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與東南亞

導言

創立於漢朝末年的道教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文化。道教文化集中國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文化尊道貴德,重人貴生,其中一些思想在幾千年的文化發展中已演化為民間世俗,成為勞動群眾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其影響力也早已走出國門。今天的人們可以在義大利一個偏僻的小鎮卡塞塔、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在葡萄牙的葡萄山谷、在印度尼西亞三寶壟市、在美國城市洛杉磯、在越南河內的別墅、在哥斯大黎加的遙遠一隅以及更多地方找到道教文化的蹤跡。

道教在東南亞地區的傳播,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據葛洪《神仙傳》和牟子《理惑論》等書記載,這一時期有許多漢人避亂去交趾(即今天的越南)傳播「神仙辟穀長生之術」。至隋唐時期,道教傳入真臘(即今天的柬埔寨)。《隋書·真臘記》記載:「其喪葬……僧尼、道士、親故皆來聚會。」「多奉佛法,尤信道士,佛及道士並立像於館。」在古代,由於交通不便利,道教的傳播主要限於我國的周邊地區。鄭和下西洋以後,道教在東南亞逐漸散播開來,華人華僑將道教等中華文化帶到了南洋,逐步完成了中華文化在東南亞的落地生根。其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由於華人華僑相對集中,交通便利,已成為當代的東南亞道教傳播中心。

近30年來,東盟各國紛紛出現專門的道教研究機構和群體。新加坡道教協會自1990年成立以來,致力於弘揚道家道教文化,推動道教在世界範圍內的弘揚,引領18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多個道團,共同啟動「道教節世界慶典」活動。

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倡議將2014年確定為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為中國—東盟關係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撐,增進人民了解和友誼。為此,湖南省外事僑務辦公室和湖南省教育廳積極作出回應,以中南大學為依託,整合省內多家高校、研究機構和省政府外事部門的資源,創建省級研究智庫——湖南省東盟文化研究與交流中心。3月9日—11日,由中心主辦的「道教在東盟各國的傳播高峰論壇」在湖南長沙成功舉辦。國家外交部和文化部領導給予指導與肯定,將本次論壇納入「2014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的活動框架。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台灣、中國大陸等地道教研究學者50餘人出席了本次論壇。

與會專家學者共同希望,本次論壇能夠促進道教文化於當代世界的弘揚,推動世界文化的多元發展和人類的和平與進步。經過討論和協商,與會學者發表了《促進道教文化的海外傳播——長沙共識》。指出:承繼著中華先賢之智慧的道教文化伴隨遊子走出國門,得到諸國智者的青睞,已在海外落地生根,成為溝通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地文化的橋樑。道教尊道貴德、崇和尚柔的宗旨啟迪人類以非暴力手段化解矛盾,消弭爭端,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兼收並蓄、寬容不苛的胸懷有助於各國各族相互尊重,和諧相處;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儉嗇寡慾、抱朴守真、無為而治等道學智慧早已被海外有識之士應用於心理保健、養生醫學、環境保護、行政管理諸多領域,推動著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的對話。道教文化與海外各地族群和社會文化交流互動,為當地社會福利與文化發展添磚加瓦,不僅豐富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亦促進中華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汪洋。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互動中,道教文化獨具吐納百川之勢,可望成為宗教對話與文化融通的基石,它源於中華,屬於全球,造福人類。與會學者呼籲:應當立足於道教文化原有的在地性,推動道教文化與世界文化的融通與互動,弘揚道教文化之智慧,應對今人生存的嚴峻挑戰,促進人類的共生、共長、共存、共榮!

本刊摘要發表本次論壇部分學者論點,以饗讀者。

清代南洋道教的歷史真相

從歷史來看,清代南洋道教是邊陲經驗,也是國際經驗。整個南洋道教,需要放到南洋歷史的具體演變脈絡中解讀,才可能看出真相。

明末清初的南洋道教,原本是由定居或游旅於南海諸國的華人所傳承下來的。這些華人也正如中國大陸先民一般,並不一定執著於純粹道教信仰。他們的思想意識更多是受到宋明以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觀念影響。正當清朝由順治到宣統的漫長統治期間,南洋的道教信仰者其實也經歷著地方歷史演變對他們的影響。

