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們的政治情誼

《環球人物》雜誌 吳成良

美國首都華盛頓傑克遜廣場716號離白宮不遠,是一棟外表普通的連體式別墅,但如果有機會走進去,就知道這裡並不普通。因為它是美國政府專供前總統們使用的臨時住所。

只有4個人能住的地方

這棟樓房已有上百年歷史。別墅門口鋪著帶有美國總統徽章的藍色地毯。進門後,主客廳的牆上掛著華盛頓的歷史地圖,還有卡特、老布希、柯林頓、小布希4位在世前總統以及現任總統奧巴馬的肖像。客廳後面是辦公室,書架上放著自胡佛以來的總統文件合集。二樓是兩間餐廳,一間裝修氣派,擺著名師設計的椅子,是正式餐廳;另一間風格輕鬆,是來賓享用早餐的地方。二樓還有個小廚房,咖啡機、烤麵包機等一應俱全。三樓是總統卧室,帶有總統徽章的雙人床上,鋪著潔白的全棉床罩,站在窗口,拉法葉公園的風光盡收眼底。四樓也是卧室。地下室則駐紮有特勤局的特工,整個樓內裝有電梯。目前,世界上只有4個人可以預定這裡的房間,那就是前面提到的4位在世的美國前總統。如果他們要訂房,就給白宮打電話。 上世紀50年代末,這棟小樓被美國政府買下。1969年,尼克松總統在位時,指定小樓為前總統來華盛頓時的專用住所。據說,當時他的目的是討好自己的前任林登·約翰遜,因為約翰遜掌握了尼克松太多的秘密。 不過,約翰遜從來沒有用過這個地方,第一位住這裡的是總統福特。後來,這裡成了前總統們訪問首都時的「招待所」。雖然身世名貴,但小樓經過多年使用,設施已略顯陳舊。不久前,小布希用私人基金對它進行了裝修。畢竟,他才66歲,還有機會住它。

體現「向長者請教」的政治傳統

長期以來,716號別墅並不引人關注,但它的存在,卻象徵著美國現任總統與前任的和諧相處,也代表美國政治中「向長者請教」的傳統。 這種傳統有很久遠的歷史。曾經撰寫《總統俱樂部》一書的美國《時代》周刊兩位資深記者吉布斯和達菲說,無論歷任總統的政策、性格多麼不同,共同的經歷把他們聯繫到了一起,並由此誕生了一個詞「總統俱樂部」。在這裡,「俱樂部」並不是特指某個場所,也不是一個正式的組織,而是指現任總統和前總統們組成的特殊小圈子。這個詞的發明者,也是兩位前總統。 1953年1月20日,艾森豪威爾就任總統。就職儀式上,前總統胡佛和杜魯門相遇了。杜魯門說:「我想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前)總統俱樂部。」胡佛回應:「如果你做主席,我就做秘書。」杜魯門有此想法也不奇怪。以往,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慣例所限,卸任的美國總統不插手政務,新老總統偶爾見面,聊的也多是家庭瑣事。不過,杜魯門在任時,經常向前任胡佛請教,汲取後者在人道主義救援上的豐富經驗,向二戰後的歐洲運送了大批糧食。歷史學家認為,如果沒有胡佛的幫助,杜魯門很難獨自收拾二戰後的殘局。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老總統之間在大問題上的溝通就成為一種慣例。在這個沒有固定場所的「俱樂部」中,新總統們逐漸嘗到了向前輩請教的好處。1961年4月17日,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協助下,流亡美國的古巴人向古政權發起武裝進攻,史稱「豬灣事件」。當時,剛剛當上總統的肯尼迪手忙腳亂,趕緊邀請前任艾森豪威爾到戴維營商議。在記者的鏡頭下,二人邊散步邊交談,頭不時地靠在一起。其實,兩人關係並不好,艾森豪威爾曾多次批評年輕的肯尼迪,肯尼迪則說艾森豪威爾「過度沉迷」於打高爾夫,但危急關頭,艾森豪威爾摒棄前嫌,力挺肯尼迪度過了危機。1962年2月3日,肯尼迪簽署法令,宣布對古巴實施制裁。當天早上,他先打電話給艾森豪威爾,通報了這一決定。

「這個辦公室超越個人之上」

美國總統們交往的一大特點是不分黨派。美國在世的前總統中,老布希、小布希是共和黨,柯林頓、卡特則是民主黨。不管他們政見多麼不同,在輔佐現總統時,都全力以赴。柯林頓在任時,經常抽出時間打電話給當時還健在的共和黨前總統尼克松,討論美國與中國、俄羅斯的關係。2011年5月1日,海豹突擊隊擊斃本·拉登。奧巴馬在通知美國的盟友前,先打了兩個電話,一個給小布希,一個給柯林頓。小布希說:「不管我們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我們都深深地關切著這個國家……在這個辦公室(白宮總統辦公室)工作過的我們,都明白它超越個人之上。」 毫無疑問,總統們在選戰中都是對手,但所面臨的國家利益,常常能夠使他們放下個人間的芥蒂。柯林頓奪了老布希的總統大位,兩家本有心結。不過卸任後,他與老布希同游,陪小布希募捐,甚至還陪老布希夫人芭芭拉·布希參加貝蒂·福特(美國前總統福特的夫人)的葬禮。小布希在任上,則讓他的父親和柯林頓一起前去慰問遭遇海嘯和颶風的災民,由此建立的友誼使柯林頓與布希家族關係更近。 對奧巴馬來說,前總統的幫助也很重要。他年輕,缺少政治經驗,更要吸取各家之長。 2009年當選之初,他讓即將離任的小布希在白宮邀請所有在世前總統吃午飯。在聚會上,總統們聊起了如何應對白宮助手,如何部署嚴密的保衛,甚至如何幫助子女選擇學校,等等。卡特後來說:「我們試圖以一種友善而不是說教的方式向當選總統提供一些經驗。」 而奧巴馬處理與柯林頓一家的關係時,更顯出了政治智慧和風度。當年大選時,柯林頓夫人希拉里與奧巴馬競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柯林頓站在太太一邊,嘲笑奧巴馬的履歷完全是「小兒科」,奧巴馬則反擊柯林頓任期內沒有做出任何貢獻,純屬浪費機會。不過,奧巴馬上任後,請希拉里擔任國務卿。如今,柯林頓更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奧巴馬的「競選教練」,2012年4月29日,兩人一起出席一場奧巴馬的競選籌款晚會,在時長17分鐘的競選宣傳片《我們走過的路》中,柯林頓甘當宣講員,在鏡頭中出現4次,對奧巴馬的政績大加讚美。這一幕讓很多人不免感慨「此一時,彼一時」。

