來一遭,兩手空空地歸去,一無所得。作為一個修行者,一個智慧的追求者,如果我們每天都在生活中思考、總結,那麼我們的靈性就會得到不斷地增長。

  為什麼很多人一輩子看了很多書,到頭來還是書歸書,你歸你呢?作者是作者,讀者是讀者呢?作為一個真正善於讀書的人,應該要用作者的每一句話來觀照自己的生活,時時追問自己:「我有沒有起過那樣的念頭?我有沒有像他所說的那樣做?」如果我們不能這樣去思考,那麼讀書對我們而言又有什麼益處呢?我們僅僅了解了某人的思想,某人的做法,與你的生活相去甚遠,那麼讀書不過是裝點門面而已。

  這樣的人我見過很多,幾十年如一日地讀書,到頭來書並沒有對他的生活產生任何的改變。而另一些人,卻會因為一個偶然聽到的故事、一句話,而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原有的生活軌跡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是因為後者不斷地把聽到的話落實到生活之中,不斷地衝擊和實踐,因而從這一句話中收穫了至多的益處。這才是有善根的人,有智慧的人。

  我們禪修,就是要使自己的心安定下來,使心靈在安靜平和的狀態中去欣賞生活,包容接納生活中的一切。也即是讓我們的心在禪修中與我們的身體共存、對接,這時我們就可以從生活的任何一個角落中尋找到快樂。

  因此,對於生活的每一種狀態,我們都要學會接納。就像扎西姆多多的那首著名的詩中所唱:「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舍不棄。來我的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默然相愛,寂靜歡喜。」愛恨情仇,不管你在意或者不在意,拒斥或者逃避,它們總是住在那裡,生而在此。

  其實,幸福和光明時時籠罩在任何一個人的身邊,但是許多人往往只能見到黑暗和污濁,以此認為光明遠離了他,這是不正確的知見。就像我們現在把窗帘都拉起來,屋裡面一片漆黑,這個時候你說光明遠離了你嗎?它不是還在你的近旁嗎?只是因為我們的心把它遮蔽了起來,我們的眼睛見不到它而已啊。

  光明、幸福、理想、快樂的人生實際上都在我們的身邊,它們從不缺席,只留待智慧的眼去發現、照見而已。

  我們對待生活中的不順遂,應該要學會轉向,學會積極地面對,學會放下陳見,學會洞見真理。我們之所以會一再覺得別人不好,那還是因為我們用自己為尺度在世間生存。當我們只有一隻手的時候空空如也,發不出聲響。但是當加入另外一隻手的時候,我們便可以拍擊出掌聲。掌聲不是由哪一隻手獨自發出的,因此我們應該善於從自己的那方面來覺知你所謂的挫折與過失,而不應該總是手執利劍,揮戈他向。我們應當要時常提醒自己:「人責人,天翻地覆;人贊人,天清月明。」

  我們禪修,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當我們在生氣的時候要及時覺知自己內心的嗔火燃燒起來的那個剎那,看住那個剎那,看住你的嗔火,隨時調息,隨時修正。

禪修的基本規律—因緣

  我們常說,世上的一切色法皆是因為因緣和合而形成,因緣離散而消失。這是宇宙運行、萬物生滅的一個基本規律。

  佛教有三世因果偈云:「富貴皆由命,前世各修因,有人受持者,世世福祿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因果皆由自修。你今天種什麼因,明天就得什麼果。

  前幾天有一個男孩子來找我,告訴我說,和他談了七八年的女友突然告訴他,要和他分手。他覺得很難過,沒有辦法接受。我問他:「為什麼那個女孩子要和你分手呢?」他說,那個女孩子以前也很婉轉地和他提過很多次意見,關於一些他的缺點是她無法接受的。但是他一直沒有注意,直到女孩子提出分手的那一天,他才覺得十分懊悔。這也是因果的緣故,一件事的結果在產生以前有一段量變的過程,如果你不能夠在量變當中及時扭轉,等到質變一旦發生,再想挽回就會很困難。我告訴他:「如果真的想要扭轉分手的結局,想要挽回那個女孩子,那你今天開始就要種好的因,敞開心扉,把你所有的心裡話說給她聽,並堅持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

  佛教告訴我們因果不是迷信,而是一種基本規律。如果你的肚子餓了,那就是由於之前沒有吃飽造成的,要想改變餓這個事實,就要靠你現在自己去吃飯。吃飯這件事,別人不可能幫你完成。別人吃了飯,你沒有吃,也一樣還是餓。這就是說,要得到什麼果,都要依靠自己來種下前因,不能妄想依靠別人來完成。

  在生活中,我們要想家庭幸福、工作順利、人際關係和諧,都要學會種善因。試想你總是在家庭中嘮叨、抱怨、爭吵,能獲得幸福嗎,家庭能是溫暖的嗎?只有當你在家庭中投入了多少和諧、美滿的因子,才有可能收穫你所預想的幸福。

  有一點很重要,人活著要弄清自己人生的大方向,要知道自己最終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如果在不明確大方向的前提下,營營碌碌地追求,那即使得到了很多,也還是不會感到滿足。賺錢本來是為了讓生活過得更加輕鬆快樂的,但是往往在賺錢的過程中,人們容易迷失自己,將金錢作為自己生存的目的,這樣就會把生活弄得一團糟:夫妻不和、兄弟反目、朋友斷交,多是因為金錢在作怪。這樣值得嗎?當你回想觀照,是不是因為錯把手段當成目的而失去了原來應有的快樂呢?