最初,在南洋落地生根的華人先民多是自認明末遺民,「反清復明」的號召,足以神聖化與合理化他們集體分散到「前明諸藩國」,有組織地開拓墾荒,以後又陸續接應更多下南洋的華人,壯大隊伍,開拓更多新地區。隨著形勢的變化,後來下南洋的華人,就不可能僅僅是歷年起義失敗南撤的隊伍,還包括許多逃災害求溫飽的老百姓,以及以「賣豬仔」等各種形式南下的契約勞工。無論南洋華人或南洋道教,不僅面臨著南海諸國異文化的挑戰與重新適應,同時又面對當地宗主國即英國政府或荷蘭政府,面對居於主流勢力的西方文明的衝擊。所以,東南亞道教其實是最早面對異文化的道教,它對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歷史是有貢獻的。華人華僑將道教等中華文化帶到了南洋,進而完成了中華文化落地生根的任務。東南亞各國的道教徒具有落地生根與飲水思源的雙重認同,維護了華人文化和東南亞文化的和諧共處。因此,中國與東盟交往,道教可以發揮一個很重大的作用。

我想強調的是,東南亞的道教是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在很多其他文化的圍困之下成長的,所以,中國學者應該多一點對東南亞道教的理解,支持東南亞道教的獨立發展並加強東南亞道教與中國大陸的正常交流。

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就在東南亞,就在東南亞的神廟,它們是中國提升文化軟實力的現成載體。現在的問題是,中國人以及東南亞人,如何共同利用這些載體來完成交流。(馬來西亞道教學院董事會主席王琛發)

「借力弘道」建設東盟共同體

所謂「借力弘道」,即是立足於東盟各國道教文化原有的在地性,藉助當地道教徒之力以弘揚道教文化之思想精華。東盟各國的道教(包括民間信仰)與中華文化血脈相連,在推動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過程中,這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隊伍。「借力弘道」具有接地氣、時效長、節約成本等特點,是傳播中華文化便捷的通道。但此前東盟各國的道教(包括民間信仰)較多涉及「用」或「術」的內容,較少關注「道」及其相關哲理,而文化的高層次傳播是哲學理念特別是價值觀的傳播。如何結合東盟各國社會文化的現實需要發掘和弘揚道教文化之哲學智慧,這是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推進東南亞地區和平發展的重要課題。

目前,東盟各國正致力於建立東盟共同體,如何促進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差異甚大的成員國之間和睦相處,如何既保持各國在政治經濟上的主權、獨立和文化特色,又建構起東盟共同體的身份認同?這是東盟各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在這方面,以貴和尚柔、兼收並蓄而著稱於世的道教哲學智慧可望從多個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第一,道教貴和尚柔,主張「報怨以德」「柔弱勝剛強」「不以兵強天下」,這些原則立足於用非暴力手段特別是柔性的力量來消弭矛盾,以慈愛之心包容對方,化解戾氣,有助於化解爭端,維護東盟地區的和平穩定環境。第二,道教將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皆視為以「道」為最初本源和內在支配者的有機統一整體,主張尊道貴德,既要尊重共同的「道」,又要崇尚「道」落實於萬事萬物的特性——「德」。這一理念體現出「一」與「多」的圓滿統合,與東盟共同體所追求的「統一的多樣性精神」不謀而合,有助於促進構建東盟身份認同意識。第三,道教認為,物各有性,「萬物之性,各有分度,不得相干」,明確地表達出保持獨立自主、尊重獨特個性,反對干涉的主張,這對於維護東盟各國所追求的尊重獨立、主權、民族特性和保持獨特的文化遺產多有啟迪。第四,與以上思想緊密相聯的是兼收並蓄、寬容不苛的胸懷,這一思想體現出文化多元的價值取向,它啟示今人,不同的個體、族群、文化和國家皆應當共生、共榮,而不應輕視、仇視或排斥他者,這對於東盟共同體建立「包容和諧社會」的目標亦具有積極意義。

中國和東盟各國的同道需要共同努力,「由用及體」,「以術弘道」,共同弘揚道教文化中這些穿越時空之智慧。如此,將有助於推動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深化中國與東盟各國的交往和文化上的互動,促進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進步。(中南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呂錫琛)