靜悄悄的手足情

除了政治上的需要,美國總統們也確實存在一種特殊的情誼。卡特曾說,在「總統俱樂部」成員之間,有一種「靜悄悄的、手足般的感情」。奧巴馬說:「他們都意識到這份工作所具有的孤獨感。」也許正是這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讓總統們能「抱成一團取暖」,形成了特殊的密切關係。 「總統俱樂部」的成員們密切關注對方的各種情況,包括對方的健康,他們的助手保持著密切的電話和郵件聯繫。從杜魯門開始,幾乎每位卸任總統都會向他們的繼任者傳授幾招錦囊妙計:艾森豪威爾教肯尼迪怎樣乘直升機快速逃生;約翰遜教尼克松把秘密資料藏在哪兒最保險;福特教卡特怎樣接見民眾;尼克松則告訴里根,哪些內閣成員該走,哪些該留;而柯林頓的敬禮規範是從里根那兒學來的,兩人曾在里根位於洛杉磯的辦公室里勤加練習;在伊拉克戰爭前,小布希請教口才出眾的柯林頓,怎麼才能做一次有說服力的演講。 前總統們對後任的細微關心,往往是局外人想不到的。目前健在的前總統中,最年長的老布希很受奧巴馬尊敬。2009年10月,奧巴馬去布希總統圖書館所在地的得克薩斯州農機大學發表演講,感謝老布希的貢獻。得克薩斯州農機大學師生的政治立場比較保守,很多師生和校友都不喜歡奧巴馬。老布希擔心奧巴馬來了會遭到學生的抗議,特意向學生髮出一封公開信,以確保奧巴馬不會遭遇難堪局面。 小布希對奧巴馬的支持,則體現在沉默上。奧巴馬能夠當選總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民眾對小布希執政的不滿。奧巴馬執政之初,常常把一些不利的情況歸咎於前任。小布希基本上沒有對奧巴馬的政策提出過任何批評,這並不代表他對奧巴馬政策的全盤贊同,而是他選擇用這種方式支持奧巴馬,在他看來,這樣做有助於現任總統放開手腳。

並非真正一團和氣

當然,總統們之間也並非真正一團和氣。美國歷史學家邁克爾·貝思洛斯說:「多年來,歷史學家們的一個看法是,應該有更好的渠道讓現任總統從前任那裡獲取治國的經驗,但目前這樣的渠道和交流還非常有限。」貝思洛斯分析道,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有時是由於雙方是政敵,有時是其中一方放不下架子,還有些時候是現任總統覺得前輩們脫離政治太久,對時事缺乏足夠了解。「其結果是,一個儲存著智慧和經驗的寶庫沒有得到利用。」 有分析稱,現任總統聯絡前任,如果不是想讓他們幫著出主意,就是希望藉此給自己在政治上撈分。1981年,時任總統里根邀請尼克松、福特、卡特到白宮參加雞尾酒會,然後讓他們一起到開羅參加埃及總統薩達特的葬禮。 美國羅格斯大學歷史教授戴維·格林伯格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文章認為,不必過分美化總統們精誠合作的「高風亮節」,那中間,也夾雜著權貴們勾心鬥角的故事。他舉例說,有記載稱,1959年總統大選時,媒體披露民主黨涉嫌舞弊的新聞,但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松聽從前總統艾森豪威爾和胡佛勸告,大度地放棄了重新計票要求,讓肯尼迪當了總統,自己又等了8年才入主白宮。而事實是,尼克松當時在11個州對肯尼迪的勝選發起挑戰,要求重新計票,只是沒有成功而已。 更關鍵的,新老總統之間的「和諧」也是有條件的。拿正在進行的美國大選來說,隨著總統選戰升溫,民主黨的柯林頓已經表示全力支持奧巴馬,有分析說,如果奧巴馬連任,柯林頓家族在民主黨以及新一任的奧巴馬政府內話語權必定會增加。而布希家族的三位共和黨人老布希,小布希和小布希弟弟、前佛羅里達州長傑布·布希都表示,要力挺本黨候選人羅姆尼。這種以黨派定立場的做法,當然也是美國政治圈的另一種規則,也註定了總統們之間的友誼,必然塗抹著政治的功利色彩。

推薦閱讀:

美國總統的屆、任、位是怎樣區分的
哪位美國總統 懂外語最多?
美國總統與基督教
自信滿滿!特朗普給自己就任總統頭11周表現打了個滿分!
美國總統選舉最終結果是306:232

TAG:美國 | 政治 | 美國總統 | 總統 |