  《知道》這本書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農場主,養了一頭驢。這頭驢辛辛苦苦地拉磨,十年如一日,使它的主人有了房子、車子、妻子、孩子和票子。當這些都具足的時候,農場主就覺得這頭驢是最大的功臣,應該讓它早點退休,讓它也看看陽光,嘗嘗青草,過舒適的生活。他就把驢從磨坊里拉出來,拴在外面的一棵大樹上,讓它吃草。哪知道他剛把驢拴好,驢就又開始圍著大樹轉啊轉。他又解開繩子,讓驢來到野外的草地上,可是驢又馬上跑回了磨坊,繼續埋頭拉磨,一刻不停。仔細想想,那些只會工作的人,那些不斷向外追求的人,和這頭驢是不是很像呢?

  還有另一些人,也在追求的過程中忘記了本來的自己。文學作品中常常會描寫一些吝嗇鬼的形象,俄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果戈理在小說《死魂靈》當中就集中刻畫了數個超級吝嗇鬼的形象。他們都不缺少金錢,而是缺少人性。而藝術實際上還是來源於生活。我曾經在報紙上看過這樣一則社會新聞,一個私企的老闆居然在十幾個平方米的宿舍里安排了將近十對夫妻同住,自己卻擁有好幾幢別墅,好幾台逾千萬的跑車。依靠這樣的方式聚斂而來的錢財,即使再多,想必也不能夠得到多少快樂吧。與其讓這些職工詛咒你,毀壞你的福德,為什麼不多給予他們一些東西呢?要知道,只有無量的付出,才能廣種福田。

  一個能成就大事業的人,不會在小的事情上斤斤計較。他們懂得不斷地付出,他會把身邊的人都不斷地扶持起來,後來他身邊的人就成為他最有力的支持者。

禪修的要妙法則—四攝

  四攝是佛教中教導眾生往來必須要遵守四條原則。它們分別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佛教用者四種方法來引導我們的生活。

  什麼是布施呢?佛教認為,布施絕不僅僅是予人錢財。佛陀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個僕人。那個人問佛陀:「我很貧窮,但很想做成大事業,應該怎麼做才可以呢?」佛陀說:「你要學會布施。」僕人不解:「我一無所有,用什麼來布施呢?」佛陀開示道:「當你跟我說話,可以用溫柔的語調來布施;當你與人相見,可以用微笑來布施;當你身強體健,遇到老弱病殘者,可以用自己的力氣來布施,幫助他們提攜重物。一切念想行為,都可以去布施。如果你能夠做到時刻布施,你的成就自然就來了。」

  很多人喜歡在火車上搶座位坐,實際上當你坐下的時候,應該要感到,這個位子不是我的,而是留給最有需要的人的。即使我買了這張座位的票,而別人仍然站著,那你坐一會兒,休息夠了以後就應該讓別人也來坐一會兒。這個社會實際上是一個團體,不要認為那個地方是你買下來的,哪樣東西是你所擁有的,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

  我上次去日本,讓我很有感觸的一幕就是無論在哪個公共場所,只要有一點別人剩下地垃圾,日本的國民都會連同自己所帶來的垃圾一起處理掉,大家都自覺得這樣做,所以那裡的環境非常乾淨。有一個日本的民眾,身上帶著很多的東西,在扔垃圾的時候沒有注意,就把垃圾扔在了桶外,瓜子殼散了一地。這時他非常緊張,馬上蹲下來一個一個撿起來扔進垃圾桶。這一幕,真的很讓我感動。這就是一種功德。

  有些人喜歡在公共場合里抽煙或者在安靜地餐廳里大聲講話,這實在是不恰當的行為,會破壞你自己的功德和修行。大家來到寺院,我們都會要求在禪房、餐廳必須止語,吃飯的時候把食物送進口中以後要閉上嘴慢慢地嚼。這都是生活中最基本的禮儀。現在,我們的學校對於基本禮儀的教導實際上非常不夠,反而總是注目著分數、升學等等。如果不懂得為人處世的基本禮儀,那智商再高也是枉然。

  布施甚至可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發展。試想如果那些做企業的人總是偷稅漏稅,不願意布施,是不是會影響舉國之計?