從散漫走向制度化

——道教在大馬的傳播

馬來西亞華人奉事最多的神靈,大多數可以劃入道教,只是其表現形式常混同於一般的民間信仰。

在大馬,道教的神靈,是民族精神的載體,道廟是華人信仰及華人社區的象徵,是華人與同一國度里其他種族區分的重要標誌。然而,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信仰對象,卻長期來沒有全國性的聯合組織。該國有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的全國性組織,卻沒有道教組織。這與道教所承當的角色很不相稱。在現代社會裡,任何宗教要想在社會上立穩腳跟、壯大自己,走制度化發展的道路恐不可避免。直到1995年,才有「馬來西亞道教教義公會」,獲政府批准成立。其主席是「茅山教」教主總壇李天師。不過,這一組織未得到該國道教界的普遍響應。差不多同時,成立了馬來西亞道教總會籌備會,1997年,大馬華人政黨馬華公會,積極支持並直接推動了總會的成立。該年11月上旬,馬華公會主辦、馬來西亞道教總會籌備委員會協辦了一次「道教研討會」,邀請中國的陳耀庭、劉仲宇和新加坡的一位教授主講。實際上這一研討會造了聲勢,也普及了若干道教知識。此會於同年獲馬來西亞政府內政部正式登記。該總會的宗旨獲得各州道教界人士的贊成、響應。由此道教作為整體在社會上發出的聲音,更加有力,對華人文化在該國的影響,有一定推動。

在道教聯合總會成立之後,同時或稍後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道教組織。這些組織、團體的出現和運作,對於道教有序地朝著制度化方向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只是以後會怎麼樣變化,還值得關注。(華東師範大學明道道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劉仲宇)

道教與國際接軌:我們做到了嗎?

新加坡道教協會自1996年農曆丙子年二月十五舉行第一屆新加坡道教節慶典慶祝道教節以來,一致努力推動「道教節」。至2011年,成功聯合世界18個國家100多個道團在義大利成功啟動「道教節世界慶典」。道教節世界慶典以「道通天地,德化萬物」為主題,以四大宗旨作為弘揚目標:

⒈團結全世界道教徒認同「道教節」,於此二月十五「道教節」大日子共同歡慶道祖太上老君(老子)聖誕。

⒉鼓勵全世界道教徒定期於每年二月十五日齊聚道教聖地/老子故里朝聖。

⒊把道祖老子《道德經》教誨傳播全世界,教化眾生、德化萬物。

⒋弘揚道教至全世界,爭取「道教節」有朝一日被公認為法定假日。

將農曆二月十五太上道祖誕辰列為節慶並不是一個新的典故,早在一千多年前(746年)的唐朝已經存在,並且列為全國假期。以今年2014年計算,1268年前的老子誕辰日已經是中國的假期。到了宋、元、明、清各朝都有慶祝太上道祖誕辰日的記載。

世界五大宗教的主要慶典如基督教與天主教的耶誕節、伊斯蘭教的開齋節、佛教的衛塞節(佛誕)、興都教的除妖節等,都受到重視與認同,在許多國家都有被定為法定假日,唯獨源生於中國本土宗教的道教沒有被認同,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接受它成為法定假日。希望世界各地道教徒能夠團結起來共同認同「道教節」,我們期盼道教節能夠落實至全世界一起歡慶,並祈望此大日子有朝一日能夠像其他宗教節日般被公認為公定假期。我們期盼這一節日能夠擴大至全世界的道教團體共同慶祝及舉辦大型活動,把道祖老子的三寶「慈、儉、不爭」的教誨傳播至全世界,把道化傳授給更多的民眾,讓道祖感應全世界人民「以和為貴」以達致宗教和諧、世界和平。(新加坡道教協會會長李至旺道長)

東南亞道教文化的特質

道教文化主張「天生化育」「性本自然」「道理乾坤」「德懷虛谷」,為人類應對二十世紀以來的全球性危機帶來了「用之不竭」的東方智慧。隨著中國的當代崛起,國際道教研究更是出現前所未有的發展和繁榮,一躍成為「漢學中的漢學」。

中國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數千年來,道教各派以及媽祖、呂祖、關公、八仙、玄天上帝、太上老君等道教信仰在東盟各國得到廣泛傳播。從文明交往的角度看來,傳承是同一文明進步之經,傳播是不同文明發展之緯,而道教在東南亞的流傳則呈現出明顯的經緯交織特性,「傳播」與「傳承」共現。

首先,東南亞道教發展並糅合了中國本土多種道教流派和民間信仰。華人華僑初到南洋,既要謀生存,又要圖發展,因而往往會祭拜所有跟生存發展活動密切相關的神靈,如海上保護神媽祖、財神關帝公、福德正神土地公等都是道教不同流派的神靈。

