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填詞沒了靈感?不怕,讓王昌齡來告訴你怎麼做

王昌齡,字少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名,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想必很多愛好寫詩填詞的朋友都遇到這種情況:無論你怎麼抓耳撓腮,搜腸刮肚,就是寫不出一個字來。造成這種狀況,無外乎兩種原因,第一種是積累的不夠,這不是本文要說的話題,第二種是找不到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沒有靈感。

那麼在寫作實踐中,如何能自覺地去撲捉靈感呢?古人在這方面也有比較全面的闡述和經驗。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有「七絕聖手」、「詩家天子」之稱,在他的《詩格》中有很具體的經驗總結:

詩有三格:一曰生思 。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尋味前言,吟諷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於象,心入於境,神會於物,因心而得。

在這裡,詩人實際上指出了激活靈感的三條途徑,也就是所謂的「生思三法」。

第一種方法是寫不出時不硬寫,可暫且先放一下,讓神思得到休息,養精蓄銳,在偶然中獲得創作的靈感。明代胡應鱗《詩藪》雜編卷四載有一詩壇掌故:南唐先主李弁一日夜半聽人撞鐘,命人把撞鐘人抓來,一問原來是他寫了三句詩,第四句卻一直未得,這天忽然得句,興奮異常,半夜躍起撞鐘,使全城人皆驚。李弁是後主李煜的祖父,也好詩文,遂命僧人誦之,曰:「徐徐出東海,漸漸上雲衢。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寫的是《月》詩,李弁喜,遂釋之。這正是偶然得句的例子。

第二種方法是在寫詩時,吟誦前人的名作佳句或相關題目之詩,以引發靈感。這是一種「啟發式」運思。謝榛《四溟詩話》卷四也說:「或造語弗就,勿令疲其神思,且閱書醒心,忽然有得,意隨筆生,而興不可竭,人乎神化,殊非思慮所及。」據說古代詩人作詩前大都要誦讀詩書。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開篇幾句,就是受到隋煬帝楊廣的同題詩句的感發而成的。楊廣《春江花月夜》的開頭云:「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隨月去,潮水帶星來。」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開頭正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此粗看似是化用前人詩句,然而作為詩之開篇語,則是極有可能受到楊廣詩的感發所致。

第三種引發詩人靈感的方法叫「取思」。即是詩人以積極的創作心態,從大自然和社會人生中獲取詩思的感發。通過心入於境,思與境偕,從而觸目興懷。這就是我國最傳統的感發理論。比如,陸機《文賦》:「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劉勰的《文心雕龍。物色》云:「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這裡又有兩層意思,一是當文思枯澀之時,應充分調動自身的積累,人心游萬仞,讓紛繁的物象激活思緒;二是瀏覽外界物象來獲得詩思。例如明代的謝榛就以為寫詩不必先立意:「詩有不立意造句,以興為主,溫然成篇,此詩人之入化也。」這一獲取靈感的方法是寓目有興即書,有佳句後再使之成篇。謝榛曾對遠山忽作《對西山》詩云:「好山俱在目,樓上坐移時。碧樹已佳侶,白雲非遠期。心閑聊對景,興到別成詩。操筆有常變,兵家韓信知。」(《四溟詩話》卷四)此詩即是因觀山而興,詩中的「心閑聊對景,興到別成詩」,就是這種寫作方式的體會總結。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佛教頭條

vipp779

佛語本是道,多一些些感悟和平靜。

疾苦在身,宜善攝心,不為外境所搖,中心亦不起念。

推薦閱讀:

《王昌齡詩全集》【唐】 王昌齡  
《青樓曲二首》王昌齡唐詩鑒賞
從軍行七首 (其二)王昌齡
大唐傳奇:死於非命的王昌齡
王昌齡的邊塞詩與盛唐氣象

TAG:靈感 | 填詞 | 怎麼 | 王昌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