  如果有很多人連飯也吃不飽,衣服也穿不暖,你有一千萬的跑車,你敢開出去嗎?你敢住在一千平方米的房子里嗎?所以,當我們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而別人很窮的時候,你就一定要想盡辦法來幫助別人,這樣你的生活才能過得更加安心,社會也會更加得和諧。

  報紙上說,有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他沿路問別人要飯吃,別人都不給他飯吃。他實在是非常餓,最後就用身上所有的錢去買了一把刀,去捅沿路的人。他本來只是想吃飯而已,可是當他瀕臨絕望的時候,就採用了復仇的方式。誠然,我們可以批判這個小男孩的殘忍,可是想一想,他又是多麼可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惡果出現呢?就是因為人們缺少一顆布施、寬容的心。

  如果我們能夠去幫助別人,用自己的能力來布施的話,實際上很多矛盾都可以消除。如何讓我們的心變得越來越寬廣呢?簡而言之就是兩條:第一,讓自己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思想越淡越好;第二,讓自己付出、奉獻的心越濃厚越好。

  第二,愛語。愛語就是用發自內心的語言去幫助一些人,度化一些人。愛語不一定很動聽,如果對方有缺點、過失,我們應該要用愛語來勸勉他。當然,有的時候,用愛語來說服別人,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這可能是方法的問題。所以觀音菩薩就會用各種化身來普法。如果對方是個農民,她就會化作一個農民,和他聊聊種地、收成等等,這樣對他普法,他就會更容易接受。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你要是總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的頭上,那就很難使孩子信服。今天孩子可能還小,所以他要靠你來生活,才勉強服從於你,但長久看來,並不一定有效。你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時,你就會發現,孩子的身上也有很多的優點值得學習,不足的地方你再加以引導。

  愛語並不是用虛妄的語言來使對方愉悅。如果是虛假的語言,對方是不會敞開心扉來接受的。讚美別人的時候要真誠,不要以不實際的語詞來與別人對話。

  第三,利行。利行就是不斷地做有利於別人的事情。利行在很多時候都是一個布施的行為。要學會用行動來利益家人、朋友、國家,絕不做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情。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基本的底線你要去維護和遵守。比如說,夫妻吵架的時候,哪一些語言可以說,哪一些語言會傷害到對方,就千萬不要說。不要動不動就說要分手、要離婚,這些話說多了,不會有好的結果。

  最後一點,就是同事。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有一種整體意識與全局意識。對於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我們都要把它們當作是自己一樣來愛護,不要通過貶損別人、破壞環境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目的,而要以同事心來對待一切,不應當升起分別的心來。

禪修的進階之方—切磋

  今天的課程作為關於禪修的一個簡短的導引,就講到這裡。

  接下來的時間,留給給位同修提問。在禪修中,互相交流切磋,是非常重要的。

  同修一:請問師父,學佛和佛學有什麼區別?

  法師:學佛是以佛陀為導師,向他學習。學習他的思想,更要學習他修行的方法。佛學以佛教思想為學習的藍本進行學習。前者偏重於修行,偏重於實踐;後者偏重於思維,偏重於理論。但是從古至今的一切理論家,還是希望自己的理論能夠運用到實踐當中去。

  實際上佛學的真正內涵也是要落實到學佛的實踐當中去。正如我們在第一部分所說的,禪修的究竟道場還是要復歸到生活當中,要在日夜之間,在飯食之間,在呼吸之間,時時修行,這才是根本的。

  同修二:禪宗中有開悟的說法,我們是不是真的都能夠開悟呢?是不是頓悟要比漸悟更加可貴呢?

  法師:開悟不是一種很神秘的體驗。孔子說:「吾一日三省吾身。」通過反思來覺知自己的不足與過失,然後用自己的行動去修正它,這就是開悟。時時處處都能覺知修正自己的不足,這是小悟。那麼大悟又怎麼得到呢?不是說,聰明人大悟、頓悟,普通人小悟、漸悟。大悟是在小悟的積累中得到的,沒有漸悟的過程包含在內,是不可能得到頓悟的。

  大家都知道慧能法師頓悟空性的偈子。一般人會認為這種頓悟就是比漸悟要高明。實際上,只要我們對慧能法師的生平稍加註意就會知道,在他頓悟以前,也經過了漫長的修行過程。

  有的人今生要聰明一些,我們將這種智慧稱為「夙慧」。意思是經過無數世的積累而形成的智慧。那麼,想要來世更加智慧應該怎樣做呢?今生就要多多思考,多多修行。

  同修三:現在外面有很多很多的導師,每一個都說自己非常厲害,能夠幫助你很快進步。請問師父,我們怎樣選擇導師呢?

  法師:怎樣選擇導師,這要問你的內心。這個導師給你的感覺與那個導師給你的感覺一定會有差異,根據自己內心的訴求與信任來選擇就可以了。

  我們說,佛是圓滿的。但是,當我問一千個人,什麼是圓滿?他們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這就說明,圓滿在每一個人心中也是不同的。所以,我們不主張向外在世界追求和問詢,而提倡向內修行,修行你的自性覺知得到的東西,觀照和修正自己的念頭與行為。

  祝願每一位同修都能夠在禪修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內心對於圓滿的覺知,並向著這個方向去堅持,最終達成自己的圓滿境界。

推薦閱讀:

禪修前行(三)
為什麼阿迪亞香提是我最喜歡的靈性導師
南傳禪修日記-唐聖傑
如何禪修?
永嘉禪修班講記之二·外在五種條件——具五緣

TAG: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