其次,東南亞道教(包括民間信仰)融儒家和佛教智慧於一體。雖然明清時期中國本土道教已呈現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態勢,但東南亞道教(包括民間信仰)更為突出地表現出這一特徵。道教廟宇供奉佛祖和儒家先師孔子、佛教寺院里供奉儒家先師孔子和道祖的現象司空見慣,廣大信眾更是普遍信奉儒、佛、道三教,究其原因,一是道教傳播稍顯乏力,二是信眾對於神佛的庇佑持開放態度,而儒釋道三家為了自身的發展也默許了三教合一。

再次,東南亞道教積極適應當地的情況。大多數華僑華人經過幾代人的經營,早已落地生根,直把他鄉作故鄉了。而經由華人華僑帶去的道教,也入鄉隨俗,呈現出明顯的「在地性」。

道教在東南亞諸國的流傳歷史,是華人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接觸的歷史,不僅豐富了道教的文化內涵,也與其他文化和諧共處,推動著道教文化在當代的有效傳承。因此,研究好道教的海外傳播不僅有利於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軟實力,更能促進世界文化交流的進程,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歷史意義。(湖南省東盟文化研究與交流中心教授辛紅娟)

清水祖師與東南亞

閩南民間信仰是中國傳統宗教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吸收儒、釋、道的部分信仰內容,融合該地區的民俗、宗法與諸多社會生活內容,在中國福建沿海地區普遍流行,對閩南民眾的宗教信仰、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均產生了長久和深遠的影響。

產生於我國南宋時代的福建安溪地區(原名為「清溪」,後改名為「安溪」)的清水祖師信仰,是閩南地區四大民間神祇之一。自明清以來,清水祖師信仰隨著安溪移民傳播到了港、澳、台乃至東南亞地區,至今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和菲律賓等國建有分爐寺廟數十處,將地緣、親緣與神緣相結合,構成了廣泛的清水祖師信仰網路,在東南亞地區的華人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從宗教文化的傳承上將閩南的神靈信仰與東南亞華人的宗教信仰聯接起來;為東盟各國的清水祖師信眾安放了一個重要的精神寄託之地;為遠離故土的安溪籍華僑華人提供了一個聯絡鄉情的交往場所;加強了閩南籍華僑華人精英人士的聯絡、交往、團結和協作,為構建馬華僑華人的社會網路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華僑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黃海德)

「走出去」、「落下來」

中國和東盟國家作為近鄰,有著源遠流長的關係史。在中國和東盟睦鄰友好關係快速提升的歷史語境下,充分發掘道教文化中的智慧因子,增強其在東盟各國的影響力和吸引力,為共同發展提供正能量,當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道教文化在東盟各國的傳播與發展,首先要積極地「走出去」。「走出去」現象古已有之,從隋唐一直到今天,道教在東南亞地區都有傳播和發展。今天的「走出去」是在原有基礎上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謀求道教文化在東盟各國的發展,通過「文化互惠」實現合作共贏。「走出去」的前提是道教文化本身的現代價值,主體是道教界的高道大德及道教研究的專家學者、社會有識之士,基礎是現實需求。

但是,「走出去」還需「落下來」。道教要在東南亞地區的文化生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獲得應有的尊重,必須真正融入當地社會生活,對其政治文化精英、草根階層產生影響,落地生根。「落下來」一是要建立長效傳播機制,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開啟中國道教界和道教研究者與東盟各國宗教界人士和民間宗教組織的交流互動,建立「主體間性」的溝通對話,而不是「自說自話」「自言自語」。二是進行道教革新。道教文化中不乏超越時空的寶貴財富,但亦需要適應現代社會的形勢,進行與時俱進的變革,提高道教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三是仔細研判道教在東盟發展的現實環境。東盟內族群眾多,語言、習俗、宗教信仰各異,複雜的文化生態對道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此,道教傳教活動必須增強內容的針對性,進行精細化傳教。四是創新傳教方式,使用受眾樂於接受、易於理解的語言方式,善用各種媒體尤其是新媒體對受眾進行「無縫」傳播,以吸引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懷化高等醫學院教授賴平)

推薦閱讀:

一口氣讀懂:中國道教的宮觀和神仙
孝道教育,萬善根本
道教法錄解說及其他
太乙有道_道教雜談_道教之音_太乙,有,道,余跟隨,師父,學道,於太乙,祖庭,青,

TAG:文化 | 道教 | 東南亞 | 南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